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食作物
(一)水稻
种植历史悠久,是本县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的90%,历史上旌德米市遐迩闻名,每以粮食运济徽州各县,素有“徽州粮仓”之称。据民国27年(1938)县长田易畴呈报,常熟之年,稻米自给外盈余15万担。品种有籼稻、粳稻、糯稻,以籼稻最多,历史上只栽中稻和单季晚稻。1955年始种双季稻,共栽早稻18931亩,总产3688.8吨;中稻70078亩,总产14262.3吨;单季晚稻75918亩,总产15446.6吨;双季晚稻55亩,总产9.5吨。60~70年代,早稻常年面积6~8万亩。1977年复种指数最高,早稻90040亩,总产24079.9吨;中稻41127亩,总产13457吨;单晚14073亩,总产3952吨;双晚85746亩,总产14392.6吨。80年代,早稻面积4~6万亩,其中双季早稻3.5~5.5万亩,分布在水利条件较好、肥力较高的平畈区和低山丘陵区。单季早稻常年面积2万亩左右,分布于山田或水利条件较差的张水田。中稻常年7万亩左右,单季晚稻1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水利条件中等的低山丘陵区或陷泥田、冷水田。双季晚稻面积常年3~5万亩,接茬双季早稻。1987年实栽早稻38999亩,总产11029吨,中稻81059亩,总产29739吨;单晚7160亩,总产2525吨;双晚37665亩,总产8873吨。
据史料记载,本县还曾试种过早稻(陆稻),现已绝迹。
(二)麦类
分为小麦、大麦。小麦种植历史很长,以春性小麦为主。从种皮颜色上分,有红皮小麦、白皮小麦;从穗芒上分,有有芒小麦(蜈蚣脚)、无芒小麦(和尚头)。主要种在旱地,少部分种于水田,与单季中晚稻连作,是本县主要的午季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常年1~2万亩。1949年全县小麦面积8674亩,总产307.4吨;1956年27114亩,总产1626.8吨;1979年28297亩,总产2725.1吨;1987年4243亩,总产445吨。大麦种植面积不到1000亩,一般用作饲料或肥料,大麦芽用以制饴糖。品种有二棱大麦、六棱大麦和裸大麦(米麦)。
(三)山芋(番薯、红薯)
全县均有种植。常年种植面积5000~8000亩,多种在旱地。主要用作辅助粮和饲料,少数加工淀粉或晒山芋干。
1949年全县山芋栽插面积1354亩,总产170.7吨;50~70年代,栽插面积从1000亩左右发展为700Q亩左右,亩产从65公斤提高到290公斤;80年代亩产稳定在200~270公斤,1987年栽插3424亩,总产848吨。
(四)大豆
以夏大豆为主,春大豆很少,种植于旱、园地。也有种在田埂上的,称田埂豆。总面积5000~7000亩,1949年总产61.8吨,1987年总产505吨。
(五)玉米
俗称苞芦,古称文谷米。有百日包、六月包、一丈青、黄籽玉米、白籽玉米、红籽玉米等传统品种。以夏播为主,春、秋播很少。黄籽玉米较多,面积2000亩左右,主要分布于中山区或新垦荒地。历史上玉米曾作为深山区的主粮,现一般作饲料。总产1949年为73.4吨,1987年141吨。
(六)杂粮
有蚕豆、豌豆、赤豆、绿豆、饭豆、高梁、荞麦等,面积共4000~5000亩。蚕、豌豆属午粮,面积2000~3000亩,一般作蔬菜或制酱。赤豆、绿豆、饭豆面积1000亩左右,一般作辅佐食品。高梁,俗称芦穄,面积很少,零星分布于旱地、园圃。荞麦在70年代前曾广泛种植,旱年常作救灾作物,秋天补种。现在很少种植。1949年杂粮总产13.3吨,1956年达365.3吨,是建国至1987年的最高产量。1979年总产72.6吨,1987年为56吨。80年代杂粮单产稳定在44~100公斤左右。
二、油料作物
(一)油菜
油菜籽为本县主要食用油原料,分布全县,面积占总耕地的15~20%。常年种植2.5~3万亩,多数一油一稻,少数一油二稻连作。品种原以白菜型为主,现多为甘蓝型。近年还示范推广了杂交油菜。油菜籽总产1949年为248.4吨,1987年种植2.7万亩,总产1734吨。
(二)芝麻
是食用油和副食品原料之一。从芝麻种皮颜色上分,有黑、白、黄三种,黄芝麻出油率较高。每年面积5000~7000亩,主要种植于垦荒旱地和新造林地。总产量1949年为56.7吨,1987年为48吨。
