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新石器时代遗址
庵顶上遗址镇头乡胡家村北,又名胡家村遗址,1955年1月发现。南北60米,东西20米。采集红、灰色印纹陶片82件和陶轮、鼎足、石凿、石镞等。陶片红色为主,有席纹、回纹、篮纹、云雷纹、几何纹。质粗,厚薄不匀,有手制痕。为皖南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1956年11月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楂山遗址镇头乡中屯村通旺川乡李家路东。1983年10月出土石镞2件;1985年12月出土双孔小石刀1件、残镞2件、陶片9件。
社屋上遗址上庄乡瑞川,1983年出土单孔石斧1把。1986年3月勘查,石器特点类庵顶上、水楂山出土文物。3处鼎立,属同期遗址。
方家园遗址华阳镇方家园村东,距城1.5公里。1981年10月铁路建房发掘出石斧、石镞、石凿、石锛多件。经省鉴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82年10月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龟山遗址瀛洲乡仁里村南,濒登源河,范围约五六亩,上层散布石器、彩陶、骨片。1972年发现,1982年11月出土石斧1把,断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
二、古陶瓷窑址
霞间窑址窑群散布高迁乡花根(又称霞间)村西南。1958年夏发现。1985年2月经省断定为五代至北宋陶瓷窑址。有黄金坦、陈家湾口、栗树山、对面窑、姑嫂塘5处堆积,总面积8000平方米以上。属龙窑系,窑道竖筑山坡,内有木炭残渣。产品瓷为主。瓷器分青、黑釉,有碗、盏、盘、钵、壶、瓶等;陶器分青釉陶、红陶和灰陶,有缸、钵、盆、碗、坛、罐、瓮、屈轮等。多数用窑柱支烧,部分盘碗以匣钵装烧,碗底有支钉痕显。瓷釉温润明亮,青瓷器有细开片(俗称“碎瓷),胎薄,烧结度高。部分盘碗口沿呈葵瓣状,壶身瓜棱型,执壶把手模印纹饰。1986年9月1日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升为省级。
十亩园窑址城北1公里处,通乳坑路南山坡上,长40米,宽20米。1986年6月出土大量瓷片。地段内新开水渠两侧剖面,均有瓷片堆积层。坡地腹部也有散布。据采集品分析,与霞间窑址同期。
仁里巷口窑址瀛洲乡仁里村西1公里处。野地散布窑柱、瓷片。器型有碗、盏、壶、罐等,属青瓷系。1987年发现,为宋代窑址。
湖里窑址1987年夏,临溪乡湖里发现石瓷窑址两处:一在村西南隅,东西30米,南北50米。堆积层厚1米,以青、黑釉为主,间有白、黄、灰釉。器皿有碗、盏、瓶、罐、壶、盂等。大型瓷器胎厚质疏,敷釉不匀,有垂滴状,部分仅施半截釉。小型器皿胎薄质密,瓷化度高,敷釉匀薄。器底有平底、假圈足、玉壁底,支钉痕呈条状,纹饰多弦纹。碗盏葵瓣式,罐、瓶、壶瓜棱形。初步鉴定为唐宋窑。一在村西1公里山坡上,土名梅树坦,范围略小,瓷器胎质、釉色、装饰和烧制技术较前窑进步,鉴定为宋窑。
附录:
“天目”瓷考
中国瓷器诞生于吴越文化,源起皖南。皖南地处“南青北白”两大瓷系交结点,其古窑产品主流为越窑系,并溶入北方文化要素。唐、五代至北宋中期鼎盛。南宋,皖南制瓷业渐衰,唯绩溪诸窑续产精品,部分青瓷被誉为“秘色瓷”,是上乘贡品。唐宋时,中国瓷器大宗外销日本、东南亚、西南亚,远至非洲东部诸国。日本已故著名陶瓷专家三上次男崇为“陶瓷之路”。他研究埃及福斯塔特遗址和西亚、菲律宾各地出土的中国青瓷器,用“越窑系”区别。此种青瓷实为绩溪窑等皖南产品。在日本,还出土大量非建窑黑釉瓷器,其产亦不乏唐宋绩溪诸窑所产。巷口窑、湖里窑在天目山脉,霞间窑、十亩园窑处天目山脉北侧,其产品陆路可由徽杭古道或经小九华入浙;水路可经练江、钱塘江至杭州或宁波出海。无论水陆,均须经天目山。当年日本崇尚中国文化,屡派僧人来天目山诸寺庙“进修”,回国时带去黑釉茶具,被视为珍宝,因不知产地,统称“天目”。此词语近年译入中国,为国内学者接受。