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电厂建设]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即在马鞍山勘察选址。民国36年8月1日,成立皖南电厂筹备处,共有员工85人,其中工人40人。全部设备由美国提供,计划投资总额840亿元(约合700万美元)。土建施工从民国37年1月开始,设备安装从民国38年2月也着手进行。到1949年4月马鞍山地区解放时,厂房工程量已完成92%;设备安装量:汽轮发电机完成35%,锅炉完成60%,进煤道完成40%。马鞍山解放后,皖南电厂由人民解放军接管,电业工人加快了施工安装进度。至1949年底,一机一炉(即今2号机、炉)安装完毕,1950年2月10日首次试车成功,这是建国后由我国自行施工、安装、调试的第一台5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居安徽省之冠。同年4月,66千伏宁马线全线竣工,5月10日首次向南京送电,当天最高负荷600千瓦。6月,朝鲜战争爆发,台湾国民党当局飞机加紧对大陆沿海城市的轰炸。为保护电厂安全,根据燃料工业部电业管理总局的指示,马鞍山发电厂准备迁往新疆。同年11月,全部设备解体装箱,厂内职工大部分调往淮南、铜官山和下关电厂,仅留23人留守。直至1952年11月才重新恢复安装。1953年10月,1、2号机炉先后复装完毕,并网发电,装机容量1万千瓦。除供南京电业局调度外,还负担马鞍山矿区、铁厂及当涂、芜湖的电力供应。1954年10月,3号炉复装完毕。从1947年8月电厂创建,到两机三炉全部竣工发电,前后经历7年之久。马鞍山建市后,生产、生活用电量猛增,为满足城乡用电的需要,1958~1973年,马鞍山发电厂先后进行了4期扩建,总投资3989.6万元。扩建后的总装机容量增加到8.4万千瓦,成为仅次于淮北、淮南的全省第三大火电厂。
一、第一期扩建工程1958年3月开工,同年7月投产发电。投资额145.8万元,安装国产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1台,由江苏省第21工程处承建施工。一期扩建工程完工后,装机容量增至1.6万千瓦,约占安徽省电网当年装机总容量的23%,总发电量的29%。
二、第二期扩建工程1958年9月动工,次年12月先后竣工投产,投资额1851万元。安装民主德国制造的75吨/时重型辐射式煤粉锅炉2台,国产6000千瓦、1.2万千瓦及英制1万千瓦(汽轮机为国产1.2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各1台,3.15万千伏安和1.5万千伏安主变压器各1台,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装置等。工程由安徽省水利电力厅勘测设计院设计,华东电力建设局安徽工程公司马鞍山工区施工。扩建工程全部竣工后,装机容量达4.4万千瓦,成为当时仅次于淮南发电厂的全省第二大火电厂,单炉容量(75吨/时)占全省第一位。由于这期扩建工程设备供应不配套,器材缺口很多,加上在“大跃进”中边设计、边施工、边安装,仓促上马,配套工程没有相应跟上,投产后存在不少问题。1962~1967年,又投资204.8万元,对煤棚、码头、行车、皮带栈桥、净水设备、水力出灰、除尘器等30余项工程进行填平补齐。
三、第三期扩建工程1970年7月动工,同年9月竣工投产,投资额157万元,安装2.5万千乏调相机1台。工程由省水电局设计室设计,土建部分由市修建营承包,设备安装由马鞍山发电厂自行承包。第三期扩建工程的竣工投产,使马鞍山地区的电能质量得以改善。
四、第四期扩建工程该工程是国家计委、经委、一机部、水电部联合批准的1973年四季度国家确保投产项目。1972年8月正式动工,次年底竣工投产。投资额为1631万元,安装国产次高压5万千瓦汽轮机和5万千瓦发电机各1台,230吨/时煤粉锅炉1台,6.3万千伏安变压器1台。工程设计由华东电力设计院负责,参加施工的主要有安徽省电建公司、马鞍山市建二公司、十七冶金建设公司等10个单位。为加强对扩建工程的领导,成立了马鞍山发电厂5万千瓦机组扩建工程指挥部,并得到全国21个省、市近250家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作,确保了工程按期竣工投产。全部工程耗用各种钢材2450吨、木材1700立方米、水泥4450吨,安装各种设备2000多台(件)、电缆34.6公里,建造主厂房面积1821平方米,80米高的钢筋混凝土烟囱1座。扩建后,总装机容量达到8.4万千瓦。
[生产设备]
马鞍山发电厂现有主设备27台,其中锅炉6台,汽轮机7台,发电机8台(其中1台作调相机用),主变压器6台。
一、锅炉全厂6台锅炉均为室内布置,总蒸发量为每小时402吨。其中1、2、3号炉系美国燃烧工程公司1947年生产的播撒式链条锅炉,铭牌出力均为24吨/时。4、5号炉系民主德国霍恩图木锅炉厂1957年生产的固态排渣煤粉炉,铭牌出力为75吨/时。6号炉是上海锅炉厂1970年出产的固态排渣煤粉炉,是由130吨/时中压锅炉改制成的230吨/时次高压锅炉,投产后结焦严重,尾部烟道烟气流速过快,一直达不到铭牌出力。1980年将铭牌出力改为180吨/时。
