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吕从庆
吕从庆,字世膺,一字彦余,号“丰溪渔叟”,旌德人,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晚唐诗人。为丰溪吕氏始祖。
吕从庆早年随祖父吕伸(朝廷官吏)寓居金陵。唐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率农民起义军渡江攻金陵,时吕伸已卒。为避义军兵锋,吕从庆偕弟从善出走歙州堨田。旋因生活不习惯.僖宗光启(885—888)年间又与弟分手,独自迁于旌德丰溪(今庙首乡里仁和祥云乡黄土堨一带),所居名“吕村”。他在此建造丰溪桥,在纠峰岭上构筑别墅,以寄情山水,垂钓诗酒自娱.其《寄弟》诗云:“函罢家音又拆看,添书绝句报平安;丰溪渔叟生涯定,明月清风一钓竿”。
吕从庆迁旌后撰有《丰溪存稿》,计诗一卷45首(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录,南京图书馆收藏)。其后裔视若家珍世代相传,并于清嘉庆七年(1802)刊印,洪亮吉作序。吕诗描述自然风光,记载乡里风俗,反映战乱,感时抒怀。格调清新明畅,语言通俗易懂,有白居易诗风。《登纠峰顶》、《戏题金鳌山》、《过金鸡石》、《游多宝寺》诸诗所载之山、村、寺名今仍沿用。
吕从庆常以陶渊明自比,有《偶兴》诗云:“吾亦陶彭泽,从来懒折腰”。明示己不忘唐犹陶不忘晋,愿永为唐民。吕从庆于南唐(937—975)时卒,终年97岁。临终嘱其子:“勿请撰志铭,书‘唐诗人丰溪渔叟之墓’足矣!”晚唐文学家皮日休曾撰《从庆公传》,叹道:“惜夫天子不知其名,史臣不书其概”,为吕从庆名声不显而惋惜。
舒雅舒雄
舒雅,字子正,南唐旌德四都(今旌阳镇新桥一带)人,生卒年不详。舒雅好学,工文善画,与当时著名文人吴淑齐名。后以词赋为南唐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韩熙载赏识。显德六年(959)韩知贡举时,擢升舒雅为进士第一,世称舒状元。入宋后,先后任将作监丞、太常博士、秘阁校理等职。太宗(976~997)聚集“三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珍贵图书于秘阁,命名儒典校。舒雅等人奉敕纂修校定《论语正义》、《公羊谷梁传说》、《周礼》、《别纂孝经》、《山海经注》、《尔雅》、《七经疏义》、《前后汉纪》、《史纂》、《文苑英华》和《策府元龟》诸书。此外,舒雅还据张僧繇画重绘《山海经图》10卷247种。后来舒雅累迁职方员外郎,出知舒州,宋帝御赐金印紫绶,舒州境内潜山(即天柱山,又称皖山)有胜迹灵仙观,舒雅任期满即奏准主持观事,居观数年,以寄情山水、优游吟咏自乐。大中祥符(1008~1016)初年受封主客郎中,改直昭文馆,转调刑部。宋太平兴国(976~983)以后,“西昆体”诗人相互酬和之作合为《西昆酬唱集》,对当时诗坛影响较大。舒雅为其作者之一。世传舒雅晚年尊慕道教,著有史纂传世,年七十余卒。后人曾在县城北门外为舒雅立状元坊。
舒雄,舒雅之弟,博涉书史。宋端拱二年(989)榜眼,授职太常簿。咸平四年(1001)知荆门军(辖境相当于今湖北荆门、当阳县地),大中祥符七年(1014)知处州(治所在括苍,今浙江丽水县东南),历殿中丞,官至礼部尚书。
清嘉庆《旌德县志·艺文》载:“南唐韩熙载撰格言,舒雅序之;曹汝弼有《海宁集》,舒雄序之。两序皆不可见,则旌邑诗文之散伕者多矣!……旌自二舒以后代有文人”。
王祯
王祯(1271~1368),字伯善,山东东平县人,元代农学家及活版印刷术的改进者。他任旌德县尹(1295~1300)六年中,政仁民惠,功绩卓著,“旌德之民利赖而颂歌之”。
王祯注重以农治县。他在全县每社设立通晓农事的社长一人,专责劝农耕种,种桑、棉、麻等经济作物。王祯身体力行,“躬藉以先耕,后夫人亲蚕以先织”。他在城西黄龙冈建茅屋“山庄”三间,引水筑池,种植莲芡,开垦谷垄稻区,环植桑枣木棉。他听取老农意见,以萍藻饲猪,并在全县推广。王祯重视水利,亲自勘察河流,主持各地修复堤坝工程。元大德二年(1298),旌德大旱。王祯自绘图样,赶制大批“高转筒车”,引水救苗,变歉为丰。王祯创制改进的高筒转车、水碓、水碾等农器,在旌德和皖南山区流传数百年,至本世纪80年代仍依稀可见。
撰写《农书》是王祯的杰出贡献。他早年生活在北方时就留心考察黄河流域农业,任职旌德后又注重总结南方农事经验,并着手编著《农书》。王祯在写作过程中,十分重视老农的智慧和经验,说:“岂知创物利于民,唯有老农真智者”。王祯《农书》在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中是唯一全面记叙中国南北农业的科技专著,其“农器图谱”更是绝无仅有,为后世推崇备至。《农书》问世以来,先后被收入《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武英殿聚珍版全书》和《万有文库》,并被译成几国文字流传海外。建国后,出版过排印本,校点本。附于《农书》的王祯诗作,被后人摘编为《农务集》,收入《元诗选》。
改进活版印刷术,是王祯任旌德县尹时的又一成就。他深感传统刻版印刷费工费时,已有瓦字(泥活字)不尽如人意,乃决计改进。经过两年与刻工共同研究,设计成“活字板韵轮”,制作三万余枚木活字,将活字依韵排列于转轮排字架上,排版时转动轮盘,以字就人,转轮取字,省力省时。大德二年(1298),王祯首次采用这种木活字排印他主修六万多字的《旌德县志》,“不出一月,百部齐成”。王祯把木活字创制法、拣字排版的工艺写成《造活字印书法》,附载于《农书》之末,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活字版印刷术的文献。
王祯对苛政下的百姓颇为体恤,对只知鱼肉百姓、轻视体力劳动的官吏十分愤懑。他指责说:“今夫在上者不知衣食之所自,惟以骄奢为事,不思己之日用、寸丝口饭,皆出于野夫田妇之手;甚者苛敛不已,朘削脂膏以肥己”。他主政旌德时,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集资重修县城永安桥(复名淳源桥,今俗称上市桥)、整修城中道路、修建城门,杜绝春秋社祭官员乡绅趁机“打秋风”,增加百姓负担的流弊;拿出自己俸禄,将赡养孤寡老人的“居养院”扩建为“养济院”,规定“生给衣粮薪炭,死则并给葬具”;经常捐俸为贫民施医舍药;注重兴学,重修学宫和学馆“云章阁”,将阁名易称“尊经阁”,亲自题写匾额。
大德四年((1300),王祯调任永丰(今江西广丰县)县尹时,随带10余辆手推车。一些妒贤之辈挟嫌暗查,始知车上所载乃棉种、桑苗和印刷工具。王祯私囊仍如莅旌时一样,一卷行李,两袖清风!
