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奚侗
奚侗(1878~1939)字度青,号无识,以字行。慈湖区板山乡庙资岘(今属霍里镇)人。清末附生,后于日本明治大学毕业,授法学士。宣统三年(1911)后,先后任镇江审判厅推事,清河、吴县地方审判厅厅长。民国3年(1914)考取知事。历任海门县、江浦县、崇明县知县。任职期间,曾创设贫儿教养院、平民工厂,修治水利,革除钱粮积弊。
奚度青于辛亥革命时期在上海加入进步的文学团体——南社。民国年间刊行的《南社丛刻》和《南社湘集》中,收录其《上巳雨》、《春郊即事》、(辛酉守岁作)等8首诗作。其诗语言古朴凝炼,风格清新秀拔,有谢朓、李白遗风。民国2年,孙中山发动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奚度青被迫隐避5年之久。民国7年秋,他重游南京,赋诗《九月登北极阁》,诗中写道:“野气苍凉秋日瘦,山灵憔悴劫灰多。五年抗迹欺云壑,何处高翔避蔚罗。”其感慨之情流溢于字里行间。抗战初期,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大轰炸,奚度青举家逃难回故乡。民国28年初携家眷返宁,严词拒绝汪伪政府要他出山从政的邀请,闭门写作,守身如玉。
奚度青对中国古典哲学、文字学很有研究,著有《庄子补注》、《老子集解》、《说文采正》等书。民国14年刊行于世的《老子集解》二卷,以老子传本颇有异同而校核是非,卷首自叙谓“将持清虚谦弱之道,用改近代强权轻死之风,则尤老子之旨也”。《庄子补往》四卷,成于民国6年,凡所诠次,共得414条,校论疑谊,折衷一是。人称其“解庄自郭氏以下殆无有善于此者”。至今,国内外一些研究老庄哲学的学者,对奚度青仍十分敬佩。奚度青还曾于民国22年受聘当涂修志局,参与编修《当涂县志》。
奚度青为人正直,淡泊名利,一生以买书、读书、写书为最大嗜好,所得薪俸主要用于购买线装古书及在故乡庙资岘村栽植松树。他将在松树林中建造的居室命名为“五十万松草堂”。民国28年(1939)秋,奚度青在晨读时,因脑溢血复发,猝然病逝。家人将其遗体运至故土安葬,其墓位于市郊霍里镇新庄行政村庙资岘附近。
奚度青共有兄弟姐妹五人,因系长子,故对弟妹要求颇严,期各成才。四弟奚俊、五弟奚伦在他资助下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又赴美国留学,分别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商科学士和哈佛大学经济科硕士。
鲁德发
鲁德发(1917~1940)乳名毛毛子。杜塘乡大甸塘人。民国27年(1938),新四军到达江宁、当涂、溧水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斗争。不久,鲁德发参加了由当地共产党负责人夏定才领导的地下斗争,负责收集凹山、东山、南山一带日伪军的活动情报。当时,凹山驻有伪护矿警察局,内有伪警1个班,绥靖队40余人。日伪利用这一据点,加强对矿工的法西斯统治,以保障其对矿藏资源的掠夺。民国29年初,新四军决定发动奇袭,拔除这一据点。战前,担负奇袭任务的地方武装领导人赵家淦和地下党负责人夏定才在半山召开会议,根据鲁德发提供的情况,研究了行动方案。是年1月28日下午,赵家淦、夏定才率精干的便衣武装18人,从江宁县铜山镇出发,于深夜到达事前约定地点凹山岔道处,与鲁德发及其他两位地下工作者陶国斌、黄道梁接头后,按原计划向据点发起突然袭击,一举摧毁了敌据点,打死日伪军5名,俘获伪军30多名,缴获长短枪30余支。凹山伪护矿警察局被摧毁后,日伪军开始疯狂扫荡,滥肆搜捕。鲁德发被敌探告发,于同年2月12日在长塘茶馆被捕。鲁德发被捕后,遭到伪保安大队长尹明书、中队副李宗普的严刑拷打和审讯,但他坚贞不屈,始终没有吐露一个字。2月20日,鲁德发在垛子坳被日军乱刀杀害,时年23岁。
刘一鸿
刘一鸿(1906~1943)原名刘传儒,杜塘乡坝头村人。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父亲刘向以塾师为业。刘一鸿幼年丧母,随父读书,聪明好学,成绩优异。民国9年(1920)小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徐汇公学,在校期间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民国14年毕业回乡,一边复习功课,一边同农民交朋友,还学了一手好枪法。民国15年,考入安徽邮政总局任检信生,先后在安庆、芜湖、屯溪等地邮局工作。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的步步入侵,国民党的退却,愤然赋诗抒怀:“倭虏压境夜沉沉,东北关山隔暮云。三省大军几十万,为何撤出沈阳城?独夫民贼皆豚犬,祸国殃民媚外人。举国忠良皆拭泪,救亡济溺赖人民”。这期间,他经常阅读鲁迅、茅盾等人的著作及《生活周刊》、《上海时报》、《世界知识》等进步报刊,从中寻求救国救民之道。
