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本县农村畜禽生产主要是自养、自食。民国32年(1943),全县养牛约5000头、猪出栏约3500头、家禽约12万只。1949年,全县大牲畜存栏7264头,其中耕牛7195头,役畜马、驴、骡69头;生猪年末存栏1.7万头,当年出栏4780头;家禽7万只。全县牧业产值17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6.9%。
建国后,畜牧业发展加快。1956年创办县养猪场。1960年农业产值下降,而牧业产值却达27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2%,是比重最高的一年。1965年开始集体养猪,到1978年全县办集体养猪场741个,养猪8190头。1981年后因体制变革猪场停办,转为农户饲养。
在改革开放,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政策鼓励下,个体畜牧业迅速发展,出现了一批专业饲养大户。1982年县粮食局建成年产4000吨的配合饲料加工厂,生产各型猪、鸡用配合饲料。以此喂杂交一代猪,可缩短饲养周期6个月,喂鸡、鸭可缩短1个月。此外还推广使用饲料添加剂和鱼粉等微量饲料,促进育肥。此后养禽重点户多采用集约化规模经营,提高了效益。
1984年全县畜禽生产重点户有839户,比上年增加407户;畜牧业收入超过家庭总收入40%以上的畜禽生产重点户有36户,产值4.16万元。该年粮食部门按规定拨出饲料粮560吨,生产猪、鸡配(混)合饲料680吨供应农户,农业银行发放畜牧业贷款151万元,商业部门引进种兔、种貂,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至1987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741万元,比1949年增长3.2倍。
一、畜牧渔业生产
(一)牛
1949年全县共有耕牛7195头,高级社时作价入社,由集体确定农户饲养。1957年旌阳乡许家村率先创办奶牛场,养奶牛16头。同年,县财贸畜牧场在板桥乡上阳庵成立,饲养黄牛80多头,后于1959年撤销。公社化后,全县耕牛属集体财产,由生产队专人饲养。1972年乔亭公社兽医站在上游水库区建起一个养牛场,饲养黄牛38头,云乐公社也办了一个水牛饲养场。由于亏损,两场于1982年撤销。80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原属集体的耕牛作价卖给农户饲养、管理、役使。此后养牛重点户、专业户相继出现,1984年养3头牛的农户达132户。其中南关乡上方村王希海当年养牛5头,受到省、地、县的表扬。南关乡征山和旌桥乡蓬川两个自然村,户均养牛达2.6头。南关乡龙川行政村,318户养牛371头,1987年增至428头,户均1.3头,成为本县利用牧草资源发展大牲畜的典型。1980~1987年,耕牛饲养量年均增长7%,1987年底全县存栏耕牛1.49万头,平均每户接近1头。
本县水牛体壮力强、温顺耐湿。1959年省农业厅在云乐调查,命名为“云乐水牛”,列入《安徽省家畜介绍》。黄牛抗病力强,动作敏捷,肉味美,耐粗饲,蹄久浸水不易变软,不仅适于山田耕作,也是发展肉用牛的优良品种,1982年,安徽农学院金国粹教授将其命名为“黄山黄牛”。
(二)猪
养猪向为本县畜牧主业。1957年县财贸系统在上阳庵创办畜牧场,养猪100头;县食品公司在旌阳镇新光村河东建立母猪繁殖场;全县年末存栏生猪2.35万头。1958年县工商联在南关刘家塔办猪场,养猪100多头。全县5个公社都建立“万头猪场”,实际共养猪1000多头。其中不少是平调社员家的猪进场。1959年饲养量锐减,至1961年末全县仅存栏2700头,不久集体养猪场全部撤掉。经过三年调整,1964年起又相继恢复建立,当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5.4万多头,比1963年增长93.8%;出栏量29万头,增长177%;年末存栏量2.6万头,增长44%。农业学大寨期间,队队办猪场,1976年白地公社三节大队养猪场和社办九老养猪场饲养量均达150头以上。1978年社队集体养猪占当年全县生猪饲养量的19.4%。1981年后农户养猪迅速增长,仔猪生产也相应发展。孙村公社水北村1981年平均2.6户有一头母猪。全县涌现出大批养猪重点户、专业户。1984年养猪5头以上的有398户,共养猪2426头;养种猪2头以上的有58户,共养种猪130头。1985年全县生猪饲养量8.7万头,出栏45.8%。云乐乡叶正跃养猪31头,其中母猪7头,产仔猪160多头。近年来还涌现了养猪重点村,如旌桥乡篁嘉行政村上阳村民组,每户养猪10头左右,成为本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安徽电视台曾拍摄电视新闻,广为宣传。1987年全县生猪年末存栏40367头,全年出栏37452头。
(三)家禽
本县家禽有鸡、鸭、鹅等,以养鸡为主,约占总饲养量的90%;其次是鸭,占9%。70年代初,禽蛋列入国家农副产品收购计划,养鸡、鸭始纳入副业生产项目。除家庭零星饲养外,还有棚养。1980年后,家禽生产逐步进入商品领域,发展迅速,出现了养禽重点户、专业户。退休干部严忠信1983年办家庭养鸡场,养鸡1000只,第一年获纯利4000元。1985年全县养鸡100只以上的有356户,养鸭100只以上的104户,各地孵坊生产雏鸡35万只。同年以专业户为主体于年初成立了县养禽协会,开展技术服务,代购疫苗,药物。1987年全县家禽饲养量45万只。
(四)鱼
全县可养鱼水面8000多亩,其中池塘6160亩、水库1800亩。常年养鱼水面1981年为4000亩左右,1982~1987年平均每年养鱼6692亩。以俞村、旌阳、旌桥3乡较多。全县还有深泥田2.2万亩,多处于低洼地带,排水困难,略加改造,可以养鱼。1981年开始在稻田养鱼30亩,1985年增至3000亩。此外,河沟、山溪常年流水不断,也可进行流水养鱼。
据调查,本县现有鱼类45种。家养鱼类主要是草、青,鲢、鳙四大家鱼;少量养殖鲤鱼、鲫鱼。1980年后引进荷包红鲤、杂交鲤、团头鲂、细鳞斜颌鲴(黄条)、尼罗非鲫、白鲫、异育银鲫等品种.
