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当涂县城古称姑孰,又名姑溪镇(因城南临姑溪河而得名)。始建于三国时期,经历代不断扩建,至宋代初具规模。后历经多次战火,城内多数建筑物被毁,城墙颓废,人口锐减。解放前旧城面貌破旧,公共设施既少又差。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大力发展生产,不断改造旧城,至1989年底,县城建设总投资达1462万元。
一、城垣
三国吴黄武年间(222~228)始筑。东晋兴宁二年(364),桓温镇姑孰,在城内建子城。南唐保大三年(945)再次增建,此时姑孰城跨越姑孰溪,周长7.5公里。宋代,城向北收缩,弃姑孰溪于城外,周长3公里,高3.6丈,并开五门:东为行春,西为澄江,东南为南津,西南侧为湖孰,北为清源。以后历代在宋城的基础上多次修葺加固。明代万历十一年(1583)开始镶砖。崇祯十六年(1643)建成砖石城,城基向后移退,东西宽1.25公里,南北长1.75公里,开6道城门(新增龙津门)。
太平天国期间,当涂县城作为天京的南边门户,成为太平军与清军争夺的重地,历经十年战火,城墙只剩下残壁断垣。至今尚留一些土基、高墩之类痕迹,现多处成为居民住宅区、县城西环城路及县钢铁厂。
二、街道
县城老街道呈方形或井字形分布。清代古城区东起行春门,西至澄江门为1.5公里;南起湖孰门,北抵清源门为2公里。城内有9街18巷:东街、西街、提署街、上天井街、下天井街、步井街、马驿街、横街、杨林街;南寺巷、观音巷、孝廉巷、肖家巷、柴巷、当铺巷、王公巷、蔡家巷、瓦巷、米井巷、竹巷、一至五条巷等。民国时期,老街道狭窄,没有人行道。由于水路运输的发展,旧城商业区一度集中在上下浮桥口,由东西街延伸至南寺巷,至竹巷口已商店寥寥,一至五条巷多属地主、豪绅的住宅区,提署街人烟稀少。民国26年(1937)日军入城,烧毁、炸毁民房近三分之一,提署街更是一片废墟。民国32年始修复东大街,民国36年修复南寺巷。次年,由救济总署批拨大量面粉,以工代赈,翻修东、西大街、南寺巷和提署街,路面均为泥结石子路。
建国后,对街道进行逐步整修。1952年翻修西街临河段马路。1955年整修城关街道7070米。1964年8月,南寺巷水泥马路竣工,全长302米,宽7米,为城关第一条水泥马路。1965年,政府拨款3万元,翻修沥青马路面3000多平方米,整修5个巷道路面长750米。至此城关主要街道结束了因过去的碎石路面而形成的坑凹积水和灰尘飞扬的状况。1978年7月至次年9月,县肉联厂完成北内街全长1500米的水泥路面工程。同年,县财政投资将马军寨改造成宽5米,长860米的水泥路面。1983年底完成东大街水泥路面的翻修工程。1984年下半年,县财政拨款10万元,将部分防洪堤扩建成长1100米、宽9米的泥结石路面的南环城路。1985年,县委、县政府确定重点改造提署街,拨款近100万元,按照县城总体规划要求,将东起大转盘、西抵宁芜公路、全长2240米正式辟为县城主干道,定型为两块板,拓宽红线为26米(车行道各宽7米,人行道各宽5米,绿岛居中宽2米)。当年秋动工,分4期工程进行,1987年9月东、西两段基本竣工。至1989年底,城区建成的道路面积达11万平方米,主要街、巷已全部改建,或为水泥路面,或为预制水泥块铺面,或为沥青路面。
1989年底当涂县城主要街道简况表

三、桥梁
乾隆年间,县城东、西门外尚有吊桥跨越护城河。在近代战争中吊桥遭毁,改建为石拱桥。城内另有还魂桥、南寺桥、二板桥、三板桥、庆城桥等古桥,因早年淤塞失修,今已无存。建国后,对现存古桥进行了改建和维护加固,并新建了姑溪河公路大桥。
浮桥清末民初民谣称:“当涂虽小,三塔两浮桥”。上浮桥,明洪武二年(1369)建,位于东街上门口,跨越姑溪河通往上河南;下浮桥,始建年代不详,位于西街下门口,跨越姑溪河通往下河南马驿街。唐邑令在下浮桥上建亭,李白序,名姑孰亭。此桥后废,明洪武二年复建。建国前,两浮桥是沟通姑溪河两岸主要交通桥梁,尤其是下浮桥扼古代宁芜驿道的咽喉,故一直被当局重视,属地方公管修建。建国后人民政府对两座浮桥不断进行维修加固。1959年,为行船行人两便,在下浮桥桥船上建造架空桥一座,名跃进桥。次年再拨款3万元,进一步修建浮桥及跃进桥。上下浮桥分别于1965年和1969年拆除改为渡船通行。
东门口桥位于城东门口,是连接当博公路的桥梁,始建年代不详。建国前为单孔石拱桥,孔径3米,宽5米。1985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三孔拱桥,长30米,宽18米,定名行春桥。
西门口桥位于城西门口,是连接宁芜公路的桥梁,始建年代不详。建国前为单孔石拱桥。1954年改建桥台用水泥砂浆砌块石,桥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单孔,跨度4米,宽6米。1985年再扩建加宽,并在原桥两侧加设人行附桥,附桥呈尖拱桥面,拱顶隆出路面,配有拦杆台阶,附桥跨度4米,宽5米。
