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灾情综述
本县自然灾害主要有旱、洪、风、雹、雪灾等,其中以洪灾和旱灾较为突出。清嘉庆《旌德县志》曾说:“旌处山乡,地势高峻……所患在于发蛟(洪水),猝时暴涨,田、庐、人、物顷刻漂流,智勇莫施,是诚可虑!若云恒雨之后,必有恒旸,雨一失时,涔蹄立涸,田皆龟坼,亢旸之极,遂生虫蝝,山泽俱困,此则六邑皆然,而旌以水源最浅,虽有池塘,所蓄无多,更为甚耳!”据现有史料的不完全统计,从唐大和四年(830)到1987年这1157年中,共发生严重旱灾70次,严重洪灾77次。其中13次为严重的洪、旱同年。灾特点是,建国前水灾多于旱灾,建国后旱灾多于水灾。其原因有二,一是建国后大规模兴修水利,提高了蓄水和排水能力;二是天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加大了水土流失和蒸发量。
本县洪灾大多出现在梅雨季节。旱灾有春旱、伏旱和秋旱及夹秋旱等,其中伏旱和夹秋旱为甚,建国前的旱灾还大多并发蝗灾。一般程度的洪、旱灾害二、三年一遇,范围广,时间长。据本县建国后气象资料分析,除1962年、1963年无旱,1964、1976年无明显汛洪外,一般年份旱、涝兼有,并且出现过三次大洪灾(1954、1969、1980年)和三次大旱灾(1958、1966、1978年),其中1954年的洪灾仅次于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1978年的旱灾仅次于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均属百年罕见。
风、雹灾害大都出现在局部地方,多以清明季节和盛夏雷暴雨时为主。县内瞬间风速17米/秒以上的破坏性大风,平均每年可能出现6次左右。最多年份16次(1962年)。冰雹平均4~5年一遇,大都在春末夏初,对午季作物有威胁。雪灾大都出现在12~1月份,常伴有低温多雨的强寒潮,局部覆盖面积较大,影响交通,威胁耕牛、危房和竹木森林。
蝗灾、虎患,建国后巳基本绝迹,但农作物虫害仍时有发生。
二、重大灾情简录

大和四年(830)夏,大雨成灾。
大和七年(833)秋,大雨害稼。
大中九年(855),旱。

隆兴二年(1164)大水。
乾道六年(1170)五月,大水,漂民庐,湮田稼,人多流徙,是年冬饥。
绍熙五年(1194),大雨、饥荒,人食草木。
嘉定八年(1215),春旱,种不入土,至八月乃雨。
嘉定十七年(1224),大水,民流徙甚众。

大德四年(1300)三月,县境普降冰雹,禾稼遭损。
至正十三年(1353)十一月,宁国路地震,波及本县。
至正十五年(1355),大旱,斗米价涨至银二钱。

宣德九年(1434),春至秋大旱,河塘涸竭,麦禾不收,民无粒粮,死者众。
正德三年(1508),旱荒,民多病疫。
嘉靖二年(1523),应天(今南京一带)地震,旌德有感。
嘉靖二十一年(1542)八月.狂风大作,雨雹伤稼。
万历十六年(1588),旱,次年饥荒。
万历二十五年(1597)冬,大雪,小麦皆损。
万历二十六年(1598),大旱,民饥馑。
崇祯十四年(1641),大旱,饥荒,野无青草,人相食,民死三、四成。