王祯离旌后,旌德县民于至正九年(1349)在其原“山庄”旧址建“双瑞堂”五间,以怀其功德。《安徽省志·名臣》赞其“种种善迹,口碑载道”。
梅鷟梅鹗
梅鷟,明代学者,字致斋,旌德七都(旌桥乡梅家村)人。正德八年(1513)举人,任南京国子监助教、监课司提举。幼与伯兄梅鹗同学,博闻强记。他毕生研究经义,力攻古文之伪。据宋吴棫、朱熹和宋元间吴澄对《尚书》的阐释,梅鷟著《尚书考异》和《尚书谱》各五卷,怀疑“孔壁古文”(亦称“壁经”,相传在孔子宅壁中发现)、《古文尚书》是孔安国和皇甫谧伪作。此论一出备受称许。清儒阎若璩作《尚书古文疏证》、惠栋著《尚书古文考》,都参考过梅鷟的《尚书考异》、《尚书谱》。梅鷟还有《尚书集莹》、《春秋指要》、《周易集莹》、《古易考原》、《仪礼翼经》、《大元圜注》和《童子问》等书传世。其事迹载入《四库全书提要》。
梅鹗,鷟之伯兄,字百一,号凫山。明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与伯弟梅鷟齐名。梅鹗年轻时笃志好学,读先儒经史诸籍,务求明辨要旨,融会贯通。因家贫僻居,得书艰难,一旦闻知藏有古奇书者,辄登门借阅抄录。梅鹗记忆力强,读书过目不忘;文思敏捷,作文援笔立就。及第后,越发用功,著书20余种,惜大多散佚,仅《凫山集》四卷存世,终年45岁。
张凤翀
张凤翀,字文彩,号岐山,生卒年不详,宁州(云南华宁县)人。明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嘉靖二年(1523)任旌德知县。
嘉靖初年,高淳与宣城等地被派养军马,负担过重,百姓相继起事。宣城发难者何隆等人受到惩处,宣城人不服,高淳人也不甘罢休。巡抚都御史吴廷举为息事宁人,擅自奏请朝廷令旌德饲养军马20匹。张凤翀按令布置,遭旌德百姓群起反对,遂据方扬等人关于旌德不宜养马的陈述,写了《奏旌德免养马疏》上报朝廷。
张凤翀在奏琉中力陈旌德自明初以来,每年缴纳粮米和各种徭役银两,负担已很沉重;且旌德山多地窄,虎狼出没,又无草场;三溪等处虽稍有平地,但被驻军占用一半,“民居尚且无地,岂有牧马处所?”张凤翀指责吴廷举“并未巡历本县”,不察民情。不知旌德山川之险,“为解高淳、宣城之争,遥想远料,忽派马匹”,使“山县小民,实难存活”,自己身为朝廷命官,不得不冒死上言。
他的奏疏写得有理有据,言辞恳切。写好后即派老人吕奎专程进京上奏,自己却穿上囚服,到巡抚都御史衙内申辨。嘉靖帝闻奏后,权衡利弊,只得准奏。张凤翀遂在三溪南湾石壁上刻下“钦免养马”4字,以昭示县人。
旌德旧志曾赞张凤翀:“莅政明决,案无留事,狱无系囚”。因其为官清廉,后升调丹阳。离旌时,只有衣鞋等物3箱。县城百姓为他送行,特赠“万民伞”一把,上绣“父母官”3个大字。张凤翀73岁卒,撰有《岐山稿》。
刘光旸
刘光旸,字雨若,旌德乔亭人,明末清初篆刻家、鉴赏家。刘光旸聪明睿智,对历朝宝器和名贤字画,真赝全能鉴别。顺治(1644~1661)初,尚书冯谧爱其才,招其进京,令刻《快雪堂法帖》(此为汇刻丛帖,所收法书上自魏锺繇、晋王羲之,下至元赵孟,计5卷)。刻石(今在北京)摹镌精良,进呈顺治帝。帝召见,以王羲之墨迹试其才智,一真一伪.刘光旸立判无讹。又外域进有一炉,炉后有“金炉”二字,帝按其字询问,刘称此物并非金炉。而是某朝某年乳母进献某太子饮乳御器。帝深惊异,赐号“古董”,又御书“特赐清班”4字赐刘,授以鸿胪寺序班之职,给了他很高荣誉。康熙十六年(1677)他又刻毕《翰香馆法书》丛帖,以其书斋“翰香馆”为名,由锺繇、王羲之、董其昌等二十八家的82件作品集成。1983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翰香馆法书选》,郭沫若为选本题签。
鲍守业
鲍守业(约1625~1705),字承勋,旌德合锦人,清初木刻家。擅长雕刻人物,刻有长洲(今江苏吴县)钱谷(磬室)绘图本《杂剧新编》。顺治(1644~1661)末年,奉召进京镌刻御像名重一时。出京时都院饯别送行。康熙(1662~1722)年间刻吴门(苏州)汪琎(汝阳)绘图本《怀嵩堂赠言》,又与本县鲍天锡同刻吴门顾云臣(见龙)画文喜堂本《秦楼月传奇》等书插图。康熙六年(1667)镌刻的《华藏庄严世界海图》和与子胤昌合刻《诸神礼佛图》两幅佛教版画,刻工纤细,至今陈列在北京法源寺。其雕版现藏南京博物院,属国家一级文物。《诸神礼佛图》木刻版于1988年9月被选送比利时参加“中国古代科技文物展览”。康熙三十八年(1699)刻明岳端撰《扬州梦》之插图24幅。著名收藏家郑振铎在《中国版画史图录》中说:“旌邑鲍承勋为清初之镌图名手,所镌有《秦月楼》及《杂剧新编》之插图等,此书尤为罕见,故收入焉……可见当时承勋声势之浩大”。他认为鲍天锡或为鲍承勋之子,都是旌德刻工高手,其技艺可与徽州版画刻工魁首歙县虬村黄氏相媲美,并论定“(鲍)承勋为徽派版画之殿军,实刻于苏州,为苏州版画之佼佼者。中国版画至康熙间犹方兴未艾,乃因鲍承勋、朱圭等名家出,使苏派版画崛起,有相帅领先之势”。
刘茂吉
刘茂吉,字其晖,旌德乔亭人,约清乾隆(1736~1795)年间在世,精研天文、地理的科学家。
刘茂吉聪颖过人,构思奇巧。童年时就对天文很感兴趣。八岁即能立竿观影测定时刻,塾师惊异,乡人赞叹,誉称“神童”。后悉心研读天文舆地、星历象数诸书,领悟精深。撰有《北极高度表》、《天地经纬象数要略》、《坤舆图说》等著作,绘制苏、扬、常诸州图和《京省全图》,全都刊行。其中《北极高度表》被收入民国初期编印的《清史稿·艺文》。
刘茂吉不但天文地理著述引人注目,还制有“浑天球”、“量天尺”、“日晷”和“自鸣钟”等天文、计时仪器,精妙准确。乔亭村有一处地方,至今土名仍称“自鸣钟”,足见后人对刘的缅怀。
谭子文
谭子文(1733~1813),名廷柱,常以字相称,世居下洋村,洋川毓文书院创始人。
谭子文“生而体貌魁梧,见者目为伟人”。生平俭约,酷爱读书。幼时家贫,早年经商于六安双河集,经营数十年,乃成富商巨贾。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择其故乡洋(阳)山胜境,创建毓文书院。他亲自设计,自讲堂宿舍以至井灶、厨房、浴室,无不规划周详,计筑房舍堂馆百余间,历时三年竣工。又捐银若干购置学田,以其租息支付院长脩金、生徒薪水。前后耗银二万余两,损折家产过半。
谭子文为培育人才。不惜重金聘名师讲学。所聘院长不拘学术门户之见,皆系当时学者名流,如洪亮吉、孙原湘、包世臣等。毓文书院创办后,声誉与日俱增,招致安徽四府一州(宁国、徽州、池州、太平府和广德直隶州)学子纷至沓来。谭子文自己则一日两至书院,以听琅琅书声为乐,并不时对成绩优异生徒予以褒奖。因此众生徒“多掇科名以去”。吴景贤《洋川毓文书院考》评价说:“旌德洋川毓文书院,是乾嘉时代安徽方面的一个大书院……颇能代表一时的学风”,是当时“讲求汉学书院之翘楚”,可补徽州紫阳书院之不足,“与杭州诂经精舍和广州学海堂鼎立媲美”。清政府为褒奖谭子文兴学义举,物赐予五品顶戴。
毓文书院曾刊印洪亮吉编纂的《洋川毓文书院志》8卷和《更生斋集》16卷。包世臣也在此院编撰《安吴四种》。
除了兴学,谭子文还“识虑宏远,见义必为,如倡修祠宇,捐赈凶荒,营义冢,构茶亭、石道。善行不可枚举”。他多年在外经商,四处奔波,家居日少。其妻江氏操持家政,内外井然有条。谭子文返乡后义举频兴,捐输巨金,江氏每每鼎力襄助促成,时人都赞江氏贤能大方。
谭子文逝世后由其三房后人轮流主持书院教务。同治五年(1866)一场大水,使驰名七十年的毓文书院毁于一旦。
陈柄德
陈柄德(1750~1826),字伯谦,号吉甫,江苏江阴陈墅人。清嘉庆十年至十五年间(1805~1810)三任旌德知县,两次受命解送四川、福建粮饷。
陈柄德出身于世宦之家,幼年聪敏好学,博览古今。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贡,朝考一等第一。因体弱,初充“四库馆”誉录,后任徐州丰县教谕。由于政绩卓异,“堪膺民社”遂升旌德知县。
陈柄德任旌德知县时,县内发生两起凶杀案。一为“李满之案”。本地土豪朱则治与安徽巡抚胡克家有交,仗势横行乡里。一次因对佃户李满不满,便指使家奴捆打,待李满垂危时,朱召唤李父将其领回。李死后,朱却造谣中伤,说李是被其父勒死的。李父畏惧朱的势力,不敢控告。此时,有个朱姓族人,义愤不平而代李上诉。陈柄德亲往查验后,判真凶朱则治绞决(死刑)。对朱挟势抵赖和求情通关节者,陈柄德不为所动,仍维持原判。
二为“汪五贵之案”。此案凶手是死者汪五贵之妻梅氏奸夫汪长春。案发后,汪嫁祸于仇人方万福兄弟三人,唆使死者父亲汪松控告方氏兄弟。当时陈柄德因公离旌,故先由泾县知县代为验尸,当即发现疑情。陈闻讯后,急速返旌,前往现场复查,并面审原告汪松,更觉破绽百出,益发生疑。后经43个昼夜调查分析,终于真相大白。讵料当事者梅氏,未待审讯招供,已自缢于宣城狱中。宁国府知府左辅与梅氏原是亲戚,左私改梅氏为吕姓,此时,前案真凶朱则治家族趁机怂恿汪松上诉陈柄德审判不公,并派人上告都察院,不久此案奉命会审。安徽巡抚胡克家为包庇故交朱则治,俟机报复陈柄德,亲自插手此案。胡借口梅氏姓氏有异,奏报将陈革职。后胡上报案情虽与陈所报相同,按例原审官陈柄德可官复原职,但胡在复查奏章上却诬陈柄德断案枉法,“究非寻常错误可比,业经革职,无庸再议”。遂使陈柄德复职无望,而前案真凶朱则治却从绞决(死刑)改判为监候(死刑缓期执行),继经胡克家再次作弊,最后居然逍遥法外,获释还乡。
陈柄德为官清廉,不卑不亢,疏于应酬,故既失恃于上司,复积怨于同僚,以至在审理两件人命案时,被借故弹劾罢官。逝世后,当时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李兆洛亲撰墓志铭,详述陈的生平事迹,哀其怀才不遇,宦途坎坷,抨击官场舞弊,惩善纵恶。
陈柄德工书善诗,著有《一嵎山房稿》若干卷。任旌德知县时,主持纂修《旌德县志》,至今犹存。
姚配中
姚配中(1792~1844),字仲虞,旌德人,清道光时廪生。自幼聪明睿智,善思勤学。20岁时已博览经史,兼通诸子百家。因其博闻强记,故凡诗礼之学及天文、算法、音韵等,过目后皆能言其旨意。对清代经学家张惠言所著《周易虞氏义》倾心研读,并取字“仲虞”,以激励自己日后步虞氏后尘,悉心治《易》。
姚配中客居广陵(今江苏扬州一带)5年,撰《周易参象》14卷,又作论10篇述其通义,附于编后。回旌德后,重新点校《周易参象》,删改通义,并将通义移列编首,题名《周易姚氏学》,其亲翁汉学家包世荣(季怀)为之作序。书共16卷,微妙精深,很受学者推重。另著有《周易通论月令》2卷、《月令笺》7卷和《易学阐元》3卷。包世荣评道:“仲虞书行于今世,自不及张(惠言)先生之盛,百年后当独为学《易》者宗矣!”
