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组织机构
当涂县最早的工会组织是民国23年(1934)建立的工商同业会工会。是年,同业工会发展至14个,有会员631人;公益团体1个,会员30人;自由职业团体2个,会员29人。1949年5月,始建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1950年4月,正式成立“县工会联合会”,下设组织部,全县共有会员1400多人。至1951年底全县已设有搬运、店员、教育3个行业工会以及乌溪、黄池、丹阳、博望、护河、采石、慈湖、霍里8个镇工会。
1953年,建立县工会俱乐部,属工会联合会领导。1954年,为加强基层工会的领导,县工会建立供销、粮食系统工会。同时动员非职工退会,9月撤销食品工会。年底,全县有基层工会30多个。1956年,县工会联合会增设宣传部,撤销县“私营店员工会”、“南山碎矿工会”;8月建立县供销、商业、教育3个产业工会;10月,各产业工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县产业工会。至年底,全县有基层工会96个,会员5152人。1958年7月,商业、供销两产业工会合并。1960年,县工会联合会增设生产生活部。1962年,“县工会联合会”改称“县总工会”。次年,有基层工会108个。“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总工会停止活动。
1968年11月,成立县工交、财贸系统工代会;12月,成立当涂县首届工人代表大会,取代了当涂县总工会,选举并产生了“当涂县工代会首届委员会。”此届“工代会”,后被确认为当涂县总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和第四届委员会。同时撤销了工交、财贸系统工代会。1971年4月,成立县手工业、水电、交通、粮食、商业系统工代会。1972年2月,全县有基层工代会19个,会员1497人。
1973年8月,恢复“县总工会”。12月,恢复手工业系统工会。至1975年7月,全县98个单位相继恢复工会组织。1978年7月,又恢复粮食系统工会。1979年9月,恢复文教系统工会;11月恢复供销、商业系统工会。至年底,全县已建工会组织175个。1980年3月,成立林业系统工会。8月,全县有基层工会179个。1981年12月,原手工业系统工会更名为二轻系统工会。1982年1月,文教局划分为文化局、教育局,原文教系统工会改名为教育系统工会。1984年7月,县农业局、林业局合并,成立农林系统工会。10月成立交通系统工会。1985年9月,成立城建、文化系统工会,全县有基层工会225个,会员15739人。至1989年底,全县共有基层工会257个,会员18910人。
二、主要活动
建国初期,工会的主要活动是把广大工人组织起来,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维护工人利益,废除剥削工人的各种旧规章,揭发资本家及少数业主违法犯罪行为。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主要是组织职工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积极参加增产节约等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广泛开展文化教育,举办扫盲班和初中文化补习班。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丰富职工精神生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工会带领职工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动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职工民主管理。各企业纷纷开办“职工之家”,开展职工文化教育活动,改善职工生活条件。
三、历次代表大会
1950年4月,县工会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城关召开。出席会议代表70余名,代表全县1400名会员。大会通过了工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县工会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
1955年7月,县工会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城关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40名,代表全县4000名会员。大会总结了上届工会工作,确定了今后的基本任务和要求,选举产生了县工会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
1962年4月,县工会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城关召开。大会将当涂县工会联合会改称当涂县总工会,并选举产生了当涂县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
1968年12月,县(首届)工代会在城关召开,出席代表482人,大会听取了《关于当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并通过相应决议,决定成立县工人代表大会,产生工代会委员18人,常委9人。
1973年8月,恢复县总工会,取消“工代会”,同时召开了当涂县总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共400名,特邀代表22名,代表全县5118名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当涂县总工会第五届委员会。
1979年1月,县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城关召开。出席大会代表500名,代表全县11650名会员。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上届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县总工会第六届委员会。
1985年10月,县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城关召开。出席大会代表200名,代表全县15739名会员。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上届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县总工会第七届委员会。
1988年9月,县总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城关召开。出席大会代表200名,代表全县18524名会员。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上届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县总工会第八届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