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黄池镇
位于县境东南部大公圩最南端,距县城31公里。南以黄池河为界,与芜湖黄池乡隔河相望。境内沟渠纵横,水网密布,总面积35.4平方公里,有耕地2.1万亩,水产养殖面积8500余亩。下辖12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共5655户(非农业1048户)、20244人(非农业2337人),是县大公圩地区和芜湖县北部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稻米、油菜、棉花。
80年代前,黄池交通主要依靠水路。明代,镇南黄池河上曾架有浮桥,沟通当芜两县交通。夏秋盛水季节有小轮可达宣州、芜湖、当涂城关,冬春枯水期仅可通行木帆船。 1987年双(沟)黄(池)公路建成通车后,促进了该镇物资交流和商业贸易,乘汽车可直达县城、芜湖和南京等地。
黄池以黄池河得名,唐大顺二年(891)置镇,宋以后历代均为当涂县属镇。镇区东起贵人坊,西至交含口,南依黄池河,北抵五显庙,面积1.2平方公里。历史上,镇内曾有风景优美的桃园、水阁凉亭、风峙庙和丹阳书院等建筑。既有人口稠密的住宅区,又有贸易繁荣的商业区,主要商业街均由青石板铺筑。清咸丰后,因迭遭兵燹水患,至民国时期古建筑已大都湮没无存。民国22年(1933),镇区有各类商店154家,贸易额列全县各集镇首位,出口以大米为大宗。镇边稠塘出产的莲藕,甜嫩无渣,古为贡品。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日军入侵,农村破产,经济逐渐衰退。至建国前夕,镇区仅十字街一带尚有几家商店营业。
建国后,黄池镇逐步恢复了生机。60—70年代,由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有效地抵御了水旱灾害,到70年代末粮食亩产已由建国初的200~300公斤提高到近700公斤。80年代后,镇办企业发展加快。到1989年,全镇已拥有各类企业830余家,从业人员3600余人,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3678万元。随着经济的发展,集镇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沿街幢幢新楼房拔地而起,路面也翻修一新。1989年,镇区大部分居民用上了自来水。
二、丹阳镇
座落在县境东北部横山西麓,距县城26公里。镇区以1条狭小的巷道为界,南属安徽当涂县,北属江苏江宁县,是个“鸡鸣闻两省”的苏皖边陲重镇。
辖区总面积58.2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岗丘陵为主,有耕地3.2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800亩。下辖11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共6823户(非农业1075户) 25753人(非农业2653人)。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山芋为主,兼产少量茶叶、蚕茧和水果、木材等。
丹阳因旧时镇西山多赤柳而得名,《晋书·地理志》有“丹杨山多赤柳,在西也”的记载。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在此置丹阳县起,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唐贞观元年(627)废丹阳县,以其地入当涂,其后历代均为当涂县属镇。清康熙年间,安徽、江苏分省而治,北镇始划归江苏江宁县。唐代,丹阳有城垣,城南丹阳河可通丹阳湖,水路交通便利。李白《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诗“周子横山隐,开门临城隅”句,即指丹阳故城。城内街道呈“T”字形,面积约1平方公里。
民国初年,丹阳商贸十分繁荣,尤以米、蚕业为盛。自清宣统二年(1910)常州人姜亮夫在镇上创办安裕茧厂后,周围农户十有八九养蚕。民国5年(1916),镇上出口生丝达540担。民国16年,蚕业鼎盛时期,全县共收购干茧6000余担,为皖南各县之冠,大多产自丹阳附近。民国22年,仅南镇即有各类商店99家。30年代后,因进口人造丝盛行,华丝销路锐减,加之镇区缺少现代交通,商业渐趋衰落。
建国后,人民政府先后修复了当(当涂)溧(溧水)公路,兴建了宁(南京)丹(丹阳)公路和马(马鞍山)丹(丹阳)公路,丹阳镇经济发展加快。现已成为拥有冶金、机械、建材、粮油加工等门类较为齐全的新型工商业集镇。1989年,该镇共有主要道路 11条,居民住宅面积4万多平方米,有各类乡镇企业730余家,从业人员5600余人,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4400余万元。
庙会市场为丹阳镇一大特色。每年逢农历5月13日、6月24日、7月22日和9月23日,镇区均要举办规模宏大的传统庙会。届时,镇内四方商贾云集,两省边区群众纷纷前来赶会,一片繁荣景象。交易商品主要有农具、牲畜、家禽、粮油和日用工业品等。每次赶会,参加交易的群众均达5、6万人次以上。
