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旌德县建置于唐宝应二年(763),时属宣州。宋元明清皆属宁国府(路),民国初期曾属芜湖道,1938年划属徽州,1987年底改属宣城地区。县名旌德,寄意彰扬礼德,教化县民。全县15万人,分属19个乡镇。县城旌阳镇位于县境中部、南雄公路和旌宁公路的交汇点,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本县地处皖南山区,古为徽宁通道、两府要冲。县境东西为长,分别与宁国县、黄山区相毗邻;南北为宽,各自与绩溪县、泾县相接壤。总面积904.8平方公里,折合135.72万亩。其中山场占62.5%,耕地占12.4%,水面占2.9%,其余占22.2%。黄山支脉自西南蜿蜒而入,斜贯全县,海拔120~1295米。境内青山环绕,松杉葱郁;田畈平展,稻麻漫野。梯田缘坡而上,层层叠叠、山民择麓而居,三三两两。大村小镇,鸡犬相闻。路行不百步,小径即弯;夏晴逾五日,山田即旱。年均降水1395毫米。因落差较大,山洪一冲必受水毁沙淤之害,细雨长落却无田淹屋浸之忧。全年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无霜期可达232天。受山区小气候影响,东乡、西乡农时不尽一致。多样化的自然条件蕴育了多样化的资源:全县有木本、草本植物1000多种;野生动物200多种,其中豹、麂、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石英、钾长石等地下矿产10多种,其中砩石品位较高,花岗岩储量丰富。稻米、木材是本县的大宗产品;苎麻历史悠久,优质多产,是全国7个重点产麻基地之一;青蔗甜脆粗壮;生姜汁多纤少。传统物产还有蚕茧、茶叶、油料、生漆等。有人诗赞旌德“桐子松花屋数椽,豆棚篱落淡炊烟。冬锄香芋春抽笋,秋采红菱夏赏莲。”
自古以来,旌德人民就有敢于斗争的革命传统。早在置县前夕,乡民王万敌就聚众起兵、抗捐抗粮,声撼宣歙,势震朝廷,成为旌德建县的直接起因。明代,旌德军民抵御外侮,在将军庙将一股日本流寇围困一天一夜。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旌阳高等小学堂师生闻风响应,上街演说,通电声援。1925年11月,旌德建立了中共皖南第一个支部,高举红旗,率众进城游行,宣传革命,发展工农组织。1927年3月,成立了全国较早由共产党员担任县长的国民政府,开展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减租息、砸盐卡等反封建斗争。同年5月,共产党组织领导农民自卫军在白色恐怖中勇敢地进行了旌德武装攻城暴动。1941年7月,中共旌泾太中心县委游击队攻取本县庙首乡公所,打响“皖南事变”后的第一仗。历经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1949年4月24日,旌德在徽州最早获得解放。
旌德人民重教好文,素有兴学育人的民风。宋天禧五年(1021),新建村汪文谅不受皇帝赏金,要求换赐经书,以“教吾子孙,使之明习诗书礼乐”,并建义学,“四方英才皆来受教”。效其义举,后人捐款输田、办学兴教蔚成时尚。清代中叶县人因商致富,兴建学馆更多。洋川谭子文捐银二万两创办的毓文书院,“可与杭州诂经精舍和广州学海堂鼎立媲美。”光绪年间,全县有书屋、文会、书院、县学一百多处。旧志载,“旌俗重诗书,勤课诵,多延名师以训子弟。又设文会,聚族人士每月有课,寒暑不辍,凡城乡皆然。”从建县到清末,学有成就者代不乏人,仅有姓名可考者就有举人206人、进士142人,其中状元、榜眼、探花各一人。近代教育受进步思想影响,孕育了一大批革命先驱,并在教育界开展驱逐反动势力的斗争,结合宣传革命,在群众中启蒙施教。建国后,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已普及初等教育,现有小学247所、中学16所。其中民办教育长期占有重要地位,发扬了古人的优良传统。
崇教好文的民俗,培育了蔚然勃兴的灿烂人文。南唐状元舒雅,是著名西昆体诗人,曾奉诏参与编校《论语正义》、《文苑英华》、《策府元龟》等10多部经典。元代王祯著名的《农书》,大部分是他在旌德任县尹时所著。该书全面总结了中国的农业生产,集农业科技之大成,被译成几国文字流传海外。附于《农书》之末的《造活字印书法》,是世界上最早叙述活字印刷的工艺论文。他与旌德刻工创制木活字,以此试印他主修的《旌德县志》,“不出一月百部齐成”,成为举世第一部木活字刊本,并由此推动了江南木刻印刷业的崛起。明清时期,一批镌刻大师驰誉艺坛。篆刻、鉴赏家刘光旸,凭辨真察伪之术,被清顺治帝御赐“古董”雅号;版画木刻家鲍承勋,以镂人雕物之技,被郑振铎称为推动中国版画兴盛的佼佼者;民间科学家刘茂吉,所著《北极高度表》被选入《清史稿》。近代著名词媛吕碧城,被柳亚子赞称“足以担当女诗人而无愧”。早期共产党人谭梓生,是中国第一个县级工农政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茶陵县首任县长。国民党爱国将领戴戟参与领导了驰名中外的“八·一三”淞沪抗战,曾随蔡廷锴同红军达成抗日反蒋协定,建国后任安徽省副省长。50年代,全国劳动模范方有顺、程开贵因劳绩卓著,应邀赴京,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当代名人,则有著名作家周而复、数学家江泽涵、经济学家朱剑农等。
