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冶金部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
冶金部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简称十七冶)是部属国家一级全民所有制大型冶金建筑安装施工企业,主要从事冶金工业建筑施工,同时承建能源、建材、化工、机械、轻纺、交通、卫生、城市建设和旅游等工业及民用建筑工程。公司本部坐落于雨山六村西园路,所属单位大部分集中在雨山区境内。整个公司基地占地达1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2.18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13亿元,各种大中型机械设备3000多台(辆),机械设备总功率约6.5万千瓦。
十七冶前身是马钢公司自营基建队伍。这支队伍最早成立于1950年6月,名为华东工业部马鞍山矿务局土建股。1953年10月,改为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华东钢铁公司马鞍山铁厂基建股土建队。1955年,扩建为铁厂土建工程队。1956年,铁厂土建工程队与华东工程处合并,组成马鞍山铁厂基建处自营工程队。1957年5月,冶金部抽调驻东北富拉尔基的冶金部建筑局第四冶金建筑总公司部分职工,与驻山东的冶金部有色金属管理局第五工程公司部分职工,加上从洛阳抽调的两个工地、抚顺烟囱公司第二烟囱队等单位,在马鞍山新建冶金部第四冶金建筑总公司第六工程公司,全力投入马鞍山铁厂建设。后因四冶总公司撤销,其所属的第六工程公司改属七冶总公司(驻太原)领导。同年6月,冶金部又抽调在武汉施工的冶金机械安装总公司第九工程公司部分职工来马鞍山,组成机装九公司马鞍山办事处。其后,又有吉林、抚顺等各路施工队伍并入,扩大为机装九公司马鞍山工程处。年底,又从丰台桥梁厂及哈尔滨金属结构厂等单位调进职工200余名。此时,机装九公司马鞍山工程处有职工580余人。同年12月,七冶六公司与马鞍山铁厂合并,六公司下属施工单位与铁厂自营工程队合编为马鞍山铁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工地及安装工程队,共有职工5052人。1958年,冶金部抽调七冶南京工程处、鞍山电装四公司南京工程处、鞍钢筑炉公司、南京筑炉工程处等施工单位来参加马鞍山铁厂建设。8月1日,马鞍山钢铁公司成立,上述施工单位皆并入马钢公司。经过调整改编,至1958年底,马钢所属的建筑施工单位职工已达2.13万人。1962年7月,经大量精减下放后,仅留下6000余人,组成马钢公司建筑公司。至此,这支主要为马鞍山冶金工业建设服务的建筑施工队伍开始稳定下来。
1963年5月,经冶金部批准,马钢建筑公司从马钢公司中分离出来,组建成冶金部马鞍山冶金建设公司。6月,开始独立经营施工业务。8月至10月,从马鞍山港务局、酒泉钢铁公司等单位调进一批职工,充实新建的马建公司。年底,公司已有职工6815人。1964年,又从包头钢铁公司调来一批技术人员充实到马建公司各部门。同年11月,冶金部马鞍山冶金建设公司改名为冶金部第十冶金建设公司。1965年,冶金部从十冶调出3000余人去西北支援三线建设,又从马钢公司、铜陵有色金属公司等单位调入1700余人充实力量。6月,第十冶公司改名为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有土建施工单位2个,职工7119人,公司管理方式也由单一施工管理改为全包制管理。从1950~1965年的15年中,十七冶及其前身先后为马鞍山冶金工业建设承建了大批重要工程,主要有马鞍山铁厂第一至第六号高炉改建、凹山矿改造、马钢18平方米烧结机、210~255立方米高炉、65孔焦炉、500/300轧钢工程、75平方米烧结机、凹山选矿系列工程建设等。这些工程的竣工投产,为马钢公司发展成为全国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十七冶的施工、生产各项工作均受到严重干扰,公司体制几经变化。1968年春,人民解放军132部队派出军代表进驻十七冶各单位主持工作。1970年7月,十七冶由冶金部下放给安徽省,以省管为主,不久又下放到市,改名马鞍山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1975年8月,十七冶与马钢公司合并,改名为马鞍山钢铁公司建设公司。在此前后,十七冶下属单位,内设机构多次调整撤并,使经营管理、生产施工能力大大削弱。“文革”初期,施工生产几乎停顿。1967年,全公司自行完成建安工作量只有751万元,1968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只有721元,下降到十七冶历史上的最低值。1967年和1968年连续亏损达1007万元。面对这种局面,广大职工挺身而上,坚守施工岗位,逐步扭转亏损局面,并为马钢配套建设及省内外冶金工业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十七冶面貌焕然一新,生产经营发生了根本变化。1979年1月,冶金部恢复其为部属大型企业的体制,再次定名为冶金部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公司内设机构几经调整,逐步形成新的经营管理体制。1982年,开始试行经济体制改革。先后在蚌埠卷烟厂、宁国水泥厂、船山石灰石矿工地试行工资含量包干办法。1984年,十七冶被冶金部确定,为全国冶金建设系统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开始进行经济管理体制全面改革。