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
民国时期,全县城镇、农村住房用地均为私有,国民政府仅作土地申报登记,作为交纳田粮课税依据,无专管机构。土地买卖、建造、继承和转让,官府不予管理。
建国后,土地收归国有,废止旧契约,禁止土地买卖。1989年4月前,全县土地分城市、农村和部门3大块进行管理。农村的土地归农村各级政府管理,各部门的土地由其自行管理。城市的土地,1949年起由市政府下属的财粮科管理,1950年后由县民政科管理,1963年8月后由县民政局管理。1979年7月征用土地工作正式由县基本建设局管理。
1988年4月成立县土地管理局,次年8月设立县土地事务所,为隶属土地局的事业单位,具体办理全县建设用地征迁、划拨、地籍测量、土地权属变更、现场勘测、土地法律咨询、法律事务及日常土地事务等工作。
二、土地利用状况
当涂因受地理、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土地资源的利用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耕地后备资源缺乏,二是工矿企业和民用建房占地过多。县内矿山占地21平方公里。1981~1985年7月,仅新上乡镇企业和农民建房、建稻场就占用耕地2456亩。
1985年12月,县开展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全县总面积2107884亩,其中耕地678693亩,林地130349亩,果茶园3622亩,草地9556亩,居民点用地124801亩,工矿用地11374亩,交通用地12479亩,水域650348亩,其他用地16727亩,未利用地469935亩。
三、土地征用
50~70年代,国家和地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土地征用法律法规,批准权限几经变更。50年代末,凡在县内兴建铁路、公路、水利和国防工程征用土地,不再发给土地补偿费。60年代始,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手续进一步完备,报批时需提供以下资料:1、上级业务部门的计划任务书;2、用地单位申请书(详细注明土地的属境、位置和经其上级业务部门批准的数量);3、对被征用土地者的补偿、安置计划和用地单位与被征用土地社队的协议书;4、经批准的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文件(附平面布置图);5、施工时间、文件和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委会书面意见。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县共征用土地439.62亩,其中1957年征地9起,用地398.14亩(包括荒山、废滩地209.6亩)。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前3年共征地2030.3亩。1958年大办钢铁,全县征地36起,用地1005.6亩,拆迁房屋208间,其中工矿企业用地822.7亩,后退还生产队37.3亩。1960年办理征用耕地289.1亩,占用荒山约400亩,拆迁房屋18户108间,并为15个单位补办了占地335.6亩的用地手续。1961~1962年,全县基本没有征用土地。1963~1965年,经济迅速回升,3年共征拨土地3217.44亩,批准临时占用耕地28.1亩,拆迁了50户220间房屋。1966~1975年,全县共征用土地1599.49亩。1976~1978年,征用土地957.47亩,其中耕地528.58亩,拆迁了25户78间房屋。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期间,共征用土地2183.76亩,拆除房屋57间,安置99人,征地总费用(不包括1985年)52.54万元。1986~1989年,全县共征地1220.31亩,其中耕地599.72亩。
四、土地管理
县土地局成立后,土地管理工作逐步正常化、法制化。1988年受理人民来信来访18起,依法查处了黄山联办轧钢厂、新博乡东垅村等违法占地问题。1989年共出动宣传车38辆次,举办专题广播讲座6次,书写标语13600多条,并在主要道口、路段设置永久性固定标语牌,协助乡镇举办学习班45期,培训47560人,全县成人受教育面达90%以上。同年在县、乡两级配备了土地监察员,配齐了乡镇土地管理员,部分乡镇还在村级配设土地管理信息员,逐步建立起全县土地监察网络体系,并制定了《当涂县土地监察工作暂行办法》、《当涂县土地监察的办案程序》、《违法占地举报办法》,实行持证监察。当年4月,严肃查处了大陇乡4个村40户村民在公路两侧强占耕地建房的严重违法占地案件。全年共发生违法占地案件135起,当年处理结案121起,占89%。同时彻底解决了历史上征迁遗留的一些问题。为严格执行用地审批制度,1988~1989年,全县共办理国家建设项目16个,批准用地50.2亩,批准乡镇企业用地118.66亩,批准农民占耕地建房用地111.04亩。按省控制计划,仅1989年就节约耕地224亩。
1989年,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开始实行有偿划拨,并实行国家建设征地经费包干,进一步促进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同时加强地籍基础工作,开始建立农户宅基地地籍档案。土地登记发证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申报工作也在全县展开,1989年全面完成城镇国有土地申报、登记任务,其中70%结束了复核、勘丈工作,12月12日在龙山桥镇发放了全县首批908宗国有土地使用证书。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