民国23年,刘一鸿调任采石邮局局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抛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踏上腥风血雨的抗日战场。民国25年12月,刘一鸿回到家乡,在父亲的支持下,变卖部分家产购置枪支武器,发动家乡群众,组织起一支有70余人的抗日自卫队,活跃在坝头、小丹阳、横溪桥、采石一带,经常割电线、扒铁路,袭击日军,保卫家乡。民国27年5月,新四军先遣支队在粟裕、钟期光的率领下挺进江南敌后,途经当涂,在徐山与刘一鸿商谈合作抗日问题。6月,新四军一支队一团来到当涂小丹阳,支队副司令员兼一团团长傅秋涛派人与刘一鸿取得联系,决定共同抗日。7月2日,日伪军200余人至横溪桥附近,国民党军江南第一挺进支队司令朱永祥率部1000余人向日伪军靠拢,准备投降。7月5日,刘一鸿率领自卫队与新四军一支队一团积极配合,一面阻击日伪军,一面截击朱部,在江宁梅村附近展开激烈战斗,全歼朱部主力,生擒司令朱永祥、副司令韩吉昌。一团东进后,刘一鸿继续与前来接防的新四军二支队黄火星所部三团取得联系,三团派夏定才、潘田等到刘一鸿部进行工作,将刘一鸿领导的抗日自卫队改为“苏皖边区抗日自卫大队”,刘一鸿任大队长。同年10月,武汉沦陷,形势严峻,新四军二支队三团奉命转移。刘一鸿率部加入新四军,带领自卫队突破日军的包围转移到横山。民国28年初,又率部到宣城狸头桥二支队司令部驻地,经过整训,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特务营”,任营长。从此,这支民间抗日武装正式加入新四军行列,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革命队伍。同年6月,刘一鸿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受命到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学习。第二年春,学习结业返回部队,先后任二支队司令部参谋、教导大队大队长等职。
皖南事变后,刘一鸿奉命率领二支队教导大队东渡太湖、滆湖,保存革命力量,民国30年11月,塘马战斗后,任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六团参谋长。翌年8月,又任四十六团副团长。其间,指挥作战勇猛机智,配合新四军六师,与敌人作战30余次,战功卓著。民国32年初,刘一鸿率领所部多次击溃敌顽的重重围攻,重创敌军,转移进入安全地带。在连续战斗中腿伤复发,经上级决定回家乡养伤。在休养期间,动员马鞍山矿区工人和家乡青年60多人参加新四军。伤愈后立即赶回部队。同年5月,四十六团在漂水新桥地区马家村修整。21日,刘一鸿在试炮中不幸左腿被炸断,流血不止。政委丁麟章、团长黄玉庭闻讯赶来。刘一鸿向组织上交了最后一次党费,要求随父从军的儿子刘蔚楚继承父志,革命到底,希望战友们继续努力前进,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消灭顽固投降派。后终因失血过多,在抬送旅部治疗的路上与世长辞,时年37岁。建国后,人民政府在刘一鸿家乡坝头村建墓立碑,供人们瞻仰凭吊,并将其英名载入史册,以垂不朽。
刘正根
刘正根(1911~1944)濮塘乡蜈庙村曹岗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成年后以裁缝为业。民国27年夏天,新四军进驻江(江宁)当(当涂)溧(溧水)地区,开展抗日斗争,刘正根满腔热情响应号召,积极参加新四军组织的各种抗日活动。民国29年8月,国民党在横山地区利用封建刀会,策动一万余人围袭横山县委和地方武装,制造了血腥的“横山事件”。濮塘地区的党政群团组织全部遭到破坏。民国32年,中共山西工委和云台区委派人恢复濮塘地区党的组织,刘正根站在斗争的最前线,成为一名政治觉悟高,勇敢机智的民兵副中队长,经常不顾个人安危,夜晚带领民兵袭击敌人。民国3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当涂日伪军策动大刀会头目谢鲁瞻、胡玉堂、陶子满胁迫大刀会员2000余人,在伪军督阵下,向濮塘中心区围攻,企图制造第二次“横山事件”,刘正根率游击小组牵制和骚扰敌人,掩护山西地区的党政机关安全转移,使大刀会扑了空,挫败了日伪的阴谋。刘正根也因此被日伪视为眼中钉。是年冬,他在江宁县朱门镇招兵时,被敌人杀害于九塘村的一个甘蔗棚里,时年33岁。
徐静仁