改革内容主要是在全公司范围内实行经理(厂长)负责制,简政放权,将部分经营决策权、施工生产指挥权和行政管理处置权下放给二级公司的经理(厂长);建设公司按照建筑安装施工经营系统、附属生产经营系统、施工生产服务系统、后勤服务经营系统等4大系统进行分类指导,探索企业由单纯施工生产型向经营性转变的新路子,实行系统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同时,进一步改革分配制度,在全面推行全优考核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的基础上,从1986年起把考核指标扩大到产值、质量、工期、消耗、安全、效率、成本等方面,完善一线生产工人承包制,推行项目承包,并试行管理层与作业层新的经济承包办法,促使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1983年,全公司建筑总产值和利润第一次突破1亿元和1000万元大关。到1987年底,公司已拥有职工1.88万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3094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专业人员91人,中级专业人员384人。全公司固定资产原值1.13亿元,各种大中型施工、生产设备3000余台。公司下属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工程公司、金属结构公司、机修厂、水泥厂、材料供应承包公司、设备供应承包公司等12个全民所有制企业,以及第三工程公司、华丰企业公司等两个集体所有制企业,还有各类学校7所、职工医院1所。是年,十七冶公司完成总产值1.88亿元(不含内销),全员劳动生产率1.08万元(全民部分),实现利润1781万元。
从1963年5月马建公司独立经营时起,到1987年的25年间,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综合施工能力有很大提高,从承担中小型单项工程项目,转向跨行业承担大型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总承包能力从70年代初每年只能承担几个中型单项工程,发展到每年能承担1~2个大型综合建设项目,同时还承担若干个中小型工程项目;施工产值也从70年代每年几千万元,一跃为年总产值达亿元的规模。历年累计完成新建、改建大中型项目47个,各类型单位工程3618个,建筑竣工面积200万平方米,建安工作量10余亿元。公司在国内的皖、苏、鲁、冀、湘、陕、闽、浙和沪、津等省市均承建过建筑安装工程,还先后派出人员赴坦桑尼亚、尼日利亚、约旦、巴基斯坦、泰国、科威特、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莱索托、波兰等国进行技术援助、考察、外贸洽淡、投标招标、组织联营、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等各种经营活动,并与新加坡的公司组成跨国联营公司。十七冶还利用自身的研究、检测、设计能力和技术装备的优势,与省内外科研、设计部门加强横向联合,不断向国内外新工艺、新技术高峰攀登。该公司承担的马钢高速线材厂、黄山客运索道、上海宝钢10万立方米煤气柜、扬州发电厂210米高烟囱、安徽荻港50万伏超高压输电线过江塔等重点工程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七冶高耸结构和简仓施工技术及钢结构制作、焊接、安装技术都达到现代建筑技术的先进水平。
[马钢公司矿山工程公司]
马鞍山钢铁公司矿山工程公司是马钢内部从事建筑安装的综合性建筑施工单位。主要承担马钢矿山系统和部分冶金工业的厂房建筑、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机电设备安装、管道敷设、筑路、筑坝、加固工程以及汽车维修等多结构的施工任务,兼营民用建筑的楼、堂、馆、所和住宅配套生活区的施工,具有国家二级建筑安装企业施工资格。公司驻地在佳山东麓鲍家山一带,占地1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下属单位分布于花山区和向山区境内。全公司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796.8万元,主要机械设备249台,技术装备率2373元/人,动力装备率6.10千瓦/人;拥有先进的日产液压50吨和160吨汽车起重机,具有大型吊装手段。
该公司的前身是1974年8月成立的马钢矿山公司矿山修建工程队(简称矿建队),专门承担马钢矿山剥离、开拓延伸等重点维简工程。到1976年底,矿建队始具规模,有职工958人,下设土建队、设备安装分队、机运分队和生产准备分队。1977年10月19日,十七冶下属的1个工程队并入矿建队,矿建队扩编为马钢矿山工程处。1979年1月,公司基地建成,机关迁入新址办公。1982年5月,矿山工程处改编为马钢矿山工程公司。此后,矿山工程公司人员、装备不断扩充,施工机械逐步添置,建筑施工能力越来越强。到1987年,全公司己有职工233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21人;下属6个土建施工队、1个设备安装队、1个机运队、1个机修车间,共9个生产单位。其中第五施工队为集体企业,对外称马钢江东公司第七综合厂;第六施工队为征地农民工集体企业,对外称马钢利民公司矿山工程综合修建队。此外,公司机关还有计划、施工管理、安全、技术监督等19个职能科室。