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解放前党的组织和活动民国27年(1938)4月,新四军先遣队在司令员粟裕的率领下,来苏皖地区进行敌后侦察,与在大官圩组成的“当芜青年抗日救亡团”取得联系后,派陈雨笠帮助、指导地方抗日工作。6月下旬,新四军二支队在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政治部主任王集成的率领下,到丹阳一带活动。7月中旬到达大官圩,司令部驻马家桥,正式开辟了当涂游击区,开始建立党的组织。8月,中共当(涂)芜(湖)县委员会在大官圩马家桥成立。这是新四军二支队挺进江南敌后帮助地方建立最早的县级党组织之一。县委由彭冲、李茂恕、费纯廉、侯光先后任书记,金厚初任副书记;县委工作机构设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青年部和妇女部。县委刚成立时归二支队政治部领导,民国28年12月以后属中共宣当芜中心县委领导。活动范围主要以当涂大官圩为中心,包括芜湖县的万春圩、易太圩、查定圩等。在此期间中共当芜县委积极建立地方武装,于民国27年10月正式成立了新四军二支队特务大队,下设一个中队共有100余人,次年2月,发展至300多人。随着游击区的扩大,中共当芜县委在大官圩建立了10多个党支部,发展党员百余人,并成立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4个区工委。
民国28年(1939)7月,横山地区成立了中共江(宁)当(涂)溧(水)工作委员会。由陈辛任书记。8月改为中共江当溧县委,归中共苏皖特委领导。9月,组建了地方武装新一连(次年3月编入新四军主力部队)、新二连和新三连。
民国29年(1940)3月,苏皖区党委在新四军溧阳指挥部召开第一次县委书记会议,会议提出了建党、建军、建政,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的任务,并决定划分4个游击区,即一、二、三游击区和独立游击区,江当溧县委划归第三游击区,受江当溧中心县委领导。当芜县委划归独立游击区,受宣当芜中心县委领导。至此,两个地区的党组织迅速发展,共建党支部45个,发展党员374人。同年8月,国民党顽固派勾结日伪策动横山地区封建刀会一万余人,围攻中共江当溧县委及地方武装新二连、新三连,江当溧县委被迫撤离。9月,国民党军队一○八师一部和宣、当两县常备队又围攻中共宣当芜中心县委领导下的宣当芜游击大队,袭击中共当芜县委,县委书记侯光、青年部长唐永源、当芜办事处主任贾济民均在反围攻战斗中英勇牺牲。当芜县委遭破坏后,被迫停止活动。11月,江当溧句中心县委派纪涛以党的特派员身份来横山恢复党的组织。民国30年1月,成立了中共江(宁)当(涂)溧(水)工作委员会,纪涛任书记。9月,皖南特委派金厚初等回大官圩恢复党的组织,重新组建了中共宣当芜工委。民国31年5月,中共宣当芜工委改为宣当工委。8月,按照中共苏皖区党委的决定,重新建立了中共江当溧县委,纪涛继任书记。次年春,江当溧县委改称横山县委。民国32年1月,新四军部队返回大官圩后,又建立了中共当南工委,并成立了行政组织当南办事处,恢复了大官圩游击区,打开了整个大官圩的局面。是年12月,新四军收复了狸头桥,宣当工委改为中共宣当县委。民国34年8月,新四军收复高淳,因地区变化,宣当县委和高淳县委合并(称高淳县委)。当涂大官圩成为高淳县委下辖的一个区,设立中共大官圩区委员会。同时,江心洲区设立了中共江心洲区委。随着抗日斗争不断深入,党的组织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到抗日战争胜利时,横山和宣当芜地区共有党支部143个,党员885名。
民国34年(1945)8月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为争取和平建国,江南新四军主力开始北撤。当涂地区的党政人员和地方武装除留下少数坚持原地斗争外,大部随军北撤。根据上级决定,横山县设党的特派员,行政上设立横山县留守处和横山县武工队,以江宁和当涂交界的泗龙一带为中心,开展地下斗争。
民国35年3月,陈光云受中共无为县委书记张世荣的派遣,到达当涂大公圩的三星圩,建立秘密联系点,恢复和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并发展党员。同年9月,山东野战军第七师(原新四军第七师)联络部派孙刚到芜(湖)、当(涂)、宣(城)、高(淳)地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民国36年2月,华东局国统区工作部派朱合喜、彭醒梦、杨杰先后来到芜当宣高地区,了解地下党组织情况,并与陈光云等人取得了联系,通过积极工作,当涂地区党的组织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9月,已建立4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发展党员(包括恢复组织关系)80余人。
民国36年冬至次年1月,江北、江南先后成立了两个芜当宣工委,民国38年2月,为了配合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便于统一领导,中共沿江工委书记孙宗溶与驻江北芜当宣工委指导工作的吴立奇联系,决定江南江北两个芜当宣工委合并,成立新的统一的中共芜当宣工委,并成立了芜当宣行政办事处,先后组建了芜当宣第三游击大队、芜当游击队和新华圩游击队。截止1949年底,全县共有基层党支部19个,党员284名。
解放后党的组织和发展1949年5月5日,中国共产党当涂县委员会成立。成立初期,隶属芜当地委,基层党组织仍沿用旧区划,县委辖5个区委。1950年5月,全县撤销旧制,划设14个新区,并成立14个区委。1956年1月,县委设立常委会。6月,中共当涂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共当涂县第一届委员会,从此,县委领导机构由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1956年,发展到支部180个,总支12个,党委21个,党员4443名。1959年3月,县委设立书记处。1963年3月,县委书记处撤销。1965年底,全县共有基层党委43个,总支10个,支部497个,党员总数发展到7074名。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的组织普遍受到冲击,县委及其工作机构先后瘫痪。1968年5月,经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当涂县革命委员会,取代了县委、县人委的工作,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1969年4月,成立当涂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1971年4月,中共当涂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当涂县第四届委员会,从此恢复了党委制。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随即消失。1966年底至1969年底,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全县党的组织没有发展新党员。1969年12月,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根据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和建党纲领,在大桥公社塔桥大队进行整党建党试点。1970年初,又先后在新桥、丹阳等公社进行试点,实行“开门整党”和“吐故纳新”,并分期分批自上而下地在全县党组织中迅速开展起来,致使全县党员数量骤增,1976年10月党员总数增加到12898名。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会全召开以后,当涂县委在全县各级党组织中全面进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492件,改正错划“右派分子”案件255件,为228名干部恢复了名誉,为63名党员恢复了党籍,为56名干部恢复了公职。