(三)花生
本县花生籽粒饱满,含油量高,多作副食品,颇为群众喜爱。从株型上分有匍匐型与直立型两种,以沙土地种植为佳。1949年总产量39.4吨。1962年引进山东伏花生,全县均有分布,1987年共种2562亩,总产248吨。其中乔亭、南关、三溪、版书、旌桥5个主要产区共产134吨,占总产的54%。
其他油料作物有蓖麻、向日葵、油茶、油桐等,前两种零星分布于路边、园地,后两种为木本,分布于低中山区。
三、经济作物
(一)苎麻
本县种麻历史悠久,唐代即有“麻城乡”的乡名。元王祯《农书》、清嘉庆《县志》均有种麻记载。50年代以前,苎麻多自用于搓鞋线、制麻绳,现多出售给国营企业制作精干麻,是高档麻纱纺织品的原料。1949年全县栽种面积仅28亩,产量1.5吨。从1954年国家开始收购苎麻起,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至1970年产量达42吨。1971年增至53吨,1978年增至189吨。1985年后,因国际市场麻纺品紧俏,国内麻价普遍暴涨,县内苎麻市价每公斤高达16元以上,为建国初价格的10倍,大大刺激了农民种麻热情,全县出现“苎麻热”。1987年种植面积从1984年的0.5万亩激增至3.69万亩,总产达4089吨。本地品种有旌德青麻、白麻和黄麻3种,旌德青麻种植面积最大,遍布各地,以庙首、乔亭、白地、旌桥4乡较集中。白麻次之。黄麻仅零星分布于乔亭、旌阳等地。旌德苎麻纤维支数高,据上海国棉九厂检定为1984支,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检定为1946支,因此,极受厂家欢迎,是全国7个苎麻重点产地之一。70年代末从湖南省引进芦竹青、圆叶青、湘苎1号、黄壳早和广西黑皮蔸等品种。
(二)茶叶
本县古已种茶,据明嘉靖《宁国府志》记载:旌邑凫山茶与宣城“绿雪”、太平“云雾”等茶齐名,但树种和种法均已失传。民国29年(1940)8月县政府《旌德县农产品调查报告表》记载,绿茶年产25吨,产地为柏山、麻岭,桐川。1949年全县茶园面积711亩,总产5吨。1952年产量恢复到28.3吨。1953~1957年新辟茶园1150亩,茶园总面积达到1861亩,产量66.75吨。1958~1962年茶园面积减为1320亩,1962年产茶16.7吨。1965年面积恢复到2163亩,产茶32吨。1978年面积达到5468亩,产茶105.8吨。1979~1982年间,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茶叶生产发展迅速,面积增至8361亩,年产153.8吨,为本县产茶史上的鼎盛时期。1983年后受“苎麻热”冲击,农民种茶热情降低,到1987年茶园面积减少为7053亩,产量137吨。
本县茶园主要分布在祥云、云乐等中山区。现较著名的茶叶有祥云的“天山真香”和“毛峰”、兴隆的“毛尖”和云乐的“云尖”,均被列为省、地级名茶。
(三)蚕桑
本县是省蚕桑重点产区之一,宋初即已“植桑饲蚕”。元代县尹王祯所著《农书》总结了栽桑养蚕经验。清末民初蚕桑相当发展,成为农村的主要副业,谚称“养得一季蚕,抵上半年粮”、“长耕田、短养蚕,四十八天得现钱”。民国20年(1931),旌德县长陈立本把蚕桑作为重要产业列入本县经济发展规划。民国27年,本县商人曾与外地丝商合资,在旌阳、三溪创办小型丝厂,就地收茧缫丝。民国32年6月,县政府向省汇报本县物产,“有蚕丝10500斤”(折合鲜茧1365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因战事影响,丝价惨跌到斗米斤丝,蚕桑生产每况愈下,桑园日渐荒毁。到1949年,全县仅桑园305亩,产茧8.6吨。
建国后,政府采取发放贴息贷款,提高茧价和奖售粮食、化肥、棉布等鼓励措施,使蚕桑生产迅速恢复发展。1956年,蚕茧总产达到58.2吨。1958年实行集体养蚕,普遍推行共育室,积极发展中秆和低秆密植桑园。到1976年蚕茧产量达到181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居当时全省第四位。1977年全县办有社队蚕桑场17个,经营桑园750亩,专业劳力120人,常年从事蚕桑生产。此后,产量一度下降。1979年后,又逐步回升,1984年桑园面积曾达5407亩,蚕茧总产118.9吨。1987年桑园面积1893亩,蚕茧总产87吨。