1976~1985年,矿山工程公司累计完成建安工作量6221.10万元,竣工总面积为12.6万平方米,累计上缴利润51.47万元(按马钢内部价格)。1986年,公司完成建安产值1651.54万元,比1985年增长31.07%;完成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比1985年增长27.11%;全员劳动生产率7209元,比1985年增长20.03%;工期完成率达100%;工程竣工率94.09%;千人负伤率0.68‰;设备完好率92.9%。1987年,全公司共完成建安工作量1862.7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上升到8213元,工程优良率为88%,千人负伤率为0.38‰,设备完好率为94.7%。矿山工程公司从建立到1987年,先后为马钢承建的工程有:第一炼铁厂喷煤、桃冲铁矿尾矿坝及选矿厂扩建、南山铁矿汽车库、焦化厂大型机械化煤场一期工程和贮焦系统、南山铁矿凹山选矿厂九、十系列扩建、东山选矿厂一、二期工艺改造、省重点支农项目——南山铁矿凹山选磷厂、第三炼铁厂煤气净化、污水处理工程,以及高速线材厂、南山矿粗破碎扩建、运输部机车修理厂、二钢厂增钒改造工程等。此外还有矿山公司生活福利区、矿山研究所、矿山工程公司办公大楼、马钢技校教学大楼、市财贸大楼危楼加固等工程。工程质量优良率平均为71.96%,单位优良工程100个。
[马钢建设公司]
马鞍山钢铁公司建设公司是马钢主管系统内基本建设施工的行政机关,又是经营工业、民用建筑施工的职能部门。下设工程综合处、施工管理处、工程技术处、建设办公室、统建办公室。下属建筑施工企业有:土建一公司、土建二公司、机电安装公司、机运公司、民用建筑公司。建设公司基地设于湖东路佳山二村,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6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226.2万元、净值2184.1万元,机械设备834台,总功率3.7万千瓦;技术装备率4050.63元/人,动力装备率6.87千瓦/人。
马钢公司建设公司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二支队。该支队于1966年8月由冶金部第九冶金建设公司和北京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改编组建,下辖8个大队和预制、木材加工、机修汽修3个直属区队、1个直属中队、1个总库,指战员共2.8万人。1982年3月,原驻马鞍山的基建工程兵第八支队撤销,下属单位并入第二支队,新建的第二支队队部从河北省迁安县移至原第八支队队部驻址。1982年下半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建制撤销,二支队所属各部分就地转业。1983年5月,驻马鞍山市的二支队队部及所属73团、安装营、机械营共4000余人集体转业,改编为马钢公司自营全民所有制施工企业——马钢建设公司。到1985年底,建设公司共承担马钢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施工项目132项,地方市政项目14项。经验收,单位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为48.56%,单位工程竣工率为74.88%,工程完成率为80.5%。完成的主要施工项目有:一钢厂余热锅炉、中板厂一期技术改造、二烧结厂石灰车间扩建、三轧钢厂小型车间、一烧结厂混匀料场、二铁厂冲渣池、焦化厂工业萘改造、机械化站重修间、矿汽大修理间、自控所仪表间、二钢厂连铸、水处理、二厂区煤气管道、动力厂26号泵房、二烧结厂电除尘、焦化厂生化池、三钢厂光谱楼、一铁厂污水处理、喷煤改造、焦化厂电子轨道衡、铁合金厂五氧化二钒车间、51号变电所、初轧厂连轧车间等。
1986年3月,马钢公司对建设公司管理机构进行改革,撤销原建设公司的9个处室,组建新的职能处室,并将原技术改造办公室(工程管理处)、民用设施统建办公室及民用建设公司,划归新建的建设公司领导,建设公司集体企业划归江东公司管理。1986年8月11日,经安徽省冶金厅审查批准,马钢建设公司被定为一级施工企业。到1987年底,全公司已有职工5474人,其中,经济管理人员345人,工程技术人员321人。1987年全公司完成总产值517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9739元,实现内部利润197.3万元。全年组织管理施工的建筑工程项目125项,完成70项,竣工面积10.46万平方米,其中优良工程33项,占47.1%。主要工程项目有马钢850连轧、一钢厂吹氩喷粉、一铁厂污水处理等。此外,全年还完成民建工程投资3097.17万元,施工面积20.58万平方米,其中职工住宅1350套,竣工面积15.66万平方米。
[马鞍山市第一建筑安装公司]
马鞍山市第一建筑安装公司是全市最大的一家地方国营中型二级建筑施工企业,能承担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和水、卫暖、通风以及电气工程安装,具备综合施工能力。公司机关设于车站路1号,机关和下属施工厂队总占地11.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8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946万元,各类机械设备478台(件)。
