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市后,马鞍山学校体育主要在各级各类学校推行“两课、两操、两活动”,即每周上好两节体育课,做好广播操、眼睛保护操,安排好两次课外活动,同时组织各种体育竞赛和体育代表队的业余训练。1972年,市师范学校始设体育中专班。至1982年,共办6期,培养中专体育教师117名。从1978年开始,市教育局先后举办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广播操、军事体育等12期训练班,参加学习的在职体育教师达608人次,同时还组织较大规模的体育教研活动100余次。1986年后,学校体育工作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已在中小学校普遍开展,形成制度。
[体育锻炼达标]
1975年,国家体委颁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后,马鞍山各校的“达标”活动逐步开展起来。1977年,首先在部分学校进行达标试点。1978年3月,正式在市区一些学校开展达标活动。1979年,全市46所中小学开展体育达标工作,占学校总数的58.2%,达标人数1.2万人,占适龄学生数的24.9%,其中达标率100%的班级103个。1982年后,按照新颁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逐年提高。至1985年,全市51所学校参加达标活动,其中小学28所,中学21所,大专院校2所。参加达标活动总人数36647人,其中中学19991人,小学15004人,大专院校1652人;达标人数24626人(不含大专院校),占参加达标总人数的70.37%,其中达到良好标准的10213人,优秀标准的1770人。1985~1986学年度,全市中学参加达标学校20所,达标人数15414人,达标率为适龄人数20247人的76.13%,其中及格8931人,良好8293人,优秀1198人;小学参加达标学校27所,达标人数12544人,达标率为适龄人数的87.15%,其中及格6913人,良好4775人,优秀856人;向山区10所中心小学全部参加达标,达标人数2876人,达标率为适龄人数的89.3%,其中及格1628人,良好873人;中专中技学校参加达标3所,达标人数1185人。1987年,全市64所学校参加达标,达标人数3221人,占学校未达标适龄总人数的83.76%。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为加强体育专项人材培养,1980年,马鞍山市始设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同年,全市被指定为省属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有:二中(田径)、六中(排球)、十七冶中学(足球)、红星中学(篮球)和师范附小(田径)等11所学校。1982年,市体委确定花山小学等6所小学为首批市属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81年后,马鞍山市省属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后参加省举办的第一、二、三届田径运动会。1984年,二中被教育部、国家体委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1985年6月,在全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比赛中,由市二中、八中、师范附小组成的市代表队,共获得14个单项名次,其中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3枚。1986年,经全省检验,11所省属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部合格,二中还被列为省重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体育人材培养]
马鞍山在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和专门的体育训练中,注重体育人材的培养,一旦发现有培养前途的专项体育人材,及时向省体工队输送。1984年以后,全市向国家队、省队和解放军队输送运动员近50名,其中包括参加第23届奥运会的中国女子手球队队员李兰(六中),创全国20公里男子竞走纪录的仲志强(二中),国家女子手球队主力甘春燕(二中),四届全运会少年轻量级男子柔道冠军徐琳(二中);向体育院校输送140余人,其中包括保持全国少年、青年100公斤级、110公斤级、110公斤级以上3个级别16项举重纪录的吴怀炳(红星中学)。1984年,全市有3人入选国家女子手球队,2人参加国家竞走集训队,其中3人达到运动健将标准。在田径、举重等项目中保持省青少年纪录达30项次。1987年,由马鞍山市输送到省体工队专门集训的12名运动员全部参加全国第六届运动会,其中8人共得43分,在安徽省总分中,名列全省16个地市的第五名,受到省体委的表彰和奖励。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