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末至抗日战争前夕,马鞍山地区小学教育主要有公立、私立、县立3种办学形式。抗日战争期间,地方办有少数半公半私性质的小学。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华中矿务局在马鞍山矿内开办了职员子弟小学。民国年间,慈湖地区还有南京基督教堂办的教会学校。这些学校,不少维持到马鞍山地区解放,成为该地区小学教育的基础。
1949年4月马鞍山地区解放时,有正规小学13所,学生1821人。建国后,人民政府接管了旧有学校,本着“维持旧有和积极改造”的方针,积极发展小学教育。到1956年,马鞍山地区已有小学45所,学生达8071人,是建国初期的4.5倍。
建市后,小学教育得到加强。1958年,通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学形式,依靠群众,勤俭办学,全市小学增加到151所,学生1.8万人,教职工556人。1961年,根据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学校进行调整压缩,小学减到70所,在校学生减到1.4万人。1963年,市郊大力普及小学教育,积极开办耕读小学。至1964年9月新学期开始,市郊已有耕读小学71所,学生2133人。1965年,郊区以大队干部、贫下中农代表和教师组成校务委员会,办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出现大队办学、生产队办学和公办全日制小学附设耕读晚班等形式。这期间社队办的耕读小学已有75所,学生2136人;耕读晚班23个,学生656人;公办全日制小学耕读晚班25个,学生1691人;另有送字上门的学生192人,合计耕读小学学生4675人,占郊区全日制公办小学学生总数的86%。由于耕读小学的发展,郊区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64年上半年的23%上升到67%。是年全市公办民办小学共有368所(处),小学生达3.4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1.2%。
“文化大革命”期间,郊区农村公社小学下放到大队管理,城市小学下放给厂矿管理。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厂矿兴起办学,学生人数不断增加,1973年在校学生达4.7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学教育经过调整恢复,得到稳步发展。1981年有小学102所,在校学生4.5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教职工有2136人。1984年,经省普及初等教育验收审核,入学率为99.14%,巩固率为98.4%,毕业率为91.2%,普及率为97.03%。1985年有小学99所,在校小学生4.2万人,教职工2370人,其中厂矿办小学23所,占城市小学38所的63%,学生1.6万人,占城市小学生2.71万人的59.4%。
附表22—11957~1987年马鞍山市小学教育基本情况统计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学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