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分布与面积
民国8年(1919)全县植桑面积1690亩,亩产叶量7.78担。东乡200亩,产叶量1300担;南乡390亩,产叶量3600担;西乡690亩,产叶量5560担;北乡410亩,产叶量3680担。15年,县内桑园仍以西乡为最,七都旺川次之,植桑400余亩。八都22村,除上金山、黄蘖山村外,皆植桑,以宅坦、上庄、余川、瑞川、择树下(择里)为最。浩寨、旺川、镇头、尚田、板桥一带,田埂、园地桑树成荫,丘陵、路旁桑林密植。扬之河、登源河流域,亦遍植桑树。22年后,丝、茧销路断绝,蚕农砍桑为薪,改种旱粮,桑园锐减。1949年初,全县仅存1500亩。建国后桑业发展,1950年岭北植桑农户1500余,占总农户10%。50年代末,浩寨、镇头成为蚕桑主产区,岭南新桑区兴起。1959年全县桑园17216亩,20个乡镇有18个乡镇栽桑。1962年毁桑种粮,全县砍桑树9016亩,桑园面积锐减70%。次年制止毁桑风,经10年恢复,重栽8200亩。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县政府确定4500个重点户作桑园基地建设,并两次从浙江桐庐购进桑苗500万株,扶持农户。1984年,桑园承包到户,面积扩大,全县21276亩,遍及77%建制村和71%自然村。栽桑户1.25万户,占农业户总数34.5%。临溪乡桑园面积2261亩,居全县首位。1987年全县23个乡镇,除荆州、逍遥外,皆植桑养蚕,桑园面积26557亩。
1987年绩溪县桑园分布与面积表

二、桑树种植
桑树品种唐、宋时期,境内有花桑及野生柘桑(青柘、黄柘、柿柘)。明代引进女桑、花桑和山桑,育成大叶、小叶早生地方品种。山桑,今大障山、七姑山、徽山等地仍存。清雍正十三年(1735)知县王锡藩派人买进江宁桑(湖桑)。民国时期有湖桑、火桑、竹叶桑、齐桑等,以湖桑最多。建国初期,地方品种大叶早生、小叶早生桑仍存。50年代从江浙引进早生的火桑、小青桑、剑持桑等和中晚生湖桑。60至70年代大量种植湖桑(桐乡青、荷叶白)等,少量种植红皮大种、四川黑油桑和云南桑。70年代末从镇江引进湖桑32、197、199、育2号、日本新一之濑等17个品种,作母穗园培植,选育良种。
桑苗培育清代以前农户自育桑苗(乔木桑),以压条法为主。取桑条长2尺许埋入锄松土穴,盖肥泥、压石露梢。来年,取土下散生之根,剪断移栽于垄圃培育稼接。亦用分株繁殖法或以野桑嫁接成乔木桑。民国8年(1919)县苗圃产桑苗10万株。34至36年,岭北庄川蚕种制造场附设苗圃,垦荒地10余亩,苏州浒墅蚕桑学校毕业生汪协如、黄韵香指导农工采种育桑苗,供应县内及旌、泾等地。50年代中期,金沙、扬溪、旺川等农业社的生产队用新技术育苗800亩100万株,因需求量大还从外地调入97万株。1975年后,社队和社员家庭育苗增多,年约520亩,500万株。80年代,集体育苗停止,蚕农自育自用和互相调剂,育苗数量减少。1983年育苗1073亩,1987年出圃桑苗约200万株。
桑树栽培清代迄民国初均高杆稀植乔木桑,成林后大株可采鲜叶50至100斤。桑树多种植土层深厚的低平岗地、田地边和家前屋后隙地,株距六七尺。成片桑园较少,亩栽桑树150至200株。民国34年(1945)庄台上蚕种场始建密植低杆桑园。建国后至1957年累计栽桑188万株,50年代末成片栽桑,田边、地埂桑树大部被毁。60年代,推行密植化、矫杆化植桑,推广桑树上山下滩,田埂桑树全部淘汰。70年代后期退粮还桑,种植中杆(高2.5尺,3拳)、低杆(高1.5尺,3拳)和无杆(无主杆,每年于离地3至5分处剪伐)密植桑园。80年代淘汰部分老桑园,新植桑园16166亩,以低杆密植为主,亩植1000株,无杆密植桑园2000株。1985年,新植桑园4158亩(浩寨842亩)350万株。1982至1987年各乡镇兴建50至100亩的大片桑园,共3642亩。校头乡蜀马村方增强于1983至1985年栽桑1万多株。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