二、汽轮机全厂有汽轮机7台,铭牌出力共8.4万千瓦。其中1~6号机为中温中压单缸冲动冷凝式。8号机为次高压单缸冲动冷凝式,1、2号机是美国克拉克·惠尔公司产品,3~8号机是上海汽轮机厂产品。铭牌出力分别为:1、2号机均为5000千瓦,3、4号机均为6000千瓦,5号机为1.2万千瓦,6号机为1万千瓦,8号机为4万千瓦。其中1~3号机和4~6号机均可解并汽运行,为安徽省电网中的调峰机组,开停机操作十分频繁。8号机与6号锅炉属单元式机炉,为马鞍山发电厂主力机组。
三、发电机全厂共有发电机8台,其中除7号机改为调相机外,其余7台发电机铭牌出力共8.4万千瓦。1、2号机为美国克拉克·惠尔公司产品,铭牌出力均为5000千瓦。3、4、5、7、8号机均系国内产品,铭牌出力分别为6000千瓦、6000千瓦、1.2万千瓦、3.13万千伏安、5万千瓦。6号机原系英国电气公司1927年产品,铭牌出力为1万千瓦,电压1.05万伏。1972年改造成双水内冷发电机,最高出力曾达到1.65万千瓦。发电机冷却方式:1、2号机为密闭强压通风、转子通水,3、4、5、7号机为密闭强压通风,6、8号机为双水内冷。
四、主变压器全厂共装置主变压器6台,总容量为17.25万千伏安,单台容量最大为6.3万千伏安,最小为7500千伏安。冷却方式:1~5号主变压器为油浸风冷,6号主变压器力强油风冷。
[运行与检修]
一、运行马鞍山发电厂的运行工作由生产副厂长或总工程师分管。汽机、电气、锅炉、热化、燃运等分场都设有运行副主任,专管运行工作。运行经济分析已形成制度,每月由生产副厂长或工程师主持召开全厂专题分析会和分场主任主持召开的综合运行分析会,每天由当值值长主持召开岗位分析会。由于建立了三级分析制度,运行中的问题能够及时稳妥地解决,先进经验能够得到推广,运行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经济状态。从50年代起,马鞍山发电厂基本上年年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在同类厂、同类机组的竞赛评比中,经济指标一直处于先进水平。为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该厂还采用签订师徒合同、现场考问、反事故演习、技术表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训练,通过开展干次操作无差错、千次调度无差错等技术竞赛活动,消灭事故隐患。同时,把节约能源工作纳入值际间的小指标竞赛活动,实行按月考核、按季评比。对运行工作操作频繁、任务繁重的岗位实行三班八小时工作制,夏季为四班六小时工作制。在工作条件差的地方安装隔音室、空调机、电风扇、吸尘机,以改善劳动环境,降低劳动强度。
二、检修1956年,电厂以生产技术股为主,统编了全厂设备检修与验收制度,实行检修责任制和计划检修制度,明确各分场的设备管辖范围,把设备管理落实到班组和专业组,实行专业管理和维护,贯彻“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原则。1972年,各分场根据水电部重申的《火电厂检修规程》要求,先后制订了大修计划和大修准备工作计划。建立和健全了《设备管理制度》、《质量验收和评价制度》、《设备定级制度》、《绝缘、仪表、化学、金属监督制度》、《设备检修台帐》、《主辅设备管辖范围》等规章制度。每次大小修开工前,由生产副厂长或总工程师主持召开准备会议,进行项目落实、劳动力平衡等工作。检修结束后,严格执行厂部、分场、班组三级验收制度,并进行质量评价和总结。在设备磨损、腐蚀老化现象比较突出的情况下,由于加强了设备检修工作,30多年来,主辅设备一直保持额定铭牌出力,设备完好率达100%,其中一类主设备完好率达80%以上。
[提高设备出力]
1958年,在全国“大跃进”的形势下,电力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根据水电部有关指示,经安徽省电力局批准,马鞍山发电厂成立了以提高设备出力为主要目的的技术改进领导小组,在国家经委和省电力局的指导下,对提高出力进行研究和计算,经过试验获得成功。1959年,全厂设备出力从额定的3.4万千瓦提高到4万千瓦,提高了17%。1969年,经对设备进一步挖潜和改造,全厂设备出力提高到6.17万千瓦,比额定出力提高40%。其中较大的技术改造项目有:
一、锅炉改造电厂4、5号锅炉是民主德国制造的75吨/时双汽包中压煤粉炉。1959年投产后,燃烧不稳,结焦严重,达不到铭牌出力。经民主德国专家认定,只能达到60吨/时。后经过全厂职工协同攻关,终使两台锅炉达到铭牌出力。1970年提高出力达95~100吨/时。到1971年又提高至125吨/时,平均负荷保持在120吨/时水平,比额定出力75吨/时提高了60%。