徐静仁(1871~1948)名国安,字静仁,后以字行。佳山乡东湖村人。少时家境贫寒,遂弃学离家,前往镇江投奔外出做木工的父亲。时值清朝末年,朝廷腐败,外患严重。徐静仁慨然有济世之志,自策励于经济有用之略。镇江与盐业重镇扬州仅一水之隔,徐静仁经常往返其间,结识了不少盐业界魁首。成年后即在苏北从事制盐和销盐,由于经营得力,逐渐在实业界崭露头角。清宣统三年(1911)10月,辛亥革命爆发。11月,江苏独立,都督程德全任命张謇为两淮盐政总理;张謇聘请徐静仁担任淮盐科长。徐静仁经常对盐政弊端提出改革建议,深得张謇赏识。民国元年冬,两淮盐政局裁撤,徐静仁去上海创办博益纺织公司,首创万锭纱厂一条龙生产法。同时在马鞍山地区兴办福民、利民铁矿公司,后合并为福利民公司,自任总经理。民国3年,投资创办大有晋盐垦公司。次年,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董事。民国7年3月,与聂云台等共建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以推动民族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在此期间,徐静仁曾与日本小柴商会代表小柴英侍订立售卖矿砂合同,将所产矿石悉数卖给日本。还与张謇合办大丰盐垦公司,任董事、董事长。参与筹建大生六厂、大生八厂、中南银行等。民国11年,应张謇之聘,出任南通纺织管理处处长,负责维持、整理、调拨金融的全责。同年又与张謇等人在吴淞兴办中国铁工厂。民国16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徐静仁出任财政部盐务署长,不久即辞去。
民国19年4月,农矿部批准福利民公司向日本出口铁矿。次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全国民族情绪高涨,福利民公司因出售铁矿给日商迭遭当涂县抗日会警告。当时徐静仁拟筹集资金创办小型炼钢厂,但因经费无着和政局不稳未能如愿,遂继续把矿石廉价卖给日商。民国23年春,徐静仁担任黄山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0月当选为大生纺织、盐垦诸公司董事长。抗日战争爆发之初,福利民铁矿即被日军强占,日本多次逼迫徐静仁将铁矿作为“现物出资”,加入伪华中矿业公司股份,并以徐静仁有对日债务关系相要挟,均被徐静仁所拒绝。民国31年3月,日本大使馆发出“最后通牒”,徐静仁答应还债,但仍拒绝以矿权入股。4月3日,伪国民政府行政院实业部强行将福利民铁矿加入华中矿业公司股份。抗日战争胜利后,福利民公司各矿山由安徽省政府接收,旋由经济部苏浙皖区特派员办公处接收。后划归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管理。
徐静仁关心教育事业,主张学以致用。早年捐资3万元在家乡当涂县城内创办静仁职业学校,有校舍70余间,内设农事管理、工业职业、女子织机等学科,有织机数十部,仪器药品300余种。同时捐款扶助创办镇江蚕桑职业学校、京江中学,大力支持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还与张謇、张兄弟创办南通纺织学校,该校扩建为南通学院后,曾担任学院院长。民国14年捐资创建镇江弘仁医院,自任医院董事会董事长。史量才接办《申报》之初,遭遇极大困难,徐静仁亦曾多方支持,热心赞助。他轻财重义,与人为善,节衣缩食,自奉俭朴。一生致力于振兴民族实业,成就甚多。民国37年2月19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78岁。
陈次青
陈次青(1884~1958)浙江省镇海市人。早年留学英国伯明翰大学,专攻冶炼。曾先后任英国钢铁学会、英国有色金属学会、美国矿冶工程学会、中国矿冶工程学会会员。民国2年(1913)回国,历任汉阳铁厂化铁股长、六河沟炼铁厂厂长兼总工程师、大冶铁厂工程师。在国内外冶铁学术刊物上,多次发表论文和译著。但在当时军阀混战的动乱年代,其“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隆盛之地”的理想无法实现。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直到全国解放前夕,陈次青不屈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胁迫,拒绝国民党政府的邀请,隐居家乡。尝赋诗言志,以“意志、勤奋、奉献”6字自勉,期待黑暗很快过去。解放后,陈次青即投入新中国的怀抱,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出任华东工业部钢铁处处长、华东钢铁公司副经理、马鞍山铁厂和马鞍山钢铁公司顾问。在马鞍山任职期间,每天都亲临炼铁现场,听炉声,看炉温,验炉样。就是有病在身,也拄着拐杖,在老伴的搀扶下上炉台。1957年夏季里的一天,1号高炉出铁口凝固,陈次青一早就步行赶到炼铁车间,直到11点多钟才回家。下午,他实在走不动了,就坐推煤车来到炼铁现场,站在火花四溅的炼铁炉旁,冒着高温指挥工人排除炉体内的石灰石。后因劳累过度致胃出血,但他不顾同志们的劝阻,病体稍愈又坚持上班工作。他在工作中一丝不苟,能从高炉各种细小的异样声响中,判断出炉子的各种情况。凭着丰富的冶炼经验和主人翁的忘我工作精神,多次解决了高炉炉瘤和炉腹严重漏水等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他廉洁奉公,兢兢业业,积极培养炼铁事业的后继人才,深受广大干部和工人的敬仰,直到病重期间仍念念不忘热风机的鸣响和出铁时的壮观景象,让护士把病床抬到朝着高炉的窗口下。1958年12月1日,陈次青不幸病故,马鞍山各界为他举行了追悼会,遵其遗嘱将其灵枢安葬在马鞍山麓。
倪兆明
