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耕作制度
50年代前以一年一熟为主。水稻秋收后即翻耕灌水,沤田过冬。少数条件好的耕地则采用一年两熟制,水稻收割后,种一季油菜或小麦。
50年代开始,逐步改革耕作制度,培肥地力,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其变迁大体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54年):主要是改一年一熟中、晚稻为油(或麦、肥)——稻一年两熟,压缩冬闲田。1954年油——稻两熟3.8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23.2%,麦——稻两熟1.4万亩,占水田的8.5%,肥——稻两熟1万亩,占水田的6%,复种指数132.4%。
第二阶段(1955~1968年):主要是改单季稻为双季间作稻。1955年开始在县农场和三溪、孙村、白地、旌阳等少数农业合作社试种双季间作稻,早稻亩产195公斤,双季晚稻亩产173公斤,两季亩产共368公斤,比一季稻增产89%。1957年孙村新建农业合作社试种240亩双季间作稻,两季亩产共310公斤。1958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不顾主客观条件,硬性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至1959年达4.1万亩,平均亩产两季仅181.5公斤,其中双季晚稻44.9公斤。1961年推行责任田,双晚面积减至701亩。1962年重新开始示范工作,至1966年双晚种植6.07万亩,两季亩产共290公斤,比一季中、晚稻亩增90公斤。此后两年双季稻种植面积在3~5万亩之间,1968年两季亩产上升到335公斤,复种指数提高到194.6%。
第三阶段(1969~1979年):主要是高秆改矮秆,大力发展双季连作稻。全县经过大面积种植紫云英(红花草)、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以及普遍使用化肥、农药、农机具,为进一步发展双季稻、间作改连作和推广矮秆良种创造了条件。经过两年的示范推广,1972年连作稻全面取代间作稻,绿肥——早稻——双季晚稻成为主要的茬口安排方式,占水稻总面积一半以上。1976年达8.53万亩,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加上大力推广良种,两季亩产提高到458.3公斤,比当年一季中稻或晚稻亩产增加114.2~179.7公斤。水稻总产达5.87万吨,比1968年增长51.3%。1975年,开始在部分公社推广油——稻——稻三熟耕作制,并小面积试行麦——稻——稻三熟轮作。1979年复种指数提高到237.8%。
第四阶段(1980~1987年):适应改革形势,着眼商品生产,合理调整农作物布局。1980年推行以水稻为主体的肥——稻——稻与油——稻——稻,麦——稻的隔年轮换、复种轮作的两熟和新三熟制。1984年肥——稻——稻的面积调减到5.2万亩,油稻连作扩大到2.5万亩,双季稻面积由1976年的8.53万亩减为5.23万亩,亩产提高到早稻358公斤、晚稻288公斤,比1976年分别提高62公斤和125.5公斤。粮食总产增至7.68万吨,创历史纪录,油菜播种面积增至2.76万亩,比1976年增长49%,总产1857吨,增长3.8倍。从1984年起又以“提高亩产值”为目标调整耕作制度,推广水稻与经济作物结合种植。具体轮作方式有:蔬菜(茄果类)——晚稻、西瓜(花生)——晚稻、早稻——荸荠、早稻——养鱼等。1987年每亩耕地产值193元,比1979年的170元(均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增长13.5%。
二、农技改革
(一)良种推广
1.水稻
建国前,水稻以地方品种九月寒、青秆仙、二麻、大麻、金壳银等中籼以及洋籼糯、槐魂糯、圆粒糯等糯稻为主。民国八年(1919)《安徽省六十县经济调查简表》记载:旌德丰干、杨树、鲍村、版书、庙首、三溪、孙村、白地、江村、汤村、朱旺村、礼村等地共种植金壳银、洋籼糯10多万亩,平均亩产约175公斤。农历三月播种,八月收获,生育期150天。
