当前日期:

目录

当涂扼宁芜要冲,为江南通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城关姑孰与滨江牛渚(今采石)俱为古代军事重镇,屡有营垒设置,重兵戍守。
东汉兴平元年(194)扬州刺史刘繇始置牛渚营屯兵。建安四年(199),吴侯孙策以居巢长周瑜出屯牛渚;二十年,孙权又以奋勇校尉全琮屯牛渚,筑牛渚垒。
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孙权筑城姑孰(今当涂城关)。嘉禾元年(232),全琮复屯牛渚。凤凰元年(272),司徒何植为牛渚督。
晋太宁元年(323),大将军王敦移镇姑孰,屯兵于湖(当涂县南),自领扬州牧。咸和二年(327),桓冲任豫州刺史,戍姑孰。咸康元年(335),赵王石虎侵犯历阳(今和县),司徒王导派将军刘仕救历阳,以赵裔屯慈湖,路永戍牛渚。永和三年(347),安西将军谢尚为豫州刺史,戍牛渚。兴宁二年(364),桓温自赭圻移镇姑孰,重修城垣;太和四年(369),桓温复出姑孰,领兵5万攻前燕;六年,又以大司马出镇姑孰。宁康元年(373),桓冲任中军将军、扬豫二州刺史,代掌兵权,镇兵姑孰。太元三年(378),前秦苻坚派步骑7万寇淮阳、盱眙,以左将军毛虎生率众至姑孰设防。元兴元年(403),桓元举兵出屯姑孰。同年,桓玄亦屯兵姑孰。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魏主进兵瓜步(江苏六合东南),建康震惧。领军将军刘遵考将兵分守津要,上接于湖,下至蔡州,陈舰列营,周亘江滨,自采石至暨阳(江苏江阴南)数百里。孝建元年(454),南豫州刺史王玄谟于梁山江岸构筑偃月城。大明七年(463),宋孝武帝校猎于姑孰,习水军于梁山。齐永明十一年(493),宜都王鉴为南豫州刺史,镇姑孰。梁太清三年(549),任约为南道行台,镇姑孰;遂安候陈灵洗为南丹阳郡太守,镇采石。陈永定元年(557),戴僧钧为南丹阳郡太守,复镇采石。
唐乾元二年(759),置采石军。建中元年(780),罢宣歙团练使,复置采石军使,并将采石诸戍主统于都督府;二年,江南都团练使韩晃以卢复为采石军使,并增营垒,习长兵,铸兵器。元和五年(810),又以河南尹房式为刺史,兼采石军使;六年,废采石军。
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太平州兵更名厢军,于姑孰城内设马军寨。熙宁三年(1070),浚新河于采石矶后,南接夹河,分姑溪入江之势,行师运饷。建炎元年(1127),李纲请修牛渚矶,上筑城堞;四年,太平州守郭伟在城西北隅造军器监二局,综甲仗数。绍兴元年(1131),李纲奏请高宗于建康上游之江宁镇、采石、大信、芜湖、繁昌诸要隘屯兵积粟,并调发旁近乡兵协力守御;二年,又命沿江岸自当涂至褐山置烽火台;四年,金兵南侵,高宗复派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分别在建康、扬州、当涂驻兵防守;八年,巨师古留兵3000屯太平州。乾道五年(1169),各州设都统领兵,以刘光世屯太平州。嘉定十四年(1221),采石镇驻御前水军5000人,听守臣节制。宝庆元年(1225),江防制置使姚希得于采石置戍卒营房3000余间。
元至元十六年(1279),郝经于采石置戍逻,控三江之襟要,窥两淮之腹心。二十七年,于太平路置镇守万户府,设兵马司,又立沿江行枢密院,调军马,增战船,习水军。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攻拔太平路,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领元帅事。