姚配中嗜好琴学。当时东南琴学有金陵(今南京)、常熟、武林(今杭州)三派,而谱调皆出于广陵。姚配中生长于金陵,游学于广陵,得以杂学各派,兼收并蓄。后返旌德读书于栖真山时,对琴学潜心默悟,明辨真伪,去芜存菁,订正世所流行曲十数首,又自制七曲,并将音律、弦数、指法、五音等研究所得著成《琴学》2卷和《琴操题解》1卷。
姚配中长于书法及其理论,撰《书学拾遗》四千余言,师承晋、唐诸家,一扫宋以来谬论,言之成理,多有创见。其书法体现理论,很受时人赞誉。
姚配中虽家贫却重操守,清心寡欲,为人诚笃;无世俗庸习,不趋炎附势,拒于官宦交往,终生不入仕途;喜与同道为友,与学者包世臣交往很深。生前教授乡里20余年,以廪生病逝于家乡。卒后,包世臣撰《清故文学旌德姚君传》纪之。次年,弟子汪守成等集资刊刻其生前著作,依其书斋名,称《一经庐丛书》。
吕贤基吕锦文
吕贤基(1803~1853),字羲音,号鹤田,旌德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二十二年迁任湖广道监察御史,给事中。咸丰元年(1851)任恩科浙江考官,升迁鸿胪寺卿,超擢工部左侍郎,后兼署刑部侍郎。
咸丰帝即位,吕贤基应诏,陈“懋圣学,正人心,育人才,恤民隐”四事,颇受赞许。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进取岳州(今岳阳)和汉阳、汉口,锐不可挡,清军屡被击败。同时南河丰工决口,漕运受阻,灾民屯聚,河工、军需耗资甚巨,部臣束手无策,清廷日益动摇。吕贤基以时事可危,疏请下诏求言。咸丰帝采纳其策,吕贤基由此倍受宠信。咸丰三年正月,吕贤基奉命赴安徽督办团练,疏言宜扼守东西梁山,派重臣驻扎庐州.招抚地方“匪徒”,以抗太平军。但清军未及施行,安庆、江宁即先后为太平军攻克。吕贤基遂推荐编修李鸿章等帮办军事。是时安徽境内清军力薄,地方团练散漫。八月,太平军复克省城安庆。吕贤基赴舒城、桐城劝募团练,声援清军。太平军攻破桐城时,吕贤基驻守舒城,誓为清廷效命。十月,太平军兵临舒城,吕贤基率僚佐登城守御,城陷后投水自尽。
吕贤基死后,清廷赠尚书衔,谥文节公,赐于舒城建祠祭祀。文集有《吕文节公奏疏》2卷、《立诚轩诗》1卷。《清史稿》有传。
吕锦文,吕贤基长子,字寿堂,又字斋,号简卿。咸丰二年进士。撰《文选古字通补训》4卷、《拾遗》1卷、《筹笔闲吟》1卷和《怀研斋吟草》1卷,编选《埙箎雅唱》3卷。父死后,吕锦文由翰林院庶吉士擢升侍读。创办旌德团练局,募捐筹粮,组织乡团,继续与太平军为敌。后设卡老庵,搜刮民财,草菅人命,断绝内外往来,百姓受害惨重,以致雪天掘食死尸,杀人为粮。谚称“旌德人吃人,害在吕锦文……”。
吕佩芬
吕佩芬,约清末民初年间在世,派名烈英,号晓初,又号筱苏,外号季兰子,庙首人。
光绪六年(1880),吕佩芬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福建、顺天、贵州、湖南乡试主考官和同考官,京城经济特科收掌官,国史馆、武英殿和起居注协修,编修处总纂、功臣馆纂修、文处行走、文渊阁校理、直隶永定河道员以及二品衔侍讲等职。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吕佩芬等奏准设立“安徽省铁路公司”,倡修皖赣铁路,计议该路北起芜湖,经湾沚、宣城、宁国、旌德、歙县、屯溪、婺源达江西景德镇。后因朝政腐败,宏图未展。光绪三十三年在家乡庙首倡办正蒙初等小学堂,为本县五所最早的新学之一。吕佩芬著有《东瀛参观学校记》、《湘轺日记》和《特科记事》等书。
王廷甫
王廷甫(1902~1927),又名献发,旌德十三都将军殿(今华坦乡凫山村)人。本县早期中共党员,中共领导的最早农民暴动总指挥,革命烈士。
王廷甫出身于清末一没落的秀才家庭,童年随父就读。十三岁入县城乾泰杂货店当学徒。18岁受雇于胡淦记面店。
1926年春,旌德梅大栋等共产党人租赁胡淦记面店半边店堂,开设辅仁书店,秘密出售和传送革命书刊,王廷甫深受影响,不久,由梅大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皖南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旌德三都补习学校支部成员之一。同年7月,中共党员、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秘书长柯庆施来旌,先后在辅仁书店和仕川村召开秘密会议,指导工作。选派代表去武汉受训。王廷甫被选为工人代表,入安徽省旅鄂党务干部训练班受训3个月。
1927年春,王廷甫等共产党人返回旌德开展革命活动。是时,北伐军已抵达皖南。中共党员谭梓生受委派任旌德县长,王廷甫任县农民自卫军党代表。
同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省政府派国民党第四十军贺耀祖部参谋唐绍尧任旌德县长,残酷镇压革命群众运动,制造白色恐饰。谭梓生等人被迫转移武汉,王廷甫乃留旌德,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后受敌通缉,遂化装离城,在旌德、宁国、绩溪三县交界的偏僻山区仕川村组织和训练农民自卫军,准备举行攻城暴动,驱逐反动县长唐绍尧,重建革命政权。适值赴武汉参加国民党安徽省党代会旌德代表喻世良等人返旌,乃共议攻城计划,决定发动全县各乡农民,配合仕川农民自卫军5月16日(农历四月十六日)攻城,由王任暴动总指挥。5月15日夜,王廷甫在城东瑞市桥西太子殿(今酒厂)开会布置次日行动。因对与会者未严格审查,唐绍尧派遣奸细混进会场。窃听了攻城计划,当晚就将王廷甫等人逮捕。16日凌晨,108名仕川自卫军赶到城下时,既未见总指挥,也不见援军,与城头守敌激战一小时后撤退。
王廷甫被捕后,受尽酷刑,坚忠不屈。5月16日上午,王廷甫等13人在县城上东门外殉难。
梅大梁
梅大梁(1909~1928),旌德三都梅村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梅大梁3岁丧父,由母抚育成人。自功聪明、勤劳、质朴。童年就读于本村私塾和县城凫山小学。1921、1923年,先后在宣城省立第四师范、休宁万安省立第二中学就学。因参与和组织学潮,先后被两校开除。梅大梁回到家乡后,在三都补习学校任教,从事革命工作。
1925年11月,皖南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旌德三都补习学校支部建立,梅大梁为支部成员。同年农历十月初十(公历11月25日),趁县城城隍庙庙会之机,梅大梁与胞兄梅大栋带领补习学校40多名学员,举着有镰刀、斧头图案的大红旗,以宣传办学为名在城里游行,张贴大幅彩色标语,高唱《八平歌》、《农夫四季歌》等革命歌曲,高呼“马克思主义万岁”、“列宁精神不死”等革命口号。梅大梁并在城隍庙前当众演说,鼓动民众起来革命。
1926年春,县政府称梅村“赤化”。补习学校被查封。梅大梁被派到仕川小学任教,和胞兄梅大栋在仕川村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办平民学校,发展11名中共党员。同年5月,根据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党员均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梅大梁遂于6月14日(农历端阳节)组建国民党仕川独立区分部,是我县第一个国民党组织,梅大梁任执行委员,后为县党部筹委会成员,致力农民运动。10月,北伐军攻占武昌,梅大梁被调往武昌大学读书,任该校共青团支部书记。次年3~6月在共青团湖北干部学校学习,聆听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毛泽东等人讲课。毕业后仍回武昌大学从事团的工作,并投身工人运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汪精卫在武汉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梅大梁侥幸脱险回旌,重返仕川小学任教,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28年4月吕宝璋接任旌德县长后,继续“清党”,11月中旬梅大梁在仕川小学被捕,12月10日拂晓在城东水关门外就义,年仅19岁。
江志伊
江志伊(1859~1929),旌德江村人,又名莘农,人称莘农先生,晚年自号迂臾。本县新学创始人。
江志伊自幼从父读书于浙江奉化,19岁补生员(秀才)后回旌德。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顺夭乡试同考官,补贵州思南知府。后任教于安徽省芜湖第二农业学校、省立第五中学。江志伊博览古今群书,兼通西学,旁及树艺、卜筮、医药、道释诸学,与人纵谈经济时务,常令听者悦服。时清廷腐败,外患颇仍。江志伊主张学习西方,以谋革新,认为兴新学、育人才为当务之急。光绪三十一年离京返里。次年与族人江辛等改凫山书院为官立旌阳高等小学堂,为本县第一所新学。同年,又在江村创办公立养正初等小学堂,设男女两部,女部名“育英”,开本县女子新学之先例。
著有《沈氏玄空学》四卷和《农书述要》16卷。
谭梓生
谭梓生(1898~1930),原名德贵,学名谭栋,化名吴继先、王克萍等。旌德下洋村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谭梓生出身于富裕家庭。父亲谭韵南是晚清秀才,思想开明,疏财仗义。谭梓生童年就读于私塾、下洋日新小学和县城凫山书院,1918年其父应聘到宣城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任教,谭梓生也考入该校,旋即投入“五·四”新文化运动。因参与发动进步师生“驱逐反动校长,要求革新教育”活动,触犯校方反动势力,险被开除。后恽代英来宣师任教务主任,团结教育青年,开展革命活动。谭梓生受其影响,革命思想更为坚定。1921年暑假,恽代英离开宣师。同年底,谭梓生转入休宁县万安中学。次年暑假中学毕业后,回乡在日新小学任教,热情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积极组织进步师生开展宣传新文化活动。同时广交青年、农民,启发他们觉悟。1923年,谭梓生考入南京南方大学,次年转入上海法政大学,1925年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校期间常请人冒名顶替读书,自己则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6年大学毕业后,谭梓生受党指派回旌德开展工作,建立中共下洋支部;按上级指示,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在全县建立起四个国民党区党部,成立县党部筹委会,积极领导革命斗争。
