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马鞍山外贸机构始建于1973年。是年在市土产公司设对外贸易小组,编制5人,由市商业局直接领导。1976年,市外贸小组撤销,正式成立市对外贸易公司。1980年5月,成立马鞍山市对外贸易局,与外贸公司合署办公,内设业务一科、业务二科、包装储运科、计划财务科和政秘科等科室。1987年,改革外贸体制,实行政企分开,市外贸局作为行政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对外贸易的宏观管理,做好计划、监督、协调服务与利用外资等工作,具体业务由各专业公司承担,先后成立安徽省进出口公司马鞍山市分公司和市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市轻工工艺进出口公司、市粮油食品畜产进出口公司、市五金矿产机械化工进出口公司、市对外贸易包装运输公司、市技术进出口公司和市外贸实业开发公司等8个专业性公司。各专业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除保证省外贸公司出口任务外,还通过多口岸出口,搞活对外贸易,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
附表18—51974~1987年马鞍山市外贸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80年代以后,马鞍山对外贸易有了较快发展,对外贸易额成倍增长。1983年,出口商品收购额1547万元(含当涂县,不含马钢),比1973年的170万元增长8.1倍。1986年,全市出口商品收购额突破3000万元大关,达到3515.32万元(其中市公司2221.07万元、县公司1294.25万元),比1983年增长1.27倍。1987年,马钢进出口分公司的出口收购额纳入地方统计。当年,全市共完成出口商品的收购额4710.29万元(实际价5138.75万元),比上年增长13.5%。与1983年相比,出口商品收购额增长了1.6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6.7%。出口商品的品种也有很大增加。1973年,马鞍山市开始有商品出口,当时出口品种只有7种。到1987年,外贸出口品种达73种,主要有冶金、轻纺、机电等产品,其中五氧化二钒年出口量为全国之首,铸造产品出口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服装出口在全省名列第三,镀锌铁丝是安徽省优质产品和省铅丝出口的样品,铁锅、白酒、茶干等地方传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十分畅销,钢材、硅铁、硅锰、五氧化二钒、钛白粉等具有马鞍山地方优势的出口产品,是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十分紧俏。出口商品的结构也有很大变化。1985年,纺织品出口比重第一次超过五金矿产产品,使马鞍山的对外贸易由传统的五金矿产产品为主,变成轻工、纺织、五金化工、机械和粮油食品齐头并举的新格局。
马鞍山的对外贸易近几年发展较快,外贸出口持续年均增长20%以上。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产品经济烙印较深,经济结构封闭程度较高,与邻近沿海地区和省内一些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1987年,全市外贸出口额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9%,低于全省4%的平均水平;马钢公司在全省大型企业中产值、利税均为首位,但出口创汇很少,1987年马钢出口额不到产值的1%,仅占全市外贸出口额的15.3%;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出口不成比例,1987年,乡镇企业产值达8亿多元,而出口只有71万元,占0.09%。由于创汇能力小,留成有限,外汇短缺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