建国后,水稻种子贯彻“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国家调剂”的“四自一辅”方针,同时农业部门不断引进一些外地良种实验推广。其过程可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引进外地高秆良种:
1950~1955年,引进的水稻品种主要有中农4号、胜利籼,属早熟中籼,单产均较地方品种提高二成左右。1955年胜利籼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占早熟中稻面积的55%,一度成为当家品种之一。
19562~1960年,因试种双季稻,先后引进了“五○三”、“南特号”,“莲塘早”等早籼品种和“小红稻”、“江西晚”等连作双晚品种,以及抗逆性强的“浙场九号”、“浙大生青”等单晚稻和间作稻品种。
第二阶段为引进矮秆良种:
1963年引进本县第一个矮秆品种“矮脚南特号”。该品种耐肥抗倒、分蘖力强,单产300公斤左右,较高秆品种多50公斤以上,成为早稻当家品种之一。
1967年起全面推广矮秆良种。当年以乔亭农技站在汤村示范双季连作稻面积最大,选用“矮脚南特号”为早稻品种,“珍珠矮”、“雪花稻”为双季晚稻品种,共100余亩,两季亩产达500公斤。1968年全县各地相继进行大面积双季连作稻示范,均获成效。“珍珠矮”、“南京11号”、“广场矮”等矮秆品种亦广泛用作中稻栽培,单产300~400公斤,比高秆中稻增产二至三成。晚粳“农垦58”用于双晚栽培,抗寒稳产。到1972年全县基本实现水稻矮秆化,矮秆品种占早、中、单晚、双晚四稻总面积的74%,占早稻面积的95%以上,双季稻矮秆接近100%。其中“二九青”、“先锋一号”、“广陆矮4号”、“胜矮7号”、“宁晚4号”、“安庆晚2号”最受欢迎,到80年代初仍广泛种植。
1978年后,随着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的逐步建立,良种推广体系也初步形成。新品种从引进到推广一般都经过试验——示范——推广3个步骤,先后共推广使用40个品种。选用标准逐渐由单纯高产转向抗病、优质、高产。1981年白地公社建立种子站,统一种子的生产和经营,以合同形式向农户预约制种和繁殖,为当地水稻生产服务。1982年7月县农业局召开早稻良种评选会议,“二九青”、“中秆早”、“青马早”、“先锋1号”等品种仍被选留使用。
第三阶段为推广普及杂交水稻:
1976年起,全县推广杂交水稻。开始在县良种场试种“汕优2号”,经三年示范推广,1979年全县种植3.77万亩,占四稻总面积的17.49%。1980年引进,试种“四优4号”单季杂交稻3500亩,因品种不适,亩产仅75~150公斤,影响了部分农民种植杂交稻的积极性。同时又引进高产常规稻“桂朝”系统品种,致使杂交稻面积下降,1984年全县仅种植1.2万亩,占四稻总面积的6.3%。1985年后,由于杂交稻新组合的引进,种植面积又得到恢复和发展。经调查比较,单季杂交稻比“桂朝”每亩增产40公斤以上,双晚杂交稻比常规稻品种每亩增产50公斤以上。1987年杂交稻种植面积上升到3.18万亩,占四稻总面积的19.3%,已分布全县。
2.大、小麦
建国前,本县小麦以和尚头、蜈蚣脚等地方传统品种为主。1950年后引进“南大2419”、“碧马1号”冬性小麦品种,后淘汰。1961~1966年又引进10余个品种,其中小麦“吉利麦”,大麦“海安六棱麦”推广面积较大,分别占全县小麦、大麦种植面积的70%和80%。
1967年开始引进矮秆品种,其中先后成为当家品种的小麦有“万年2号”、“丰产3号”、“矮秆齐”、“武麦1号”等,大麦有“早熟3号”等。1978年又推广“鄂麦6号”等小麦品种和“盐辐早3号”、“蒙德尔”等大麦品种,一般单产可达100~200公斤。近年因市场需要,小麦品种从过去的红皮小麦转为白皮小麦,还引进试种过啤酒大麦。
3.玉米
1956年引进推广“金皇后”,逐渐取代“百日包”、“一丈青”等老品种。1985年推广杂交玉米,有“苏玉1号”、“丹玉1号’、“丹玉2号”、“华玉1号”等组合系统。杂交玉米单产高,亩产净籽300公斤。
4.大豆
种植面积较大的有“旌德黄皮豆”、“六月黄”等。1982年引进“青阳早黄豆”和“蜜蜂球”、“青阳早黄豆”是春播品种,单产100公斤左右;“蜜蜂球”粒大,春播,单产80~100公斤,种植面积均较大。
5.油菜