1927年初,北伐军到达皖南。谭梓生召集仕川、三溪、朱旺、下洋等地区党部负责人到县城开会,正式成立国民党旌德县党部,颁发布告,欢迎北伐军进城。旌德革命形势的发展,迫使反动知事黎在符挂印出逃。北伐军进驻绩溪后,二军六师政治部即于3月3日委派谭梓生为旌德县长,成为安徽省第一个中共党员县长。3月初,北伐军进城后,谭梓生率领农民自卫军,捕拿全县最大的土豪劣绅吕少丞、方楚屏与县公署“师爷”黄宪民三人,召开群众大会,宣布其罪行,戴高帽游街示众。3月9日,谭梓生正式到县政府视事,城乡绅董赶来拜会。谭梓生告诫他们:“我们这个县政府是为工农群众办事的地方,不是你们这些穿长袍马褂人的天下了”,使这班绅董狼狈而去,平民百姓称誉谭梓生为“草鞋县长”。谭梓生任县长后,立即号召全县各乡组织和扩大农民协会,建立和发展农民自卫军,发动农会积极开展禁赌、禁烟、剪辫子、放脚、打菩萨等活动。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不久,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授意各地召开“庆祝”大会,致电“祝贺”。谭梓生对蒋介石叛变行为深恶痛绝,断然拒之。由于革命形势恶化,4月25日,谭梓生被迫卸任离职。为保存革命力量,5月初谭梓生带领部分同志撤离旌德,转去武汉。谭梓生的家人亦被迫潜逃外地,住房被封,家产被洗劫一空。不久,谭梓生被党组织委任为湖北通城县政府民政科长,与罗荣桓等人领导农民运动,组建农民自卫军150多人。8月22日,农民自卫军智取通城县城,收缴县团防局五六十支枪。不久,通城、崇阳两县农民自卫军进入鄂赣边江西修水县境,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团。随后,谭梓生率部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转战井冈山。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攻占湖南茶陵县,谭梓生被部队指派为该县县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中共党员县长。
1930年6月,谭梓生奉命赴上海与党联系工作,途经旌德,向家乡坚持地下斗争的同志介绍中央苏区情况。随后,带领中共党员谭冰瓯、谭铁肩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8月,三人在上海四马路中华旅社不幸被敌人逮捕,随即押解南京首都卫戍司令部,同年9月26日在雨花台殉难,年仅32岁。
吕惠如吕美荪吕坤秀
吕惠如、吕美荪、吕坤秀,旌德人,吕碧城之姐妹。
吕惠如((1875~1925),原名湘,行名贤钟,字惠如(一作蕙如),又字云英,近代女词人、教育家,吕碧城长姐。九岁能诗,工书善画,任南京两江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多年。其诗稿多佚,惟有《惠如诗稿词稿文存》(《吕氏三姊妹集》之一种)、《惠如长短句》(附吕碧城《晓珠词》后,计词24首)存世。光绪二十六年(1900)吕惠如北上途中,目睹镇江“洋楼重叠,番舶参差”,乃感赋一首《金缕曲》,叹道:“多少英雄期保国……想吾侪总被青山笑。忧国恨,向谁道?”其早年所绘花卉扇面,被《国华》杂志印行。
吕美荪(1879~?),行名贤,后改眉孙、眉生,又易美荪,字清扬,号仲素,别署齐州女布衣。近代女诗人,吕碧城二姐。工诗词,尤精古体诗。历任天津北洋女子公学监督、奉天女子师范学堂总教习,女子美术学校、安徽第二女子师范校长。1935年东游日本,旋居南京多年,晚年寄寓青岛。著有《眉生诗稿词稿》(《吕氏三姊妹集》之一种)、《辽东小草》、《葂丽园诗》、《阳春白雪词》、《瀛洲诗访记》和《葂丽园随笔》等诗文。章士钊早年曾在吕美荪来信后跋云:“淮南三吕,天下知名”,即指吕惠如、吕美荪和吕碧城三姐妹。章太炎评其“五古气味已尊”。吕美荪的诗友颇多,与当时文坛名流赵尔巽、叶恭绰、梁启超、严复、林纾、陈三立、张謇、朱孝臧、樊增祥等常有诗词酬和。
吕坤秀(1888~1914),行名贤满,宇坤秀(一作昆秀),近代女诗人,吕碧城之妹。先后在吉林、厦门女子师范学校任教。为侍奉母亲终身未嫁,27岁病卒于厦门女师。名声不如诸姐显扬。生前诗稿在沪被窃亡失。惟其父《静然斋杂著》后附诗九首,《安徽名媛诗词征略》录其诗二首。诗集《灵华阁诗稿》和《撤珥集》均已散佚。
吕一鹤
吕一鹤(1908~1940)。又名志坚、吕本,旌德白地乡洪川村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本县抗日救亡运动领导人之一。
吕一鹤小学毕业后,在本村开塾课徒。1924年辞教.重入朱旺村成志小学就读,受到革命思想熏陶。毕业后,任庙首小学教师,为梅大栋等共产党人在县城创办的“辅仁书店”尽力集资入股,经常密售革命书刊,向本校师生传播进步思想。1927年3月,旌德成立革命政权,中共党员谭梓生任县长,吕一鹤等人在西乡组织农抗会,开展农民运动。次年夏,中共旌德特别支部建立“旌德县民众教育事业促进会”,组织全县小学教师,发起“倒江运动”,吕一鹤积极投入这次斗争,广泛印发传单,揭露本县反动教育局长江养吾罪行。后因赵某告密,部分进步教师被捕,吕及时转移脱险。1930年,吕一鹤经谭笑萍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吕任庙首小学教务主任期间,因再次参与组织“倒江”活动被捕,后经保释出狱。1938年冬,新四军太平兵站在三溪举办训练班,吕一鹤等数十名青年前往受训。训练结束后,吕与谭笑萍等人组建“旌德县战地服务团”,吕任副团长,亲自带领宣传队在全县城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宣传队每到一地,吕一鹤都向民众发表演说,教唱抗日救亡歌曲,书写大幅标语,绘制宣传壁画。他还根据中共《新华日报》和《救亡日报》编发《总动员》半月刊和《抗战》季刊,宣传鼓动民众抗日救国。
1940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再次掀起反共高潮,吕一鹤转移到新四军军部民运部工作,在泾县章家渡负责组织党的秘密机关田中合作社。不久,调任泾县特种工作团团长,带领团员赴南陵、繁昌、铜陵等地慰问新四军二、三支队抗日将士。“皖南事变”前夕新四军北撤时,吕因提出留守皖南。被误认变节而遭错杀。
1982年12月,经中共徽州地委批准,吕一鹤被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
江朝宗
江朝宗(1861~1943),行名世尧,原名雨丞,民国时改宇澄,道号大中,,斋名四勿轩。因排行第四,世称“四先生”。旌德江村人,寄居六安州麻埠镇(今属金寨县),是北洋军阀重要人物。
江朝宗生而颖异。早年家贫弃学,入清末淮军将领刘铭传所设之麻埠继勋典铺习商。清光绪十年(1884)赴台湾投刘(当时刘督办台湾军务)参与抗击法军。刘部克复基隆后,江被升任海军管带。次年,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后,江返内地办理江南等地赈务。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时,随袁世凯出关,负责前敌饷械及侦探敌情。
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和日本订立《马关条约》后,江朝宗投靠袁世凯。当时袁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委江为参谋营务处和天津武备学堂监督等差。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江负责处理直隶、山东沿海地区义和团和教民之间纠纷案件。因镇压义和团有“功”,经山东巡抚袁世凯保举为同知,并赏戴花翎。次年,经清廷贵族庆亲王奕劻保奏,加三品衔。不久,经奏派办理留京陆军营务兼宿卫营营务,入值内庭宿卫,常与清室王公大臣接触,借机巴结旗人、贵族,多方逢迎奕劻。光绪三十一年江留办京畿冬防,协同守卫皇宫禁地。未几,经直隶总督袁世凯保奏,以知府留于直隶委用。翌年,调赴奉天督队“剿办锦西股匪”,派充阅兵处参赞兼管行营警察事宜。
袁世凯与铁良争掌兵权之际,江朝宗又离袁投铁,受铁信任。当时铁任陆军部尚书,因江以善办军队后勤、粮饷著称,遂委以近畿陆军各镇督练处参议官,仍兼办宿卫营事务。因“守卫出力”,复经奕劻保奏,由委用知府奏至道员补用,加二品衔,并交军机处存记,后受赏三代二品封典.宣统三年(1911)初,奉谕任陕西汉中镇总兵。辛亥革命时,江通电拥护清室,反对共和。陕西宣布独立,江密返北京,复由袁世凯政府国务总理赵秉钧力荐,袁初委其京畿步军统领衙门参谋,不久继任统领,总揽禁城军警大权,掌管北京九门之开启与警卫,同时兼任北京安徽会馆馆长、皖事维持会会长.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成立“登极大典筹备处”,江朝宗为该处成员之一。
1917年,黎元洪总统府与段祺瑞国务院发生府院之争,黎召“辫帅”张勋入京调停。张率兵入京,逼黎以解散国会为调停条件。时伍廷芳为内阁总理,拒不从命,辞职而去。黎乃邀江入府,出任代理总理。于是江朝宗于1917年6月12日当上国务总理,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命令解散国会。时避难上海的国会议员们,以江非阁员不能任代总理为由,联名通电反对。6月24日,江宣告卸任。后又多方讨好张勋,促张拥清复辟。江被张指定为“民国代表”,一同进宫面见溥仪,拥护清室复辟。江受任优差崇文门监督兼清皇室官产处处长。未几,张为段祺瑞击败,江又反张,迎段入京,被段免去步军统领职务,调任为将军府“迪威”将军,明升暗降,实权旁落。1921年,江朝宗保荐许世英为安徽省省长,自己则以“太上省长”自居。此后,江虽失掌军政大权,却以前清遗老、民国伟人、社会名流自命。
江朝宗自清末至民初,均任京官要职,与张作霖、吴佩孚是把兄弟.江在北京和六安、舒城一带拥有大量房产、田地,都是巧取豪夺而来。
早在“九一八”事变前;江朝宗即起投日之意。华北事变时,任伪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七·七”事变北平沦陷后,江先后任“北平临时治安维持会”会长、“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委员兼“北京特别市”市长、“北京古学院”院长和“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充当汉奸,成为民族罪人。
吕碧城
吕碧城(1883~1943),近代杰出女词人,通晓英、法、德三国文字,出身于旌德县仕宦之家。行名贤锡,一名若苏,字圣因,号曼智,别名较多,有晓珠、信芳词侣、宝莲、兰清、清扬、遁天等。