倪兆明(1917~1967)江苏省海门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时曾在上海虹口洗染店当学徒工。1949年5月到上海钢铁厂做工,1954年调重庆钢铁厂。1958年调来马鞍山钢铁公司第一炼钢厂,后任二车间值班主任。
倪兆明在技术革新与改造方面勇挑重担,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生产中许多关键问题。一车间的三吨钢水包里的泥心杆陶塞头,原来都是从外地采购的,后来由于无货供应,而耐火厂生产的又不耐高温,经常在1400度的钢水中就烧化了,曾漏掉4包钢水,损失500多万元。厂领导请倪兆明解决这个难题,倪兆明爽快地接受了任务。他认真钻研,仔细琢磨,发现镁砂与沥青结合而成的炉衬比较结实,便提出了用沥青熬煮陶塞头的方案。经反复试验,取得成功,既保证了炼钢生产的顺利进行,车间每年又可降低生产成本2万元。一车间烘钢水包原用柴油烘缸器,每天油耗165元,不但价格贵,而且常缺货。倪兆明向领导建议采用煤气燃烧的办法,并主动承担设计煤气炉的任务。经过试验,煤气炉烘钢水包温度达800度左右,比柴油烘包提高200度,一年可为国家节约费用4.86万元。1959年,倪兆明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7年9月21日,因患肝癌病逝,终年50岁。
张德宝
张德宝(1898~1971)江苏省南京市人。出生于手工业者家庭,15岁进厂做苦工,在旧社会做了36年工人。1949年在马鞍山参加革命工作,历任铁厂股长、副科长、马鞍山钢铁公司副总机械师、机动处副处长等职。1954年、1958年两度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1956年先后出席安徽省、全国重工业系统、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1957年后连任马鞍山市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出席全国群英会,并当选为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张德宝在旧社会饱受苦难,对新社会无比热爱,具有工人阶级主人翁的高度工作责任感。他文化程度低,没有学过高深的机电理论,但他熟谙机电设备,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一手精湛的钳工手艺。白天,他总是身穿工作服出入车间班组,深入生产现场了解情况。晚上,在办公室挑灯夜战,想方设法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50年代初期,柴油异常缺乏,张德宝首先改进柴油机的油机钻,改装废弃的柴油机,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1953年,马鞍山铁厂小高炉改建,他设计用鼓风机带动油泵,消除了用马达带动油泵的弊病,保证了风机的安全运转。铁厂2号炉的炉身和炉基发生偏斜,当时铁厂起重设备机械极其简陋,检修小组一时解决不了这个难题,张德宝带领大家去现场察看,忙到深夜,回家后仍然顾不得休息,忍着严重胃疼的折磨查寻资料。经他反复琢磨,决定采用千斤顶抵住高炉倾斜部位,逐步撑起炉体。这一大胆实验终于获得成功,倾斜的炉身重新端正了,2号高炉很快恢复了生产。1954年,他在高炉上料卷扬机室里,看到高炉大、小料钟启闭用手工操作卷扬机,工人劳动强度大,又浪费人力,便设想改用电动启闭,将电动开关与料车行程联锁起来。于是他亲临现场测绘草图,亲手设计、制作、安装,经过几个月日日夜夜的奋战,终于研制成功高炉大、小盖自动化装置。这以后,他又完成了炉顶自动旋转布料器、自动料线记录器、自动信号灯、自动控料杆等数十个难度较大的革新项目,为国家节约了数以万计的资金。他曾深有体会他说:“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有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再大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1963年,张德宝年老退休。“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受迫害,1971年4月29日含恨去世,终年73岁。1979年4月,有关部门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董凝霞
董凝霞(1937~1971)甘肃省兰州市人。1964年9月由兰州大学毕业,分配来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任技术员。1970年9月,组织上派他去上海镍钴提纯厂,参加为援建阿尔巴尼亚某工程项目而进行的一次试验。1971年9月24日,在设备发生故障,影响整个试验的关键时刻,为了保证试验顺利进行,董凝霞不顾个人安危,抢先冲进试验流程的冷却筒内排除故障,不幸因煤气中毒而牺牲。1973年,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董凝霞为革命烈士。中共马鞍山市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发出《向董凝霞同志学习的通知》。1973年3月10日,阿尔已尼亚驻华使馆武官卡比舒茨、一等秘书戈莱米、随员加费列西一行3人来马鞍山市,代表阿尔巴尼亚人民议会主席团,授予董凝霞烈士一级劳动红旗勋章。