建国前本县长期栽培的油菜品种有“旌德大黄籽”,抗冻性强,亩产50公斤左右,出油率高。1955~1976年先后引进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其中甘蓝型“铁秆青”品种耐肥、抗病,亩产达75公斤,生长期240天左右。全县开始推广该品种时,甘蓝型油菜只占油菜总面积的15~20%。1977年后,甘蓝型油菜面积逐年扩大,先后引进推广“宁油5号”、“当油早1号”、“宁油7号”、“71—39”,“068”等良种。这些品种抗病、耐肥、高产,最高亩产达150公斤。1982~1985年,每年甘蓝型油菜面积为1.2~1.6万亩,占油菜播种面积的50~60%。
近年来又引进“秦油2号”杂交油菜,经示范推广,亩产平均125公斤,高产田达200公斤以上,深受农民欢迎。
主要农作物当家品种表

(二)土壤改良
本县土壤耕层较浅。水田在10~15厘米的有5.15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30.4%;旱地在10~15厘米的有2.21万亩,占旱地总面积的36%;小于10厘米的1472亩,占旱地总面积的2.4%。耕层浅薄,直接限制了农作物吸收营养和根部的生长。耕地速效性磷、钾较缺。据调查,缺磷水田、旱地面积分别占其总面积的91.1%和86.5%;缺钾水田、旱地分别占88.4%和42%。土壤质地偏沙,尤其是旱地沙多、松散、瘦薄、漏水、漏肥。
建国后在改良土壤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科学施肥
除坚持施用农家肥如人畜粪、土杂肥、饼肥等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外,1962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绿肥红花草,常年播种6.5万亩。70年代以来推行稻草还田,1985年推广面积达4.5万亩,同时,通过土壤普查,针对存在问题,不断改进化肥的使用方法,由单一使用氮素化肥,向氮、磷、钾配方施肥发展,以弥补土壤中速效性磷、钾之不足。
2.合理轮作
改单一耕作制度为多种作物连作或轮作。如采取西瓜、玉米等与双季晚稻连作,大麦、油菜与单季中稻轮作,早稻与大白菜等连作的旱水轮作制,不仅提高耕地复种指数,而且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的有机质积累。旌阳镇由于常年实行蔬菜与水稻连(轮)作,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及其他各种土壤的理化性状,均有明显提高和改善。
3.改造低产田
全县共有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土体糊烂,速效磷钾含量低,难以耕作的青麻沙泥、青沙泥、深泥等潜育型水稻土壤2.99万亩,占水稻土壤总面积的17.68%。从70年代起,开展以改水治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开沟排除冷浸水,增施磷、钾、钙、铜、硫肥,多晾田,重烤田。少数深泥田则改种茭白、莲藕等水生植物。对粘土田,近十多年来,采取冬耕晒垡、午季作物与水稻轮作、增施有机肥、普种绿肥、适当深耕、客土掺沙等措施,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其供肥性能,使之易于耕作。对占水稻土1.94%的浅土田,从1958年以来采取深耕、种植绿肥、稻草还田、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等措施,以增强肥力,改良土壤。
(三)技术改良
1,育苗移栽
水稻本县早稻育秧,平畈地区一般在清明前播种,山区略迟。耕地按合式秧田精作细整,烧土包熏焖田土,以培肥苗床。种子经泥水或盐水精选、石灰水浸种。五四○六菌肥或地窖催芽,使秧苗根短芽壮。70年代推行小苗带土移栽,至今仍在使用。1977年推广板桥公社红卫大队等地温室蒸汽育秧技术,80年代初旌桥、白地、版书等地仍有使用。现在农户大多采用锅灶蒸汽催芽或日浸夜露保温催芽方法。育秧方式也由传统的水育秧逐步发展到露地湿润育秧、普通薄膜育秧、地膜育秧。播种的泥浆落谷,塌谷、盖灰、薄膜封闭。1985年地膜育秧占早稻育秧的40%,成本比普通薄膜覆盖育秧低50%。晚稻主要靠稀播壮秧。
