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马鞍山地区生铁冶炼业始于本世纪40年代初期,民国31年(1942)年末,日本制铁株式会社在马鞍山设立“日铁马鞍山制铁所”,利用当地丰富的铁矿资源,就地冶炼生铁,制造军火。时有员工2000多名,其中日籍职员50多人,技工60多人,占地面积130.8万平方米。民国32年9月21日,第一座小型熔矿炉点火投产。到民国34年初,共建成日产20吨的小型熔矿炉10座(其中2座只建起炉体)。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连遭失败,运输中断,加上熔矿炉设计缺陷很多,所产生铁品质低劣,建炉工程被迫中止。民国34年2月,熔矿炉停止冶炼。7月起日籍人员先后撤离马鞍山,制铁所的大部分机械设备陆续运至华北集中,准备在战争结束前运回日本。马鞍山制铁所从投产到停止冶炼的一年零五个月中,累计生产万余吨生铁。抗日战争胜利后,马鞍山制铁所的剩余设备,由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派员接收。其中能熔炼生铁的8座小型高炉,有4座炉体外壳被日军用硝强水腐蚀已不堪使用,其它设备也大都残缺不全。
建国后,党和政府对马鞍山恢复炼铁生产十分重视。1952年10月,华东工业部根据重工业部关于“先修复改建原有的炼铁炉”的指示,决定在马鞍山改建炼铁炉。1953年6月1日,高炉改建工程全面展开,同年9月16日,2号高炉首先竣工,当日18时炼出第一炉铁水。继2号高炉投产后,其它5座高炉也都在12月15日前全部改建成功。这6座高炉,在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共产生铁73.6万吨,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为马鞍山的钢铁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炉改建工程竣工后,为适应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对钢铁产品的需求,中央批准在马鞍山扩建5座210立方米的中型高炉(即9~13号高炉)。同时,由安徽省投资建造2座84立方米的小型高炉(7~8号高炉)。1956年7月,高炉扩建工程全面开工。7号、8号高炉分别于1958年2月和5月建成投产,设计能力年产8万吨生铁。1958年9月8日,马鞍山第一座中型高炉,也是当时华东地区最大的高炉——9号高炉竣工,次日12时出铁。10~13号中型高炉至1959年2月相继建成投产,使马钢高炉总容积从原来的454立方米增加到1542立方米,扩大了近2.4倍。1958年,又在慈湖地区(今马钢二厂区)开辟新的炼铁基地,新建两个炼铁厂,即今马钢第二炼铁厂和第三炼铁厂。到1987年,马钢公司拥有3个炼铁厂,14座炼铁高炉,总容积3096立方米,年产生铁211.92万吨。从1953年恢复炼铁生产到1986年的34年间,生铁总产量达3436.5万吨,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铁1526.6万吨。9座中型高炉均获冶金部“红旗高炉”称号,并在冶金部“七五”期间高炉“分层晋级,分档达标”竞赛中获特等炉称号。
马钢是以炼铁起家的钢铁联合企业,炼铁的主体设备9座中型高炉均是1958年以后陆续建成投产的,设备比较陈旧,技术装备亦较落后。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马钢多年来对炼铁设备和技术进行不断的改造和更新,使炼铁生产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全国重点钢铁企业中始终保持在中上游的水平。1985年与1980年相比,生铁品种由4个增加到5个。1982年以后,生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99%以上。1985年优质品率达94.63%,仅优质优价销售12.44万吨生铁就多创利191万元。1987年销售生铁35.19万吨,销售收入1.25亿元,占马钢产品销售收入的8.83%;生铁销售利润达3732万元,占马钢产品销售总利润的12.62%,进入80年代后,高炉利用系数、生铁合格率、焦比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逐年提高,热风温度、休风率、入炉矿石品位、高炉熟料比等也处于较好的水平。1987年高炉利用系数2.235吨/立方米·日,生铁合格率99.999%,综合焦比498公斤/吨。
1986年,在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炼铁厂晋级达标竞赛评比中,马钢第一、第二炼铁厂名列全国5个特级炼铁厂之列。全国特级高炉共24个,其中有马钢9个,占37.5%。1987年9月,国家重点工程——马钢2500立方米高炉破土动工。这一新的高炉工程系统包括1座2500立方米的大高炉、1台300平方米烧结机、1个大型综合原料场、1个原料进口码头及其它配套工程,工程总投资约10亿元。投产后马钢生铁总产量将增长近1倍。(附表12—2)
