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土壤改良
低产田改造明迄民国时期,县内水田土壤改良和保持土质的主要方法是挑塘泥、施农家肥、种绿肥、冷浸田割施野生绿肥。此传统方法一直沿至今。50年代后,结合兴修水利,搞田园化,改造低产田。70年代治水改土形成高潮。旺川田()和祝三()等治理工程,修机耕路和灌溉渠道。社队采取烂泥田掺沙,开明、暗、深沟,堵泉眼,修埂筑坝,降低地下水位,增施肥料等措施改良土壤。1986年,全县低产田面积仍有15806亩,在继续改造中。低产田主要类型是地下水位过高,土温低,还原性物质危害;一种或几种营养元素缺乏;土壤质地过于粘重;耕作层过于浅薄;土壤过酸或过碱;漏水漏肥。
潜育型水稻土改良全县有潜育型水稻土5874亩,占水田总面积5.1%,单产200至300斤。主要分布在尚田、浩寨、旺川、临溪、大石门等乡,多属畈田低洼处及山坞冲垄田。改良措施: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改革耕作栽培制度,冬沤改冬作,种绿肥、小麦、油菜或耕翻晒垡,栽秧前少耕粗整,推行垄作栽培。选用中迟熟抗病品种,培育壮秧,增施磷、钾肥和暖性有机肥。陷泥深脚田,适量施用石灰或石膏。
缺素水稻土改良土壤缺乏一种或几种营养元素的较为普遍,全县有89454亩,占水田总面积78%,缺磷89454亩,其中严重缺磷38318亩,占水田总数42.8%。缺钾26362亩,占水田总数29.5%,其中严重缺钾964亩,占3.65%。改良措施:适当增施肥料,尤其是有机肥和磷钾肥;改善耕作制度,用养结合,轮作和种绿肥。
重粘土田改良土壤结构差,粘结力大。全县轻粘土和中粘土面积8457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7.3%。主要分布在浩寨、华阳、临溪等乡镇。土种有石灰泥田、黄泥田等。改良措施:加客土、掺沙,改变土壤砂粘比例;种绿肥,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施用石灰或石膏,中和土壤酸碱度;通过冬耕晒垡冻融,促使土壤养分转化。
耕层浅薄水稻土改良全县水田耕作层15厘米以下有88630亩,占总面积76.5%,其中小于10厘米有2452亩。改良措施:扩大机耕面积,逐年加深耕作层;增施有机肥、土杂肥。
过酸过碱水稻土改良全县酸性(PH值<6.5=土壤44322亩,占水田总数38.4%;碱性(PH值>7.5)土壤40753亩,占水田35.2%,其中强酸(PH值<5.5=、强碱(PH值>8.5)土壤33376亩,占水田总数29%。主要分布在大源、扬溪、临溪、尚田等乡镇。改良措施:合理施用石灰和石膏,酸性土壤用石灰中和,碱性土壤施石膏降低碱度,施用草木灰既中和土壤酸性又可提供钾肥。
漏水漏肥水稻土改良土体50厘米以上,有砾石层、砂层等。全县有10419亩,占水田8.1%。分布在三大河流两岸,改良措施:上客土,加厚土层;增施有机肥,种绿肥;分次施用化肥。
高产稳产水稻土土壤通过耕作得到改良。1987年,全县旱涝保收面积47444亩,其中高产稳产农田28227亩。其特征:水气协调,无障碍层次,耕层15至18厘米,犁底层不粘闭;土壤全量养分丰富,耕层速效养分含量高,持续供应强度大;耕作好,耕耙后表现软滑松泡,干耕时土块小而酥、松散,宜耕期长;土壤环境良好,地形平坦开阔,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土壤排水能力较强。
二、肥料
农家肥包括人粪尿、畜禽粪、草木灰、土杂肥、枯饼、蚕沙等。农家有厕所,积蓄人粪尿,用于浇施蔬菜,水稻育秧、油菜,亩施15至20担。
畜禽粪农家畜禽圈养,用稻草或割青草垫栏沤粪,每年春种和收种后出栏,堆沤10至15天,再施入田地,撒施耕翻作基肥,或铺施于稻行间作追肥。油菜、小麦田常于冬季施粪草防冻,亩施约20担。
草木灰烧柴草所剩炉灶灰,富含钾等养分,亩施60至100斤。有些农户还铲草皮烧制火粪灰,常用于旱地作物、水稻育秧和油菜盖种肥。
土杂肥将作物秸杆、杂草、草皮泥、垃圾等堆放于田头地边,外用薄膜或烂泥封闭,待发酵腐烂后撒入田地作基肥或直接铺于作物行株间。