三、龙山桥镇
龙山桥镇在当涂县城南约6公里处。镇区南倚龙山,北傍青山河,镇区为马钢姑山矿区。镇区有新(新桥)马(马桥)公路和龙(龙山桥)张(张河口)公路通往县城和大公圩等地区,辖境西部有宁(南京)铜(铜陵)铁路过境,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全镇总面积30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为主。有耕地2.01万亩,山林2.03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570余亩。辖7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共6138户、21360人,其中非农业2977户、8855人(含姑山矿区人口)。农业生产主要是种植水稻、小麦和油菜,经济以轧钢和建材工业为主。
龙山桥镇因镇南有龙山而得名。诗人李白晚年流寓当涂时曾多次登山,留有《九日》、《九日龙山饮》等诗作,死后最初即葬于龙山东麓。明清时期,龙山桥镇为县境南部重要的水路码头,有胭脂河与青山河在此汇流。胭脂河长约10公里,在镇北纳青山河水,向西流经新造桥在金柱关东注入姑溪河。河上建有石桥,名龙山桥。清同治元年(1862),太平军与湘军曾国荃部曾多次在此激战。民国22年(1933),镇上有1条20余米长的小街,临街有各种店铺24家。由于青山河渔产大多在此汇集上岸,镇内每年均要举办传统的“渔郎会”,香火数日,甚是热闹。龙山桥镇周围农户多有烧制砖瓦的技艺。旧时有“家住龙山桥,种田带烧窑”的民谣。
建国后至70年代,镇上除兴办1家县办国营窑厂外,镇区面貌无大改变。直至70年代末,龙山桥镇始利用本地丰富的资源,先后兴办了多家小型轧钢厂和轮窑厂、水泥厂、采石场等建材企业,镇村经济自此有了长足的发展。到1989年,全镇共兴办轧钢、建材、采矿、轻纺、化工、机电等各类企业179家,有从业人员4596人,乡镇企业总收入7250余万元。
四、博望镇
博望镇建于南朝梁时,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位于县境最东端的横山南麓,距县城 40公里。辖区东部和北部分别与江苏省溧水县、江宁县接壤,南滨石臼湖,有当(当涂)溧(溧水)公路横贯。地形以丘陵岗地为主,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总面积70平方公里,耕地3.18万亩。辖18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共10524户(非农业974户)、42765人(非农业3831人),为全县人口最多的乡镇。农业以生产水稻、小麦、油菜、山芋、麻类为主,兼产少量竹木和药材。经济以传统的刃具制造业为支柱。
博望多山,土刚民劲,农户多擅长打制各种韧性较强的农具和刀具。清乾隆年间,博望铁业已享有盛名。农忙种田,农闲结伙外出打铁为该镇农户沿袭200多年的传统。博望镇历史悠久,明代为博望市,清为博望镇。镇内有1条青石板铺筑的狭长街道,街道由东桥、中桥和西桥3座古桥连接而成。镇区四周环水,颇具江南水乡特色。民国22年(1933),镇上共有各类店铺112家。
建国后至70年代末,由于农民家庭副业和手工业受到限制,该镇传统铁业未能得以充分发展,经济增长不快,镇区面貌亦无大的改观。1978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全镇以刃具制造为骨干的各类集体、私营企业迅速发展。到1989年,全镇共兴办各类企业 1055个,从业人员6780余人,当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1亿元。产品亦由过去单纯的民用刀具发展为工业剪刀、木工刨刀、剪板机刀片,异形刀片、机械模具、轧辊等多种规格的刃模具。该镇拥有一支4000余人的推销员队伍,将产品销往全国近30个省、市和自治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集镇建设的发展。1986年,镇政府按镇总体规划,沿当溧公路两侧开辟了新镇区,拓宽了道路,兴建了大批楼房。
五、乌溪镇
位于县境大公圩东南边缘水阳江北岸,地处当涂、芜湖、宣城3县交界处,距县城 31.2公里。境内土地肥沃、水网密布,总面积40.3平方公里。有耕地2.36万亩,水产养殖面积9000余亩。辖11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共5825户(非农业645户)、22921人(非农业1566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等作物,水产养殖业亦占有一定比重。
乌溪镇名源于镇边乌溪大港。乌溪大港长约10公里,宽百顷,夏秋之际水深清澈,远望水色如墨,故名墨溪。后因墨乌意近改称乌溪,取展翅高翔之意。旧时大公圩地区交通不便,粮食和农副产品大都由乌溪大港水运至乌溪镇,再集中外销,因此,乌溪镇逐渐成为县大公圩和宣城县金宝圩重要的粮食集散转运地。因镇上有繁忙的水运码头,清政府于同治四年(1865)在此设立厘卡,开征稻米、麦、豆、鱼类出口税。乌溪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置镇。民国时期,镇上有东街、西街、陡门街等4条街道,街宽5~6米不等。沿街建筑一般为2层阁楼,底层经商,楼上住家。民国22年(1933),镇内共有商店140家,营业颇盛。