附表12—21986年马钢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全国重点钢铁企业比较表

[马钢第一炼铁厂]
马鞍山钢铁公司第一炼铁厂位于桃核山下,介于马钢第二烧结厂和第一烧结厂之间,西距长江约3公里,厂区占地面积27.34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
第一炼铁厂是马鞍山市建厂最早的工厂之一,正式成立于1958年11月9日,现为马钢公司下属的主要炼铁生产单位。下设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冶炼车间和机动、原料、铸铁3个车间及23个科室。全厂职工1397人,其中生产工人1003人,工程技术人员121人。工人中四级工以上的人数占职工总数70%;专业技术人员中有工程师28人,助理工程师42人,会计师1人;职工中大专以上,中专、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分别占职工数的5.9%、4.5%、16.2%和73.4%。此外,该厂还主办有集体企业——江东住宅装配公司,有集体职工820人。
第一炼铁厂的主要产品是炼钢生铁和铸造生铁,主要副产品有高炉水渣、高炉煤气、膨珠。所产炼钢生铁,1958年前全部供给上海各钢厂炼钢。1958年马钢公司成立初期,因炼钢能力小,大部分仍供应上海。1979年马钢第三炼钢厂建成投产后,90%的铁水供马钢各钢厂炼钢,10%的铁水铸成块后由马钢公司外调,铸造生铁主要供应华东各省及马钢公司内部使用。副产品中的高炉水渣,年产约40万吨,供给安徽巢湖水泥厂。高炉煤气,每小时生产25万立方米,除供本厂热风炉使用外,主要输给马钢的轧钢厂和烧结厂使用。高炉炉前膨珠,年产约2万吨,供给江东住宅装配公司。1987年,生铁产量达114.94万吨,占马钢公司生铁产量的54.2%,为一铁厂有史以来最高年产量。产品合格率为100%,一级品率达93.21%。1958~1987年的30年间,共为国家提供生铁2049.31万吨。其中,1978~1987年的10年间,共产生铁1056.92万吨,占30年生铁总产量的51.57%,相当于1953~1977年25年产量的总和。1981年以来,内部利润连年超过3000万元。1985年创内部利润4050.62万元。1987年内部产值达23939万元,内部利润为3942万元。
第一炼铁厂的主要设备有:300立方米高炉5座,100立方米高炉1座,另有热风炉、送风系统、称量上料系统、喷煤系统和铸铁机等配套设备,有金属切削、起重运输等机械辅助设备。设备完好率在93~96%之间,甲级设备维护率在90%左右,高炉休风率在0.26~0.52%间,在全国居于先进水平。高炉热风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为国内首创,回转式空气预热系统被冶金部列为“六五”期间炼铁生产技术20项科技进步项目之一。另外,一铁厂还设计安装了高炉冷却水落差发电系统、我国第一条炉前矿渣膨珠生产线。近年又对老喷煤系统进行了工艺改造,为提高生产能力,提高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开辟新的途径。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特别是近10年的挖潜、革新、改造,一铁厂中型高炉的利用系数、产品合格率、一级品率、入炉焦比、工序能耗、休风率和风温等7项技术指标,都进入了全国同类高炉的前列,5座中型高炉先后达到冶金部“红旗炉”和国家“特级炉”标准。1983年,一铁厂被评为全国炼铁工序能耗先进单位。1983年11月和1984年10月,铸造生铁和炼钢生铁先后被评为省优产品,在马钢公司内部最先成为产品全优化企业,并获得冶金部“1985年度冶金工业先进单位”称号。1986年,一铁厂又获冶金部“特级炼铁厂”称号。
[马钢第二炼铁厂]
马鞍山钢铁公司第二炼铁厂位于幸福路北侧,东靠马钢修建部、西接第二炼钢厂,北邻铁合金厂。全厂占地面积47.3万平方米,其中工业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
马钢第二炼铁厂于1959年6月1日正式成立。同年11月和12月,1号、2号中型高炉先后竣工投产。3、4号高炉也于1960年10月和11月竣工投产。1962年,为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二铁厂的2、4、3号高炉先后停炉封存,只保留1号高炉生产。1963年3月,二铁厂与二钢厂合并成立马钢公司钢铁厂,二铁厂为钢铁厂下属的炼铁车间。到1963年底,全厂4座高炉全部停产。1966年3月,经国家计委批准,恢复第二炼铁厂。同年4月,中型高炉改建工程开始。1970年6月,4座高炉改造工程全部完工投产。到1987年底,第二炼铁厂设炼铁一、二车间和铸铁、原料、喷吹、机修等6个车间、22个科室。全厂职工1188人,其中生产工人813人,工程技术人员116人。工程技术人员中有工程师28人,助理工程师25人,职工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85人,中专91人,高中104人,初中373人。此外,该厂还主办有集体企业——江东第一综合厂,有集体职工474人。
