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苎麻
本县苎麻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元代王祯《农书》和历代县志均有记载。1983年以来,全县各乡镇都扩大种麻面积,至1986年达24696亩,总产量1963吨。其中庙首乡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县之首。品种有:旌德青、旌德白、旌德黄、芦竹青、75—10、黑皮蔸、黄壳早和湘苎一号等8个品种。其中“旌德青”的种植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8.3%。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纤维支数1984支,单纤维拉力2864克,断裂长度56.46千米,回潮率7.9%,收获期弹性大,系麻纺工业原料的上品,畅销省内外。在全国苎麻种植区划中,本县属最适宜区(长江南部麻区),被列为全国7个重点苎麻产地之一。
二、生姜
生姜是本县的传统产品,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元朝时就已有种姜习惯,加之长期存优汰劣,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种。1981年全省蔬菜资源调查时,定名为“旌德生姜”。
旌德生姜原以旌阳、南关、蔡家桥、庙首等乡镇的部分农村为多。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1982年以后全县18个乡镇都有种植。1983年和1984年全县产量曾达50万公斤以上。
本品种姜块肥壮、色黄、味香辣、汁多、纤维少,是烹饪佐料和加工酱制品原材料的佳品。除供应本县外,还远销苏、浙等地。县酱制厂利用该生姜酱制的姜丁、什锦姜丝,深受各地消费者欢迎。
三、青蔗
据传,本县东汉初就已开始栽培甘蔗,至今已1000多年。品种为“旌德青蔗”,茎高1.5~2米,直径3~5厘米,具有质脆、皮薄、水份多、纤维少、含糖量高(达12~15%)等特点。旌德青蔗驰名省内外,尤其在上海、芜湖、屯溪等市区及邻县享有较高声誉。过往旌德的人,无不慕名购买,一啖为快。
四、芮(玉)枣
芮枣,又名玉枣、双仁枣,产于本县白地乡洪川村幽竹山和碧云乡石井村。芮枣果大、肉厚、皮薄、核小、双仁,味甜鲜嫩,不仅含糖量高,蛋白质丰富,而且健脾胃,止痢泻,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皇宫有一石井村的差役,将家乡的枣子进贡皇上,备受赞赏,赐名“御枣”,列为贡品。
清嘉庆县志记载,“芮枣出幽竹山,其山芮姓管业,山枣不下数千树。内有二树,相传为葛仙翁炼丹所遗炉灰培拥而生,每年结子不过数百。小儿出痘或不灌浆,煮二三枚服之,浆立满,近年采买作土贡”。石井民间又传说昔有仙人坐在水井边,井旁即长出一棵枣树,结果满枝,因井名玉井,故叫玉枣。据老人回忆,早年玉枣满山,果实累累,收获时,枣商纷至沓来,争相购买,畅销南京一带,享有盛誉。民国29年(1940年)丰庶乡产芮枣10石,现在洪川枣树濒临绝种,石井玉枣尚存300余棵,年产量5000公斤左右。
五、“天山真香”茶叶
“天山真香”茶叶,产于本县祥云乡境内的天山。该山距黄山主峰仅8公里。茶园分布在海拔700多米的深山峡谷中,云雾缭绕,土地肥沃,兰花杂生其间,为培育“天山真香”名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天山真香”原名天山毛峰,为县级名茶。1982年在徽州地区名茶评比中,名列前茅,成为地区级名茶。后经安徽农学院陈椽教授前来指导制作,使该茶的外形和内质均有很大提高,题名为“天山真香”,在全省名茶评比中,居7种新名茶之首。
天山真香茶,在清明后谷雨前的半个月内采摘,分特级、一级和二级三种。标准是:特级为一芽一叶初展,一级为一芽一叶开展,二级为一芽二叶初展。制成后的“天山真香”茶叶扁直均匀,芽头肥壮,翠绿显毫;香气浓郁如兰;汤色微呈黄绿,甘醇耐泡。
六、葛
葛,豆科藤本植物,有块根,茎蔓生,叶大,花紫红色。葛根可制淀粉,亦可供药用,有发汗、解热等功效。葛粉经开水冲调后食用,是防暑降温之佳品。茎皮可制葛布,根渣可造纸、装枕芯和制作沙发。
本县葛根粗壮肥大,粉多味甘,各地皆产,深山尤多。旧时,县人常在荒年用以代粮充饥。现在秋冬农暇,也常有人挖葛制淀粉或煮熟上市出售。初见者常误为树根或不知其独特风味,经品尝后,始知清香甘甜,余味隽永,是具有旌德特色的传统物产。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