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县内养蚕历史可上溯至南北朝。梁大通三年(531),东海郯人徐擒遂使新安太守劝课农桑。唐宋时期,蚕丝生产已具规模。年 䌷绢赋税4868匹,官买紬、绢6544匹。元代重课蚕丝赋税,每人年纳税丝4斤,蚕桑生产受到严重摧残。元延祐三年(1316)有所复苏,年产贡丝4800斤。元末,县人舒頔的《缫丝叹》诗中写道:“大姑停车怕解官,小姑剥茧怕冬寒。向来苦留二月卖,去年宿债今年还。手足皲瘃事亦小,官府鞭笞何时了。”可见当时蚕农的悲惨生活景况。明初减轻赋税,蚕桑业发展,县内年产贡丝5050斤。永乐年间徽州设印染局,蚕丝生产和织造达到相当水平。万历末年徽州、常州、扬州等府各为朝廷增造绸缎万余匹。其时,除官办织造业外,富商购置丝料和工具交农户加工,贩卖半成品和成品,成为徽商鼎盛时期一大经济支柱。清初,县署倡导蚕桑,蚕丝业稍有发展。咸丰间战乱,桑园迭遭破坏,织造业濒于绝迹。同治年间蚕桑复苏。清末岭北地区初成生产规模。宣统二年(1910)胡适留美致家信中曾述“还顾念旧乡,桑麻遍郊原”。民国初,扬之河、登源河流域蚕桑业日兴。民国21年(1932)后,全县产茧1800多担,居全省之冠。县内创办蚕种制造场,还先后开办5个小型缫丝厂。抗日战争爆发后,销路受阻,丝价暴跌。民间流传“成片桑树荒成桩,蚕农三月挂丝帐,高利盘剥难度日,挥泪抛桑离家乡”歌谣。建国前夕蚕桑业已奄奄一息。建国后县人民政府扶持和奖励蚕桑生产,70年代以前蚕茧产量位居全省之首。80年代后临溪、华阳、瀛洲、扬溪、金沙等乡养蚕业迅速发展,重点产区由岭北转向岭南。1987年全县栽桑养蚕有151个村1.5万户,蚕茧总产量列全省第4位。农业人口人均占有量(20斤)、亩桑产量和张种(卵12克)茧产量仍列全省首位。年收入1800多万元,蚕农户均1200多元,农业人口人均120元,占农户总收入的26.7%。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一节 桑园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