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传统农具
本县制造农业生产工具的历史悠久。元代县尹王祯在旌德所撰《农书》中即有“农器图谱”,详尽介绍了各种农具257种,并绘制农具图样306幅,其中不少是创新的。如大德二年(1298),旌德大旱,王祯设计赶制大批“高转筒车”,引水灌溉,保住了山田用水;他还研制连机磨,利用一个磨盘的齿轮,同时带动几个磨盘运转,大大提高了工效。目前仍在本县使用的传统农具有四五十种。如耕作用的铁犁、耙、耢和耖;中耕用的锄铲、耙以及耘田用的耘荡和耘爪;收割用的镰刀、连耞、扇车;排灌用的水车;运输用的木制独轮手推车;农产品加工用的碾、碓、砻、磨和木制油榨等等。民国时期本县传统农机具改进很少。
二、农机推广
建国后,本县农机具更新发展较快,可分3个时期:1966年以前为国家办农机时期;1967年至1981年为集体办农机时期;1981年后为民办农机时期。
1956年本县曾引用四轮拖拉机在北门畈做过耕作示范表演。1962年引进半机械化人力喷雾(粉)器,用于植物保护。1963年开始使用提水灌溉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966年使用手扶拖拉机在水田耕作和公路运输。1969年始有电力排灌设备及脱粒机械。至1987年底,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764台、拖拉机配套农机具(旋耕机、犁、耙、耖)7546部、农用电动机852台、农用汽车124辆、机动脱粒机457部、碾米机516部、磨粉机292部,各种茶叶加工机械321部、饲料粉碎机145部、人力喷雾(粉)器5536只、人力脱粒机4886台、胶轮板车和独轮车1.08万辆。农机总动力4.07万马力,其中耕作机械0.91万马力,排灌机械0.42万马力,收获机械0.12万马力,加工机械0.92万马力,运输机械1.54万马力,其它0.16万马力。农业机械原值197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占40%。
全县机耕面积,1978年最高曾达9.42万亩,占当年耕地面积的55.3%。1987年仍有4.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4.66%。机电灌溉面积1.73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14.14%。在农副产品加工、脱粒和植保方面,基本上以机械或半机械代替了手工操作。机动车辆运输占农业运输总量的30%左右。固定作业项目开始使用电力。
(一)耕作收获机械
拖拉机1959年绩、旌两县合并期间,由国家投资成立了国营绩溪县拖拉机站。拥有捷克产“热托—35型”拖拉机3台,每台配套有犁、圆盘耙和3吨拖车各1部。1961年4月两县分置,建立了旌德县拖拉机站,拥有“热托—35”轮式拖拉机1台及配套犁、耙、拖车各1部。1962年9月该站撤销。1966年春,由国家投资、县土产公司调进工农—7型及工农—7A型手扶拖拉机各2台,分配到三溪国营良种繁殖场和旌阳新光、蔡家桥朱旺、庙首丰溪等生产大队进行耕作。70年代,拖拉机推广较快。1971年首次引进屯溪机床厂生产的东风12型拖拉机。1972年又引进沪产工农11型手扶拖拉机,均用于耕作。1970~1980年,平均年增拖拉机89台,以江淮12型为主。1983年后相继试验、推广浙江工农型和江苏产凤凰型小型手扶拖拉机。但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水田经营规模小,剩余劳力较多,加之机耕路失修,使拖拉机普及受限,畜力耕作至今仍占多数。
插秧机从1969年县土产公司引进广西65型人力插秧机起,至1980年先后购置各种人力、机动插秧机数百台,耗资巨大,但收效甚微。机插面积最多的1976年仅有548亩。推广不开的原因,是农机不适应农艺。因本县露天育秧,秧苗及秧根的长短难以控制。1980年后全部恢复手工插秧。
脱粒机1961年后,本县引进737型简易铁水结构脚踏打稻机。1971年秋,县农具厂(现黄山台钻厂)生产了2台简易机动打稻机,以小型汽油机作动力,滚筒长2米,可容4人同时脱粒。效率虽高,但机体笨重,仅生产10余台。1982年,为适应家庭承包责任制,县农机厂、铁器厂生产出单人、双人铁木结构的小型脚踏打稻机,受到农户的普遍欢迎。
电动脱粒机1978年前后几次推广工农400型、450型电动脱粒机,因只适用于固定场地集中作业,不易搬迁,用电不便,加之价格高,包干到户后已停止使用。
(二)农业加工机械
50年代以前本县主要靠水碓舂米。1964年开始利用机械加工粮食,以后面粉、油脂及饲料的机械加工也相继发展。1987年底拥有碾米机516台、磨粉机292台、榨油机17台、饲料粉碎机145台。现在农村粮油、面粉和饲料加工,已普遍实现机械化。
下一篇:第六节 养殖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