顺治八年(1651)五、六月间,多暴雨,平地水深丈余,时有山洪,民舍漂浮,桥毁岸塌,人畜溺死无计。
康熙十四年(1675)六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连降大雨,三昼夜未止,蛟骤发,乔亭民溺死者六十三人。
康熙十八年(1679),全县大旱有蝗,三至八月不雨,田地如焚,野草无遗,三伏愈亢,秋阳倍烈。山田畈田禾豆无不一火可燎,大饥,人相食。
康熙四十六年(1707),大旱,次年洪水。
康熙五十五年(1716),四月大水,六月至秋大旱。继以虫,禾稼几尽。
康熙五十七年(1718),六月二十五日黎明,山蛟并发,水势汹涌,坏城垣道路,溺人畜无数,邑中驾虹桥(今中东门桥)、淳源桥(今上东门桥)、新桥俱遭冲圮。
乾隆八年(1743),夏、秋间大旱,秋又大水,斗米价银二钱五分。
乾隆九年(1744)七月,雨四昼夜,石凫山碜岭蛟起,一大石飞徙山岗,水暴涨,下冲将军殿,民居尽圮,漂没男妇二十一人。
乾隆十二年(1747),夏旱,斗米银三钱。
乾隆十六年(1751),自春至冬,大旱二百余天,谷踊贵,民粉稻蒿为食,次年春饥,民不聊生。
乾隆五十年(1785),大旱有蝗,五月至冬不雨,籽粒无收。蝗所过,草无遗。榆蕨殆尽,人相残食,死者十之有四,斗米值足百钱五吊。
乾隆五十六年(1791)正月,天寒地冻,万木皆死。
嘉庆七年(1802)秋,大旱,地焦草枯河水涸,是岁大歉。
嘉庆九年(1804),大涝。
嘉庆十年(1805)八月,天气晴霁,十四都上高山忽自裂,由上而下约十丈许。
嘉庆十六年(1811),春夏旱。
嘉庆十九年(1814),夏秋大旱,民饥。
道光三年(1823),四月中旬至五月二十日,大雨如注,日夜不绝,七月复大雨,蛟水陡发,损伤田地、桥梁、道路、房屋无算,斗米银四钱二分。
道光二十六年(1846)夏,旌德地震,震情无考。
道光二十九年(1849),四至六月淫雨不止,山水尤甚,屋庐漂浮,僵尸遍野。
咸丰六年(1856),大旱有蝗,二月至七月始雨,河塘涸,禾苗枯,赤地如焚,树皮食尽,人相残食。
同治十二年(1873)七月,大风,坏城垣数十丈、民房数百间。
中华民国
3年(1914),夏秋间大旱。
20年(1931),大雨。
22年(1933),春大雨,六月大旱。
23年(1934),大旱,春、夏、秋连旱,河干溪涸,人畜饮水甚难。禾苗全死,竹木亦枯,树皮草根皆尽,百年仅有。受灾田11.5万亩,稻麦损失19.3万石,灾民人数30400人。
24年(1935),入夏后,水灾雹灾俱发。
26年(1937),十月十九日凌晨三时二十九分,芜湖地震,波及旌德。
29年(1940),四月至六月久旱不雨,河水枯竭,田呈龟裂。秋间续旱夹虫灾,收成不及五成。
31年(1942)九月,水灾,全县近四千亩稻田受害,冲毁房屋56间,溺死3人。
33年(1944)夏,七旬无雨,河水断流,收成减半。七月,蛟水暴涨,淹没田庐无数,次年春饥,各乡积谷贷放一空。
35年(1946)八月,各乡均遭虫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7月,虫灾蔓延全县,灾情严重。
1951年7月11日至18日,暴雨成灾,秋季40余天无雨,全县6万余亩田地遭受旱、虫灾害。
1953年7月至8月无雨,4.2万亩田地受旱。
1954年5月至7月,共降雨1553毫米,全年降雨达2353毫米,超过常年降水量的69%,发生百年罕见的特大洪灾。全县12500余亩田地被淹,无收面积达300余亩。
同年6月17日,合肥、六安一带发生5.4级地震,波及本县,倒塌房屋四间,3人受伤。
1958年5月至8月,90多天无雨,14.7万亩田地遭受旱灾。
1959年4月29日,白地、庙首、旌阳等地冰雹成灾,雹体直径达2厘米以上。油菜、小麦等午季作物被摧,严重减产。
1965年6月至8月,先后三次遭台风袭击,14个公社不同程度地受到风灾影响。
1966年8月11日,双河公社遭暴雨夹冰雹袭击,300余户民房受损,2000余亩水稻受灾。同年,全县大旱,5万余亩田地受灾。
1969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出现强寒潮,连降大雪19天,积雪29天,平均雪深16厘米,邮电中断,交通受阻。
同年6月28日至7月16日,连降暴雨19天,全县洪水成灾,仅7月5日一天,降雨量高达153毫米。冲毁南关白洋岭小二型水库一座,致使230余处塘坝被毁,120间民房被冲,9人死亡,农田、堤岸、道路毁坏无数,县城水电站一座机房也被冲毁,造成全城停电。
1974年6月17日夜,大风突袭县境,百余间房屋倒塌。
1976年夏,严重干旱,双季晚稻无水栽插。
1977年,1月至2月多大雪,仅1月2日一天,积雪厚度达27厘米。7月16日,连续6小时大暴雨,降水量94毫米,顿时山洪倾泻,冲毁田地无数。
1978年全年降雨量仅873毫米,只及正常年份的六成。6月下旬至7月中旬,滴雨未下,入秋继续大旱,河塘干涸,稻田龟裂,人畜饮水困难。全县农田受旱达10.5万亩,其中无收田达2.7万亩,实为百年罕见,但无饥危。
1980年入夏之后,各地连降大暴雨,致使9200多亩田地受灾。9月以后,出现严重的“秋分寒”,双季晚稻歉收1200余万斤,平均亩产只有1979年的一半。其中碧云乡有6亩双晚共收102斤,平均亩产仅17斤。
1983年1月19日至25日,连降7天大雪,总降雪量为71.1毫米,创本县降雪量记录,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百万元。同年5月至7月,又连续暴雨成灾,并先后三次遭台风袭击,1人死亡,18人受伤。
1984年1月,大雪成灾,交通受阻三天,压塌民房173间,冻死耕牛44条,折断松、杉树16万多株,毛竹47万余株,经济损失达91万余元。
1985年12月上、中旬,大雪数日,积雪30~35厘米,全县压塌房屋350余间,打伤5人,倒塌牛棚5l间,打死,冻死耕牛25头,压倒电线杆150余根,经济损失达百万元以上。
1987年7月4日上午8~12时全县大暴雨,总降水量达118.2毫米。上午9时起,县城停电、断水、商店被迫关门,街道平均积水80余厘米。境内南雄公路、蔡谭公路局部被淹,公路塌方2.85万立方米,电杆倒折849根,交通受阻,通讯中断。洪水淹没农田4.3万亩,冲毁大小桥梁236座、各类道路104公里、山塘701口,冲垮渠道、涵道、河坝、护岸2494处,冲走鱼苗及成鱼346万尾,毁坏水电站7处,房屋1682间,12家厂矿遭受不同程度损失,各类原材料损失达446吨。全县共有4人被洪水夺去生命,122头大牲畜水中丧生。灾情直接损失达2112.3万元,为本县半个世纪以来所未见。5日,省、地有关领导到县视察灾情,制定救灾措施,并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援。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