市建一公司前身是马鞍山市建筑工程队,成立于1957年2月,为市属第一支全民专业建筑队,时有职工569人,全年完成施工产值110.9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228元。1958年7月,工程队改建为市建筑工程公司,到1959年底,职工增至2751人。1960年,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压缩,市建筑工程公司精减下放职工2000余人后,恢复市建筑工程队名称。1963年3月,市建筑工程队扩编为市建筑公司。10月,改为安徽省建筑安装公司马鞍山市工程公司,工程公司人、财、物权全部集中于省公司,实行省公司、市公司、工段三级管理。1968年10月,又改名为安徽省建设工程纵队马鞍山市建设支队。时逢“文革”运动,管理机构瘫痪,施工生产遭受严重破坏。1966~1969年,累计亏损152.8万元。1973年5月,市建设支队改为市第一建筑安装公司,施工生产形势趋于正常。当年全公司自行完成建安工作量502.0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578元。
1979年后,市建一公司施工生产形势日益好转。特别是1984年公司实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的经济责任制以后,生产指标直线上升。1984年,全公司自行完成建安工作量1304.10万元,是1973年的2.6倍;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099元,是1973年的2.75倍。1985年4月,公司被市政府评定为全市12家骨干企业之一。1986年,公司荣获安徽省二级建筑企业质量先进单位金牌奖、到1986年底,市建一公司已具有相当规模,设有16大科室,下辖5个施工队、1个水电安装队、1个机械队、1个砼构件预制厂和1个木材加工厂,共有职工264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0人,经济管理人员89人。是年,全公司自行完成建安工作量1949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9489元,实现利滑95.56万元。1987年,市建一公司进一步深化改革,把管理体制由过去的公司一级对外,变为公司和下属10个队(厂)的两级对外,并由单纯的生产型变为多种生产经营型。在公司内部,全面实行了“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的经济责任制,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年底,全公司完成建安工作量2253万元,企业总产值2472.41万元,比上年增长11.42%;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1033元,比全国大中型建筑企业的平均值高出8.3%;实现利润95.53万元,上交利税44.32万元。全年共完成竣工项目29个,竣工面积6.06万平方米。
30年来,市建一公司的施工能力、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装备能力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50~60年代,公司主要承建竹木结构、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物。70年代,开始承建框架结构、大板结构。进入80年代,已能承担10层以上的楼房和各类现化代大中小型工厂的建筑安装配套施工,包括大型构件吊装、液压滑模、顶升、钢筋混凝土、钢结构以及各种生产管道、大型球罐、水暖设备和电器的安装。30年累计完成建安工作量1.87亿元,竣工面积144万平方米,约占全市现有建筑面积的25%。其中重要大中型工程项目有:华东冶金学院全部建筑安装工程、市纺织厂、市传动机械厂、市针织一厂、市毛巾被单厂、马钢机械化站等20多座工厂的新建以及马钢机修厂、第二轧钢厂、第三轧钢厂、耐火材料厂的配套工程。该公司承建的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16层住宅楼和市雨山湖饭店等高层建筑,占目前全市高、多层建筑面积的50%以上。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一直保持在70%以上。
[马鞍山市第二建筑安装公司]
马鞍山市第二建筑安装公司,是全市最大的一家集体所有制中型二级建筑施工企业,能承担除总包技术特别复杂的大型建设项目外的各类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任务。公司机关设于湖南路东段中岗一村,机关与下属各施工单位总占地约14.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57万元,净值578万元;各类机械设备789台(件),总功率5740千瓦,技术装备率824元/人。