而宋代盛行斗(评比)茶,以黑瓷茶盏为最佳盛器,闽北建窑黑釉兔毫盏为帝王喜爱,在黑瓷中名声最大,故国内外学者皆认为“天目”指建窑。但天目不在福建,而在皖浙交界。绩溪诸窑宋代烧制黑釉瓷器,天目山乃外销必经之地。建窑产品运来天目山区,无论水陆均言不顺理。此论又为众所怀疑。日本奥田直荣《天目》一书中说:“天目”这个词最初是意味着建盏或什么呢?实际上是不明确的。”“日本在中世纪似乎输入了大量非建窑的黑釉天目,建盏的出土似乎意料的少。”(奥田直荣《天目》,丁炯淳译,《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资料》第3辑)因此,宋代天目山寺庙中使用的黑釉瓷器及日本僧人带回国的黑釉盏,当是绩溪窑产品。“天目”应还其本义。
三、汪王故城
在今瀛洲乡大庙汪村登源河西。旧志载:汪华初起义,择地建城堡,乃引弓远射,矢堕唐金山南,遂筑城屯兵,后人称“汪王故城”。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在故城遗址勅建忠烈庙奉祀汪华,又称“登源祖庙”,俗称汪公大庙。附建园林,占地34亩许。殿宇宏敞,前后五进。庙临徽杭古道,左右辕门跨路。门楣署“登源祖庙”,入门20余步设重门,上作楼。门内空庭百步。庭后正殿,悬原“忠显烈庙”匾额。殿五开间,金銮殿式,螺丝结顶,雕梁画栋,楹柱盘龙,中奉汪华塑像。殿后有“劝忠楼”和“司马公祠”。公祠为始迁祖南朝齐司马汪叔举陵寝。庙宇代有修建。清同治五年(1866)洪水冲毁前三进。正殿于“文化大革命”后期拆毁,今剩司马公祠和庙基。
四、大徽村遗址
唐宋时县境大村在今高迁一带。清代县志已称古迹。1983年秋经实地调查:高迁紧邻自然村名上店,徽溪北岸田畈今仍称麒麟街。其范围以今高迁小学为中心,包括高迁、上店、汪庄、麒麟街一片,约2平方公里。古代徽溪出徽岭后,从上店村西沿山直下,后改道东南向。大徽村毁于洪灾兵燹。60年代在此地片常挖出大面积古墙砖,此又一佐证。
五、澄心堂纸坊遗址
唐宋间澄心堂纸槽在临溪艺林寺(明改称义林寺)附近,今临溪粮站一带。由此溯登源河而上,至罗昆一段,水域平稳,溪无礁石,深广清澈,经冬不干。澄心堂用长船浸楮造纸,而艺林寺风景清幽,文人雅集,研究造纸技术,兼事摹刻书圣碑拓。宋·苏简《文房四谱》:“黟歙间多良纸,有凝霜、澄心之号,复有长者可五十尺为一幅。”《新安志》载:“歙州绩溪纸,乃澄心堂遗物。”益足证信。澄心堂纸为南唐李后主喜爱,列为贡品,李氏筑室珍藏。因袭堂名,后人误为澄心堂在江宁府(今南京)。至南宋,亦以入贡。澄心堂纸之出绩溪,著名已久,澄心堂所刻碑拓,天下宝之。邑人胡鍾吾集有澄心堂本王右军《洛神赋》。宋代以后,澄心堂纸业因贡重破产。
六、翠眉亭苏公堤景苏堂
亭在县城西郊。宋元丰八年(1085)绩溪县令苏辙行平岗上,见双岭弯如眉势,命名“翠眉”,并筑亭对之,以寄故乡峨嵋之思。又在山下刘家门前一带徽溪两岸修筑长堤,后人称苏公堤。亭焚于宣和中。南宋绍兴六年(1136)知县贾诩复建。明弘治间,亭后建苏公祠,后均废。清康熙五年(1666)知县苏霍祚重建望眉堂,后又圮。堤存至今。宋代县署在城东南隅,府堂后有秋风堂。南宋绍兴末期(1159~1162)邑宰曹训慕苏辙之贤,改为景苏堂(一作楼),摹苏辙像及辙在绩所作36首诗镌于石,又刻县令崔鴳诗,并供堂内。诗皆参军范成大手书。岁久磨灭,参政娄钥再书之。端平中(1234~1236)知县李遇重葺。明弘治十四年(1501),知县薛()重建廨舍5间,以旧廨为景苏堂。万历十一年(1583)知县黄榉建脉石亭于景苏堂后。清顺治十年(1653)知县朱国杰重修。清嘉庆中已成古迹。民国间复制黑底绿字楷体“景苏堂”匾额,悬于县府厅堂。1978年拆除旧厅建楼,匾额不存。
七、昆仑十二楼
明万历十年(1582)鄣山诗社汪士达、汪士仁、冯士钦、胡桂芳、胡化中、胡廷勋、胡廷廉、唐正音、高有位、郑汝砺、郑汝梅、张应寿等12人建真君庙于梓潼山麓,庙后筑楼,名昆仑十二楼,后圮。清康熙间复建真君祠于山腰,为县学文峰。建国初废。今祠址犹存。原建楼的山坡,今仍称十二楼。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墓葬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