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计量器具检定与维修
解放前,当涂县计量工作依据国民政府《度量衡法》及其实施细则,主要是对尺、斗、秤等简单的度量衡器的检定管理。一般是在端午、中秋、春节期间下乡到各集镇检查检定工商户的度量衡器。建国初期,设置有度量衡检定所,工作范围仍是对“尺、斗、秤”的检定。195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命令》以后,县计量工作才有了新发展。1958年,开始木杆秤、盘秤及竹木尺的检定,以后相继开展了油、酒提、酒精计、电流电压表的检定项目。1963年增加了台、案、地秤检定。1964年,建立了天平标准,开展检定,但检定工作只在城关及部分乡镇生产和使用单位开展。70年代,随着计量机构的充实,计量器具检定工作在各乡镇、各系统逐步展开,相应的计量建标工作逐步完善。1979年在芜湖行署8县8厂中开展的计量标准器“五查”评比活动中,当涂县标准计量管理所被评为优胜单位。80年代,加强了与人民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器具检定管理,重点对商业、粮食、供销系统衡器实行定点、定期检定。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颁布后,县有关部门即依法公布了第一批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22种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受检目录,并于1989年下半年在全县范围进行全面的计量器具登记,建立了当涂县计量器具总台帐,积累了全县第一份完整的计量资料。至1990年,全县计量器具检定6213台(件),合格率97.3%。
计量器具的维修工作,早在计量检定所成立以前就开始,当时只进行木杆秤、盘秤、台秤的维修,实行检、修结合。1961年9月县计量实验厂成立后,承担起部分器具的维修。1965年9月,实验厂改为标准计量管理所衡器修制门市部,1969年撤销。1979年12月建立标准计量局衡器维修服务部,专门承担计量器具的维修。从1987年4月起,开始对全县衡器维修实行统一领导,划片包干。
二、计量单位改制
建国初期,当涂市场市制、公制、英制等多制并存,计量制度十分混乱。1952年,以县工商科为主,税务局、工商联配合,发动各基层市场管理组织投入度量衡的检查改制工作。改制内容主要是废除升、斗等量制,改用衡器(秤)计量,废除杂尺,统一使用市尺。根据国务院《关于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命令》,1960年成立县16两秤改革委员会,各人民公社成立秤改领导小组,并制订出16两秤制改革工作方案。9月1日起,首先在城关地区进行改制试点。粮油票面改制10月1日起也从城关粮站开始试行。在此基础上,1964年,县人委向全县发出统一计量制度的布告,要求全县禁止使用16两秤和其他旧杂制秤,执行10两制。护河、丹阳等集镇集贸市场及中心地带,分别设立了10两秤校秤处,秤制改革在全县普遍开展起来。到1965年底,除中药店用16两秤外,全县秤改工作基本完成。1979年,又开展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改革。至此,全县采用10两制,统一计量制度工作全部结束。1984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县先从商业、粮食、供销系统开始,进行计量单位改制。并由点到面,从城关到乡村集镇逐步展开。到1990年下半年,县有关部门组成法定计量单位实施情况检查验收组,对政府7个部门53个单位进行了检查验收,合格率达88%,年底改制工作顺利完成。
三、计量定、升级
当涂县计量定、升级工作起步较晚。1985年始对县化肥厂、钢铁厂、水泥厂3个耗能万吨以上的企业进行能源计量验收,确定化肥厂、钢铁厂为一等能源计量配备企业,水泥厂为二等能源计量配备企业。1986年12月,当涂仪表元件厂YC系列压力表经市标准计量局考核合格并颁发“单项计量合格证”,为当涂首家获计量合格证单位。此后,县复合肥厂复合肥、童车厂86—12型儿童自行车相继获得单项计量合格证。1987年,当涂县计量定、升级工作正式开始。县标准计量部门成立了计量定、升级评审委员会。7月,县化肥厂经考核合格,市标准计量局颁发三级计量合格证,成为当涂第一家三级计量定级单位。翌年,当涂仪表元件厂计量定三级,成为乡镇企业中第一家三级计量定级单位。9月,县雨具厂经考核合格获计量验收合格证书,成为当涂县自己考核、自己发证的第一家计量定级企业。
四、计量监督管理
建国初期到50年代末,当涂县计量监督管理工作十分薄弱,仅是对城关地区木杆秤生产组和几家秤店实行管理。60年代,加强了对度量衡工厂(社、组)、流动秤及尺、秤商贩的监督管理。县标准计量局成立后,计量监督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到80年代扩大到对集市贸易和生产领域的计量监督管理。《计量法》实施以后,计量监督工作面向全社会,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开展起来,影响日益扩大。1988年以后,对市场计量建立了日常监督制度,对生产领域计量制订了监督检查计划。同时完善投诉制度,强化行政处罚。
1986年起,县计量、物价部门联合开展评定“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活动,至1990年底,全县已有14个单位获此称号。
上一篇:第一节 机构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