枯饼肥枯饼是榨油副产物,包括油菜饼、黄豆饼、芝麻饼、桐子饼、茶子饼等,粉碎后直接撒入秧田或大田作基肥,北村、伏岭一带自古沿用至今。麦田稻亩施80至100斤。瀛洲、大石门等地习用带枯灰种田。即将枯饼粉拌和草木灰,盛在小木盆中,插秧时用手指夹带少量枯灰随秧栽下,俗谓“点盆”。县内枯饼不足,需从旌德、宁国等地购进。
蚕沙养蚕废弃残枝叶及蚕粪,施入田地作肥料。
酒糟扬溪一些农户将酒糟施入田地作基肥,松土又肥田。
绿肥清、民国时期,少数农户种红花草(俗称鸭花)或大麦作绿肥。50年代后渐普及。1973年种植面积64248亩,鲜草亩产高低不一,中等田约30担,部分田长期种植一肥两稻,造成花草产量不高,少量绿肥在腐烂分解过程中,还会引起有机质消耗,使土壤板结,通透性差,水稻生长受影响。80年代双季稻面积下降,红花草种植面积减少。1987年14615亩。施用方法,一般是将鲜草直接耕翻入土,鲜草产量高的则割掉一些作猪饲料。
临溪、北村、扬溪等地,70年代,曾试种黄花苜蓿、猪屎豆、柽麻、红萍等绿肥,均未能推广。
磡头、胡家等地,习惯割野生绿肥,春季上山割取嫩枝杂草,施入田中腐烂作肥料,亩施15至20担。
80年代,有些农户利用作物秸秆还田作肥料,即将稻草、油菜秆切成小段,耕翻入土,腐烂分解成肥料,促使土壤疏松,增加有机质,改良土壤。
化肥民国时期县城商店曾出售肥田粉。1952年调进硫酸铵(俗称肥田粉)0.2吨,1953年推广使用4吨,1965年601吨。1963年引进过磷酸钙8.25吨。1976年,县化肥厂投产后,化肥用量逐年增加,1978年达5543吨。1985年增至6241吨,多数是碳酸氢铵、尿素。1987年增至10595吨,其中氮肥8595吨(碳铵7228吨、尿素1367吨),过磷酸钙724吨,氯化钾97吨,复合肥1179吨。亩施用量每年约100斤,多至150斤以上。施用方法,主要是撒施,耖入土层作基肥,水田于耖田时施下,旱地点播则穴施。稻田追肥是施后耘田,旱地撒施后锄草,或趁雨天撒施淋入土层,也兑水浇施。还作叶面追肥,喷施尿素液,浓度在1.5%左右,过浓则会灼伤叶片。
建国以后,本县粮食总产的稳步提高与增施化肥、扩大施肥面积密切相关,据1952至1982年资料分析,粮食总产与化肥供应量(主要是氮素化肥)成正比例关系增长,即化肥供应量增大,粮食总产则明显增加。化肥偏重于氮素肥料,而磷钾肥用量偏少,是农民施用习惯所致。从实践中农民逐渐认识到适量施磷钾肥效果明显,用量逐年增加。土壤普查化验,水稻土耕层肥料三要素含量:全氮0.188±0.006%;全磷0.058±0.006%,速效磷8.8±0.6PPM;全钾2.193±0.201%,速效钾66.0±4.5PPM。试验表明,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更佳,单纯增施氮肥不能持续高产。1984年,北村、扬溪等地在水田中用施用钾肥试验,比照增产4.3~24.7%,每斤氯化钾可增产稻谷11.5斤,又以每亩田用氯化钾5斤沾秧根效果最佳。
石灰稻田施用石灰作肥料,已有千余年历史,岭南多于岭北。一般亩用量约200斤。绿肥和麦茬田亩施百余斤再耕翻。耘田,俗谓推灰,亩施100至200斤。80年代,农业部门对施石灰利弊,作过调查和试验研究,稻田施用石灰,好处在中和土壤酸性,促进有机物分解,兼有杀草、灭虫、防病效果,又可补充土壤钙素。长期大量施用石灰,会使土壤板结,PH值升高。全县115825亩水稻土,出现石灰反应有52800亩,占45.8%。同时使土壤中有效养分降低,普遍产生磷、钾、锌肥缺乏,既不能高产,又增加农本。80年代后,普遍酌情少施或不施,土壤PH值在6.0以上不施,6.0以下酌情少施。在施用较多绿肥及其他有机肥时,配施少量石灰。
三、作物品种与良种推广
作物分布
【水稻】是本县主要粮食作物,占总量85%。校头、板桥头、尚田、浩寨、镇头、旺川、上庄、临溪、华阳、高迁、瀛洲、大石门、北村、伏岭、扬溪等乡镇为水稻主产区。大障乡境内自清至50年代曾种植约8亩。逍遥乡仅逍遥村和永来村附近种植250亩。
