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油加工
(一)粮食加工
建国前,粮食加工主要依靠水碓、脚碓、木砻、石碾,以水碓为主。大碓多至12臼,每昼夜可加工1000多公斤粮食。碓主多为富户,除自办自用外,大多持证营业或出租经营,加工费按所舂稻谷量的5~7%收取。民国时期,全县有水碓60余处,从业200余人。机械加工粮食仅县城私营光明电灯碾米股份有限公司。抗战期间,每年几百万公斤军粮主要依靠水碓加工外运,县、区、乡各级都有碓主组成的军粮加工队。
1952年,光明电灯碾米股份有限公司改组为公私合营裕民粮食加工厂,1957年改名旌阳米厂(1966年改为国营粮食加工厂)。此后至1962年,县粮食局在三溪、庙首、白地、汤村建碾米厂,采用机械加工粮食。各社队也逐渐兴办粮食加工厂,碾米机从1964年1台发展到1970年的77台,1978年增至480台、磨粉机145部,基本取代了水碓砻碾。1985年县粮食加工厂生产的标准一等早籼米获省优产品称号和商业部“信得过产品”证书,1986年加工的标准一等晚粳米又获省优质产品证书。1987年该厂有机械总动力532千瓦,固定资产38万元,职工35人,年加工能力近万吨。全县乡村集体和私营碾米机516台、磨粉机292台。
(二)油料加工
50年代前,油料加工靠私营油坊,主要设施有木榨、石碾、石磨、锅灶等。民国期间,全县有油坊30余家、油厂2家,从业百余人。较大的有汪金有油坊,乔亭油坊、三溪榨油厂和县办中心工厂(有时也加工粮食)。建国初期尚有私营油坊23家,后逐渐变基层供销合作社经营。1957年,粮食局接收各基层供销社油坊10个,建成县油脂加工厂,下设版书、俞村、乔亭、三溪、梯云(云乐)、兴隆、合庆、白地8个油脂生产组,统一领导、统一核算。1962年底,乔亭、朱庆、板桥、华坦4个公社有5个村办油坊恢复榨油,接受粮食部门委托的油料加工和代农加工。1965年,县油厂和三溪油脂生产组并入县米厂,余皆下放给当地粮站经营。1966年后,梯云、兴隆、乔亭等粮站管理的油坊下放给所在公社、大队。1968年县米厂油脂加工车间购置轧籽辊,代替畜力破籽;1970年又添置烘车,开始机械加工油料,日处理油料可达4吨。1972年,恢复县油脂加工厂,辖旌阳、三溪2个油脂车间及俞村、朱庆2油坊。1975年油厂实现全程流水作业,日处理油料12吨。1979年后,扩建厂房,添置设备,到1985年有机械总动力256千瓦,年产油脂1300吨,其二级油达国家标准。1987年县粮食局在蔡家桥建立油脂科学实验厂。各乡村油料机械加工也发展起来,全县共有集体和私营榨油机17台。
二、食品加工
1958年,粮食局接收私营面坊,建立杂品加工厂,生产面条、饴糖。机面系手工和粉,人力压皮,阳光晒干,日人均生产干面条20公斤。1970年购置四联组旧面机一部,自制和粉机一台,配置烘房,加工效率大为提高,平均班产干面条一吨。1979年新建年糕车间。1981年改为粮油食品厂,加工粮油复制品五大类30多种。1982年开始生产糕点,班产糕点200公斤。1984年主要生产工艺实现机械化,班产干面条1.5~1.7吨,糕点300—500公斤。1987年机械总动力83千瓦,年产面条、糕点、豆制品300多吨。城乡集体和个体面坊、豆腐坊散布各乡村,维持民食民用。
三、饲料加工
粮食部门经营的饲料,原来只有糠麸、稻壳机制二八统糠、三七统糠、四六统糠、五五统糠等粗饲料。1984年成立县饲料公司,投资21万元,兴建饲料加工厂,生产机制配合饲料,扩大饲料来源,改变饲料结构,实行产、供、销一条龙,以多产、薄利、多销为经营原则。1985年生产供应配合饲料3661吨。1987年饲料加工厂安装颗粒压制机、冷却机、振动分级筛等设备,提高生产能力,全年生产供应各种饲料3300吨。
1987年,全县国营粮油、食品、饲料加工企业固定资产187万元,职工163人,全年总产值508万元,实现利润20万元。
若干年份粮油加工产量统计表

上一篇:第二节 储运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