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街道
县城街道历史悠久。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县令姚应辰首倡募捐。鸠工伐石,重筑东南二街。元元贞元年(1295),县尹王祯营建县城四门。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知县赵在度地筑城,城垣周长891丈,立城门7座,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全面修葺。民国35年(1946)县商会筹款兴修上东门至北门街道,恢复菜市场。至1949年,河东有上市街、笃枯巷、九思巷、十字街、东巷、中市街、招贤街、集贤街、殿前9条街道,河西有南街、市心街、土街、球场街、江夏街、道府前、毛榨巷、里仁街、西街、营坎、里巷11条街巷。其中球场街和江夏街是商店最集中的主要老街,街道路面全由石板铺筑,宽2米左右。
1952年修南雄公路拆除城墙,扩展城区面积。此后对河西各街道进行多次大修,1964年拓宽解放街。1979年后对和平路、张家坦、南门路进行拓宽维修,铺砌六角形水泥预制块,路面质量显著提高。和平路原为荒陬,现为城内最新街道,宽14米。1986年基建局集资拓修河西北路和胜利东路东段,使坑洼泥泞的路面宽敞平整。其他生活区市井路巷亦多经治理改造,焕然一新。河东各街巷清代曾是商业闹市区,现沿旌宁公路两侧新建连片厂房,成为工业区。1987年县城共有主要街巷16条,总长11174米。
县城新旧街道对照表

二、公共设施
(一)给排水
1.给水
建国前,城区居民靠肩挑手提汲取河水、井水饮用,今城内尚遗有黄家井等3口古井。60年代初,饮食服务经理部清泉浴池和旌阳饭店建造简易贮水塔,用电泵抽取河水和井水。1979年4月县自来水厂在城南梓山脚兴建,1980年下半年竣工供水。该厂以徽水为水源,大口井取水,依次通过反应池→沉淀池→滤池→清水池→二泵池→高位水池→输水管至用户。输水管道有100~300毫米口径铸铁主管1985米、支水管3230米,日供水量2800吨,总投资35万元。1987年用户840户(其中单位260户),年售水量45.7万吨。
2.排水
县城西高东低,城内雨水经明暗沟道入河。建国前每遇大雨,沟道排泄不及,街道辄成泽国,纵雨止流息,地面犹自泥泞,行人深感不便。明万历35年(1607)在上东门和北门等处设立水关,排泄城中积水。民国30年(1941)7月旌阳镇曾向县商会、适龄壮丁和殷实户派募4700元,全面疏浚城内沟道。建国后,1953年12月城厢区公所组织砖工对城内500米主沟道进行了全面整修。1964年结合整修上东门至黄家井段老街改造下水道,浆砌石阴沟395米,以后结合整修老街继续改造黄家井至北门段下水道,街道中每隔20米设置窨井一口,从此雨水排放迅速,道路清洁。
(二)路灯
70年代后期,随新安江水电站供电,开始在解放街、南门路、营坎路等处陆续安装路灯30余盏,由供电局管理。1981年交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接管,派专人维修。此后逐渐发展,1987年路灯增至71盏,全系高压水银荧光灯,功率50~125瓦,分布于解放街、河东路、河西路、胜利路、和平路等主要街道及旌阳大桥;另有60瓦白炽灯5盏安装于公共厕所。
(三)绿化
50年代前城内古树浓郁,1958年后逐渐稀疏。70年代后期开始县城绿化工作,在解放街、和平路、胜利西路等主要街道两侧栽植法国梧桐,现均已绿树成荫。80年代在公共场所、交通要道如张家坦、和平路、营坎路等处建苗圃、花坛。县委会、政府大院、梓山宾馆绿树掩映,粮食局、农业局、外贸局、老干部乐园、县医院花木葱茏。1986年在旌阳桥西头新建一座小公园,面积486平方米。园内花木扶疏有仿古六角凉亭,水榭和葡萄架等,投资2.4万元,由县财政局拨款。1987年城区绿化面积约1500平方米。
(四)桥梁
淳源桥原名平政桥,俗称上市桥。宋元丰五年(1082)县令马建,后历经修葺。至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被洪水摧毁,由邑绅饶履吉独资重建,留存至今。该桥4个桥墩均无分水尖,利用桥身与河道的夹角,以墩角自然分水,在桥梁建筑中独具一格。
驾虹桥俗称中市桥。明永乐十年(1412)建。原为石垛木梁,明嘉靖时(1522~1566)改石垛石梁。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洪水冲圮,当年重修。民国30年(1941)7月29日遭日军飞机轰炸,损坏部分桥面条石,后修复。1957年、1964年两度修整,装添钢管栏杆。1984年县政府拨款1.2万元,仿古重造桥上四角凉亭,并安装电灯。