建国后至70年代末,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整修加固了大公圩堤埂,改建了乌溪陡门。
全镇共兴建二级电力排灌站24座,境内耕地全部成为旱涝保收农田。1979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724.5公斤,比建国前提高2.5倍。80年代后,乌溪镇因地制宜地发展了一批乡镇企业。到1989年,全镇共办起各类集体、个体企业924个,从业人员2900余人,总收入1760余万元。
六、护河镇
护河镇又名护驾墩,位于县境腹地、大公圩北部边缘,距县城约10公里。全镇地处水网密布的平原圩区,镇北濒临姑溪河。总面积44平方公里,有耕地3.34万亩。水产养殖面积3820亩。下辖11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共5512户(非农业836户)、21504人(非农业1844人),经济以农业为主。
护河镇取驻地护驾墩和镇北姑溪河首尾2字命名。民国19年(1930)始置护驾墩镇。由于该镇有姑溪河水运之便,为圩内东北部农民进城必经之路,因此,自然汇集成繁忙的水陆码头,手工业、粮食业交易旺盛。民国22年,镇内有各类店铺104家。南关口著名的张恒春国药店,创设于清嘉庆年间,以其地道药材、精湛工艺炮制成药,取信于世。创办于清咸丰年间的程广兴冶坊,生产鼎盛时期有厂房20余间,铸造的浴锅、钟磬,工艺精湛,行销沿江各地。民国时期,护河镇屡遭土匪和日伪军洗劫,并发生两场大火,大部房屋在劫火中化为灰烬。建国前夕,镇上到处断壁残垣,一片荒废。
建国初期,镇区面貌无大改变,居民大多居住草房。1959年,镇上又两次发生大火,半边街道又毁于一旦。60年代起,护河镇经济逐渐复苏。1978年后集镇建设有了较大发展,镇政府先后投资兴建和改建混凝土道路8条,并建成镇政府、税务所、工商所、航管站、银行、信用社、供销社等大楼。1980~1989年共兴建住宅12.2万平方米。镇办企业亦同时发展壮大。到1989年,全镇共兴办各类企业301个。其中,工业企业163个,总收入2140万元。
七、薛津镇
薛津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5公里。该镇为县最古老的集镇之一,宋《元丰九域志》即有薛店镇的记载。辖区自然地形为“四水一坡五分田”,总面积30.3平方公里,有耕地1.77万亩,水产养殖面积2800余亩。辖10个村民委员会,共3999户(非农业973户),15070人(非农业2713人)。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乡镇企业共有271家,从业人员1419人,总收入1400余万元。
薛津镇以驻地薛镇和境内小花津自然镇首尾2字命名。镇内仅有老街1条,长约600米,宽3米,由于地处县城和丹阳镇之间,加之水路交通不便,故旧时商业不甚发达。民国22年(1933),镇上仅有商店58家。建国后,该镇经济建设发展速度不快。1980年后始以当溧公路过境段为中心,开辟新街。1989年,镇区有商业网点25个,个体摊点30个。薛津镇境内有1座明弘治年间建造的5孔石拱桥,名叶家桥。桥长44米,宽8米,工艺精湛,气势磅礴。在当溧公路兴筑之前,该桥是当涂至溧水的交通要道,在古代建筑中有“当涂第一桥”之称誉。
八、银塘镇
银塘镇距县城东北6.9公里,地处围屏山西北麓。境内有黄梅山铁矿铁路专用线和公路,分别和宁铜铁路、宁芜公路相接,交通较为便利。辖境地势高低不平,系半丘陵半圩区。总面积32平方公里,有耕地1.42万亩,水产养殖面积688亩。辖6个村民委员会,共3135户(非农业767户)、12681人(非农业2499人,含黄梅山矿区人口)。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山芋等农作物。
银塘镇以境内1口200余亩面积的银塘命名。建国初,银塘镇辖区属平晓乡、尚钟乡。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后,是宝庆公社的3个大队。1961年始单设银塘公社。1984年为建制镇。建国前,银塘为村。建国后至60年代亦仅有100余户人家,1条小街,房屋破旧。由于镇边黄梅山矿区的建设发展,带动了银塘镇的建设。1978年后,该镇因地制宜地发展了以建筑、建材和采矿为骨干的工业企业。先后办起了拉丝厂、建材厂、砖瓦厂和水泥厂等。到1989年,全镇共兴办各类企业236个,从业人员2369人,完成产值1640余万元。经济的振兴,使集镇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1985年,镇政府投资扩建了1条宽16米、长300米的水泥街道。之后,又在街道两侧建成公共建筑1.5万平方米,生产建筑2.86万平方米,并建成农贸市场和自来水厂,集镇建设初具规模。
上一篇:第一节 县城
下一篇:第三节 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