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安徽沿江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湖泊周围和一些内河沿岸,尤以巢湖周围,青弋江、水阳江下游,皖河、华阳河下游最集中。土地面积共有10110.8平方公里,湖泊面积3576平方公里。1989年圩区耕地912.21万亩,人口963万。共有大小圩堤1922处,堤防总长9515.08公里,其中长江南北干堤765公里,内河堤防8750.08公里。独立的圩口中,耕地面积大于万亩的有209处,耕地713.01万亩,万亩以下的在册圩口1713处,耕地199.20万亩。
沿江圩区涉及10个地市31个县(市)、郊区和普济圩、白湖、华阳河、皖河、九成畈等5个国营农场。沿江主要支流24条,主要湖泊25个,气候多变,地质、地貌复杂,历史上水旱灾害非常频繁,劳动人民与水旱灾害作斗争从未间断。
沿江一带,围湖造田历史悠久。早在三国吴黄武年间(222~228年),五路总兵丁奉即率军“始筑为圩田,初名化成,后易名金宝圩”(光绪《宣城县志》)。以后,历代都有修筑。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年)王敦率军屯垦于丹阳湖区。唐朝盛期,“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可见当时的圩区已颇具规模,且治理措施已考虑防洪兼顾排洪。宋代筑圩开田更加发展,据统计,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芜湖、当涂共有圩堤长480余里,宣城有圩179处。明、清之际,两朝有一段较长时间的稳定局面,实行军屯、民屯并举,作为养兵裕国之本,圩区开发又有较大进展,尤其是明朝朱洪武定都南京,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更加速了沿江圩区的建设。明永乐元年(1403年)修筑和州保大等圩120余里,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始将滨江数十个小圩联合圈成一个大圩名为保大圩。此间修筑联并的还有大公圩(1587年)、万春圩(1903年)和广济圩(1803年)等。民国时期,沿江一带的地主、资本家和达官仕绅组成垦务公司,投资垦殖,圈圩之风颇盛,同时国民政府还投资或组织堤工委员会集资,修建了很多圩堤、涵斗,并对有些较小支流出口建闸控制,使无为、同马、枞阳等江堤以及秋江大圩等,增加了联接长度,促进了部分堤段的封闭与联圩。
纵观汉朝后期至民国末年历代的筑圩垦田,开国盛世十分重视,得到发展,而中、后期因朝政日趋腐败衰落,不少军屯、官屯被宦官豪强巧取豪夺占为己有,有些则遭损致荒。而达官贵人私人掌管的屯垦,以及民间营屯事业则有所发展。在历史长河中,屯垦事业虽有兴衰起伏,但总的趋势是联圩、并圩不断扩大,逐步发展,但是圩堤和圩区内工程设施少,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低。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修筑圩堤,提高标准的同时,加大圩区内水利建设力度,完善水利工程设施,圩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