父吕凤岐,清光绪三年(1877)进士,官至山西学政,后定居安徽六安。家有“长恩精舍”书斋,藏有善本、抄本3万余卷。吕碧城姐妹四人,自幼受家学熏陶,皆以文才驰名。吕碧城排行第三,禀赋尤为聪慧,文思敏捷,为姐妹中佼佼者。其父视若掌上明珠。碧城5岁即以“秋雨打梧桐”和对其父“春风吹杨柳”,人皆称奇。7岁能绘巨幅山水,12岁诗文成篇。后因丧父,家产被外人侵占,随母依舅生活数年。吕碧城早年载誉文坛。20岁时只身赴津,被天津《大公报》经理英敛之特邀为助理编辑。此后,吕碧城在京、津各报主持笔改,文名大起,每有词作问世,读者争相传颂。诗人樊增祥亦表“深佩”,并以《金缕曲》一词赠勉。辛亥革命后,吕碧城在上海参加南杜,与词坛名家交往,诗词益精,被柳亚子赞为:“足以担当女诗人而无愧”。吕碧城初有《信芳集》刊行,晚年亲自审订新旧诸作,汇印成《晓珠词》4卷。其诗词多出新意,脍炙人口,反映现实。《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录66位名家词作498首,吕碧城5首殿后,有一代词媛之称。章太炎夫人汤国黎称其“留得人间绝妙词”。
吕碧城中年卜居瑞士,专治佛学,弘扬佛旨,诵经著书,断肉食。倡戒杀,并谋筹中国保护动物会。1929年,吕碧城应邀在维也纳万国保护动物大会上演讲。与会者二十五国公使,代表五千余人听后无不感动,维也纳各报争先刊载其演讲词。在旅居海外和归国期间,吕碧城相继撰有《观无量寿佛经释论》、《观音圣感录》等佛学著作,并有英文译作《普贤行愿品》、《十善叶道经》、《阿弥陀经》、《法华经普门品》等。
吕碧城一生三游欧美,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美术。著有《欧美纪事》、《欧美之光》和《欧美漫游录》(又名《鸿雪姻缘》),其中《欧美之光》畅销一时。此外,还有《美利坚建国史纲》、《文史纲要》、《名学浅说》等。吕碧城晚年集生平诗词、游记诸作编为《吕碧城集》5卷。
吕碧城尚有诸多义举为社会所称道。1904年由友人荐谒袁世凯,被授任天津北洋女子公学总教习。1906年,升任北洋女子师范学校校长,致力妇女教育。吕碧城与革命女侠秋瑾友谊深厚,情同姐妹。1906年吕碧城力助秋瑾创办《中国女报》,特为该报撰写发刊词,提倡女权,宣传革命。次年,秋瑾在绍兴就义,暴尸街头。吕碧城痛失密友,冒杀身之险遣仆偷葬烈士遗体(后由吴芝瑛重新安葬)。抗日战争时期,吕碧城多次在香港报刊上撰文痛斥日军侵华暴行,宣传抗日思想。吕碧城终身未嫁,疏财仗义,乐善好施。1918年出国留学前,从在沪经商盈利中提取十万巨金捐蹭红十字会;在海外时两次捐款,用于宣传保护生态环境;1940年捐款给国内赈灾机构,帮助抗战中流离失所的难民;临终又遗命将全部财产布施佛事。
吕碧城晚年经美洲移居香港,寄身东莲觉苑书屋,念佛著书。第二次世界大战香港沦陷后,吕碧城忧郁而病。1943年1月24日饮恨而逝,遗命火化,将骨灰和面为丸投入海中,吕碧城辞世后,友人、同事多撰文赋诗哀悼,或为之出专集,以示纪念。
刘素
刘素(1877~1945),字守之,祖籍旌德大礼村,生于芜湖。
刘素出生于书香门第,天资聪颖。幼年好学,潜心经史,攻读诗词,童年诗作即在乡里传颂一时。一生所作诗词二三百首,惜多毁于战乱,唯在其女《宋亦英诗词选》中附30余首。其诗词格调清新。功力深厚,备受识者赞誉。刘素生活在国内军阀混战时期,眼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她义愤满腔地在一篇纪事古风中写道:“人言秦政猛如虎,我言秦猛犹堪许。当时尚有避秦人,觅得桃源干净土。争似而今净土无。东南西北血模糊。民作兵兮兵作贼……”,表露了忧国忧民的情愫。并教育子女立志报效国家。
刘索中年后,奋发自学,颇精中医。抗战时期常免费为贫苦百姓施诊,受惠者颇多,深得当地医界推重和群众爱戴。
刘素为人处世,时时以古圣先贤为鉴,她律己甚严,待人宽厚,自奉俭约,助人则乐,广为乡里传颂。
谭笑萍
谭笑萍(1901~1946),又名谭楷、啸平,旌德白地乡下洋村人。中共旌德县委首任书记。
谭笑萍于1920年至1924年先后就读于歙县省立第三中学、上海国民大学。大学毕业后,任南京栖霞山陶行知先生主办的晓庄师范音乐教员。1925年回乡任教于下洋日新小学,次年经堂兄谭梓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任中共下洋支部书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谭被迫转移外地。同年8月,旌德白色恐怖气氛缓和,谭笑萍等人由武汉返旌,在下洋成立中共旌德特别支部,谭任书记。次年7月,特支在谭家碓屋召开全县党的第一次代表会(当时称“党义研究会第一次代表会”),谭主持会议,议决成立旌德旌民众教育事业促进会、开展民众运动、夺取全县教育领导权等议题。秋后因人告密,谭笑萍等10余人被捕,旌德党组织多遭破坏。谭经其父托士绅保释后,继续领导西乡党组织工作。1930年8月,中共旌德西乡区委会成立,谭笑萍被选为书记。1932年3月,中共旌德县委在西乡板桥碓山成立,下辖下洋等6个支部,有党员120多人,谭为首任县委书记。1934年5月,谭笑萍参与筹谋中共大礼村区委组织发动农历六月六(公历7月17日)的大礼村农民抗租暴动。后因叛徒告密,区委委员刘国雨等10余人被捕牺性。谭遭通缉,化装成卖字画艺人逃至浙江桐庐。
“七·七”事变后,谭笑萍由杭州返回旌德。同年冬,与吕一鹤等人组建“旌德县抗敌后援会”,后改为“旌德县战地服务团”,谭任该团组委。1938年,任“旌德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委员,并以校长身份亲自带领庙首小学高年级学生徒步到县城演出抗日救国文艺节目。5月,谭在旌德西乡组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发展队员100多人。新四军军部移驻皖南后。谭笑萍等人经皖南特委书记李步新和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批准重新入党。11月,旌德县委恢复,谭仍任书记,介绍20多名党员和青年知识分子去军部受训。1940年初,胡明调任中共旌德县委书记,李步新将谭介绍给胡明,胡明装作哑巴长工,落脚谭家,与谭一起联络四乡党组织,成立旌德秘密县委,胡明任书记,谭笑萍任副书记,积极恢复各地党组织,发展党员140多人。“皖南事变”后,因叛徒出卖,谭笑萍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46年10月病逝。
田易畴
田易畴(约1887~1949),号范九,河南嵩县人。河南高等巡警学堂及北平京师宪兵学校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路军总指挥部秘书、陆军第七十五师军法处处长等职。1935年1月至1940年12月任旌德县长。在旌德主政六载,与爱国将领、皖南行署主任、县人戴戟私交甚笃,受戴影响,田为旌德做过一些有益之事。
“七·七”事变不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各地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田易畴顺应时势,支持共产党人吕一鹤等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成立“抗敌后援会”(后改称“战地服务团”和“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和农民、工人、商民、文化、妇女等各界抗敌协会,田还亲自担任县优待出征军人家属委员会主任,拨粮优抚抗日军属。
1938年,芜湖等地相继沦陷,旌德成为“小后方”,成千上万难民和散兵游勇、军官眷属纷纷涌入本县,亟待安置。田易畴主持县难民救济支会,创办难民收容所6处,收容和接待过境难民几千人,发给粮食和路费,对定居者多方安置,开辟难民垦殖区。贷款购牛建房,设立难民纺织工厂、罐头制造厂、难童学校等,以期自给自救自教,并命县立平民诊疗所对难民免费施诊。
田易畴亲临各乡,对土地占有和田租进行社会调查,深感“人民所受之苛剥亦与时而俱增”。1940年全县旱灾,田提请行政会议酌减佃农租额,以期缓和农民和地主的阶级矛盾,利于全民抗战。田易畴要求各地广建谷仓,积粮备荒。以丰补歉。分派各乡从县纺织厂领取手工纺机,全面推行纺织,发展农村经济,受到省政府嘉奖。
旌德山多道阻,舟车不通。1945年5月,田易畴奉皖南行署令,与绩溪合修绩、旌(绩溪至旌德三溪)手车道,全长55公里,路宽约3米,中铺石板,可供独轮手推车行驶,使本县交通条件有所改善。
田易畴在任期间,还查禁赌博,废除迷信、陋习,取缔缠足、烟馆、土膏店,严禁贩卖鸦片和种植罂粟。
解放初期,田易畴在休宁县被原侍女之夫杀害,全家五口仅一女幸存,酿成轰动一时的惨案。
江亢虎
江亢虎(1883~1954)原名绍铨,号洪水,亢庐,祖籍旌德县江村,生于江西弋阳陶湾一个仕宦之家,是“中国社会党”领袖、政客、汉奸,也是著名学者。
江亢虎早年进北京同文书院学日语。1901年春,东渡日本,考察政治。不久回国,被北洋大臣袁世凯聘为北洋编译局总办,负责编写华北五省中小学教科书,同时兼任《北洋官报》总纂。翌年复去日本留学。1904年因病辍学回国,任刑部主事和京师大学堂日文教习。同时,由于得因袁世凯、端方资助,又在北京创办四所培养师资的女子学堂。1907年三度赴日,兼习英、法、德文,开始接触“社会主义”理论。1910年春赴欧,游历各国,宣扬“三无主义”(无宗教、无国家、无家庭),以此抵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次年春,其父病逝,江亢虎匆忙回国奔丧守孝。辛亥革命后,江亢虎将他在上海成立的“社会主义研究会”改组为“中国社会党”,宣称这是中国第一个政党,并发表赞同共和、尊重人权、教育平等、遗产归公、改革税制、限制军备、发展公共事业等八项党纲。江亢虎诡称“赞同共和”,但又公开咒骂辛亥革命是“多事以自扰”。由于社会党“无论何人,不须介绍”,“皆得为党员”,不久在全国就有250个基层组织,拥有党员2万余人。
1912年6月,江亢虎到北京多次晋谒袁世凯,陈述他的“社会主义”观点,吁请袁实行“国家社会主义”。为了效忠袁世凯,江联合全国商会、教育会,反对孙中山武装讨袁。1913年6月“二次革命”爆发后,江受到袁世凯冷遇,袁以“中国社会党与俄国虚无党有联络”为由,封禁社会党。江亢虎避风出国,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文化课讲师,后主持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江为表示对美的亲善,将家藏13000多卷图书(其中有他回国搜购的2000多部中国地方志书和家谱)捐赠该馆。1920年江亢虎回国。“五·四”运动后的中国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有广泛兴趣。此时,江亢虎对劳工组织毫无兴趣,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要靠参加国会活动,并积极搜罗余部,再次组建“中国社会党”。
1921年6月,江亢虎以中国社会党代表身份,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次年1月,江在莫斯科参加远东革命政党大会,会晤了列宁、托洛茨基、布哈林,但江的无政府主义政治主张,不可能被以列宁为首的共产国际所采纳,他的“社会党”也未被批准加入共产国际。为寻求国际伙伴,江亢虎再度游说西欧。后于1922年8月回国,9月在上海创办南方大学,自任校长。此时,江亢虎“深感赤化东渐,颇为人心世道之隐忧”,极力攻击“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宣扬他在西欧学到的“新社会主义理论”,即“资产公有”、“选民参政”、“劳工补贴”和“提倡联邦制”等,以图抵消“十月革命”在中国的影响。