1.鱼种养殖
1958年以前无鱼种场,养鱼所需鱼种全部从外地调进。1958年建立5个区办鱼场,生产鱼种30~40万尾,满足本县所需鱼种的40%。60年代鱼种场撤销。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后,出现了培育鱼苗、鱼种的专业户。1984年有鱼苗专业户85户,鱼苗塘300亩,购进毛子3000万尾,育成夏花400万尾。生产鱼种的专业户120户,育成大片鱼种500多万尾,其中用700多亩稻田培育鱼种300多万尾,除供应本县放养外,还外销200多万尾。
2.成鱼养殖
本县成鱼养殖有池塘、水库、稻田、低产田挖塘养殖等形式,以池塘养殖为主,占72%。挖田养鱼占14%,水库养殖占12%。年均产量50年代为100吨左右,60年代90吨左右,70年代140吨。80年代水面分户承包,养鱼技术提高,改小规格鱼种为大片鱼种、改粗养为精养,1987年全县养鱼6222亩,总产量达475吨,其中水库产鱼53吨,池塘产鱼327吨,水田养鱼75吨,平均亩产76公斤。亩产量最高的俞村乡平均为100公斤。池塘养鱼以混养为主,主要品种为草、鲤、鲢、鳙、鳊。投料喂草鱼,其粪便及肥水养鲢、鳙等鱼。还有在家前屋后水源较好处挖凼养鱼,以鲤、鲫鱼为主。
(五)兔
60年代初,因市场肉食品供应紧张,且价格昂贵,各地纷纷养兔以供食用。1960年全县养兔2106只,次年达15600只。旌阳镇蔬菜大队和三溪公社陈家大队均办有200~300只日本大耳兔的集体兔场。1962年后,全县养兔量降到千只以下,1973~1976年再次上升到千只以上。70年代末,兔毛价格上涨,引进大批安哥拉长毛兔,到1980年饲养量达1731只。1982年兔毛价格跌落,饲养量减到355只。1983年兔毛行情看涨,又引进高产西德长毛兔,1985年饲养量达6037只。以后兔毛价格再次下跌,长毛兔饲养量减少,部分农民又引进力克斯兔(獭兔)饲养。
(六)羊
本县无放养群羊的习惯,建国前部分农户饲养山羊自食;建国后因投入集体劳动,养羊户甚少。1958年从河南引进绵羊500只,分别在旌阳新光、双河、兴隆、俞村芳川、庙首红旗5个高级社和县种畜场、旌桥上阳庵畜牧场饲养,因未能驯化,先后失败。本地山羊饲养以1973年最多,达1162只,后逐渐减少,1987年仅存栏168只,出售、自宰58只。
(七)蜜蜂
本县养蜂规模较小。1949年全县家庭饲养中华蜜蜂150群,产蜜量很少。50年代初,发展到1000多群。70年代中期引进产蜜量高的意大利蜂饲养,还办起5个集体养蜂场,包产到户后全部撤销。1982年市场蜂产品畅销,全县养蜂2063群,创历史最高水平。近年来因蜂产品价格平缓、蜜源受限,饲养量稳定在1500群左右,主要分布于全县10多家养蜂专业户。“意蜂”常年在全国各地追花放养,“中蜂”则在本县山区蜜源丰富处定点饲养。养蜂最多的是旌阳镇瑞市村张金和,1982年后雇请5个劳力,每年饲养意蜂250~300群。1987年底全县养蜂2069群。
(八)水貂
水貂是70年代中期引进的,分别在俞村、庙首建立集体养貂场。1982年初全部转为农户饲养。1984年全县饲养880只,其中饲养10只以上的有13户,共580只。1987年末,全县存栏貂101只。
(九)鹿
1982年,旌桥乡霞溪村农民严三叶从泾县、绩溪引进梅花鹿5只家养。1984年庙首乡一农户也饲养3只,全县共养8只。主要是生产鹿茸,收入颇丰。至1987年两户仍在饲养。
二、品种改良
(一)牛
1959年以前,牛的品种基本当地化。1963年引进秦川种公牛1头,与本地品种杂交,繁殖后代30多头。1966年从贵州省购进役用黄牛、水牛共530头,现仍遗有后代。近几年先后流入本县的又有浙西、淮北等地黄牛700多头、沿江圩区水牛和温州水牛200多头,和本地牛自然混交。1983年秋至1985年6月先后在南关乡龙川村、三溪乡三溪村设点。试验推广耕牛冷冻精液配种,巳配149头。1985年7月18日龙川村顺利产出当时徽州地区第—头冷配杂交一代辛地红公牛。此后陆续产下冷配牛犊共47头,杂交优势显著。冷配引进的良种公牛有:水牛品种摩拉,黄牛品种海福特、西门塔尔,辛地红及黑白花奶牛,都生产了良好的杂交后代。