黄济桥俗称下市桥。始建于明嘉靖中期。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县城黄氏捐资易地重建。为5跨石拱型,两侧护以低石拦板,两端有石级,中设独轮车道。1986年4月28日夜,桥西侧第2、3两墩被洪水冲塌,桥面坍落4米宽,城建局筹资3.88万元及时组织石工抢修,当年10月6日修竣。
瑞市桥原名惠济桥,横跨城东白沙河。康熙五十七年重建,3跨石梁,不甚坚固。1976年改建为3孔石拱桥,孔跨10米,桥长42米,高5米、宽6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1米),柏油路面,两侧水泥栏杆。
旌阳桥位于县城东南、淳源桥上游,由交通部门兴建,1983年5月~1984年6月施工。总投资38.76万元。属空腹式圆弧石拱型,水泥桥面,全长63米,总宽15米,3孔,两侧人行道各宽1米,水泥栏杆,装有路灯。
(五)河坝、护岸
1952年县人民政府拨款2140元修筑东门拦河石坝,长50米,宽5.6米,中留溢洪孔,西砌溢洪道。建坝材料主要取自城墙基石。坝建成后,可拦蓄徽水灌溉附近田地,并流经溢洪道供居民常年洗涤。溢洪道石埂,水泥砌筑、砂浆抹面,兼作洗涤蹲台和走道。1953年12月中东门、下东门河边各建台阶式洗衣石埠1处。
1981年12月17日动工兴建城区河道护岸,1984年3月竣工。护岸块石浆砌,长1090米,顶宽0.5米。均高3.5米,连同附属工程,共支出8.7万元。此工程既可保护徽水沿岸房屋,又可使北门畈6930亩田地免遭旱涝。
三、房屋建设
清乾隆年间以后,城区人口日益增多,房屋鳞次栉比。咸丰、同治年间,因兵燹频仍、天灾人祸而淅次衰落,房屋毁损严重。河东唯剩旧街之名,而无市廛之实,大片宅基辟为菜园。及至民国时期,县城房屋唯店铺较多,以南门、土街、上东门、北门一带最为集中。店面多为排门,朝下暮上。木梁柱承重构架,砖墙围护,出檐1米余。店铺山墙为马头墙(封火墙),高出屋面,除作装饰外,兼起防火作用。民居较少,徽水两岸,住宅稀疏。几幢公用房屋,多为明清老房,新建很少。民国28年(1939)县政府新建一幢“无忝居”平房,面积不足50平方米,且未粉刷。民国35年县政府组织大修孔庙群。其中大成殿为歇山式屋顶,四戗脊翘起,悬以风铃,四壁赭红,殿前石砌丹墀。窗扇精镂图案,庄严古朴。殿前两侧东西庑廊,仍完好如初。
建国后,县城房屋建设逐步加快。50年代以改建、扩建为主,多为砖木结构平房。1953年县人民政府在县署旧址建成第一幢办公平房。1956年县政府新造第一幢二层砖木结构宿舍,建筑面积1567平方米,是50年代本县规模最大的建筑物。1955~1959年建公房较多,建筑面积达35083平方米,占50年代新增公房43929平方米的79.9%。1960~1969年新增公房20057平方米。70年代开始,房屋建设步伐加快。办公、营业、教学大楼、职工宿舍和饮食服务用房成批矗立,并向多层混合结构和框架结构发展。1970~1979年新增公房80049平方米,比50~60年代总和还多16063平方米。70年代末成立基建局后,县城改造和建设更快,80年代市政面貌年新月异。1980~1987年竣工公房面积63108平方米。其中,政府、人大、公检法、电影公司大楼等办公用房均为四层混合或半框架结构,饮服公司、广播电视、供销商场、砩石矿大楼属5~6层混合或框架结构。建筑风格追求艺术造型,如解放街的五交化大楼外墙曲折多棱,富于变化,一反传统的单调平板立面。梓山宾馆粉墙黛瓦,外挑曲板阳台,内配木柱长廊,马头墙高耸,具徽派建筑风格。门厅精雕细镂,宛然明清古风,中西合璧。不少营业楼的外墙内柱,镶有玛赛克、大理石面层,内壁则用涂料、滚花或胶贴图案墙布。大厅、商场多装各式新颖灯具,优美高雅。私人建房也日益增多,徽水两岸,民房错落有致。梓山脚昔日瓦砾场已建成新的连片居民点。1983~1987年有208户城镇居民和菜农筹资165.8万元,建成私房23055平方米,人均30.11平方米。从县境解放到1987年末,县城建造公私房屋累计达48.57万平方米,为1949年房屋总面积的8.61倍。其中多为办公营业用房、宿舍私宅等,其次是广播电视大楼、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影剧院等文化设施0.89万平方米,中小学校4所2.1万平方米,中、西医院2所0.25万平方米,较大的旅社共0.97万平方米,滨河小商品市场0.25万平方米。这些房屋砖木结构占56.29%,混合结构占36.79%,2~3层占45.41%,4~6层占6.29%。
旌阳镇1985年房屋普查情况统计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