第二炼铁厂主要产品有普通炼钢生铁、含钒炼钢生铁、铸造生铁3种,主要副产品有水渣、瓦斯灰、煤气3种。1969~1987年,共产生铁1248.82万吨。1987年,生产合格生铁88.13万吨,为建厂以来的最高年产量,占马钢公司当年生铁产量的41.58%。二铁厂历史上生铁产量几起几落,增长缓慢。1959~1963年,年产量都在10万吨左右,最低只1.2万吨。1970年恢复生产后,产量始终在50~60万吨左右徘徊。1978年,超过70万吨;1984年,突破80万吨。1978~1986年的9年内共生产生铁703.3万吨,为前9年(1969~1977)的1.54倍,占二铁厂建厂以来总产量的58.69%。二铁厂生产的铁水,70~80%直接由铁水罐送往二钢厂、三钢厂、机修厂,20~30%铸成铁块外发。生铁除马钢公司自用外,还销往上海;1981年曾向印度尼西亚出口5000余吨优质生铁。全厂现有4座中型高炉,每座容积均为294立方米,总容积为1176立方米。全厂共有253台设备,总重量4590.29吨,固定资产原值3241.39万元,净值1854.43万元。生铁年产设计能力为78万吨,实际生产能力达88.13万吨,水渣54.6万吨,高炉煤气13.06亿立方米。
“文革”期间,二铁厂规章制度废弛,生产管理混乱,以致1974年5月1日2号高炉发生严重爆炸,死亡3人,重伤1人,炉体离位1.7米,经济损失227万元,是国内外炼铁史上极为罕见的恶性事故。1978年以来,该厂经过全面整顿,企业管理逐步走上正轨,确立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方针,由单纯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过渡,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经济效益逐年提高。1987年,高炉利用系数2.323吨/立方米·日,综合焦比491公斤/吨铁,入炉焦比472公斤/吨铁,工序能耗512.2公斤标煤,生铁质量合格率100%,一级品率83.1%,生铁成本211.83元/吨铁,实现内部利润2385万元,千人负伤率为0.142‰,设备休风率0.44%,千元产值事故损失费0.13元,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1014.66吨铁,各项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公司计划,在全国冶金系统生产含钒炼钢生铁的炼铁厂中,处于领先地位。“六五”期间,二铁厂狠抓企业的技术改造,经过高压喷吹烟煤试验,扩大了喷吹煤种,改变了炼铁生产单一喷吹无烟煤的局面。烟煤喷吹安全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高炉上料系统进行焦丁与烧结矿混装入炉试验,在国内首次用焦丁取代等量的合格冶金焦获得成功。“六五”期间,技术改造总投资为379.3万元,完成多项技术改造项目,其中有8项属于生产性重点工程,增长效益为688.9万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1.82。1986年,被冶金部命名为特级炼铁厂。
[马钢第三炼铁厂]
马鞍山钢铁公司第三炼铁厂位于慈湖仓门口村,东临慈湖河,西靠马鞍山麓,南与马钢第二轧钢厂相连,厂区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3万平方米。
第三炼铁厂的前身是慈湖铁厂,1958年1月筹建,曾先后隶属马鞍山市、马钢公司和安徽省。1978年4月,慈湖铁厂第三次划归马钢,成立马钢公司慈湖铁厂,改炼锰铁。1979年4月,慈湖铁厂改名为马钢公司第三炼铁厂。至1987年,该厂设机动、炼铁、铸铁、烧结、原料5个车间和21个科室。全厂职工1408人,其中生产工人1063人,工程技术人员83人。工程技术人员中,工程师15人,助理工程师12人。职工文化程度:大专以上46人,中专47人,高中107人。此外,该厂还主办有集体企业——江东托辊厂,有集体职工233人。
第三炼铁厂产品以锰铁为主,兼产高钒高磷铁、铸造铁、炼钢生铁、锰烧结矿、含钒烧结矿、普通烧结矿、水渣等。1987年,生产锰铁1.99万吨,钒铁1.23万吨,普通生铁8.85万吨,烧结矿9.14万吨,水渣12.48万吨。1978年以来,共生产锰铁12.77万吨,钒铁8.74万吨,水渣57.78万吨。所产锰铁有7个牌号,按用户要求以炼锰高5~锰高6为主,产品主要供马钢3个钢厂炼钢,小部分外调。含钒1%以上的高钒高磷生铁供马钢二钢厂吹炼钒渣,以提高钒渣品位。1987年,高钒生铁获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