油菜1955年开始推广油菜育苗移栽,当时油菜品种以白菜型为主,育苗移栽易遭病毒危害。70年代随着引进和大面积扩种抗病力强的甘蓝型油菜,育苗移栽普遍实施,并逐渐完善。80年代对甘蓝型油菜育苗播种期,明确规定在9月20日前后,直播在9月底,移栽期由原来11月下旬至12月初,提前到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以提高越冬苗的素质。1981年后,全县移栽面积占油菜总面积的1/3。1985年后还示范推广了免耕育苗移栽法。
番薯(山芋)本县番薯原系清明前后地头露天育苗。常因气温不稳、雨水多而烂秧。50年代推广温床育苗,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土层坚实处,或择家前屋后空地作苗床,以人畜粪作床底发热源,上盖细土,再排种薯,覆以湿润细土,盖严稻草,利用牛粪草发酵产生的温度催芽。70年代,用塑料薄膜代替稻草覆盖育苗,苗高2~3寸即可移栽到秧地。近年来,直接将种薯栽入苗地,覆以地膜。
2.合理密植
1955年前,水稻栽插密度大多是“一尺挂两头”。1955年推广小株密植,株行距20×20厘米,单产比稀植高。1958年强调高密植,株行距为10×10厘米。由于高秆稻株间郁闭度过大,导致低产,甚至无收。60年代中期,本县矮秆品种引种成功,重新推广密植。70年代初,随着双季连作稻的大面积种植和水稻品种的矮秆化而普遍密植,早稻和双晚株行距多为13×17厘米,单季中、晚稻为20×20厘米。由于一刀切地推行,未结合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有的地方密植后增产不显著。70年代末,推广宽行窄株密植法,迟熟品种稍稀。80年代,株行距因品种制宜,宜稀则稀,宜密则密。
白菜型油菜60年代前都是直播,株行距为40厘米,每穴1~3株。60年代株数有所增加。70年代甘蓝型油菜面积扩大,直播的株行距为27×33厘米,每穴1~2株,每亩8千至l万株;移栽的株行距为27×27厘米,每穴1株,每亩6千株。白菜型油菜每亩2万株。80年代,移栽甘蓝型油菜,每亩0.8~1万株,直播甘蓝型油菜每亩1.2~1.5万株,白菜型油菜2~2.2万株。同时推广了小株密植和宽行窄株等技术。
3.科学施肥
50年代前,水田多靠“冬闲”、“冬沤”恢复地力,保蓄肥分。近村耕地施人畜粪、石灰和饼肥。有的地方采取稻草切碎还田,或在春季打青草,采绿肥沤田。当时水稻用肥以农家肥为主,用量少,难以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
50年代,试用化学肥料,1953年首次施用10吨多。60年代中期普遍使用。70年代各地曾利用黑肥土试制、生产五四○六菌肥,用于催芽、盖种、施基肥。1985年各种化肥总用量达到5284吨,亩均施用31.2公斤。施用化肥已成为水稻增产的基本措施。但长期使用,地力下降,土壤板结,制约了耕地后劲。
1955年开始种植红花草,1977年面积达10.31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68%,对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提高肥力作用显著。1978年后,红花草面积保持在6.5万亩左右。土地承包到户后,下降到4万亩上下。60~70年代还曾放养红萍、水葫芦、水浮莲等水生绿肥作稻田用肥,每年2~3千亩。农家肥,70年代施用较多,主要有人畜粪、草木灰、绿肥、塘泥、村前屋后黑肥土、沤堆肥。80年代建沼气池的农户兼施池渣沼肥。近年还推行水稻根外追肥,如喷施“九二○”、叶面宝、食醋、以调节、促进作物生长。
施肥方法不断改进。70年代,双季稻采取施足基肥、重施分蘖肥、后期适当追肥的方法,提高了单产。单季稻实行“前促、中控、后补”,即促快速分蘖,控无效分蘖,看苗补肥。本时期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重氮化肥作基肥,以碳铵、石膏打耖口,后期推广磷肥作面肥。80年代,采用施足基肥,早追分蘖肥,巧施穗肥,后期根外追肥的方法。本时期以无机肥为主。80年代中期,推广复合肥,开始实行氮、磷、钾配方施肥,改变单一的根部施肥,增加根外追肥。有些地方还推广了硫肥、硼肥、铜肥。
