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潮差]
马鞍山河段为长江下游干流的一部分,距长江口454公里,属于感应潮河段,水文特征一方面与长江的水文、活沙特性有关,另一方面随潮汐涨落成周期性变化。该河段平均涨潮历时3小时53分,平均落潮历时8小时32分,历年最大潮差为1.34米(1962年3月8日和1979年1月31日)。日潮差0.01~1.3米,平均潮差0.38米;枯水期潮差较大,约1米;汛期潮差较小,约0.2~0.3米。
[水位]
马鞍山河段水位随着长江上中游干支流洪水期出现的时间不同而发生波状起伏变化。马鞍山水位站1953年5月建立,初设于马鞍山港区三号码头桥桩上,1964年1月迁至马鞍山电厂煤码头引桥上。
1953~1985年的33年中,马鞍山河段最高水位11.41米(1954年洪水期),最低水位1.79米(1959年枯水期)。马鞍山市长江警戒水位9.5米。历年最高水位的平均值为9.22米,最低水位的平均值为2.51米。33年中共有12个年份的最高水位超过马鞍山市的警戒水位,平均每3年出现一次超警戒水位的大水年;其中最高水位在10米以上的6个年份,占大水年份的一半。但是,出现大水的年份是不均匀的,总趋势是越来越频繁。1953~1962年的10年内,只有1954年、1962年2次大水年;1963~1972年的10年内,有3次大水年;1973~1982年的10年内,有6次大水年。同时,连续出现大水的年份增多。1968~1970年,连续3年的最高水位超过警戒水位;1973~1977年,连续5年最高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最高水位突破10米的大水年间隔也呈缩短趋势。1969年、1973年、1977年3个年份的最高水位均在10米以上,其间隔为4年。1977年、1980年、1983年,最高水位在10米以上的间隔为3年,出现最高水位的时间,最早在5月份,仅占6%;最迟在9月份,占12%;大多集中在7月份,占48%;其次在6月份(21%)和8月份(12%)。出现最低水位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月份,占48.5%;其次分别为12月、2月和3月。(附表1—5)
附表1—5长江马鞍山河段历年水位、潮差表(吴淞高程)

马鞍山河段各站水位,除全年最低水位平均值自上游向下游递增外,其余均是从上游向下游递减。马鞍山河段水面的纵比降,汛期较大,枯水期较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1956年曾在采石至慈湖间进行纵比降观测,实测结果:汛期相应水位7.01~7.14米(黄海高程,下同),最大纵比降0.488×10.4;枯水期相应水位0.65米,最小纵比降0.0013×10.4。长办南京观测队1962年3月在西梁山至恒兴洲矶头间实测的纵比降,相应水位0.944米,实测间距22053米,纵比降为0.073×10.4。7月间,相应水位7.69米,实测间距22173米,纵比降为0.27×10.4;11月间相应水位3.30米,实测间距28261米,纵比降为0.149×10.4。(附表1—6)
附表1—6马鞍山河段各站水位特征表(吴淞高程)水位:米

[流量·流速]
长江属亚热带季风型河流,流量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洪水期与枯水期。年径流总量平均为10100亿立方米,1954年曾达到13590亿立方米。历年最大流量为926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6300立方米/秒;造床流量为45300立方米/秒,平滩流量为35800立方米/秒。马鞍山河段江水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占全年径流总量的60%左右;其中7、8两月最多,占27%。枯水期的12~2月,只占全年径流总量的14%左右。由于马鞍山河段是分汊型河道,主、支汊流量相差悬殊。据1960~198、年对江心洲右汊(支汊)和小黄洲左汊(支汊)实测结果,近20多年来,江心洲右汊高、中、低水位分流比一般在10%左右,稳定少变,右汊河床地形较稳定(附表1—7)。而小黄洲左汊分流比的变化较大,主要表现在70年代分流比明显减少,80年代后分流比迅速增大。1984年6月,左汊分流比达23%,12月也达到20%,是有观测纪录以来的最大值。分流比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差7倍左右(附表1—8)。小黄洲左汊分流比的增大,造成了右汊(主汊)分流比的减少,使马鞍山一侧的江岸和河床的淤冲发生变化。
马鞍山河段江面呈两头收缩、中间展宽的藕节状。其中东、西梁山间和慈姥山、石跋河间的江面缩窄,江水流速比中间段略快。东、西梁山间洪水期江面宽1223米,江水最大流速约1.43米/秒。马鞍山港九号码头与和县大黄洲间洪水期江面宽2338米,最大流速为1.09米/秒。该处常水期江宽2203米,流速为0.91米/秒。1962年11月(枯水期)实测,江心洲左汊道(主汊)平均流速比右汊道平均流速大0.39米/秒。1962年7月(洪水期)实测,江心洲左汊道平均流速比右汊大0.66米/秒。小黄洲右汊矶头附近,不仅流速的绝对值比上段汊道增大,而且流速大的那部分水体靠近恒兴洲江岸(在低水位时尤为明显),这就使得恒兴洲江岸受到的流水冲刷力增大,容易引起江岸的崩塌。(附表1—9)
附表1—7江心洲右汊(支汊)实测分流比例表(吴淞高程)

附表1—8小黄洲左汊(支汊)实测分流比例表(吴淞高程)

附表1—9小黄洲左、右汊流速表(吴淞高程)

[含沙量]
马鞍山河段的泥沙主要来自大通以上地区,不同水位时的含沙量平均值为0.538公斤/立方米,平均输沙率为15.12吨/秒。含沙量一般随着水位、汊道的不同而变化。水位升高时,含沙量增大。1984年6月,小黄洲左汊道实测含沙量为0.683公斤/立方米,右汊为0.558公斤/立方米;12月,左汊为0.131公斤/立方米,右汊为0.117公斤/立方米。小黄洲右汊道含沙量,无论在洪水期或枯水期,都比左汊道的含沙量小。多年来,小黄洲右汊含沙量洪水期为0.317~0.707公斤/立方米,枯水期为0.006~0.361公斤/立方米;左汊含沙量洪水期为0.394~0.831公斤/立方米,枯水期为0.017~0.427公斤/立方米。江心洲左汊含沙量洪水期为0.467~0.705公斤/立方米,枯水期为0.018~0.359公斤/立方米;右汊含沙量洪水期为0.303~0.453公斤/立方米,枯水期为0.014~0.314公斤/立方米。
该河段水流挟沙能力,在高中低水位时各不相同。高水位时,水流断面平均流速大,挟沙能力大;枯水期,水流断面平均流速小,挟沙能力小。水流挟沙能力与含沙量的关系,中高水位时,全河段的含沙量均大于挟沙能力;低水位时,河段少部分断面的含沙量小于挟沙能力。由此造成马鞍山河段的河床在洪水期和中水期的淤积状态,枯水期河床基本处在输沙平衡或侵蚀状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