1980年1月,中共芜湖地委改为宣城地委,当涂县委隶属宣城地委。1983年7月,当涂县委划归马鞍山市委领导。1984年11月~1987年6月,全县自上而下地分两批进行整党。参加这次整党的共有36个党委、27个党总支、903个党支部,15517名党员。整党后进行了党员登记,准予登记的14881名,缓期登记的171名,不予登记的61名,有其他情况需要待查的14名。在犯有严重错误的党员中,开除党籍8名,留党察看120名,延长预备期5名,取消预备资格的4名。1984年,随着党的工作重点逐步向经济建设上转移,各级党组织把发展知识分子入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通过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方针,吸收了一批优秀知识分子入党,是年全县大专文化以上的党员仅有196名,1989年增至495名;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党员也由1084名增至2207名。到1989年底,全县共有党员16941名。
二、历次党的代表大会
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于1956年6月1~4日在城关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229名,列席代表65名。主要任务是:审查县委关于7年来的工作总结;学习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讨论决定1956~1967年的农业发展规划和今后任务;选举新的县委领导机构和出席中共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前县委七年来工作总结和今后任务的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了由23名县委委员组成的中共当涂县第一届委员会、中共当涂县委监察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设常委7人。成海波当选为县委书记,陈光云为副书记。
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于1958年2月23日~3月1日在城关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296名,实到代表270名。这次代表大会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的形势下召开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和贯彻中共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的精神,根据地委指示,系统的检查、评比、总结冬季生产各项工作,布置春耕大生产运动;选举新的县委领导机构。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当涂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当涂县第二届委员会,选出县委委员25人,候补委员3人。二届委员会设常委9人。甄培德当选为县委书记,陈光云、张培夫、刘明、江平为副书记。
第三次代表大会大会于1960年2月5~9日在城关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309名,列席代表31名。主要任务是:总结上届党代会以来的成就和经验;继续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决议和全省县团级会议精神,布置1960年的工作任务;选举新的县委领导机构和出席中共安徽省第二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当涂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当涂县第三届委员会,选出县委委员23人,候补委员6人;选举马健、甄培德、杨爱业、初培文、王海春、晋传林为中共安徽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李宏友为候补代表。三届委员会设常委7人。甄培德、宋治平、张天增、李宏友、王海春、杜庭芸当选为县委书记处书记。
第四次代表大会大会于1971年4月1~5日在城关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566名。主要任务是:总结“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当涂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两年多来的工作,讨论确定今后的任务,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地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和人民,全面落实党的“九大”和中共安徽省委二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选举产生中共当涂县第四届委员会。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当涂县第四届委员会,选出县委委员32人,候补委员3人。四届委员会设常委10人。赵奇峰当选为县委书记,钱增、孙永生为副书记。
第五次代表大会大会于1982年8月21~25日在城关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653名,列席代表12名。主要任务是:审议通过县委工作报告和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当涂县第五届委员会和出席安徽省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县委工作报告和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当涂县第五届委员会,选出县委委员25人,候补委员4人,选举姜持如、张桂兰、李国汉、王锡忠、刘景宣、王年珍为出席中共安徽省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张加吉为候补代表。五届委员会设常委9人,姜持如当选为县委书记,虞仲奇、朱麟德、李振亚为副书记。
第六次代表大会大会于1985年12月1~3日在城关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349名。主要任务是:总结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实行工作重点转移,加强党的建设的经验;审议县委工作报告和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当涂县第六届委员会和中共当涂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大会通过了《关于县委工作报告和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选出县委委员25人,候补委员4人,组成了中共当涂县第六届委员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当涂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六届委员会设常委10人。姜持如当选为县委书记,诸葛仁为第一副书记,邹健涛、钱乃正、李振亚为副书记。