二、发电机改造1972年,在省电力局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下,电厂职工对原英国1927年出产的6号发电机进行改造。当年10月正式停机解体,1973年1月竣工投产,试车一次成功。经过改造的6号机成为双水内冷发电机,既解决了绝缘老化问题,又提高了出力。有功从1万千瓦提高到1.65万千瓦,无功从6000千乏提高到2万千乏。在当时资金短缺,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的历史情况下,马鞍山发电厂通过提高设备出力,多发电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力紧缺的局面,有力地支援了全市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电厂的全体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尊重科学,严格工艺,认真试验,循序渐进,没有发生一起因提高出力而直接损坏设备的事故,职工工艺技术水平也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1979年,最高出力达到10.3万千瓦、比当时额定出力提高9000千瓦,当年发电量7.32亿千瓦时,创历史最高纪录。1982年7月,根据华东电管局指示,马鞍山发电厂按铭牌出力8.4万千瓦运行。
[安全管理]
一、组织机构马鞍山发电厂的安全管理机构始建于1955年11月,称为“事故追查委员会”,由厂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从1958年起改称“安全委员会”,行使安全决策和监督职能。具体工作早期由专职技术安全员负责。1962年始设技术安全科,作为安全工作职能部门,各分场设兼职技安员。至1983年7月,全厂8个车间67个班组均选配专职或兼职安全员,形成了厂部—车间—班组的三级安全网,有效地保障了各项安全方针政策及措施的贯彻落实。
二、安全措施马鞍山发电厂的安全技术措施制定于1957年,其内容列入厂长和各分场的月度工作计划,并与劳动竞赛挂钩。以后结合设备性能和季节特点,增加反事故措施。全年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反事故措施分解列入各分场的季度工作计划。“两措”计划由厂部下达、安全职能部门监督考核。1958年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制定了交接班制度、设备分段负责制度、操作监护制度、重复命令制度和反事故演习措施。1961年,修订编制了汽机、电气、锅炉、运煤、出灰等操作规程和事故处理规程、安全作业规程,健全了检修开竣工报告、三级质量验收、设备评级、检修总结、设备缺陷登记等制度。从1981年开始,每年上半年对全厂干部和职工按工种进行年度安全规程考试,成绩记入个人技术考核档案。还建立了在总工程师领导下的全厂压力容器监督网。1983年,结合企业整顿,制定、完善了各级生产领导人员安全责任制、异常管理办法、严重异常统计考核办法、现场消防管理制度、动火工作票制度,编制了各分场现场安全规程,进一步明确各类事故分析统计报告制度。为加强运行监督工作,重点抓了“两票三制”,1983年汽机、电机工作票、操作票合格率平均在99.5%以上。同时坚持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和设备定期切换制,全年消除设备缺陷1633项,消缺率达96.98%。
三、安全活动马鞍山发电厂长期不懈地坚持开展安全检查、安全竞赛、安全宣传等群众性的安全活动,收到很好效果。早在50年代,就通过反事故演习、安全卫生大检查、安全教育展览等活动,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1956年以后,每年在夏、冬两季均开展安全大检查。自1963年起,开始建立每周一、三、五生产汇报会、周六班组安全卫生活动日、每月一次全厂专兼职技安员会议等制度。1976年后,广泛开展全厂百日无事故、分场百日无障碍、班组百日无未遂(事故)的“三百”竞赛活动。1982年进一步发展为全厂无事故、分场无障碍、班组无异常、个人无差错的“四无”竞赛活动,并与奖惩挂钩。对于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避免人身或设备事故、安全工作成绩突出者,厂部根据贡献大小分别给予奖励、晋级。
马鞍山发电厂自1950年投产发电后,于1955年5月16日首创百日无事故记录;1957年5月16日创二百天无事故纪录;1961年一季度创三百大无事故记录;1982年5月19日创六百天无事故记录;到1987年底,连续保持27年无死亡、13年无重伤的人身安全记录。1980、1982、1984年三次获得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上一篇:第一节 概述
下一篇:第三节 供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