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马鞍山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三国时期逐渐开发,人口亦随之繁衍。据史书记载,历史上有两次较大的人口迁徙:一次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因北方战乱,大量难民南迁,为安置流民,乃于此地设置南豫州、南丹阳郡、淮南郡等;另一次是南宋时期,金兵入侵,北人纷纷南渡,在此安家落户。这两次人口大迁徙,使马鞍山地区人口成倍增长。继后,战事连绵,兵争迭起,加上水旱灾荒交加,疫疠频仍,人口大幅度减少。延至晚唐,暴敛苛征,已到“生业难复”之境。宋代人口更是日益减少。至清代康雍年间,丁额虽有递增,但至道光年间,又遭大水,户口凋灭,人口减少“十分之三”,咸同年间兵燹经年,疾疫继作,死亡更惨,“各乡数十里杳无人烟,劫余遗黎仅有存者又耗十分之八”。从这些片段记载中,可以看出马鞍山地区古代人口大起大落现象。由于史籍记载过简,人口具体变化无从查考。
民国19年(1930),当涂县为推行保甲制度,分区编查户口数目,始有较精确的户口统计。今马鞍山地区当时属当涂县第二区(采石)和第三区(慈湖),两区共有13389户,67038人。其中第二区6900户,34947人;第三区6489户,32091人。到民国22年(1933)1月,两区减至12695户,64635人,第二区744人户,第三区5254户。在此期间,随着境内铁矿石陆续被发现,各铁矿公司竞相在鲁、豫、湘、浙、赣及当地招揽工人,从事采矿、筑路、搬运等重体力劳动,人口续有增加。因时局不稳、战争频繁,人口死亡率始终较高。尤其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为攫取马鞍山地区矿产资源,强征大批民工充作苦力,不顾工人死活,滥加采伐。矿工因作业环境险恶,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而大批死亡。
附表2—1民国22年(1933)马鞍山地区户口统计表单位:户、人

马鞍山地区解放后,社会秩序转好,人民生活安定,人口逐步增加。至1953年7月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开始时,马鞍山地区共有21034户,84137人。其中男46696人,女37441人;城镇居民人口22160人,农业人口61977人。
马鞍山建市后,随着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本溪、鞍山、北京、天津、太原、上海、武汉及本省各地区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纷纷来马鞍山参加钢铁工业大会战。1958年,市区净迁入人口达18万人,占市区总人口数的68%。迁入人口中,来自上海的较多,市橡胶厂、化肥厂、重型机械厂、针织厂、金笔厂等一批工业企业和饮食服务业均直接由上海迁入。马钢公司、港务局、银行系统也有部分人员来自上海。建市一年,仅马钢公司就从上海招收5000余人,在芜湖、阜阳、南京地区招收新工人83305人。1970年,又在阜阳、安庆、巢湖、徽州、芜湖等地区招工6139人。其中阜阳地区3000人,安庆地区1000人,巢湖地区1000人,徽州地区635人,芜湖地区275人,肥西县229人。此外市区还有大量流动人口。据1987年统计,每天滞留在马鞍山市区的流动人口总数约有8.8万人,其中长期暂住人口,包括临时工、保姆、投亲寄养及寄读人员等有6.35万人,占72.2%;从事商业、饮服和手工业的个体户1.25万人,占14.2%;过境旅客(包括铁路、公路、轮船的日客流量)1.2万人,占13.6%。在滞留旅客的结构比例中,出差人员占75%,旅游、探亲、访友等人员占10%,商贩占10%,其他人员占5%。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