施洪熙
施洪熙(1906~1982)上海市人。出身职员家庭,幼时依靠父母微薄收入读完中学,民国18年(1929)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获学上学位。毕业后曾参加镇江大照电气公司、无锡申新纱厂发电厂、昆明昆湖电厂的创建工作。后赴美国实习、考察3年,赴日本工作1年多,积累了丰富的电力建设和管理经验。尝以“公诚廉洁苦干实干、牺牲小我服务大众、扶助农工改善民生、巩固事业保障员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民国36年8月,皖南电厂筹备处(马鞍山发电厂前身)成立,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任命施洪熙为皖南电厂筹备处主任兼总工程师。到任后,他亲自选定厂址,指派专人在沪、宁等地采购水泥、钢筋、木材等基建物资。多次奔波于沪、宁、马三地之间谋求经费,以达工程不停建、员工能温饱的目的。直到马鞍山解放前夕,仍率领员工加紧施工。他在工作中善于用人,唯才是举。经他选聘的电厂职员和技工,建国后大多成了国家首批电力建设队伍的骨干力量。他十分重视积累资料,仅在马鞍山就拍摄胶卷达25卷之多,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民国38年2月前后,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孙科命令资源委员会及其所属皖南电厂等企业南迁广州,以作逃台准备。具有强烈正义感的施洪熙不顾个人和全家的安危,义无反顾地带领全厂员工坚守岗位,保护财产,迎接解放,使电厂完整无损地回到人民的怀抱。同年5月3日,解放军代表进厂后,施洪熙自觉接受领导,团结全厂员工,清点资产,加紧建设,在短短10个月中,就使第一台5000千瓦发电机组试车发电成功,成为解放后我国自建投产的第一台5000千瓦机组。他表示:“我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的光明前途,我要做一个适合人民要求的工程师。”1950年5月,施洪熙调北京工作。离厂那天,全厂职工挥泪为他送行。施洪熙赴京后,一直在中燃部电业处、水电部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担任总工程师职务。还曾担任北京市民盟组织部副部长、民盟水电部支部主任委员、全国第四届政协委员等职。1963年3月10日,出席全国农业、医学、科学工作会议,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2年10月30日病逝,终年76岁,实现了其“终身服务于电气事业”的宏愿。
石光斗
石光斗(1907~1983)江苏省如东县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同德医学院,毕业后在国民党中央医院任外科医师,后去南通乐仁医院任外科主治医师。抗日战争期间,他回到家乡开办医院,为民众医疗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成为当地医务界著名人物。新四军东进后曾任如东县抗日政府参政员,为新四军的医疗救治做了许多工作,并掩护过新四军伤病员。民国36年来马鞍山行医。建国后任马鞍山铁厂外科医师,后任马鞍山钢铁公司医院外科主任、副院长。抗美援朝时期积极捐款支援前线。1958年将自己珍藏多年的88件医疗器械全部献给医院。196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马鞍山市一至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至三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市医学会理事。1963年出席安徽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75年退休。他由一位爱国知识分子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社会主义事业,为提高马鞍山市普外科手术的水平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他几十年如一日,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服务于人民,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他很重视培养后继力量,晚年在病中仍埋头写作,撰写了几十万字的论文,总结一生的医疗实践经验,为后人学习提供了宝贵教材。
