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采摘
采摘历来以春茶为主。首次开采茶园,只采春茶,留养夏、秋梢。谚谓“夏茶不采养茶棵,来年春茶多”。早春芽茶摘采,摘取嫩芽,1工日采鲜叶1至1.5公斤。“清明”后春茶盛采期,取量捋采法(俗叫一把抓),1工日采15至20公斤。茶农雇女工采摘,亲朋相邀云集茶区。夏茶适量捋采,俗谓“春茶一担,夏茶一头”。采摘重视适时,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是棵草”、“茶过立夏一夜老”之谚。留养秋茶,护棵越冬。谓“秋茶好吃(喝)摘不得”。茶叶采摘遍行“留顶养标”法,采侧芽留顶芽,采对叶留苗叶和子孙芽,然后收棵采净。明、清及民国时期,采制芽茶(明前茶、雨前茶),清明、谷雨前分批摘采。高山园地,5月上旬摘采芽茶。芽茶分小芽(俗名雀舌、鹰爪)、栋芽(一芽一叶或称一枪一旗)、中芽(一芽二叶或谓一枪二旗)。
建国初,推行“及时、分批留鱼叶、打顶”采法。1958年,宣传“越采越发”,错误推行春夏秋连采、老嫩叶俱捋提倡“日采超百斤”,茶棵严重受损。1963年后,恢复留养秋茶,推广适时、分批、按标准采摘。70年代全县推广金沙、扬溪茶区的“先采低山,后采高山;先采阳坡,后采阴坡;先采对叶,后采苗叶”和“采高留低,采大留小,采面留里”的办法。“留顶养标”的采法演进为“打顶养篷”,形成以芽叶标准、茶园地势和雨前、明前,春茶、夏茶分批适时采摘的制度,沿用迄今。首次开采茶园和高山茶园,只采春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采茶劳力由茶户自行雇工。
二、初制
手工制茶唐以后,沿用蒸青制法,生产方形蒸青饼茶。宋代改造蒸青散茶。明代演进为炒青,制前将鲜叶铺散净地或竹筐中散发水气,经杀青、揉捻、干燥3道工序。杀青:铁桶锅旺火炒,杀匀、透,保持茶色,散发青草气,软化叶片。揉捻:竹制茶床手揉和木制揉槽脚揉或滚袋揉,卷紧茶条,挤出茶汁。嫩叶冷揉,粗老叶热揉。干燥:竹制烘笼用木炭烘焙或低温锅炒,紧缩茶条,整饰外形,发挥香气,增进色泽,固定品质。烘焙者称烘青,炒干者为炒青。烘青有毛火、摊凉、足火3道工序。茶农历来擅长于烘制“明前”、“雨前”等芽茶。叶茶制作,烘炒并重。嘉庆中,除烘、炒青绿茶外,还窨制珠兰花茶。咸丰间仍多烘制,时,炒青制艺臻善,有炒二青、炒三青、炒干、烚干4道工序。民国时期,亦遍行以竹笼(焙蔸)烘制芽茶,兼制炒青和珠兰、芝兰、茉莉窨花茶。
建国后,工序相沿。仍手工制作,重烘制,炭火烘焙,低温长烚,粗茶细制、细茶精制。1951年茶叶收购量,初制烘青绿茶占92.1%,炒青绿茶仅4110斤,后,供应“屯绿”精制原料及机械制茶推广,初制炒青绿茶渐居主导。金沙、和阳、大障、逍遥等山区茶农,仍烘制雨前、明前芽茶,形似中、低档毛峰。60年代中期,机械制茶推广,手工烘制法渐绝。80年代,市场开放,茶户手工烘制绿茶又起,多谷雨前、清明前芽茶名品。
机械制茶1954年春,县内始有半机械制茶。是年,大源、洪坑等地试用木制单桶手推揉捻机3台。1956年,镇头乡高山试用牛力拉动木制4桶揉捻机,翌年,上庄金坑、大障半坞与金沙兵坑、中坞建机械制茶厂。1959年,全县有8座初制厂,双锅杀青机、木制揉捻机13台套,皆水、畜力带动。杀青、揉捻半机械作业,功效较手工高5至10倍。1961年春,大源公社茶源以水碓动力,建成县第一座全程机械初制厂,机械杀青、揉捻、解块、炒坯、炒干。后,里洪坑、外洪坑、大溪店、倒溪、金沙、上庄、逍遥、大障等地相继建厂。1964年,大源和荆州建成水轮泵动力机械初制厂。翌年,大源梨川置柴油机动力制茶机械。水碓、牛力机械渐淘汰,全县制茶实现全程机械作业,茶厂均置炒锅或滚筒式杀青机、“45”、“55”型揉捻机、炒坯、烚干机、解块机。70年代,实施初制机械连续化和炉灶革新。1971年,胡成皖于大障天子墓茶厂试制成功单灶9锅连续炒茶机组,3锅杀青、3锅炒坯、3锅烚干。翌年春,“一灶多锅”法在徽州地区推广,四川等省茶区来人学习取经。37家初制厂改革炉灶,承负全县三分之一初制量。较单锅、单灶省地、省柴、省力,成茶质量提高。1976年朱天叙试制成功“60—1型滚筒杀青机和“40—6”、“50—3”型滚筒连续炒坯炒干机,滚、炒结合作业,应用于茶源、倒溪、虎山头、潘村茶厂。1981年,程懋炎在上庄余川茶厂试制成功制茶节煤炉灶,百公斤毛茶用煤150公斤,比常用煤灶节煤25%,在上庄、大源、金沙、瀛洲、伏岭、扬溪等地32家初制厂应用,年制毛茶逾3000担。传统烧柴灶渐改为烧煤。高压电、小水电动力增加,与柴油机并存。
80年代后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部分集体茶厂出售或个人承包经营,乡办茶厂,加工机械更新,保持集团实力,亦代茶户加工。1984年,全县105座茶厂有杀青机168台,揉捻机354台,干燥机479台,以电动力为主,柴油机动力比率下降到38.7%。1986年,全县初制厂134座。其中,乡、村办93座,户或联户办40座,加工机械1039台(套)。翌年,初制厂143家,金沙乡34家为最,次为扬溪27、大源16、和阳12,荆州、逍遥、大障皆8家。
三、精制
清初,县炒青绿茶售屯溪茶商改制“屯绿”。咸丰年间,上庄茶商程裕和、程裕生兄弟于瑞川村建精制作坊,购茶农炒青,经筛、拣精制绿茶运销上海出口。民国时期,茶筛,有疏密之分,多至10余号,最细者,每1平方公寸有筛眼100余个。抗战初停产。
1986至1987年,和阳、大源乡和金沙兵坑联户建3座精制、半精制茶厂。全程机械作业,经分筛、撩筛、扎切、抖筛、风选、拣剔、车色、拼配、炒烚、装箱10道工序。炒烚,使用控温、低温长烚。
1949~1987年绩溪县茶叶产量表


下一篇:第三节 购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