庆城桥位于提署街西首,是通往西十字街的桥梁,始建年代不详。原为单孔石拱桥,条石桥台,跨度3米。1986年拓宽提署街时使之与下水道通连。
北门口桥原为石拱桥,位于城北,跨北城河,沟通杨林街,始建年代不详。1978年拓宽杨林街时,将桥面加宽,改为钢筋混凝土桥,长8米,宽6米。
四、路灯
民国11年(1922),民办“耀平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在大城坊建成小型火力发电厂,为全县用电照明之始。县城路灯主要沿东西街和南寺巷布设,在木杆上安装马路弯灯,路灯费用摊在电灯用户头上。该公司于民国26年12月8日停办。民国29年日本松山洋行利用耀平公司设备,成立电灯公司,县城部分地区恢复照明用电。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收了当涂电气公司,不到2年即停止发电。
建国后,1952年由当涂公私合营电气供应公司在市区装设一批路灯,恢复照明用电。1963~1964年县财政投资6790元,安装、维修路灯115盏,主要是长臂拉杆搪瓷灯(白炽灯)。60年代中期,路灯始用汞灯,1984年用黄钠灯,灯型由拉杆式发展到单挑、双挑枇杷式。至1989年底,城区安装路灯450盏。总长度为架空线16公里,地埋钢包线2公里。
五、供水
建国前,县城居民一直饮用河水、井水。清乾隆十五年(1750),城区有水井35口。民国时期,城区浴室、水炉及作坊均长期雇人挑河水,沿袭至建国初。
50年代,解放军八六医院建有日产600吨的自来水厂,主要供医院自身用,另对县农机厂、二中(原当涂初中)供水。1961年下半年,县饮服公司从八六医院接水,供应下属饭店、旅馆和水炉用水。1966年县自来水厂建成投产,日供水1000吨。城关有10多处水站,居民到水厂购水票,凭水票到水站取水。1978年县自来水厂扩建,对生产工艺作重大改进,新增3座快滤池,将平流沉淀池改为斜板沉淀池。翌年,日供水能力增至6000吨。随着用户的增加,县自来水厂不断挖潜改造。到1989年底,日供水量达万吨,年供水总量286万吨,售水量198.42万吨。其中工业用水65.48万吨,占总售水量33%;生活用水101.19万吨,占51%;水站等其他用水31.75万吨,占16%。年末铺设直径75毫米以上输水管道总长16公里,用水人口3.69万人,城区供水已经普及,城郊部分农户也用上自来水。
六、排水
宋代,城区内人工开挖的市河,与城南姑溪河相连,用于城区排水、蓄水。明清时期,部分街道有砖砌阴沟排水。民国时期已有少量水泥涵管排水,但巷窄沟浅,市河淤塞,暴雨时常积水成灾。民国14年(1925)和36年,先后两次对市河进行疏浚,为改善城区排水起到一定作用。
建国初,排水沿用旧法。70年代始,县人民政府组织人力对市河进行大规模改造,至1989年底,先后将市河分成3段。西段:庆城桥向南至南市河,建拱沟900米(横断面1.6米×2米);东段:玉带河向南至还魂桥、南市河,西拐至城关排污站,建拱沟2600米(横断面1.6×2米),当涂二中至玉带河段铺设直径1米的水泥涵管300米;南段:城关排污站以西,建排水明沟长140米,宽8米。60年代末,排水设施都采用水泥涵管、砖砌砂浆,下水管道隔一定距离建有窨井、雨水井。1964年疏通老城区下水道850米,1971年疏通东大街下水道565米。1983年底,在改建东大街水泥路时,铺设口径600毫米水泥涵管450米。至1989年底,县城铺设下水道9000米,雨污合流,经市河流入姑溪河。为增强城关排污能力,1978年在城防大堤北侧建成一座排污站。1989年底有机泵3台,总功率140千瓦。是年7月23日,城区内6小时降雨252.7毫米,但街道积水于次日晨2时即全部排出。
七、防洪
县城靠姑溪河一侧,原来无埂堤,是一条名为天井街的石板路街道。1954年大水后,自大城坊仓库至铁路桥修筑一条城防大堤,全长约2000米,经历年不断修建加固,至1984年底,城防大堤高14.5米(姑溪河设防水位8.4米),堤宽9米,堤内建有一条4米宽的人行道,内坡用片石浆砌护坡。1989年底,部分城防大堤已改造成为南环城路,大堤上建有涵闸6座。
为确保城区防洪排涝,从60年代始,陆续建造牛头湾等7座中小型电力排灌站,拥有不同型号水泵机22台,总排水量每小时66316立方米。
八、环卫设施
民国18年(1929),县城仅有几处公共厕所,另设尿桶于要道口,污秽不堪。
建国后,1951年在提署街北侧建堆肥场1座,建筑面积936平方米;化粪池2个,总容量3000担。50年代始,先后在汽车站、农贸市场等人口集中地区建公共厕所,至1989年,城区有公厕7座,其中水冲式2座。粪管工人9名,吸粪车1部。50年代城区建有砖砌垃圾箱,1984年改置铁质垃圾箱40只。城区垃圾原由清洁队摇铃串巷用板车拖运,1980年起,由环境卫生管理所负责清运,日均清运垃圾由1961年的10吨左右增加到1989年的40余吨。至1989年底,县环境卫生管理所有职工72人,其中清洁工51人,有垃圾车、吸粪车、洒水车等环卫设备5辆。是年在东门外坨塘甘家凹建造一个占地3亩的垃圾堆放场。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