胡亚东
胡亚东(1914~1983)字定键,霍里镇人。因仰慕明代名医李东垣的医德、医术,立志效法,取号亚东。民国22年随曾祖父胡鸿淦学习中医、针灸。1952年8月进霍里中西医联合诊所,是霍里卫生院的创办人之一。1959~1966年先后担任郊区中心医院霍里分院院长、霍里公社卫生院副院长,为卫生院的建设及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曾多次被评为马鞍山市先进工作者,多次当选为市人民代表、市人民委员、市政协常委。1963年出席安徽省中医代表大会,同年被聘为马鞍山市业余医科大学中医学教师。1980年记录整理了56篇病案、验方交给马鞍山市政协。1982年4月被吸收为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会员。胡亚东擅长时令派中医妇科和内科,尤长治疗中年妇女不育症。他性情温和,医德高尚,在马鞍山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
刘杰枝
刘杰枝(1909~1983)杜塘乡坝头村人。民国27年9月参加革命,曾在皖南新四军军部学习。民国29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随部队在茅山一带打游击,参加过江宁赤山窦家边战斗和著名的黄桥战役。历任连队指导员、旅政治部秘书、旅教导队分队组织干事等职。民国32年春参加两溧地区反顽战斗后,因地方工作需要调到横山地区,任横山县山西地区工委书记兼山西办事处主任,后任横山县副县长。
山西地区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处,情况极为复杂,除敌伪顽势力外,还有地方封建帮会势力等,百叠千层,盘根错节。刘杰枝来到这里后,一面按照党的统战政策,利用地方势力,争取伪保长,分化瓦解敌人;一面发动群众,成立农会,实行减租减息,组织民兵,建立武装。他在朱门、濮塘等群众基础较好的地方,组成山西游击连,人员在民兵中挑选,又到附近的向山矿招收一批矿工,同时动员群众拿出10多条枪支和一部分弹药,趁夜晚袭击霍里伪警察所,缴获十几条枪。游击连成立后,经常袭击小股敌人,使濮塘地区的伪军不敢轻举妄动。刘杰枝还配合新四军主力,消灭大刀会薛镇总坛,粉碎封建刀会策划的“万人暴动”阴谋。
民国34年10月,新四军渡江北撤。刘杰枝奉命留守,成立武工队,任武工队长兼横山县留守处主任。当时横山情况变化很大,反革命势力卷土重来,大肆搜捕共产党人,政治上强制实行警管制,搞所谓的“一家通匪,五家连坐”。敌人还以悬赏大洋来换取刘杰枝的人头,一时党员、民兵干部被杀、被抓,刘杰枝的妻子徐承英也被敌人抓去严刑拷打,逼她把刘杰枝交出来。徐承英说:“你们要我交出刘杰枝办不到,你们要命,我有一条!”在当时的白色恐怖笼罩下,凡是同刘杰枝有联系的人和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和监视,刘杰枝和武工队被迫转移到泗龙山区去活动。通过稳定老党员,发展一批新生力量,增强了党组织战斗力。泗龙一带农民全靠租地生活,刘杰枝利用国民政府搞减租减息,乘机进行合法斗争,发动群众抗租,进行说理斗争。抗租胜利后,群众情绪很高,一些积极分子加入了党组织。刘杰枝依靠这些新生力量,把泗龙变成了革命的“小根据地”。尽管敌人把泗龙划为“匪区”,不发门牌,但群众照常和他秘密联系,“五家连坐法”在泗龙一带也没起作用。经费发生问题时,就和群众一样包山砍柴。最困难时,还拦截敌人的税车以谋发展。长期艰苦的地下斗争摧残了刘杰枝的身体,民国37年冬,他患了严重的糖尿病并染上疟疾,夜间活动翻山越岭走不动路时,战友们便背着他行军。就这样一直坚持到解放。刘杰枝在苏皖边区的活动,为保存革命力量,发展地方党组织,作出了积极贡献。
解放以后,刘杰枝长期从事农业科技工作,历任苏南行署农林处秘书,江苏省稻作物试验场场长,苏州地区农科所所长,苏州专署科委副主任等职。在工作中,他勤奋学习,钻研技术,努力掌握业务知识,并较快地学会了俄语、英语和日语,曾翻译过苏联农业科技资料在杂志上发表。他处处关心和团结知识分子,为苏南地区农业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优异成绩。
1983年3月3日,刘杰枝同志患糖尿病并发呼吸道感染、胃出血等疾病,经医治无效,在苏州逝世,终年75岁。
孙怀义
孙怀义(1910~1984)字知方,浙江省杭州市人。早年就读于杭州两浙盐务中学,民国23年毕业于北平铁道学院土木系,毕生致力于祖国冶金矿山的开发与研究工作。