油菜施肥的传统方法是在田边地头铲草皮晒干,然后拢堆焖烧成灰土,播种时以灰盖籽作基肥。油菜抽苔前浇一次稀人粪尿作为追肥。60年代后期改为施足基肥、重施腊肥、以速效化肥作苔肥。70年代前期,对甘蓝型油菜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腊肥、巧施苔肥。70年代中期大力推广硼肥应用技术,在初花期进行根外追肥。80年代初改以硼肥作基肥、追肥并用。根外追肥在油菜生育期被广泛使用。全县硼肥应用面积常年为1.5~2万亩,根外追肥面积2万亩左右。1985年后,推广配方施肥,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用肥仍以农家肥、化肥并重。
过去小麦很少施肥。少数地方开春后施人畜粪肥。70年代推行施足基肥、重施腊肥、巧施拔节肥、生长后期推广根外追肥,并将原来以施氮肥为主的习惯改为施氮、磷、钾配方肥,效果良好。
番薯(山芋)以往不施肥,任其自生自长。60年代在薯秧形成期穴施饼肥或化肥。70年代推广以磷肥作基肥,近年又有施用复合肥的,均受农民重视。
4.覆盖地膜
地膜覆盖是1983年以来重点推广的农技项目之一。除用于水稻育秧外,还在玉米、花生、甘蔗、西瓜、蔬菜等作物栽培中广泛应用。地膜培育的玉米、花生成熟早,产量比露地种植提高30~50%,能缓和季节矛盾,有助于耕作制度的改革。
(四)植物保护
本县粮油作物主要常发性病虫害多达百余种,其中水稻有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和稻螟虫、白背飞虱、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蓟马、叶蝉、稻蝗等。油菜有菌核病、龙头病和蚜虫、猿叶虫等。麦类有赤霉病、大麦条纹病、黑穗病、线虫病和麦蚜虫等百余种;偶发性病虫害主要有水稻普通矮缩病、黄矮病、铁甲虫、稻秆潜蝇、麦叶蜂等10余种。
建国前,无专门植物保护机构和人员。1953年成立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专门配备了植保干部。60年代后期建立了大队、生产队植保队伍,1972年建立了县植检、植保站。1975年全县98%的生产队设有植保员,担任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并在6个公社建立了病虫测报站。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各乡村植保员成为示范户。县植保站在进行技术指导的同时,进行农药经营服务,承包防治。由于农业分户经营,植保工作受到局限,病虫害近年有所增加。
主要防治方法:
1.测报
设置黑光灯,诱集害虫。以长期计数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害虫发生期,并通过有线广播、农情简报、电话会议等向全县及时预报。80年代前,主要测报水稻病虫害。80年代增加对经济作物、果木、蔬菜等病虫害及田鼠害、草害的测报。测报点设在三溪大畈,姜园畈、古城畈、旌阳北门畈、新桥上舒畈、县良种场和县农科所等处。
2.防治
病虫害防治,主要采取轮作换茬、选用抗病品种和药剂浸种消毒、合理施用化肥、灯光诱杀等措施,最常用是以农药拌种或兑水喷施、拌沙撒施的方法。从1954年开始,常年运用农药防治控制面积在14万亩左右。防治亩次在20万亩以上。常年使用农药量50~80吨。对稻瘟病,收割时烧毁病草、撒石灰对病田消毒,烤田时少用氮肥,越冬前翻耕板田晒垡、冻垡。水稻生长期则浅水勤灌,干干湿湿,抑制病菌。
3.植物检疫
1972年后逐步开展对水稻白叶枯病、毒麦和萎凋型水稻白叶枯病进行检疫处理。1983年国务院发布《植物检疫条例》后,本县检疫对象确定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粒黑粉病、小麦腥黑穗病、黑瘿坟病、甘薯瘟病和茎线虫病、花生根结线虫病等。
4.化学除草和农田灭鼠
70年代开始对水稻、油菜、花生、小麦等推广化学除草。80年代中期推广面积巳达1.3万亩。
1983年开始把农田灭鼠作为植保工作的一项内容。经过用粉迹调查,农田鼠害达65%以上。除养猫捕鼠,保护蛇、黄鼠狼、猫头鹰等鼠类天敌以及进行生物防治外,主要使用鼠夹、鼠笼及毒饵灭鼠。
上一篇:第三节 种植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