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长江当涂段江岸与江洲,经历了沙洲——河漫滩——圩区——江岸的演变过程。当天门山靠岸,堤防屹立,水流发生变化,江心江洲形成,使单一型河段变为分叉型河段。
一、江岸演变
当涂段江岸起自东梁山,联结龙山、白纻山、黄山等山脉节点呈弧形,迄于采石附近,原沿节点向西北延伸,地质构造属第四纪淤积层,为河漫滩类型。间有阶地和山丘突兀,因垦殖兴起,江滩逐渐缩小,江岸界线分明。在不同时期出现此涨而彼坍,总的趋势是长大于消。
先秦时,天门山突兀江中,长江左岸在今和县城内,右岸(即东岸)除少数丘陵岗地外,大部分地区被江水或古丹阳湖淹没,江水连湖水,江面非常宽阔。两汉至三国时期,江滩淤积加速,江岸与东梁山衔接。唐代以前,龙山北有水,黄山附近有碧溪,江水涨时可溯至山脚下。唐天宝年间(742~756),右岸江堤在今黄山山麓,大约位于今宁芜公路的位置上。
宋代,随着左江岸变成大凸岸,堆积阶地上开凿了人工河流,右岸迅速淤积,河漫滩和堆积阶地向西伸展,江面变得狭窄。陆游曾乘舟出姑孰溪进入内港(今胭脂港、秦王河)至犁头尖(地名)折向大信河(今湮)入长江,可见宋代江堤已初具规模。
元明以后,随江心江洲的大量涌现与合并,江岸受江水侵蚀严重,岸线向东后退,江面变宽。如老埂头、青草沟等河段江岸,因风浪啮岸曾崩蚀;抱流沙(金柱塔以西江滩)与姑溪河迎溜顶冲而崩岸。清道光年间(1821~1850),连年大水,洪水冲开抱流沙江岸,从此姑溪河改北流为西流入长江。
建国后,一五圩腰坦池(青草沟一带)崩岸机率加速,70年代尤为严重,崩岸长达3公里多,最大崩岸宽470余米,个别江岸距堤仅30余米。另陈焦圩的双沟头、长沟姥崩于50年代。上述崩岸经多年抛石护岸,现已基本趋于稳定。
二、江洲变迁
明正统年间(1436~1449),工部右侍郎周忱巡抚江南主持修筑东坝,以遏皖南山水东下太湖,改由芜湖和当涂西入长江。汛期芜湖和本地区山水,汇同人工凿的扁担河之水,就近汇入长江当涂河段,挟带的泥沙为沙洲形成的契机。
明嘉靖年间(1522~1566),《郑开阳杂著》中载江中有“成洲”,形似棒槌,这是最早的江心洲。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成洲演变成3块洲地,分别是鲫鱼洲(含老军田)、南生洲和焦家洲(含张家洲、陈家洲)。雍正六年(1728),河段内有曹府、金马、马厂、宫锦、小团子、金厂、小马厂、两吴厂、鲫鱼、徐厂、小吴厂、南生、接生、连生等沙洲。尔后,沙洲发育缓慢,仅新涨泥滩两块,分别位于宫锦洲下段和青草沟对面(靠鲫鱼洲)。
乾隆二十三年(1758)《太平府志》中画有鲫鱼、新生、焦家3个洲,时鲫鱼洲已明显向上下游伸展、拉长,由圆形淤联为长形并分汊,此为今江心洲雏形。道光二十二年(1842),鲫鱼洲已形成现在的两头窄、中间宽的形态。经历长期演变,以鲫鱼洲为主体淤联的18个沙洲而命名的江心洲,首见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的地图上,时河段已由单一型变为双叉型。
太兴洲于道光年间为潜洲,光绪末年始露滩。彭兴洲于咸丰年间成潜洲,民国初年始露滩。两洲原相距里余,现淤为一体。原与江心洲隔汊江,现枯水期淤垫相联,这就使右支汊由多汊型趋于单一型。民国31年(1942)间,在太兴洲尾淤成沙洲一块(原名中心洲,今名幸福洲),现与太兴洲相联。
建国以来,江岸崩坍加剧,同时江心洲左右汊日益淤积,在江心洲头左汊淤成潜洲长10余里,部分沙洲已进入封淤期。在江心洲尾淤成1块长4公里、平均宽1公里、高程5米以上的小洲——何家洲。70年代以来,在幸福洲下浅水处又发现潜洲。
上一篇:第二节 地下水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