1978年以前,第三炼铁厂几经上马下马,管理机构变化频繁。4座小高炉直接用生矿冶炼,无固定矿源,加上矿石品位低,含灰粉多,炉况难掌握,产量一直较低,企业亏损大。1978年后,在马钢公司的统一指挥调度下,经过企业整顿和大修改造,逐步改变了过去设备陈旧、操作落后、消耗大、成本高、连年亏损的局面。1987年,实现总产值3909.79万元,内部利润468.35万元,为该厂历年来最高水平。1981~1987年,工业总产值累计达1.44亿元,平均每年递增4.09%,内部利润递增率16.83%,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80年的16938元,增加到1985年的21600万元,增长27.66%,人均创利由1980年的680元,上升到1985年的1546元,增长1.27倍。
第三炼铁厂的主要设备有容积80立方米的小型高炉4座,40米双链式铸铁机1台,18平方米烧结机1台;高炉风机6台(300立方米/分),烧结风机1台(1500立方米/分)。设计年生产能力为生铁18万吨、烧结矿18万吨。通过强化企业管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提高。1987年,高钒生铁合格率99.82%,焦比741公斤/吨,利用系数1.397吨/立方米·日;冶炼强度0.946吨/立方米·日。锰铁合格率99.95%,焦比2076公斤/吨,锰金属回收率80.9%,利用系数0.459吨/立方米·日,冶炼强度0.964吨/立方米·日。其中高钒高磷生铁冶炼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获马鞍山市科技成果一等奖。
[马钢铁合金厂]
马鞍山钢铁公司铁合金厂位于慈湖大塘村,西邻马钢二钢厂,北靠慈湖乡塘岔村,与马钢二轧厂和动力厂制氧车间相近。厂区占地面积12.33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
1958年8月,马钢公司在马钢二厂内设铁合金车间,地址在今马钢二钢厂会堂。1959年4月,铁合金车间划归马钢炼钢二厂。同年5月,铁合金车间1号电炉成功地炼出了第一炉矽铁。1960年3月,铁合金车间的生产设备拆迁到新址安装。同年4月,铁合金厂成立。8月1日,正式投产。次年12月,铁合金厂被撤销,改为马钢二钢厂下属的铁合金车间。1963年5月后,铁合金车间停产,设备封存。1969年1月,马钢半工半读学校改名为马钢“五七”铁合金厂。同年3月恢复生产。1973年1月26日,马钢“五七”铁合金厂复改为马钢铁合金厂。至1987年,铁合金厂已有冶炼、五氧化二钒、原料、机动4个生产车间和20个科室。全厂职工921人,其中生产工人658人,工程技术人员48人。在技术人员中,有工程师9人、助理工程师13人。职工文化程度大专以上43人、中专44人、高中117人、初中419人。此外,该厂还主办有集体企业——江东金属制品厂,有集体职工258人。
铁合金厂产品共4种、15个规格,主要有硅铁、硅锰、五氧化二钒(片钒、粉钒)和电石。1982年和1984年,粉状五氧化二钒先后获省优和部优产品称号。1987年,片状五氧化二钒和硅锰合金又获省优产品称号。该厂有3种产品出口创汇,1987年出口产值达592万元(人民币),占全年总产值的34.8%。产品远销荷兰、瑞典、比利时、日本等国。铁合金厂的产品除满足马钢公司生产需要之外,还销往省内的安庆、阜阳、芜湖以及江苏、江西、湖南、四川、山东、北京、辽宁、吉林等省市。1987年,铁合金总产量1.08万吨,其中硅铁5023吨,硅锰5731吨,电石2880吨,高纯五氧化二钒260吨。自1969年恢复生产以来,至1987年共产五氧化二钒1326.34吨。1981~1987年,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2.35%。
铁合金厂的主要设备有:1800千伏安矿热炉10座,其中硅铁矿热炉7座,生产能力8680吨/年;硅锰矿热炉2座,生产能力5280吨/年;电石矿热炉1座,设计能力345吨/年;五氧化二钒生产设备1套,设计能力300吨/年。设备总重量1119.6吨,用电设备器械总容量1.83万千瓦,204号硅铁炉为国家二级硅铁炉。
铁合金厂恢复生产初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差、成本高、消耗大、劳动生产率低,1971年亏损4万元。1982年,经过全面开展企业整顿,制订以包产量、包消耗、包成本、包利润、包流动资金、包设备、包安全为内容的经济责任制,建立质量管理机构,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企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硅铁、硅锰、电石三项产品的合格率由1972年的98.11%,99.65%,95.87%,分别上升到1987年的99.94%,99.98%,96.12%。冶炼电耗9277千瓦时/吨,硅铁电耗8765千瓦时/吨、硅锰合金电耗4096千瓦时/吨,硅铁回收率92.13%,硅锰回收率78.86%,硅铁炉利用系数1.22吨/百万伏安·昼夜,日历作业率51.73%;硅锰炉利用系数4.36吨/百万伏安·昼夜,日历作业率83.28%。
上一篇:第一节 烧结
下一篇:第三节 炼钢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