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马鞍山市郊农村有农户29055户,农业人口104734人。农村行政建制为1个区、6个乡、2个镇、71个村民委员会、727个村民小组。共有耕地9.12万亩,其中旱地2.12万亩,水田7万亩;另有专业蔬菜地6446亩,林地9万余亩,水面5.4万亩,其中养殖水面1.2万亩。市郊农业生产区域分布明显:近郊慈湖、雨山、冯桥、杜塘4个乡是以生产蔬菜为主兼种粮食的菜粮种植区;远郊濮塘、霍里两镇和佳山乡是粮油种植区;长江中洲地上的小黄洲乡是以生产棉花为主兼种粮食的棉粮种植区。这三类生产区域生产的农副产品齐全,主要产品有:各类蔬菜、水稻、三麦、油菜、豆类、棉花、花生、芝麻、山芋和竹木、茶叶、瓜果及家畜家禽、鱼蟹虾鳖。
建市前,马鞍山地区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发展缓慢。建市后,农业得到城市提供的信息、技术、能源、原料、资金等多方面的援助,在农田基本建设、农业机械化、科学种田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全市农业总产值由1957年的451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3382万元;粮食产量由1957年的1185.5万公斤增加到1978年的4130万公斤;蔬菜种植面积由1957年的245亩扩大到1978年的7431亩,产量由50万公斤增加到3344万公斤;森林覆盖率由1957年的2.7%上升到1978年的17.4%;牧业产值由1957年的83.42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218.8万元;渔业产值由1957年的0.56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20.41万元。但是,由于生产经营仍局限于传统的封闭型小圈子内,加上管理上行政干预过多,统购统销过死,收益分配吃大锅饭等弊病严重存在,农民生产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生产发展速度还不快,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也不明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市郊全面推行,市郊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种植业方面,纠正了过去单纯抓粮食生产的偏向,扩大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980年,粮食、经济作物、蔬菜种植面积的比例为8∶1∶0.6。到1987年,三者的比例变为7∶1∶0.3。是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3323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043万元,占61.48%;林业产值81万元,占2.44%;牧业产值609万元,占18.33%;副业产值481万元,占14.47%;渔业产值109万元,占3.28%。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为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大农业结构的变革,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1987年,马鞍山农村社会总产值达2.23亿元(当年价,下同),其中农业总产值6447万元,占28.88%;农村工业产值10043万元,占44.99%;农村建筑业产值2842万元,占12.73%;农村交通运输业产值1613万元,占7.23%;农村商业、饮食服务行业产值1377万元,占6.17%。非农产业产值在整个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比重的增加,表明马鞍山农业生产正向着农工商综合经营的方向发展。在农村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的同时,农村劳动力使用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1980年,市郊农村总劳力为4.47万人,投入农业生产的有3.09万人,占总劳力的69.03%。而到1987年,在农村总劳力增加到6.06万人的情况下,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力却降到2.46万人,占总劳力的40.46%。马鞍山农村种植业、大农业、农村产业及劳动力使用结构的变化,标志着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化农业转化的新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市郊农民逐步富裕起来。1978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116元,到1987年,猛增到609元。1978年以前,购买电视机、收录机等高档商品的农民寥寥无几。到1984年底,全市2.78万农户家中,已有电视机7682台、电风扇8576台、收录机4655台、缝纫机6493台、自行车2.49万辆、钟表4.74万个。仅1984年一年中,就有355户农民新建楼房1880间,2.17万户农民盖起瓦房(平房)7.34万间。1985年,市郊农民拥有住宅楼房近1000幢10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平方米。
马鞍山地区农业的发展,与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排灌设施建设关系十分密切。早在民国37年(1948),国民政府农林部就派员调查马鞍山农田灌溉情况,写出《安徽马鞍山电力灌溉工程调查报告》。报告认为,马鞍山地区“系属丘陵地带,平时又因地面坡度较大而无节储设备,雨后即一泻无余,时感雨水不调。”为此,准备在该地区兴建电力灌溉工程。后因国民政府垮台,上述计划遂成泡影。建国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建市后,市政府每年增拨经费,添置排灌设备。1957~1985年,全市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达700万元。市郊先后兴建水库5座,建造机电排灌站93处,安装20千瓦以上的机组164台,购置的农用排灌机械总计3958台、1.9万千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7.9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5.45%。
马鞍山农业经济虽有很大发展,但与先进地市相比,生产发展速度还不快,产业结构调整也不尽合理,特别是在服务城市、活跃市场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土地资源不足,利用率不高。1987年,马鞍山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87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耕地复种指数仅有180.37%,低于江南各省平均水平。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近1/3,而农村社会总产值仅占全市社会总产值的7.68%;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40.46%,而农业总产值仅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8.88%。三是农业科技力量奇缺。1985年,市郊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人员仅92人,1万个农业劳力中,农业科技人员只有15人。四是工业污染严重。至1985年,除小黄洲之外,郊区7个乡镇受工业污染的农作物达2.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9.17%;受工业污染的水面达1万余亩,占总水面的35.5%。但发达的工矿业也给马鞍山农业带来现代技术,雄厚资金,充足的原材料及广阔的市场,从总体上看,马鞍山农业发展条件利多弊少,只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挖掘农业内涵潜力,大力发展商品生产,马鞍山农村经济就会持续、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