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江亢虎也第三次组建中国社会党(次年1月,更名为“中国新社会民主党”),总部设在北京,江自任总理。不久,江以社会党代表资格,出席了段祺瑞召开的“善后会议”,并成为段的制宪委员。1925年8月,江亢虎被新闻界披露两件丑闻而声名狼藉:一是江晋见清废帝溥仪;二是冯玉祥查获的江写给溥仪的恭维信。南方大学师生认为江参预“甲子清室密谋复辟案件”,掀起驱江风潮。江被迫卸去校长职务,并于1926年自行解散“新社会民主党”。次年夏,经美国辗转加拿大,任加拿大大学中国文学院院长及汉学主任教授。
此后,江亢虎逐渐趋向因循守旧,大谈“传统”、“儒学”,宣扬“中国改造只有建立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1933年秋,江自美回国,在上海发表一系列有关儒家哲学的演说,并以《孔子的人生哲学》为题,在上海举办定期讲座,劝人“忠君”,“应走温、良、恭、俭、让等正当的途径”。他还重刊旧作《善生十箴》,决心做“模范新生活运动员”。1935年4月,江亢虎发起成立以“保存文言,反对白话和汉字改革”为宗旨的“存文会”,并主编《讲坛》月刊。
抗日战争爆发后,江亢虎避居香港。1939年9月,他应汪精卫之邀,由港到沪。10月发表《双十节对时局宣言》,主张“以中国固有文化为中心,建设东亚新秩序”,并重新打出“中国社会党”旗号,竭力为汪伪政权效劳。1940年3月至1942年3月,江先后出任汪伪国民政府委员、考试院副院长、代理院长、铨叙部部长等职。抗战胜利后。江亢虎潜藏南京清凉寺为僧,后逃往北平,终被捕获,囚于南京老虎桥监狱。新中国成立后,移押上海提篮桥监狱。1954年12月7日病死狱中。
江亢虎主要著作和文集有《洪水集》、《缚虎记》、《新俄游记》、《台游追记》、《南洋巡回记》、《天宪管窥》、《中国近代元首印象记》、《中国社会改革》和《江亢虎文存初编》、《江亢虎最近言论集》、《江亢虎博士演讲录》等。
陈晓钟
陈晓钟(1911~1955)。字筱宗,化名陈寅、陈震球,安徽省贵池县沙塘村人。
陈晓钟出身地主家庭,南京私立正谊中学肄业。1928年加入“红色互济会”。次年先后加入共青团和共产党。1931年春,陈在芜湖因身份暴露,被国民党通缉。翌年,即向国民党自首叛变,致使中共地下组织负责人王玉山被捕,中共贵池县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1934年在安庆再次出卖党组织,为敌效劳。次年5月加入国民党,并在贵池接受中统特务训练。在《大江日报》、《中国日报》社任职期间,公开进行反共宣传。
1940年12月,陈晓钟升任国民党贵池县党部书记长兼“中统”调查专员后,暗地接受汉奸贿赂,向日伪走私桐油、棉花等禁运品,并与日伪签订“反共协定”,搜捕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1946年8月,陈晓钟调任旌德县长。行前安徽省长李品仙口谕:“你去就是‘剿共’”。陈上任后对内重组反共班底,扩充自己实力,撤换、开除和逮捕异己、“嫌疑”分子,枪杀科员曹某和胡某;对外加紧“清剿”游击区。1947年3月,陈纠集300多武装人员到俞村仕川一带,反复“清剿”。一月之内杀害群众10余人.烧毁民房200余幢,抢杀耕牛200多头、猪300余头。同年中秋节,陈下令县府秘书邵世平逮捕枪杀大礼村6名民兵,并悬首县城北门,惨不忍睹。陈晓钟在任两年多时间内,修建碉堡43座,增配步枪100余支、轻机枪5挺,强拉壮丁360余名,屠杀民兵和群众30余人。1947年春,陈伙同地方实力派、权绅江养吾等贪污修筑旌、宁(旌德至胡乐)公路工赈面粉150吨,倒卖“地方粮”5000市石,牟利750万元(旧币),并将虚报的坏损枪支,强令各乡购买,中饱私囊;勒索壮丁代金米,坐地分赃。陈晓钟灵魂肮脏,淫乱成性,强奸妇女多人,连其胞姐也遭奸污。
陈晓钟1949年1月离旌。皖南解放后,陈流窜浙江,网罗残匪,自任浙皖反共救国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妄图负隅顽抗。6月潜往南京、上海等地进行反革命活动。1950年伪造历史,混入云南昆明市恩光女中任教,接受匪特津贴,企图外逃。1953年9月被捕押解至旌德。1955年1月被人民政府镇压。
汪彭年
汪彭年(1879~1957),字寿臣,号瘦岑。原籍旌德县孙村,祖辈迁居宣城木直街。
汪彭年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中国同盟会会员。1907年和于右任、汪允宗等人在上海英租界创办《神州日报》,并任主笔。该报与当时在日本东京印行的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和留日学界创办的《复报》内外配合,遥相呼应,宣传民主革命,反对君主立宪。报头不用清光绪年号,而以干支纪年,为当时上海报界日销万份以上的大报之一。1909年5月,于右任另办《民呼日报》,将《神州日报》全盘交付汪彭年。居沪期间,汪在龙华镇创办私立惠灵中学,高初中共6班。辛亥革命以后,汪彭年将《神州日报》复转交汪允宗主持,自己赴北京竞选参议院议员。其时,汪彭年对袁世凯窃国称帝颇为愤懑,常有反袁文章见诸《神州日报》。1915年,汪联络一些反袁志士,秘密进行“扶黎废袁”活动,后因事机败露,被迫逃离北京。1923年3月,被北洋军阀政府总统黎元洪任命为安徽淮河道凤阳关监督,后调任安徽省屯垦总局局长。蒋介石执政时,汪参与陈济棠等人倒蒋活动。事败后,出走香港、越南河内等地,最后辗转到云南,受聘为滇军军阀唐继尧幕友。不久唐死,汪先后迁居上海、苏州、宣城、旌德、香港等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全家由香港返回上海。
汪彭年善诗文,工书画。著作有《霞园诗集》,书法擅王羲之《十七帖》;国画专花卉,尤工兰草。生前收藏古字画、书籍多达一百余箱,其中有郑燮竹画、朱耷山石画以及宋徽宗御札等珍品,抗战初期,寓居宣城时,诸多书画全部毁于日军飞机轰炸中。
梅大栋
梅大栋(1901~1957),又名养天,字良楷,化名陈铁如等,旌德三都梅村人,早期中共党员。
梅大栋于1909年进私塾读书,1919年考入宣城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梅入校后,适逢“五·四”运动的革命浪潮波及宣师。在恽代英、萧楚女等进步教师的影响下,梅开始接受革命思想,为该校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22年底毕业后,留校工作。次年10月,由恽代英介绍到江西萍乡安源路矿工会学习“工运”,兼任路矿工人子弟学校教师。1924年1月由李延瑞、吴化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与萧劲光、李镜人代表安源党组织,出席长沙中国国民党湖南省第一次党代会。1925年2月任安源工会(即工人俱乐部)秘书,在主任刘少奇领导下工作。
1925年秋,安源发生“九·三”惨案,党组织遭江西军阀破坏。梅大栋奉调回安徽,从安源带回一尊苏制银质马克思胸像。11月,与曹宣天一起在旌德建立皖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旌德三都补习学校支部,梅大栋为支部负责人。随后组建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并在旌德县城开办“辅仁书店”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1926年11月前往武昌任共青团湖北省委秘书。“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梅大栋由武昌调往芜湖任工会筹备委员。1927年9月再次回旌德恢复党组织,并组织皖南农民秋收暴动。因事机泄露,于1928年11月18日与胞弟梅大梁(中共党员)、堂兄梅树基及各县同志11人被捕入狱。梅大栋被判死刑,12月初掘墙越狱。离旌后,潜往上海,与宣师同学、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李求实(伟森)接上关系,即在上海总工会沪西分会工作,并入东亚大学读书作掩护。1930年8月在东亚大学毕业,调至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社负责通讯工作(当时该报主笔王稼祥,总编辑潘汉年)。1931年1月,中共拟在上海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各地代表密集上海。因一交通员被捕叛变,梅于1月18日晚同其他30余人被公共租界巡捕房捕押,其中林育南、李求实等24人于2月7日被杀害(即“龙华二十四烈士”),梅大栋等人被判刑5年,囚于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监狱。梅于1933年春转送苏州江苏反省院。1934年7月自首出狱后在芜湖养病,与共产党组织脱离关系。
1934年冬至1935年,梅大栋先后在杭州茅家埠民众学校和安徽颖州师范任教。1936年2月考入南京全国度量衡行政人员养成所学习,结业后于同年秋转赴武昌安徽旅鄂中学教书。1938年2月到四川宜宾县度量衡检定所任检定员,同年12月被免职失业。
1939年3月,梅大栋考入成都国民党中央军校。5月集体加入国民党。1940年4月任军校政治部少校政治教官,1942年春升任中校政治教官。1945年10月国民党员向地方党部登记时,梅未登记,遂脱离国民党。1949年军校迁往西昌,梅被遣散,去彭山县青龙乡岳母家务农。1952年人民政府安置他在彭山县文物保管所任保管员。1957年梅在反右运动中受批判,于10月13日自杀身亡,1980年,中共彭山县委为梅大栋恢复名誉。
汪和年
汪和年(约1923~1967),繁昌县人,庙首公社庙首大队大队长,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汪和年出身于一个贫苦农家,8岁随父逃荒来旌德,曾以讨饭、放牛、打长工为生。建国后,历任民兵班长、排长、农业生产互助组长、初级合作社主任、生产大队队长等职。
1967年3月12日早饭后,庙首展旗山突然发生山林火灾,正在三四里外锄麦草的汪和年一见火光,立即丢下锄头,呼唤群众,直奔失火山场。山上烈火熊熊,浓烟滚滚。当汪和年得知还有两个打柴的孩子没有下山时,急忙向赶来扑火的群众布置紧急措施,并强调说:“打火要拦火头,要砍条火路把火拦住!”他把别人安排到比较安全的地方砍火路,为了保住山林,抢救孩子,自己却冲向一人多深的芭茅草丛中。火势愈来愈猛,群众纷纷叫道:“和年,不能进去了!”汪和年一面说:“不要紧!”一面奋力砍火路。顷刻之间,无情的烈火,封住了人们的去路。汪和年已处在浓烟烈火的重重包围之中,但他还在与烈火殊死搏斗,直至被送公社医院抢救。山火扑灭了,两个打柴的孩子得救了,大片山林保住了!汪和年却为灭火而英勇献身!