1949年12月,他由海南岛经香港到山东青岛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山东省工矿部工程师、铁矿管理处副主任、华东工业部利国铁矿经理、山东矿冶办事处矿产处副主任、山东冶金工业局副局长、冶金厅副厅长、重工业厅副厅长、冶金工业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副院长等职,足迹遍及华东大地,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开发意见。60年代初,他在查阅大量国外技术资料的基础上,率先试用分段自然崩落采矿法,提高了矿山的经济效益。1963年7月,根据冶金部的决定,孙怀义等带领技术人员来马鞍山市,组建黑色冶金矿山研究院,仅两年时间,研究院就基本建成,此后,他又与中国科学院化冶所合作,完成了国家科委下达的建造流态化磁化焙烧中间试验厂的科研攻关任务。1976年2月,孙怀义受冶金部委托,带领调查规划组对福建滨海砂铁矿进行考察,及时向冶金部提交《福建滨海砂铁矿调查及综合开发意见》的报告,受到部领导和有关单位的赞扬。“文化大革命”期间,孙怀义曾遭受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丝毫没有改变对党、对祖国的忠诚信念,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多次申请加入党组织,终于在1980年4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孙怀义一生为祖国冶金矿山的生产建设而勤奋工作,在建国初期和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为了减轻国家负担,他几次向组织写报告,主动要求降低自己的薪金。他生活简朴,严于律己,关心群众,平易近人,受到各界人士的尊敬和爱戴。曾先后当选为山东省人民代表和省科学工作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第三届政协委员、马鞍山市第一届政协副主席和马鞍山市科技协会副主席。孙怀义具有系统的矿山管理经验、较高的专业技术和学术造诣,在冶金系统和科技界有较大的影响。
周纪和
周纪和(1917~1984)安徽省当涂县人。幼时家境贫困,先后在南京、马鞍山当学徒工、路工、铸工、司炉工和翻砂工。1949年5月来马鞍山矿务局工作,曾任机修厂铸造车间铸铁工段段长。当时铸铁工段化铁炉的铁水温度较低,经常出现不能连续出铁水的现象,影响铸造质量和生产任务的完成。周纪和经过反复试验,采用堵住下层风眼减少出铁水,使上层风眼向炉心均匀送风的办法,使炉温提高到1300度以上,能够连续上料化铁,出铁率提高40%左右,保证了铸铁造型的铁水供应。为保证钢锭模平板加工任务的完成,他在设备简陋、时间紧迫、困难很大的情况下,向领导建议用潮模造型试验,一举获得成功,提高工效两倍以上,既保证了任务的完成,又节约了烘模所需要的大量焦炭,这一革新成果很快得到普遍推广。周纪和为攻克人工破碎生铁这个薄弱环节,在化铁炉上反复动脑筋、想办法,一连苦战几个夜晚,设计图纸,和工人们一起用旧料制成1架打铁机,不仅工效提高10多倍,而且大大降低劳动强度,使工段的生产保持均衡状态。1958年以来,周纪和提出合理化建议40多项,被誉为技术革命中的尖兵。他工作出色,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4次出席省、市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58年出席全国群英会。1984年9月11日因病逝世,终年67岁。
章克满
章克满(1955~1985)马鞍山市人,高中毕业后到慈湖乡插队,后招工进马鞍山钢铁公司中板厂。1977年参军入伍,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立功受奖,数次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历任班长、排长、教员、副连长、连长等职。
1984年底,章克满所在部队奉命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他爱兵如子,情同骨肉,多次立誓:“生为战友负责,死为祖国献身”。到了前线,他连续几个夜晚设计阵地构置图,带领战士抢筑工事,同战士一样分任务,一样挖土方。人累昏了,醒来后继续猛干。15天内,带领全连抢挖土方3000多立方,将纸上的阵地设置图变成了南疆的钢铁防线,而他的体重下降了十几斤。工事构筑成功后,他逐个地检查验收,直至完全合格,才放心地组织人员、火炮进入工事。他把最坚固、最干燥的工事让给战士住,最暴露、最潮湿的工事留给自己,章克满素以作风严谨,工作细致而闻名。一次架设班要在阵地与前沿之间开设一个线路维护哨,章克满两次冒着越军炮火,步行30多公里反复勘察线路,直至选择到最安全的地点才罢休。他从实战需要出发,针对山岳丛林地作战的特点,狠抓炮兵分队的基础训练。连队换新炮,他逐一地进行校正,从开闭炮闩、瞄准转向到装填击发,一项项摸索各门炮的性能和特点。侦察班抵近侦察、电话班线路架设、司机班山地安全驾驶、炊事班散烟散光野炊及火线送饭等课目,他都分别同战士们反复训练,反复研究。