千百年来,旌德经济的发展缓慢而曲折。唐至明代,受封建生产关系和峰隔路阻的交通制约,生产水平低下,商品经济难以发展。据志乘记载,“旌德地不满百里,而山溪十有八九焉。农隙之时,负贩为计,舟车不通,山径脩阻而商者多苦之”,人民“昼佃宵纴,莫赡其家”,“土之所产下于他邑,而财力不足以供也”。全县惟森林茂盛,产业以林为主,“供赋税者靠林也”。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朝廷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使人口迅速发展。旌德当时可垦坡地较多,外地流民纷纷入旌,租山垦种(史称“棚民”),更使本地人口大增。明代中期,全县仅二三万人,到清乾、嘉时已达37万人之多。“故田不足蓺于山”,大肆砍树垦地。长期的毁林开荒,造成林衰农兴、产业更替,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砂石奔下,填溪塞路,毁坏良田”,经济恶性循环,粮食增长远远跟不上人口的发展,全县依然“民食朝夕粥不补于饥,红女终岁纺织不免于寒”。
“民既谋生拮据,纷纷经营贸易,散之四方”。尤其是乾隆以后,掀起了经商热,从商成为时髦的职业。仅江氏一族设质库于外埠者就有60余家,“商店则如恒河沙数,自京师以至各行省,而以大江南北最多”。作为在外商旅的同籍社团,旌德会馆、同乡会散布各省。其时本县北乡通泾县之徽水货运十分繁忙,仅三溪古渡就有筏户八百,木竹土产得以水运至芜湖,县内贸易由此兴盛。旌阳、三溪的布店、货栈、钱庄、当铺盛如都市,商号满目,店旗交错。咸丰三年(1853),人口增至50万人,为历史最高峰,“人有余而土不胜”,所需粮、盐、布、百货多由商贾从外地运供。庙首、杨墅、朱旺村、大礼村等都是繁华的集镇,“穷乡僻壤之区,均成市廛林立之所”。“邑人因商致富”,特别是巨商大贾拥金累万,以其雄厚的资本纷纷投资家乡建设,弘扬祖业:兴办手工作坊、扩置族田祠产,兴馆办学、垦山治河、辟路修桥、购地建屋。全县经济迅速繁荣,屋宇鳞次栉比,城乡几无空地,山里有“百万”富宅,深谷中市声喧闹,成为旌德发展史上的鼎盛期。
咸丰六年(1856)开始,县境迭遇严重的旱涝虫瘟,复遭清军连年抗剿太平军的兵燹洗劫,人民流离失所,田地荒芜,饿殍陈野,人口锐减,“壮丁存者不及十分之二,老弱妇女百不存一”。同治十年(1871)全县仅剩3万人。幸存者无以果腹,初掘根葛,继啖皮箱,终食人肉。光绪年间,“皖南渐定,遗民多买牛归耕”,官府、地主均招民复垦,农业小有恢复,粮食逐渐丰裕,本世纪以来常运供绩、歙等县,旌德米市闻名遐迩。但因连年兵乱,政局动荡,生产力终难持续发展。1938年,县长田易畴在《旌德社会调查报告书》中说:“鼎革以还(指辛亥革命后),军阀当政,地方兴革,漠不关心,豪绅土劣从而把持垄断,大利未兴,而人民所受之苛剥却与时而俱增。”抗日战争初期,旌德成为后方,富商难民纷纷流入,公款私财大量聚集。本县利用这些人才、资金,兴办了几个较大的纺织工厂,市场也一度繁荣。但好景不长,40年代物价飞涨,兵需政差,复使人民陷入困境,“民穷于下,赋重于上”。虽有个别县长力谋振兴农桑,但有心治县,无力回天,终究挽救不了颓败的大势。
综观经济演变,兴衰无不有因。初缘山深人稀而林密地闲,后因人增滥垦而生态恶化。县内人口拥挤,难以发展,于是“衣食于外”,远出谋生。至清代在朝廷“恤商”政策和徽商的影响下,县民纷纷经商,商则富,富则业,业则殷。而咸丰、同治年间的天灾人祸,则无情地摧毁了回光返照的封建经济,庄园夷为废墟,经济盛而复衰。
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旌德巨变。“一化三改造”时期,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此后虽因“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度受挫,但60年代初的全面调整曾使经济迅速复苏;而80年代的改革开放,更使社会长足发展。