公司前身是1965年成立的市房地产管理局房产修建公司,下设6个施工队,分别由原金华建筑生产合作社、金家庄区建筑工程队、房产局木工车间和修建队、向山区建筑工程队、采石区建筑工程队、慈湖建筑农具社等6家集体建筑企业组成。1968年9月,市房产修建公司改称市修建营,下设6个施工连,为独立核算集体所有制施工企业,直属市革命委员会领导。1971年8月,市修建营改名为市修建支队,下属的6个施工连改名为施工队。1973年5月,市修建支队改为市第二建筑安装公司,隶属于市基本建设委员会,集体企业性质不变。下属5个施工队和1个水泥预制厂,公司机关设有12个职能科室、全公司有职工1978人。公司建制以后施工生产发展很快,当年施工面积为10.6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19万平方米,与公司建制前的1972年相比,分别增长了3倍和1.8倍。1984年,公司实施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制定并推行了包产值、包竣工面积、包劳动生产率、工资率、包利润、包质量和包安全的承包方案,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年,全公司施工面积达12.4万平方米,产值达1290.3万元,分别比1979年增长18.8%和89.75%。1985年,公司被市政府评定为全市12家骨干企业之一。1986年,在安徽省建设厅组织的全省建筑行业一、二级施工企业质量检查中,获得全省二级企业的第二名、集体企业的第一名。至1987年底、全公司已有职工2990人,其中固定职工2000人,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有41人。下属6个施工处、1个机电安装处、1个水泥预制厂和1个住宅设备厂。全年完成建安工作量211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7078元,施工面积近1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7万平方米,实现利税121万元。
1973~1987年,全公司共承建建筑工程项目1000余个,其中重要工程有:马鞍山发电厂5万千瓦机组土建、市第一中学新建、解放路2、3、4、8号四幢8层框架结构楼、市仪表厂仪表楼、市物资局贸易中心大楼、市第二十二中新建校舍、马鞍山宾馆食堂、市无线电厂装配车间等。其中市物资局贸易中心大楼装潢质量优良,被评为全市样板工程。
[其它建筑施工企业]
一、向山区建筑安装总公司是马鞍山市郊区农民组织的集体建筑施工企业。1963年,郊区雨山公社建立修建队,这是农民组织起来的第一支集体性质的建筑施工队伍。此后,各公社纷纷组建修建队,进城承担建筑工程。至1976年,全郊区建筑队已有职工1942人,年完成产值492.86万元。1979年后,市郊农村建筑施工队伍有较大发展,到1985年底,郊区(向山区)有8个建筑安装公司,58个土方工程队,职工总数达8033人,拥有固定资产574.13万元,全年完成产值4355.43万元。1987年,市郊向山区建筑安装队伍已具相当规模,共有向山区1个区级建筑安装总公司、霍里、濮塘2个镇建筑安装公司、佳山、雨山、慈湖、杜塘、冯桥、小黄洲6个乡建筑安装公司,职工总数达8980人。全区建筑施工队伍全年完成施工产值4376万元,建筑施工面积25.2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2.69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5053元。
二、市营建公司与金家庄区建筑安装公司金家庄区建筑安装企业始建于1977年。是年10月,塘西街道修建队成立。1979年,金家庄、江边、慈湖3个街道建立修建队。1984年4月,市营建公司正式成立,为区属集体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公司下属5个施工队,除第一施工队归公司直接管理外,其它4个施工队行政管理权仍归各街道,业务和技术管理归营建公司。同年8月,市营建公司的第二、三、四、五施工队划出,成立金家庄区联合建筑安装工程队;8月,改名为区建筑安装公司。营建公司直属第一施工队,定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市建筑施工三级企业,仍属金家庄区政府领导。到1987年底,营建公司有职工422人,年完成施工产值321万元,施工面积2.0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344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达7772元。金家庄区建安公司,共有职工220人,完成施工产值50万元,施工面积1389平方米,竣工面积1389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618元。
三、花山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建于1984年7月,由3个街道修建队和1个安装队组成,职工约340人,当年完成施工产值121万元,实现利税17万元。1985年,职工增加到420人,完成施工产值165万元,实现利税26万元。到1987年底,全公司共有职工431人,完成施工产值180万元,施工面积4890平方米,竣工面积1330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达4675元。
四、雨山区建筑安装公司建立于1984年5月,有职工80余人,年底,职工增加到177人,下属1个直属建筑安装队和3个街道修建队。1985年,职工增加到680人,年完成施工产值141万元,施工面积1.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739平方米。到1987年底,公司实有职工426人,年完成施工产值154万元,施工面积6932平方米,竣工面积2142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235元。
上一篇:第一节 概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