汪和年公而忘私,工作不分份内份外,遇事都以集体利益为重。1964年的一天,他所在生产队起塘分鱼。汪和年家也分得3条鱼,可他却不声不响地将这3条鱼放进队里另一口塘。1965年初春,芦房里大塘坝忽然出现漏洞。汪和年在塘里扎下一根长竹篙,叫大队书记在岸上扶着,自己冒着生命危险,顺着竹篙钻进一人多深、冰冷刺骨的塘底去堵漏洞。1986年10月,县里组织大队干部到郎溪县参观水利工程时,他用自己的补贴费买了两把窝锹送给队里。1965年,八队一个单身汉生病,汪和年连续一个多月像照顾自己亲人一样照顾病人,直至病愈。队里几家五保户,那家缺什么,有什么事要办,他心里都有一本帐,总是主动帮他们排忧解难。当时,庙首还是个缺林地区。每年造林,汪和年挖母竹跑得最远,挑树苗走在前头。1965年春天,他起早摸晚一天来回一百多里,从南关挑来松树苗。孩子们上山砍柴时,他总要叮嘱一番:“砍柴要爱护树苗,把好苗养起来。”1960年春天,队里种的竹林生出5根新笋,他请一位五保户老人专门看管,当初的5根新笋,如今已发展成绿竹满园。
方有顺
方有顺(1896~1968),旌德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创办人,省农业劳动模范,中共党员。
方有顺原籍安徽桐城县。幼年父母双亡,跟随叔父,几经流浪,32岁定居旌德县新桥村。建国前,一直以放牛、帮工和租种田地为生。
建国初期,方有顺积极投身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冬,他在党的号召下联合5户农民办起全县第一个常年互助组,不久发展到13户。后来,他又帮助其他农民办起两个互助组。他们互助种田开荒,联合兴修水利,组织剩余劳力外出帮人割稻和代粮库加工粮食,兴办粉丝坊和窑厂,使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都有增加。1951年伏旱严重,方有顺不辞辛劳,积极带领组员抗旱保苗,使大灾之年仍获丰收。为进一步增强抗灾能力,同年冬季,他发动全组男女兴修水利,修塘6口,打井1眼,集资置办牛力水车1部,不但使木子树选区52亩无塘无坝靠天收的低产田有水灌溉,而且连附近9亩荒地也成为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
1952年3月。方有顺又联合了3个互助组,率先成立“方有顺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全县发展集体化农业树立了典型。当年这个社提出“向全国应战,向华东挑战”的生产竞赛倡议,全社120亩水田普遍大幅度增产,有的亩产达千斤。方有顺在生产上注重学习外地先进经验,采用新技术,在改良土壤、引用良种、植物保护、多种经营和精耕细作等方面肯下功夫,使生产不断发展。
方有顺富有集体主义思想。初办互助组时,有的组不愿吸收不善种田的农户。他就把他们吸收到自己组里来,言传身教,使他们学会务农.他倡导置办牛车时,开始组员不同意,他先后三次召集大家商议.苦口婆心地进行劝说,后来事成得利,而他家却没有一亩田受益。1951年冬耕,一些组员怕冷不愿下田,而年过半百的方有顺却挽起裤管,不声不响地在别人田里先犁起来。在他的感召下,互助组几天就犁完了全组100多亩冬板田。
方有顺多次被评为省、地、县劳动模范,获得地、县优抚代耕及治安防奸模范等光荣称号。1952年,他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回来时,方有顺将毛主席给的香烟和用10万元(旧版人民币)零用钱买毛巾送给社员们,让大家分享幸福,群众亲切地称他“方劳模”。
汤太元
汤太元(1914~1968),又名汤太炎,中共党员。双河乡下怡汤村人。
汤出身农家,青年时代就读于泾县黄田培风中学。“七·七”事变后,在旌德北乡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8月,被党组织选派到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教导队受训,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3月,返回旌德开展革命活动。1939年4月底,旌德党组织在汤家召开会议,成立中共旌德县工作委员会。汤太元任工委委员。6月,任中共旌(德)、太(平)、石(埭)中心县委宣传部长。此后,汤太元在旌德北乡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先后组建汤村、霍家、大礼村3个支部,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动员青年参加新四军,扩充抗日武装力量。1940年,国民党顽固派反共活动日益加剧。4月,汤太元奉命将党的工作移交给胡明后去新四军军部。“皖南事变”前夕,又奉调苏南。“皖南事变”后,汤太元在苏、皖地区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历任中共江苏省阜东县四区、二区区委书记,八淮区长、阜东县民政科长,渤海区党委、地委组织科长等职。
建国后,汤太元历任芜湖市委组织科长、郎溪县委书记和福建省建筑公司、福州市电力公司、国务院重工业部第一机装公司和冶金部电机安装公司的党委书记,第六冶金建设公司副经理等职。“文革”中于1968年被迫害致死,1978年6月,六冶建设公司党委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戴戟
戴戟(1895~1973),祖籍旌德大礼村,生于苏州,名光祖,字孝悃,爱国将领。
戴戟幼年家贫,父母早逝,在商店学徒。15岁到上海参加学生军。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后历任滇、粤军排长、连长、团副、团长等职。1925~1945年,相继担任国民革命军团长、副师长、师长、淞沪警备司令、福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委员、安徽省政府委员、民政厅长、国民党中央军委会高参、皖南行署主任、联勤总部东南补给区司令等职。1946年拒任国民党中训团团员。1948年冬开始在上海从事民主活动。建国以后,戴戟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民革上海市分部筹委会委员、安徽省体委主任、省政协副主席、副省长、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安徽省主任委员等职。
北伐战争汀泗桥战役时,戴戟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第三十团团长,亲冒枪林弹雨,率部冲锋陷阵,激战中身负重伤。“七·一五”政变后,戴戟藉口创伤复发,愤辞军职,寓居上海。
“九·一八”事变后,戴戟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积极反对内战,进行反蒋抗日活动。“一·二八”事变时,戴戟作为淞沪警备司令,积极协同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作战。事变前夕,十九路军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戴戟也到会演讲,号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败何足计,生死何足论。我辈只有尽军人守土御侮的天职,与倭奴一决死战。”并写下遗书誓与上海共存亡。事变发生后,戴戟与蒋光鼐、蔡廷锴连夜步行赶到真茹车站,进行作战部署。淞沪抗战在上海军民的支持和全国的声援下,坚持一个多月,使日军受到沉重打击,死伤万余人,被迫三次增兵,三易主帅。戴戟由此成为著名爱国将领。
1933年冬,蔡廷锴、李济深等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公开宣布反蒋,并与红军签订抗日反蒋协定,戴戟为该政府委员。
1937年,戴戟撰写《神圣的抗战》,痛斥日军侵华暴行,褒扬前线抗日兵士,激发民众爱国精神,号召军民同仇敌汽,救亡图存,并向国民政府请缨,要求再赴国难,却被委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高参。1938~1940年,戴戟在屯溪任皖南行署主任期间,与皖南地区共产党组织和新四军军部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积极支持抗日救亡运动和建立皖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亲任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皖南办事处主任。在恢复皖南公路交通、恢复和扩建学校、救济流亡难民以及保护农村劳动力等方面,屡有政绩,受到皖南人民称颂。鉴于当时鸦片毒害严重,1939年戴戟设立皖南戒烟所,将各县吸毒者集中屯溪,强令限期戒绝,效果较好,被誉为“皖南林则徐”。由于受国民党CC系排挤,戴戟被迫于1940年4月辞去皖南行署主任职务。
抗战初期,戴戟挚友、共产党特别党员范治农,任第三战区皖南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组织组副组长,在青阳县被三战区特务逮捕。戴戟闻讯后,立即发电到三战区保释,并派人斡旋,与国民党有关当局疏通关系;加之中共派在三战区任政治部专员的宦乡等人多方营救,终于使范获释。1949年春,由戴戟出面联络,协助中共对国民党廖运泽等部队进行策反工作,使廖部官兵起义成功。
抗美援朝初期,戴戟长子、次子相继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保家卫国。戴戟满怀爱国心、父子情,对两子参军一一勉励。
戴戟一生为人正派,持身严谨,秉性耿直,富有正义感。“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两名“造反派”威逼戴戟出据诬陷某人是国民党特务,戴戟当即表示不能从命,决不坑害无辜。晚年对台湾回归祖国十分关心;对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孜孜不倦,竭尽心力。
梅树基
梅树基(1888~1974),原名桂生,旌德南关乡梅村人,中医,民主人士,安徽省文史馆馆员。
梅树基早年在屯溪私塾读书七八年,随父学过银匠,青年时经营米业。1926年,其堂弟、共产党员梅大栋在旌德进行革命活动时,梅树基是积极分子之一。1927年3~4月,和谭笑萍等4人先后赴安庆、武昌出席国民党安徽省代表大会。梅树基返旌后,因白色恐怖笼罩全县,5月再次出走武汉,暂住皖苏避难所,不久任汉阳兵工厂子弟学校总事务处主任。“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到鄂南通城县政府第二科科长谭梓生处避难,旋因投奔朱德部队未遂,复取道武汉返回旌德。次年11月,共产党员梅大栋、梅大梁被捕入狱。为搭救梅氏兄弟,梅树基不畏艰险前往安庆国民党省政府代为上诉,讵料反遭追踪至安庆的旌德反动县长吕宝璋诬害,结果身陷囹圄。梅树基入狱4年,苦攻中医,学有所成,获释回家后即以行医为生。
梅树基外出行医,不要病家用轿接送,而是自备毛驴代步,并时常为贫苦百姓免费施诊,受惠者颇多,其良好医德广为乡里赞颂。“皖南事变”后,梅树基既义务为游击队治病,又以医生身份作掩护为游击队搜集情报。
建国后,梅树基曾任旌德县各界人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革命老区代表、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等职。任省文史馆员后,以其耳闻目睹、亲身经历和感受,撰写极有史料价值的《旌德革命史略》。