明洪武年间(1368~1398),效仿万户府制,置建阳卫。设指挥使5员、指挥佥事8员、正千户6员、千户21员、百户50员、所镇抚10员、总旗100名、小旗500名、兵士5000名,俱驻县城内。永乐年间(1403~1424),在采石望夫山下设安家寨,屯兵镇守。崇祯年间(1628~1644),设采石营,驻参将1员,设营兵汛守,并将采石下江口炮台移建上江口五通殿下。
清代,当涂兵防分陆防与江防。陆防属芜采营;江防先属游兵营,后属长江水师。
一、芜采营
清顺治二年(1645),将明设之采石营并入建阳卫,专司屯运;另增设太平左右二营,属操江标。康熙十年(1671),整并采石营,置总兵,旋改参将,复改游击,驻芜湖遥领采石,因名芜采营,分防当(涂)、芜(湖)、繁(昌)三县。于当涂设中军守备1员,统领马战兵、步战兵、守兵,共60名,分防塌桥汛、采石汛。采石另设外委把总1员、兵24名,分防丹阳、横山、博望、新市、长流嘴、小花津6汛;设乌溪把总1员、兵12名,专防官圩湖山村镇等汛;设黄池外委把总1员、兵27名,分防黄池、王家潭、大花津、镇香庵、塘沟、陈村坝、邢阳村7汛。光绪三十一年(1905),全营防务废弛,遂被裁撤。其陆防由太平府城守营担任,守营计有兵丁2265人。
二、游兵营
清初,江防属操江标直管,设汛分守。康熙元年(1662),设安徽省水师游兵营,分防和(县)、含(山)、芜(湖)、桐(城)、铜(陵)、繁(昌)、无(为)、当(涂)8县。在当涂设把总1员、兵26名,驻采石下江口左司公署,分防四褐山、东梁山、青草沟、采石上口、采石下口、鲫鱼洲、思贤港、和尚港等汛。雍正十二年(1734),每汛设哨船1艘,作汛兵巡缉。不久船废巡停,江汛便有名无实。
三、长江水师
清同治四年(1865),设长江水师,由彭玉麟任水师提督。提督署分设两处:上江设在岳州府,下江设在太平府。太平提督衙署于同治九年建成。提督半年驻岳州府,半年驻太平府,每年周历巡察,校阅营伍。长江水师在安徽设有提标中营,由副将统辖,驻当涂,兼管大通、安庆、芜湖、裕溪等营。该营额设左、中、右、前、后5哨38队,下设参将1员、都司2员、守备3员、千总12员、外委16员、总兵员624名。配备有督战船1艘、长龙船2艘、哨船40艘、官座船49艘,火炮131尊。另于城东南隅建火药局,分防四褐山至江宁铜井河口间的49公里江面。同治十一年李成谋继任水师提督,开始整顿长江水师,并在黄池、丹阳及当涂各汛地增设哨船1艘,在金柱关增加防兵,派驻长龙船1艘、哨船2艘。光绪二十七年(1901),长江水师改练枪操;三十三年,添置战船100余艘;三十四年,撤岳州提督署,单设太平水师提督署,并置中军中营副将由安徽巡抚节制,分防金柱关以下至乌江江面;又于裕溪口设参将归属提标左营,分防金柱关以上至东、西梁山江面,兼防运漕、无为州及巢湖各汛地。
四、梁山炮台守军
清光绪十年(1884),于东西梁山构筑炮台。炮台构筑坚固,自山麓至巅,以麻石砌成崇垣,外筑一道壕沟,森严壁垒。炮台以两座为一路,置副台官2员,下设教习、管旗、修匠、号目、炮目、炮兵等,由练防各军分兵驻守。十一年,郭善臣率“卓胜军”八营驻防炮台。十四年,安徽抚标良字练军左营分驻东、西梁山炮台。二十一年,良字右营移住西梁山,左营驻东梁山。是年三月,安徽省宪整顿各路防军,遣“精健军”后营驻梁山炮台。二十二年,精健军后营裁撤,调前营专守炮台。二十六年,精健军前营专守东梁山,以新募之武卫湘军驻防西梁山炮台。三十一年,东西梁山之精健、武卫两军改由长江水师提督帮统。三十三年,东梁山炮台经过修整,有炮楼2座、炮位12眼,配备各种钢炮、膛炮16尊。宣统元年(1909),梁山炮台改归南路巡防统领节制,每台设哨官1员、哨书1名、号兵1名、正兵10名,旧有教习、管旗、修匠等一律裁撤。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