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传统名茶
宋代官买片茶有胜金、嫩桑、华英、运合、来泉、先春、仙芝诸名品。歙州自买散茶,品名有 茗茶。明、清代县产“芽茶”为贡品,分为小芽、栋芽、中芽3级。清代县产叶茶曾列贡品。乾、嘉年间“障茶”(俗称大障茶)、“金山 茗雾”(烘青绿茶)跻身徽绿极品,饮誉沪、汉、杭。道、咸年间“金山时雨”经当地农、商精制,盛销辽、津、胶、济等处,为东北人士嗜饮。“横岩云雾”(产于今逍遥乡)被徽、宁商人用于款待宾客,色、香、味俱过金山茶,遂从“障茶”中分出,独步烘青名品。光绪年间,慈禧太后重建颐和园祝6旬寿旦,汪裕泰号以“金山时雨”茶入贡。民国前期“黄柏山云雾”、“慕云茶”、“青罗茶”和翚岭、高枧山茶品竞相称名。金山出产有“时雨茶”、“金山茶”、“金山贡尖”及“双窨珠兰金山茶”、“珠兰时雨茶”、“芝兰甘露茶”等名品。“提选慕云茶”民国18年斤洋2元,为“黄山松萝”价2倍,与“提选龙井茶”等贵。茶农所制历有毛尖、毛峰、雨前、火方、片茶、头条、二条诸烘、炒茶品。
附记:
金山时雨创名于清道光年间,原名“金山 茗雾”,贡品,上庄上金山产。茶园分布于海拔600至900米的五午凹、天凹、大塔、狮子头、羊栈、石丘滩、石屋上、石屋下等山坡,乌砂沃土(黄棕壤),叶芽富含多酚类、氨基酸和儿茶素,属徽茶树良种之一。环境林木葱郁,常年雾海云天,春季阴雨连绵,花草吐香,鲜叶天然品质特佳。炒青“时雨茶”,属绿茶珍品,条索紧细,形似雨丝,微带白毫,汁醇厚,味芳香,爽口,回味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金黄,耐冲泡,第6次始淡,第3次最佳。清邑人章廷炯《金山 茗雾》诗,谓“异草育地灵,香雾蒙崖野。村女摘春归,社火焙檐下。三沸入芳瓷,缕丝犹篆写”。该茶4月中下旬1芽2叶初展(俗称“莺嘴甲”)时采摘,每公斤约5000个芽。抗战初停产,建国初恢复,后停制。1965年生产1年又停,1976年恢复生产迄今。茶园面积360余亩,年产逾120担。
横岩云雾清末民初创名,产于大障山障峰(今清凉峰)的横岩下、蛇墓坑一带,海拔700至1100米。晴天,早晚岚涌;阴雨,山雾厚弥。茶树枝干生满青苔,生长迟缓。5月中旬茶树透芽抽条,可采者仅三分之一,历来为烘青绿茶珍品。茶农沿明、清技法烘制。茶树属“障茶”群体,天然品质特佳,具野花香味。清代徽商嗜饮。条形似尖(茶)非尖,芽肥壮、嫩绿,白毫显露,高香持久,汤色淡黄明亮,味醇厚,回味微甜、鲜爽。叶底嫩绿有光泽,阳光照鉴,有银色茸毛。5月上旬,1芽2叶初展时采摘,不采虫蚀叶、雨水叶、病斑叶、对夹叶和瘦弱叶。拣剔杂质异物,晾青2至3小时,手工制作。历代产量皆少,民国后期停产,建国后亦迭兴废。1957年,横岩下、蛇墓坑产10担。今茶园近百亩,信息闭塞,仅少数茶农烘制,年产约300斤。
芝兰甘露茶产于黄蘖(柏)山、上金山、慕云山等处。其境常年云雾烟缊。民国前期,程裕新茶号选芽茶“以芝兰芳馥之品”窨制。茶“色如春草,香比惠兰,叶似翠羽,味若谏果”,质味浓郁。清代江宁汪士铎酷嗜,“屡形词咏,刊载诗集”。誉为“饮料中之极品”。民国18年,每打(约1.5市斤)洋5元。
二、新创名茶
1973和1974年,创制“灵屏雨露”(临溪)和“小九华毛峰”。80年代中后期,由农、商部门科技人员指导,茶户、茶厂制作的“西山毛峰”、“金钢雨露”、“天顶白毫”、“黄山绿牡丹”、“藏龙毛峰”、“高枧笋尖”及“清凉峰毛尖”、“清凉峰雾毫”、“百丈崖猴毛”、“龙须毛峰”、“云川毛峰”、“小九华云尖”、“龙池特炒”、“神坑毛峰”、“蒙山雪芽”和“蒙山毛峰”等10余茶品相继问世。除特炒与雨露外,皆烘青绿茶。“高枧笋尖”采制于福建之福顶大白茶种,余俱当地茶树群体。因自然生态天成,叶芽品质独优,肥嫩而耐冲泡,色、香、味、汤极具珍品风格。
附记:
小九华毛峰烘青条形茶。产于荆州小九华山海拔600至700米山地。群峦叠翠,乌砂沃土,竹修林茂,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终年云山雾海。鲜叶天然品质特优。茶品外形细扁完整稍卷曲,色泽嫩绿微黄多白毫,香清持久,味鲜醇带甜,汤清澈明净,叶底嫩绿微黄。清明至谷雨时采摘。1芽1叶和1芽2叶。手工制作。
金钢雨露炒青绿茶。产于大源里洪金钢岩,海拔700米。土壤肥沃,环境竹葱林郁,漫生云雾。茶品外形紧细秀长如眉柳,色绿润微带白毫,香气高锐鲜浓、伴生兰花香,味浓醇鲜爽,回味甘甜,汤黄绿清澈,叶底嫩绿微黄,1985年首创,即获徽州地区优秀食品奖。翌年,上海市南京路食品一店、东门路东升阳茶叶店销售,顾客盈门,每公斤价42元。清明至谷雨,选摘1芽2叶初展的芽梢,拣剔杂质和对夹叶,摊青3至5小时,手工制作。
上一篇:第三节 购销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