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65年和1986年先后在三溪乡营盘山、云乐乡梅村、俞村乡苧坞里等地出土的石器时代晚期石斧、陶片表明,约在七、八千年之前,本县已有人类活动,秦汉之际,旌德仍属人烟稀少的荒服之域。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105),闽浙一带的东越人经黟、歙北迁时,大批流入境内栖息繁衍。东越人古称“南蛮”,今本县的“蛮王尖”.“蛮王墩”、“蛮家”等地名即源于此。后经西汉末年王莽之乱、西晋永嘉南渡、唐末黄巢起义和明初外夷入侵等几次大动荡,北方汉人为逃避兵祸、赋役,纷纷南徙。辗转迁居本县的有名宗大族,也有零星流民。据家谱记载,江氏、刘氏先祖于隋、唐时迁入旌德。方氏先祖元荡亦于唐时迁居旌德。吕氏先祖从庆避黄巢起义军兵锋,与弟从善自金陵迁歙县堨田,从庆又自堨田迁旌德丰溪。鲍氏先祖于唐末黄巢起义时,由歙县迁旌德合锦。汪氏先祖五代末期由歙县篁墩迁居旌德新建。喻氏先祖于宋淳熙间(1174~1189)自歙县堨田迁旌德仕川。韩氏先祖明初因避外夷之乱迁居旌北。这些大族的定居繁衍,使旌德人口渐趋兴旺。
清代康熙五十一年(1712),朝廷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期,继续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加之乾隆年间奖励垦种,鼓励开发,致使有大片荒坡闲地的旌德人口不断增长,闽、赣、浙及池州、安庆等地“棚民”纷纷流入县境,租山垦种。嘉庆年间,入境“棚民”人数更多。流民入境后,多聚族而居,自成村落,子孙繁衍,人口激增。孙村汪永年生于清初,至160年后的嘉庆年间,其后裔已逾千人。江姓一族除外出扬州、北京等地经商者外,仅在县内就有8万余人,约占当时全县人口的20%。至道光五年(1825),全县人口增至44万多人,咸丰三年(1853)增至50万人,达到历史最高峰。当时,城乡房舍鳞次栉比,县城几无空地,西门外有幢“铜门屋”,内住100多户;近郊宋姓、汪姓居民都在千户以上;庙首、江村、三溪、大礼村、乔亭,朱旺村等均为千户大村,连仕川深山区也有“千灶万丁”之称。这些村庄中的古墙房基,至今仍随处可见。
咸丰、同治年间,清军及地方团练在旌德与太平军争战多年,加上连年早涝瘟疫,使田园荒芜,人口流亡,饿殍陈野,本县人口急剧下降,至同治三年(1864)锐减到不足三万。大村十室九空,小村空无一人,“壮丁存者不及十分之二,老弱妇女百不存一”。同治四年后,形势渐趋稳定,外流者陆续返乡,赣、鄂及本省宿松、太湖、无为、巢县、庐江等地也有一些人先后迁入本县,使全县人口缓慢回升。光绪三十年(1904)全县人口39266人。
民国17年(1928),全县11824户,56401人,户均4.77人。民国23年大旱,河干溪涸,树皮草根皆尽,人口锐减到54337人。抗日战争爆发,本县地处后方,战地难民纷纷流入。民国27年散居境内的难民1788人,次年总人口达62806人。此后,全县总人口保持在5~6万人左右,增减幅度不大。
建国后,由于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医疗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较快。195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达27.5‰,全县近7万人,1958年发展到9万多。此后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人口再度下降,1961年不足8万。1962年至1965年,随着经济复苏,县民得到休养生息,人口增长率达到高峰,连续四年均在38‰以上,1966年全县人口突破10万大关。70年代,国家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逐步得到控制。1976至1987年,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0‰。
建国以来,先后有几批流动人口进入本县。1954年接收安置江淮地区灾民5143人。1958年上半年,接收安置无为移民二万余人,后因生活不习惯,其中部份人返回原籍。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有组织地从浙江、歙县的新安江水库淹没区迁入移民3034人在农村落户。1958年和1968至1977年,上海、合肥、马鞍山、芜湖、屯溪等地的知识青年1334人先后来本县插队落户,后陆续安排就业、回城。70年代,上海后方基地驻旌德三线单位的干部、工人及其家属有8968人。80年代.城乡经济繁荣,工程施工增多,流动人口随之渐增。1982年人口普查时,常住本地一年以上的外地人口达3362人。1986年后,上海驻旌德三线单位人员陆续返沪,使旌德人口趋于稳定。1987年底,全县人口为145591人。
本县人口分布不均匀,城镇密,山区疏。平均密度:1928年为20人/平方公里,1949年为61人/平方公里,1964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为100人/平方公里,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为160人/平方公里。1985年为162人/千方公里。其中旌阳镇密度最高,为5603人/平方公里;祥云乡最低,为42人/平方公里。1987年全县人口密度为161人/平方公里。
历代人口统计表

1949~1987年人口统计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