(二)猪
50~70年代先后引进上海白猪、梅山猪、长白猪、约克夏、巴克夏、荣昌猪等良种公猪,因布点盲目,引起杂乱,效果不好,仅长白猪和巴克夏显示较好的杂交优势。
1980年开始推广“三化”(公猪外来良种化、母猪本地良种化、育肥猪杂交一代化)养猪技术,先后引进巴克夏18头、约克夏5头、汉普夏2头作父本,皖南花猪120头、绩溪黑猪20头作母本,在全县各地布点,生产杂交一代商品仔猪,供给农民饲养育肥。因缺乏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杂交猪的覆盖面较窄,推广不快,约占猪总饲养量的25%。1984年以来在畜牧兽医站指导下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所配窝数逐年增多,并实行了科学养猪,落实商品瘦肉猪生产配套技术,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因此本县畜牧兽医站曾荣获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皖南花猪利用及推广”项目二等奖。
(三)家禽
鸡1980年以来陆续引进蛋鸡来杭鸡、星杂288、S220等;肉鸡新布罗、白洛克、海贝科、考尼西、新浦东、海星,肉蛋兼用型有洛岛红、狼山鸡、罗斯、希塞斯等,总计1.7万只。商品鸡以罗斯、希塞斯、海贝科和新浦东鸡饲养量较大。
鸭1984年引进狄高鸭。1985年引进樱桃谷鸭等肉用型旱鸭,喂饲养,3个月体重达3公斤以上。
鹅1982年专业户引进郎溪雁鹅,约200只。
三、畜禽疫病防治
1952年成立县畜牧兽医站,并建立畜牧兽医工作者协会。1958年,5个人民公社相继建立了家畜保健所。1963年开始对旌阳仔猪市场的猪苗进行检疫和猪瘟预防注射,直接控制疫畜,及时发现疫情。同时在各大片陆续成立兽医联合诊所。1969年在旌阳片兽医站对部分猪、牛实行合作医疗试点。1978年全县16个公社实行畜病合作防治达2.1万户,占总农户的82%。1980年畜病合作防治中,实行生猪“四包一扶持”(包防疫、治疗、阉割、供药,死亡扶持猪本)的养猪户1.86万户,实行耕牛“四包”的共5023头,占役牛总数的73%。此后,因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收费难度增大,畜病承包防治面有所缩小。1982年以后采用金属去势钳夹断公牛精索的阉割术,以免感染破伤风。现每年用此法阉牛200头左右,约占阉牛总头数的50%。1984年全县17个乡兽医站承包1.64万户的猪病防治,占总农户的60%,占养猪户的70%;承包4633头牛的疫病防治,占役牛的47%。主要形式:猪“四包一扶持”占31%,“四包”占61.8%,“三包”(不包药物)占7.2%;牛“三包”占95.7%,“四包”占4.3%。自1970年推行承包防治以来,全县耕牛死亡率由1969年的1.2%,降为1980年的0.9%,生猪死亡率由1969年的5%,降到1984年的2%,因而多次得到上级的肯定和推广。1971年7月21日省革命委员会转发了省农林局《旌德县畜牧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1975年1月8日农林部《农林情况》第2期向全国介绍了旌德县“办好牲畜合作防治,促进畜牧业发展”的经验。1985年华东地区兽医联防协作组上海组在本县进行以承包防治和防疫为主的兽医联防检查中也给予好评。1987年11月华东区第三届兽医联防会特发给本县畜牧兽医站“先进单位”奖状。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