余小忠
余小忠(1969~1982),旌德江村小学五年级“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
1982年5月22日下午4时许,余小忠的邻居、10岁的江森不慎失足滑入枫木干“锅底塘”,眼看就要被水吞没。在这危急时刻,正在塘边洗手的余小忠不顾自己不会游泳,奋不顾身跳入塘中,一把抓住江森的手,一边拉一边大声喊弟弟:“小海,快下来帮忙,我一个人拉不动!”可是10岁的小海也不会游泳,当他下到齐腰深的水中时,就再也无法往前走了,只得慌忙回到岸上大声呼救。这时,余小忠再次竭尽全力,终于把江森推到浅水处,江森得救了,余小忠却被塘水淹没。余小忠牺牲后,旌德县委、县政府批准追受他为优秀少先队员,徽州行署教育局、团地委通报表彰,号召全区广大青少年向余小忠学习。
余小忠出生在一个勤劳、俭朴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养成爱劳动、做好事的品德。与他同座的一个同学,平时比较顽皮,学习成绩差。在他长期热情帮助下,这个同学各方面都有进步。遇到小同学摔倒了,他总给搀起来,衣服弄脏了,给揩干净。路远的同学值日,遇到天要下雨时,他总是叫他们先回去,自己顶替他们抹桌扫地。学校厕所脏了,他主动给打扫干净。班上桌凳坏了,他不声不响地从家里拿来钉子、木板修好。1981年11月的一天下午,他和同学们一道去河边挑沙填学校操场沙坑,为了挑取好沙,他赤脚站在寒冷的水里用手一捧一捧地把沙装进粪箕,挑了一担又一担,结果手弄破了,肩膀也磨红了。
余小忠在班上担任学习小组长,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一次,他发现一个同学语文作业没有交,就马上赶到离学校一里多路的那个同学家里取回作业交给老师批改。同学们背书时,他看得很仔细,把多字、漏字和读错的字都做上记号,等同学背完,再向同学一一指出。班主任和老师们都说:“余小忠同学是我们教学中一个有力的小助手”。
江绍原
江绍原(1898~1983),又名绍平,旌德江村人,宗教学和民俗学家。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五·四”运动时,江参与火烧赵家楼的爱国行动,是当时被捕的30多人之一。释放后,两次留学美国,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加利福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从事民俗学翻译和研究,是《语丝》发起人和主要撰稿人之一。江绍原与鲁迅过从甚密,常通书信;在学术和事业上,受到鲁迅始终如一的关怀与支持。1927年春经鲁迅推荐。江出任广州中山大学英文系教授并代理系主任。“四·一二”政变后,鲁迅坚决辞去中大一切职务,江亦愤而辞职,于7月初离粤赴杭,另谋职业。
建国后,江任山西大学教授。1956年后从事编辑工作,历任科学出版社副编审、编审,商务印书馆编审。著作主要有《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发须爪》、《血与天癸》,译有《实生论大旨》、《宗教的出生与长成》等。
程开贵
程开贵(1903~1983),全国林业劳动模范,中共党员,曾任俞村公社仕川大队林管会主任、林场场长和旌德县林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程开贵原籍绩溪县,从小随父帮工种山。1931年因山洪暴发,携带妻小四口逃荒,流落在旌德县仕川村一个山棚里,靠租种荒山度日。仕川村地处旌德、绩溪、宁国三县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由于国民党军队清山“剿共”,大肆放火烧山,使山林遭受严重破坏。解放前夕,全村8000多亩山场仅存林山1065亩,木材蓄积量仅1600多立方米,山村极度贫穷荒凉。当时流传着:“山上少树地少苗,一没吃来二没烧”的辛酸民谣。
建国以后。程开贵以主人翁的姿态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植树造林,重建家园。不论阴晴雨雪、严寒酷暑,他总是脚穿草鞋,肩扛锄头,腰挂柴刀,和大家一起采种种树,始终以山为家,以树为命,以林为业,踏遍全村每一处山场。在长期林业生产实践中,程开贵不断摸索试验,终于使“四季插杉”获得成功,杉苗成活率达95%以上,从而解决了仕川造林苗木不足的难题,对全县林业发展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程开贵虽身居林区,手握“林权”,但他却一木不沾,惜树如金。建国以来,全村100多户农民先后盖起新房。不少人也劝他拆旧建新,改善住宿条件,他都婉言谢绝,全家仍住在破旧的宝莲庵里。一年冬天,他女婿从四五十里外专程登门,想向他讨根毛竹为孩子箍火桶。他对女婿说:“为国家、为集体,你要一万根都有,可是送人情,我连处理一根茅草的权力也没有!”“文化大革命”期间,乱砍滥伐情况严重,程开贵更是日夜在林山巡逻护林防火。对那些上山砍树赚钱的人,他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地劝他们下山;对少数不听劝阻,执意砍树的人,他挺身而出,双手抱树说:“要砍你们就砍我,集体的树不准动!”由于他正言厉色,舍命护林,终于保住了树木,集体财产免遭损失。1950~1962年连续13年未发生山林火灾。
由于程开贵三十多年如一日,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使仕川村林业发展迅速。目前,全村有林面积已达7000余亩,木材蓄积量6500立方米,年交售量500立方米。程开贵先后14次被评为全国、全省、全县林业劳动模范。1958年12月,程开贵出席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朱剑农
朱剑农(1910~1986),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中共党员,旌德朱旺村人。
朱剑农幼年丧父,由祖父抚育成人。童年就读于本乡私塾及县城高级小学,后考进南京安徽公学中学部。1928年秋升入上海大陆大学经济系,后转上海法学院学习。1932年大学毕业。1935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明治大学研究农村经济。1944年以其论文《自耕农扶植问题》获教授职称。此后在国立商学院、四川大学、安徽大学和湖南大学等高等院校任经济学教授。建国后,朱剑农历任湖南大学财经学院院长、教授,中南财经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科学院武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顾问、研究员,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执行主席、顾问。湖北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干事、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顾问以及湖北省政协委员等职。
朱剑农早在中学时代就爱读进步书刊,追求救国救民真理。1926年冬,他辍学返乡迎接北伐军,投身农民革命运动,在北乡一带组织农民协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迫离乡,在武汉遇共产党人挥代英等,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不久回乡在成志小学任教,192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反对本县反动教育当局的斗争,成为县教育促进会的活动分子和平民夜校组织者。同年秋,由于革命形势继续恶化,朱剑农转移上海,一面在大学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一面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任上海法学院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支部书记。“一·二八”事变后,为上海大学生联合会主席团成员。大学毕业不久即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在狱中,他研究各派资产阶级经济学。出狱后留学日本,又大量攻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受到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先驱者、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的思想影响,决心毕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七·七”事变后,朱剑农归国抗日,在郭沫若主持下,积极从事战地文化服务工作。后辗转各地,潜心研究我国抗战时期工、农、商、外贸等方面经济问题,在《东方杂志》、《新中华》等多种报刊上发表大量的经济学论文。在大学任教期间,朱剑农更加勤奋地从事理论研究和编撰学术著作,并公开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积极支持进步学生运动,参加校内外“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群众斗争,因而屡遭解聘。
建国后,朱剑农学术研究成果更为丰硕,主要是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作用、社会主义农业级差地租和土壤经济向题4个方面。在不少问题上,他提出独到见解,为丰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作出了贡献。60年代初,他主编的《大众经济学》被康生一伙诬为有“倾向性错误”,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虽被迫离任,但仍不中断学术研究。
朱剑农治学严谨,认真求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他在50多年的科研和教学生涯中,发表各种学术专著近20部,论文百多篇,共约300万字。其中有影响的代表作除《自耕农扶植问题》外,还有《土地经济学原理》,是我国研究土地经济问题最早的专著。在《用历史观点考察商品的概念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一书中,他主张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的观点,被当时学术界公认为“宽派商品论”主要代表之一。此外,他主编的《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研究》一书,被列为我国“六五”计划期间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朱剑农1986年3月23日在武昌病逝,终年76岁。同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江汉论坛》第4期特设“纪念著名经济学家朱剑农同志”专栏,载文追念这位著名经济学家。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