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工农财贸,治绩斐然,从新中国成立至1987年,全县共投资4239万元,新增固定资产3095万元,奠定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物质技术基础:新建水库36座、兴修塘坝9000多处,总容量2303万立方米,建小水电站13座、机电灌站37座,使有效灌溉面积达13万多亩;长期的农业投入,推广了农业科技,革新了耕作制度,农机总动力达4万多马力,建成稳产高产田4万亩,50年代曾被誉为徽州的粮仓;60年代国营林场奠基,70年代社队林场创业,80年代大面积承包造林和丰产林基地的大规模建设,使全县有林地从1963年的3万多亩增至1987年的近40万亩,林木蓄积量从5.5万立方米增至13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1949年的14%增至32%;开拓公路72条计349公里,70年代末已社社通公路,多数大队可通汽车,彻底改变了旧社会山重溪复疑无路的隔绝状况,并迁址扩建了县汽车站;架设输电线路700多公里,高压电网联通城乡,普及了照明、动力等生产生活用电;全民、集体工业和蓬勃崛起的乡镇企业已发展为本县的主体产业之一,形成了建材、采矿、纺织、电子、机械、医药、食品等多门类的工业行业,拥有砩石、“标一米”、台钻、药物鞋、“八宝五胆”药墨等优质名产;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商业基础设施也逐步健全,集贸、小商品市场建设初具规模,商品、金融的储供运转量成倍增长,经济启动力显著提高;建筑业在80年代迅猛发展,城乡面貌年新月异,建成一批文教体卫、广播电视、邮电、市政工程,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各方面的进步。1987年,全县拥有医疗卫生单位154个,卫生技术人员370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县有综合运动场4处、篮球场50多处、影剧院32个、馆藏图书2.9万册,安装广播喇叭近2万只,拥有电视机近8000台,电视覆盖率达80%;科技网络已普遍建立,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590人,实用农业技术不断普及;邮电局、所发展到17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由1950年的5门增至670门,邮电业务总量由1950年的0.5万元增至37.3万元。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条件的改善,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1987年,社会总产值达一亿七千万元,国民生产总值6769万元。与1949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财政收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都增长了几倍乃至几十倍,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1987年,全县农民人均粮食417公斤、人均纯收入381元、人均住房面积18平方米,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但是,横向比较,本县经济依然落后。旌德幅员狭小,竞争力弱。特别是远离城市商埠,没有水运铁路,严重制约了本县的工业发展。加上自然经济的历史沿袭,小农观念根深蒂固,专业人才尤为不足。然而,短中见长,旌德也有振兴的现实依托。本县山多,人均山场5亩,是全省人均山场的5倍,人均耕地是徽州的2倍,均为自立自强的天然优势。但是,仅仅满足于绿山沃田,长期停留于农业县,在当今工业化的竞争大潮中,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县力已落伍于四邻!振兴旌德,工业势在必兴;劣中寻优,也确有兴工之本。旌德盛产的粮油、苎麻、砩石、木材等,作为工业原料质优量丰,采供近便;初具规模的现有企业是兴工强县的现实基础,近年的一系列技术改造,为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原上海小三线企业移交的厂房、设备更是发展工业的巨大潜力。察己之优劣,鉴人之盛衰,前车历历,无不昭示:旌德最根本的治穷方略是全县翘盼的工业振兴,最现实的产业优势为历史积累的传统农业,最可靠的经济后劲在自然赐予的广袤山场。
今天,旌德人民基于对县情的共识,正扬长避短,励精图治,遵循“稳农兴工,林粮并举,改造‘三线’,搞活流通”的方针,满怀信心地向着富强文明的小康社会锐意进取。已是春风骀荡,民情昂扬,何论地狭位偏,县力不强!邑不在大,有才则兴;民不在多,勤奋则昌!
建国后若干年份国民经济统计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