本县桑园50年代初主要分布在兴隆、三溪、白地、孙村、乔亭、旌阳、俞村、版书等地,农民利用田埂及宅旁隙地栽植高秆桑,一年养一次春蚕。1976年,全县17个公社、107个大队中有16个公社、99个大队栽桑养蚕,桑园面积平均每个公社400亩,其中较多的为白地、三溪、俞村、旌阳等公社,每社约500~900亩;较少的有双河、兴隆、云乐等公社,约200~300亩。年产茧20吨以上的有白地、俞村两个公社。1977年后,蚕桑生产逐步区域化、专业化,各乡、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双河公社1981年产茧9.3吨,比1976年增60%以上,每张蚕种产茧35公斤以上,达到全国张产量的先进水平。1984年养蚕户占全县总农户的20.9%。白地乡三节村年产茧10吨以上,为全县产茧最多的村。双河乡光荣、蔡家桥乡朱旺、旌阳镇新桥3个村年产茧量均在5吨以上。
桑树品种,50年代以前是地方土种大叶早生、小叶早生。50年代中期,从浙江省引进湖桑,品种有桐乡青、荷叶白、红皮、青皮、黄皮湖桑等。从1963年起,各乡开始自繁、自育、自植,主要栽培桐乡青、荷叶白、红皮湖桑等。
(四)蔬菜
1.概况
清嘉庆县志载有:青菜、白菜、菘菜、菠菜、苋菜、芹菜、芥菜、瓢儿菜、蓬菜、甜菜、韭菜、蓝菜、珍珠菜、葱、蕨、蒜、竹笋、芦菔、芫荽、莴苣、薤、茄、辣椒、南瓜、王瓜、冬瓜、菜瓜、丝瓜、苦瓜、芋、瓠瓜、茼蒿等30多个品种。
1979年进行蔬菜调查,本县有蔬菜10多类100余种。
主要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表

除上述品种外,还有大蒜、蕨菜、荸荠、莲藕等。
1987年蔬菜种植面积8215亩,年产量1.2万吨。除供应县内居民外,部分蔬菜运销泾县、南陵、繁昌、芜湖、宣城、屯溪等地。其中每年外销生姜250~500吨、茭白(茭笋)100~150吨、豆薯50~75吨。
2.地方特色蔬菜
旌德生姜(薑)根茎肥大,紫红色。平均单株产0.9公斤。味辣,纤维多,贮存期长,是佐餐调味佳品。主要分布于南关乡龙川村及乔亭、兴隆、孙村等乡。元代王祯总结旌德种姜经验,在其《农书》中提出了“姜够本”的名言。
旌德线椒细如麻线,羊角形,色暗绿转红,肉薄,味辣,可腌制或干制。主产于南关、旌阳、版书、旌桥等地。
竹笋一是毛竹笋,冬季挖掘的为冬笋,色泽黄亮,鲜嫩可口;立春后挖掘的为春笋,味次之,可制笋干。二是野生竹笋,品种有水竹、画眉、麦黄、红壳、木竹等,生于低山谷中,每年三、四月间采拔新笋,进行干制、腌制或加工成罐头食品。本县野笋资源丰富,民间历有采拔习惯,以前主要是自食,80年代多有出售。盐渍笋和小笋干畅销杭、沪等地,年销量约250~400吨。
香菇(草荤)产于祥云、云乐、兴隆等乡的中山区。祥云乡80年代初办香菇厂,在县科委帮助下引进食用菌种,人工培育香菇。云乐乡罐头食品厂现生产香菇罐头,远销宁、沪、杭等地。人工培育的食用菇还有凤尾菇、蘑菇、袋装香菇和银耳等。
椿芽主产碧云乡。谷雨前的香椿芽嫩无丝。椿芽是佐餐佳料,腌制后晒干,终年不腐,可四季食用。
(五)甘蔗
本县甘蔗品种为食用性“旌德青蔗”,茎粗、皮脆、汁多、味甜,含糖12~15%,亩产达3~4吨,是本县传统的优质特产。产区分布全县各地,以县城郊区种植较多,尤以旌阳镇新光村的丰干里最为集中。1982年以来,全县常年种植300~500亩,产量800~1500吨。1986年全县栽培850亩,总产2550吨。近年有少数农户引进广东榨糖甘蔗品种。
(六)西瓜
80年代前,每年种西瓜不足1000亩,单产约l~1.5吨。品种以解放瓜、土型瓜为主,多为旱地栽培。孙村乡大兴一带有较长的种瓜历史。1984年以后,引进杂交高产品种,推广地膜覆盖培育技术,单产提高到2.5~4吨,种植面积增至5000亩。以版书、南关、孙村三乡最多。品种以新澄杂交一代为主,占总面积的80~90%。
(七)棉花
民国7年(1918)全县种棉752亩,总产量22.5吨。县境解放直至60年代仍有种植,多自用于加工棉絮、棉衣或换布票。现全县很少种植。
(八)烟草
解放前至建国初,本县广泛种植烟草,其中云乐黄烟颇有名。以后种植渐少,目前仅少数农户在家前屋后零星种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