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灌渠]
建市前,马鞍山地区用来排涝灌溉的渠道多属自然河沟,尚无人工开凿的灌渠。建市后,随着各种排灌站的建立,人工开挖的灌渠不断出现。到1971年,市郊已建成灌渠56条,长达35.6公里。70年代中期,在“农业学大寨”高潮中,又开挖不少灌渠。到80年代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为公众利益服务的灌溉系统管理放松,一些灌渠常年失修,有的堵塞,有的坍坏。到1985年,仍可使用的较大的灌渠有霍里、濮塘镇之间的五亩山灌渠、佳山乡的前庄灌渠和慈湖乡的昭明灌渠。五亩山灌渠作为五亩山排灌站的配套工程始建于1967年,1970年建成,全长近17公里,穿越两镇,可灌溉面积达2万亩,为市郊最长的灌渠之一。
[涵闸斗门]
马鞍山建市以后,在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开挖灌渠的同时,重视涵闸斗门的修建。1957~1962年,市郊新建涵闸斗门10余座。1962~1971年,又修建涵闸斗门18座。1982年,已有涵闸斗门43座,其中较大的有:尖端闸、昭明新闸、小河闸、杨桥闸、保安闸、西塘闸、四喜桥闸、小河口闸、黄土坝闸、奚家垾闸等。
建市前,马鞍山地区的涵闸斗门分两类:建在较大圩口处的多属插板式通天斗门;建在较小圩口处的多是闷涵式或U型瓦管合埋式斗门。建市以后,这些老式涵闸斗门多数换成启闭机闸,只有极少地方还用插板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