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耕作制度]
一、一年两熟制为马鞍山地区传统的耕作方式,多为秋播小麦、大麦、元麦(简称三麦)、油菜、红花草籽,第二年夏收后种水稻、黄豆、绿豆、玉米、山芋、棉花等。主要茬口:三菱——水稻,三麦——黄豆,三麦——夏玉米,三麦——绿豆,三麦——山芋,油菜——水稻,油菜——棉花,油菜——山芋,水稻+红花草籽——水稻。
二、一年三熟制这种耕作方式从1955年农业合作化后开始逐步采用,随着双季稻的推广而普及。主要秋播作物有早熟小麦、大麦、元麦、油菜、红花草籽,第二年午收后种早稻,7月中下旬早稻收获后再种一季双晚稻。主要茬口:三麦——水稻——水稻,油菜——水稻——水稻,红花草籽——水稻——水稻。
三、间作套种1、间作:主要间作物有三麦、蚕豆、玉米、大豆等。间作类型和方式为:三麦+蚕豆——水稻,三麦+蚕豆——棉花,玉米十大豆——三麦。2、套种:主要套种作物有三麦、棉花、晚稻、红花草籽等。套种类型和方式为,三麦=棉花——油菜,晚稻=红花草籽——早稻。
[栽培技术]
马鞍山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稻米约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78%,其次是小麦,占16.5%,大豆、玉米、薯类等杂粮很少,仅占5.5%。因此,粮食生产的栽培技术也多注重于水稻和小麦的培育。
一、水稻1、育秧:建国前,马鞍山地区多采用老法育秧,即在清明前后泡种、催芽、落谷;秧田两耕两耙一耖,施足底肥,沤制秧床;落谷后用草木灰覆盖保温。1955年农业合作化后,育秧技术稍有改进,注意增加耙田,实行稀播,培育壮苗。70年代,随着双季稻的推广,育秧方式又有改进。多采用地窖催芽,温室、薄膜覆盖催芽。1974~1977年,又从外地引进温室蒸气育秧技术,但没有推广。2、栽秧:建国初期,马鞍山地区一直实行一年两熟制,只种一季水稻。水稻栽插的行株距亦不规则,早稻行株距5×6寸,中稻6×8寸。农业合作化以后,一年三熟制推行,水稻栽插逐步规范化,早稻行株距4×5寸,中稻5×6寸,单晚粳稻6×6寸,双季晚稻5×5寸。3、田间管理:秧苗移栽大田后,先浅水勤灌,活棵后再人工耘行,追施肥料。然后落水烤田,第一次轻烤,软板为度。上水10天后再行耘草,以田土开裂为度。稻棵圆梗孕穗前,追施一次孕穗肥;水稻扬花、灌浆后,抽沟沥水,以防倒伏。水稻整个生长期间,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适时进行防治。4、收获:水稻收获注重适时。收割过早,青米多,出米率低;收割过迟,易落粒。一般在谷粒90%变成金黄色、穗枝梗开始变黄时为收获适宜期。常用的收割工具有刀和镰;常用的脱粒工具有掼桶、人工和电动脱粒机。
二、小麦1、整地:马鞍山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播种小麦前一般翻耕麦田两次,每翻一次即耙一次。翻耕后,整成宽墒,破碎坷垃。再在田周挖好围沟,田中挖好腰沟。70年代还普遍推行每隔两墒挖一条深沟的整地方式,群众称之“两墒一深沟”。要求丘陵地区墒宽1~1.2丈,圩区墒宽0.8~1丈;墒沟深6~8寸,围沟深0.8~1尺。做到墒沟通围沟,围沟通腰沟,腰沟对缺口,暗水能滤,明水能排。2、播种:建国初,马鞍山小麦播种量为20~25公斤/亩。1985年,推行高密度种植,任意加大播种量,有些麦田播种量达50公斤/亩。60年代以后,播种量根据小麦品种确定,一般限制12~15公斤/亩左右。播种方式有条播、撒播、点插3种,以撒播为主。小黄洲、慈湖乡联农村等砂土地,90%以上麦田采用播种机播种。3、施肥及管理:建国初期,马鞍山麦田施肥很少。60年代后,开始改变不施或少施基肥的习惯,在播种后都在墒面浇上窖粪,再盖以土杂肥。70年代还从外地引进洞穴深施追肥技术,一般在春节前每亩麦田深施化肥15公斤左右。管理上除对各种病虫害适时进行防治外,还注重麦田的清沟、沥水和除草。4、收获:马鞍山小麦收获一般为蜡熟末期,留用种子多在完熟期。收割工具以镰刀为主。脱粒工具有连枷、石磙、电动脱粒机等。50~60年代,用石磙、连枷打麦较多。70年代以后,以电动脱粒为主。
上一篇:第一节 品种
下一篇:第三节 肥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