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管网敷设]
1959年,一水厂基建动工后,建设重点主要是净化部分。1961年底,开始铺设第一条直径500毫米的进水管,年内完成500米长度。1962年7月投产前,铺设通往湖西路直径500毫米出水管2740米,接通花山地区原马钢公司铺设的17.8公里供水管道,构成供水条件。年底,供水管道总长增至24.15公里,供水范围主要是花山地区和雨山部分地区。1963年9月,从长青路到马钢轮箍厂第一条直径300毫米全长1348米管道铺设完工,开始向轮箍厂供水。年底,铺成直径100毫米以上管道28.7公里,雨山地区大部分居民均用上自来水。1964年4月,开始向金家庄区供水,5月,开始向向山地区供水。1965年12月,通往慈湖地区的第一期铺管工程结束,从宁芜路到曙光路段管道总长1688米,直径250毫米,供水范围仅限于慈湖街道和太白酒厂一带。1968年3月,水厂自行设计并组织施工的采石荷包山简易供水设施投产,开始向采石地区供水,出水管直径150毫米。至此全市各区均通上自来水。
1972年,雨山地区进行一次规模较大的管道铺设工程,使该区的供水条件进一步改善;慈湖地区的第二期管道工程也于同年完成,铺管总长4645米,其中直径400毫米的管长1480米,直径300毫米管长3165米,供水范围扩大到铸管厂、钢丝绳厂和铬酸厂一带。随着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供水管道长度逐年增加,1964年投产初期,直径100毫米以上的管道28.27公里;到1985年底,供水管道总长度达162公里,其中直径300毫米以上干管58公里,一个较完善的城市供水网络基本形成。
[附属设施]
一、加压站(1)慈湖加压站。1980年5月开始筹建,11月投入使用。站内设有泵机2组,500立方米蓄水池1座,进出水管直径分别为200、150毫米,工程造价7万元。该站采用定时供水办法,改善了铸管厂、钢丝绳厂等单位和当地居民的用水条件。(2)矿内加压站。1981年初筹建,同年6月投入使用,站内设泵机两组,400立方米的蓄水池1座,进出水管直径均为150毫米,造价10万元。该站的建成使用,解决了800多户居民用水难的问题。(3)霍里加压站。1964年2月,由马钢公司移交市水厂。1972年市水厂水可直接输入平山300立方米蓄水池,无需加压,加压站于同年4月拆除。
二、闸门与消火栓据1984年统计,全市供水管网共有直径100毫米以上的闸门992只,消火栓119只,布局趋于合理,符合管网水流量控制和消防用水的要求。
[管道改造]
马鞍山建市初期,工业发展很快,由于没有城市统一供水系统,一些较大企业纷纷自行铺设管道解决用水问题。加上日伪时期留下的部分老管道,造成城市地下供水管道布局混乱、管径多样、管道质量和施工质量普遍较差的落后状况。自来水厂投产后,接管了市区部分老管道,在进行日常的管道听漏、测压、冲洗、维修和做好管道保养工作的同时,多次进行管道改造,其中规模较大的管道改造工程有3项。1968年5月,增铺一条直径500毫米通往老市区的供水管道,全长1380米,工期约半年。1980年上半年,对雨山地区、花山地区、金家庄地区管道作了一次较全面的调整,调整总长度达8530米,其中直径100毫米以上管道4530米,整个工程分两期进行,历时一年多,工程投资总额达26万元。1984年7月,增铺一条直径300毫米通往慈湖的复管,管道全长2850米,沿线穿越两条铁路、一条公路以及农田和水塘,历时4个多月,工程造价36.2万元。通过多年的改造,市区民用供水管道在布局和结构上趋于合理,供水量增大,漏失率减少,城市的用水条件得到改善。但在高峰用水季节,离市区较远的铸管厂一片用水仍较困难。该片为通往慈湖输水管网的末端,水的流量和压力均不足,加上铸管厂前面的橡胶厂、苯酐厂、太白酒厂、肉厂、玻璃厂等几个厂用水量都较大,铸管厂和钢丝绳厂用水时间相同,以及加压泵房在调剂上兼顾不当等原因,解决慈湖供水管道末端地带用水难的问题仍显得突出。
[维护管理]
马鞍山自来水管网的维护管理问题,长时期没有很好解决,特别是闸门和防火栓长期处于无专人管理的状况,给安全供水和管网维修造成直接影响。为改变供水管网维管不善的状况,1972年2月成立闸门组,建立闸门档案资料,闸门管理工作开始走上正轨。1977年10月,市自来水公司决定将全市自来水供水管网分成3大区域,即花山区、金家庄区、雨山区,市郊管道分别纳入3个区域之内,由3个安装维修组分片包干管理。闸门管理也交给所在区域的责任班负责,档案资料实行集中管理。1981年成立听漏组,检查地下输水管网漏水情况。1982年下半年,听漏组测听到市纺织厂前直径600毫米的输水管道漏水,为准确判断漏水点,听漏工作人员连续作业两个通宵,终于查出漏水原因。由于加强对地下输水管网的渗漏监测,自来水漏失率明显降低。为掌握各区输水管网的水压情况,市自来水公司每月组织一次测压,建立测压记录卡,将各区测压点水压情况记录在案。全市共设17个测压点,分布于花山、雨山、金家庄3个区。
下一篇:第三节 供水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