在1985年5月底的一次反击战中,章克满连的火炮准确、猛烈地轰击敌人阵地。战斗中,章克满四天三夜没合眼,眼睛熬红了,嗓子喊哑了,耳朵被震出了血。两位炮排长多次要求替换他一会,章克满象生了根一样,始终屹立在指挥岗位上。“五·三一”大捷后,越军炮击日益频繁。每次遭敌炮击,章克满都及时向全连发出信号,组织防炮,待全连人员都进入工事后才最后一个隐蔽。1985年6月17日凌晨,越军突然用炮火猛轰章克满连所在阵地,弹片四处横飞,章克满立刻向全连发出防炮信号,指挥大家进入工事。几位战士受炮火阻拦,进不了工事,章克满连续向他们发出信号,不肯率先向掩蔽处挪动一步,就在他进一步观察敌情时,一发炮弹在附近凌空爆炸,几十块弹片打进他的背部和腰部,章克满摔倒在血泊里。当日晚,章克满在老山前线的一个临时包扎所里停止了呼吸,时年30岁。
章克满牺牲后,他所在部队根据他平时和参战后的表现为他追记二等功,并在全团范围内开展“向好连长章克满同志学习”的活动。
夏本良
夏本良(1957~1985)向山区佳山乡南村人。出身农民家庭,学生时代发奋读书,刻苦学习,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1976年,夏本良高中毕业后当上了民办教师,凭他的才华和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了领导和师生的尊重。1977年,征兵工作开始后,他瞒着家人报了名,恳请舅舅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终于穿上了军装,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参军的第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战士提升为班长。不久,进入陆军第一炮兵学校深造。毕业后,学校准备留他当兵器教员,他坚决要求到连队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学校终于批准了他的要求。1985年3月,夏本良所在的部队开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山战场。他决心为了祖国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在给家人的信中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已做好充分的准备”。作为团的战勤参谋,他深知自己工作的重要和艰巨,各种与作战有关的资料、数据要汇集整理,弹药供给方案和作战实施计划要起草拟定,伤员的后撤要安排,还要组织反侦察以及防止越南特工人员的破坏活动等等。面对这一切,他运用学过的知识高效率地开展工作。整理了多种资料,详细记载、积累并整理了各种有价值的数据,指导后勤分队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保障任务。在“五·三一”和“六·一一”战斗中,夏本良在指挥所坚守岗位三天三夜,及旷、准确地为部队首长决策指挥提供了可靠依据,保证了前线指挥所与后方指挥所的各种指挥,为夺取战斗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6月25日下午,夏本良外出执行公务,在完成任务返回驻地的途中不幸牺牲,年仅28岁。
何加武
何加武(1931~1986)安徽省和县人,自幼读私塾七年,后在张集镇杂货店当学徒。解放后在家务农。曾一度在和县香泉街、马鞍山矿区搞运输。1957年3月参加工作,在江浦县交通科当开山工,同年调芜湖矿山工作。1958年来马鞍山市,在城建局市政工程公司工作。196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被评为马鞍山市劳动模范、文明礼貌标兵。1983年评为马鞍山市优秀共产党员。1986年6月6日因病逝世,终年55岁。
何加武原是一名筑路工,1982年3月任下水道疏浚班班长。为保障全市排水管道畅通,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居民的赞扬。马鞍山市的排水管道全长约40公里,有1000多个窨井,管道走向情况复杂,问题较多。疏浚班人手少,工具落后,任务繁重。何加武勇挑重担,从工作的第一天起,就一心扑在这个又脏又累的事业上。全市有多少窨井,每条阴沟的来龙去脉怎样,开始大家心中都没有底。何加武利用休息时间,跑遍全市每一角落,访问了许多群众和老工人,终于查清了主要阴沟的交接点、走向和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全市的下水道过去循环清理一遍要45天,他担任班长后,只要20天就能清理完成,而且效果又好。在日常工作中,哪里有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他每天要打开100多个窨井盖子仔细查看、解决问题。无论严冬酷署,他总是带头拣重活、脏活干,下窨井,掏污物,衣服湿透,两手冻僵,浑身泥污,他都置之度外,直到解决问题才罢休。“越是条件艰苦,越是要干,干就干好!”何加武言行一致,长期保持艰苦实干的优良作风,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为解决市容的“脏、乱、差”作出了可贵贡献。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