第七次代表大会大会于1989年1月17~20日在城关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74人,特邀代表11人。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诸葛仁所作的县委工作报告和王年珍所作的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研究今后三年治理整顿、改革建设等工作。会议选举产生中共当涂县第七届委员会。七届委员会设委员27人,候补委员4人。诸葛仁为县委书记,刘忠富、孙义云为副书记。
中共当涂县委历任领导人名录




中共当涂县委工作机构设置表


三、纪律检查
1950年4月,中共当涂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1956年4月改名为中共当涂县监察委员会。1959年5月,又改名为中共当涂县委监察委员会。1966年末,因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县委监察委员会被迫停止工作。1973年12月8日,成立县革委会政工组纪律检查小组。1976年11月,县委组织部恢复后,在县委组织部内设纪检组。1979年6月18日,恢复“中共当涂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84年5月,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升格为中共当涂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为县级领导班子之一。内设纪律检查科、案件审理科、经济检查科和办公室。同年8月,县委成立打击经济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县纪委代管。1987年3月,撤销打击经济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1988年1月,县纪委成立信访科。同年11月,县纪委内的各科更名为室。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恢复后,主要任务是维护党规党法,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情况和保护党员的合法权益。具体工作有:对各个时期的历史老案进行复查审理,清理和纠正党员干部在建房、分房等方面的不正之风,查处党员、干部的贪污、受贿、赌博、搞封建迷信等违纪案件。
县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委会)历任领导人名录

四、统一战线
民国27年(1938)8月,新四军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在当涂县建立了由各界爱国人士参加的统一战线组织——当涂县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1951年10月,中共当涂县委建立统一战线工作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统一战线工作遭到严重破坏。1968年,县委统战部建制被取消,统战工作被迫停止。1973年,县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下设群众团体工作组。不久,群工组解体,设置统战小组。1978年4月,恢复中共当涂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统战工作主要任务是按照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建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民国28年(1939),全县大部分地区分别建立了农抗会、妇抗会、青抗会、商抗会和工抗会,开展减租、减息和罢工等斗争。在新四军二支队的帮助下,建立地方武装,深入开展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广泛开展反蒋反美统一战线工作,积极发展人民武装力量,瓦解和控制国民党地方武装,保护公有财产,配合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建国初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团结和动员社会各界爱国人士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5月10日,成立了当涂县工商业联合会。1956年,以公私合营、合作商店、合作社代销点形式,完成了对当涂城关及各乡镇私营工商业的改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主要围绕复查平反错划右派案件,全面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原工商业者政策、少数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港澳台同胞和华侨政策及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政策,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党外人士在政府职能机构任职,参加县人大、县政协领导班子,以及做好港澳台同胞回乡探亲接待工作等。
五、信访
建国初期,县委及县人委分别设立人民来信办公室,各级党委和部门也相应设有信访机构和专(兼)职人员,处理人民来信来访。“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信访部门停止工作。1969年2月,在县革委会办事组下设信访小组。1976年10月后,信访小组成为县委办公室内设机构。1982年,原县委办公室信访小组撤销,成立中共当涂县委信访办公室和当涂县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定编9人。此外,县纪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信访量较大的单位也配备专职信访干部,其它各部、委、办、局和乡(镇)由秘书或纪检委员兼任。从1985年元月起,开始制定县长定期接待日制度。同年,成立县信访领导组。组长、副组长分别由分管县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县长担任。成员有县委办、政府办、公安局、民政局、劳动局、人事局、监察局、县纪委的主要领导担任。县信访领导组定期听取全县信访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处理信访问题。1986年10月,县委制定了《当涂县各级党政机关处理人民来信来访责任制(试行)》,同年,又制定了《信访办公室岗位责任考核奖惩办法》。1987年6月,对县各乡(镇)的信访领导人员进行充实、调整,建立县、乡、村三级信访网络。
在1960~1962年经济严重困难时期,各级信访部门接待处理了大批来信来访。年信访量高达9218件次(含乡镇和县直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信访工作受到冲击,全年信访量一般只在1000~1500件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全面进行拔乱反正,县信访部门认真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侨务政策,除通过信访渠道平反冤、假、错案,改正错划“右派分子”等案件外,还解决了“居民下放”、“私房改造”等大量历史遗留问题。1980~1989年,仅县委、县政府信访部门就受理信访12300件次,其中直接处理9554件次,县领导批办2458件次。1980年年信访量1260件次,1982年达2028件次。由于信访案件的及时复查处理,信访量逐年下降。1987年为831件次,1988年和1989年,只有500~600件次。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