【小麦】产量约占粮食总产5~10%。1960年达到61658亩,总产435万斤,占全年粮食总产11.62%。1987年35453亩,总产591万斤,占粮食总产6.5%。主产区是伏岭、北村、大石门、胡家、家朋、荆州、和阳乡。大麦种植量少,作绿肥和饲料。
【玉米】俗称苞萝。清乾隆年间,由安庆人携种入境在大障山,开“火子山”种植,后传遍县境。主产于金沙、扬溪、临溪、大源、逍遥、和阳、大障、瀛洲、校头等乡山村。建国后,常年种植约万亩,1962年达3.6万余亩,除在农田旱地种植外,还习惯开垦“火子山”与幼林间作。粮饲兼用。
【黄豆】分布各地,面积不大,常年约8000亩,产量约1.3至2.0万担,主产临溪、瀛洲、扬溪和镇头乡的高村、扬村。1982年后均有千亩以上,旱地单种或同玉米间作、桑园地套种及利用田埂种植。
【薯类】山芋,各地均少量种植。建国后面积扩大。1983年,7479亩,主产于临溪、镇头、尚田、浩寨、上庄、大石门、伏岭等地。佐餐食用,或加工成淀粉、粉丝和作猪饲料,一般亩产鲜芋3000至5000斤;马铃薯,俗称洋芋头,零星种植,作菜食用;芋头,有水芋、旱芋两种,种于村边水田或菜地,作菜食用。瀛洲、高迁、水村、北村种植较多。
【高粱】俗称芦穄,散植地边、田埂、路旁零星地。食用、酿酒或作饲料。甜芦穄茎秆味甜如蔗。
【荞麦】清、民国时期种于旱地、缺水田或水稻旱死后改种。50年代后,生产队在早稻收割后种植。
【粟】清、民国时期,棚民开山成片种植后,少数农户种于山坡瘠地。今已少见。
【杂豆类】蚕豆、豌豆、赤豆、豇头、饭豆等,各地均零星种植,或套种于其他作物及桑园中。
【油菜】荆州、逍遥和大障乡地境冬季寒冷,历来在山坡园地少量种植白菜型花子和苦油菜。50年代后荆州已不再种。和阳、家朋乡历有少量土油菜,70年代后始成片种植。其他乡镇普遍种植,本世纪初至70年代中期,种植面积约1.5万亩,亩产约60斤。1982年增至24942亩,总产362万斤,亩产145斤。其中临溪公社3100亩,亩产160斤。
【芝麻】又称脂麻,有黑、白、黄色之分。普遍种于旱地或山坡地,常年约种5000亩,亩产80至100多斤。主产临溪、瀛洲、扬溪、校头、金沙等地。
【花生】种于盆地丘陵区,常年约1000亩。主产尚田、板桥头、浩寨、镇头、临溪和大石门乡。作果品、菜肴,上市量少。
【向日葵】种植于地边或零星隙地,产量甚少,自食为主。
【棉花】清、民国时期,农户自种自用。1948年种4500亩,1958年种1500亩,60年代后逐年减少。80年代仅百亩左右,县内民用棉靠调入供应。
【苎麻】部分农户自种自用,家前屋后零星隙地少量种植。1985至1986年,价格上涨,农民用田地大片种植。1988年滞销价贱,复零星种植。
【烟叶】常年约种200至300亩,多自用。伏岭乡半坑村产量较多,色黄、烟味温和。
【甘蔗】清乾隆年间从外地引入伏岭乡渔川村种植,后扩种到岱下,种植面积数十亩。
农作物品种民国至建国初期,县内农作物是地方农家品种。1957年调查约80种,随着外地良种、杂交品种引进和培育,80年代,农作物品种增至150余种。
【水稻品种】民国时期主要是早花谷、迟花谷、金裹银、白谷、三朝齐、昌化稻、铁壳糯、毛糯和草鞋糯(稻草宜编草鞋、糯米酿酒极佳)。
1951年引进胜利籼中稻品种,在蒲川、旺川、尚田等地试种352亩,1952年扩种到1.2万余亩。1954年至1964年,引进推广的品种有:早稻五○三、莲塘早、南特号、南特16号、莲塘早3号、陆财号;中稻中农4号、三九九、高密白;晚稻小红稻、小冬稻、浙大生青、浙场九号、老来青、江西晚、杭州糯。良种面积逐步扩大到6万余亩,占水稻总面积60%以上。1965年引进早稻矮脚南特号种子1.9万斤。1966年秋引进团粒矮种子3万斤、矮南早一号种子5000斤,中稻珍珠矮11号种子100斤,珍珠矮14号种子200斤及广场矮六号、二九矮稻种。晚稻有农垦58、沪选19、武农早、桂花黄等。逐步淘汰五○三、莲塘早、小冬稻等品种。
水稻矮秆品种推广始于60年代,通过试种筛选,1971年成为当家稻种。早稻早熟制:矮南早一号、二九南一号、青小金早、二九青、原丰早、竹莲矮;中熟制:6044、圭陆矮八号、青马早、珍圭51、中杆早。早稻迟熟种:先锋一号、广陆矮4号。中稻:珍珠矮、胜矮7号、广选3号、爱武。晚稻:沪选19、武农早、农红73、农虎6号、安庆晚2号、嘉湖4号、虹糯、台中糯、京引15等。是年,全面淘汰老品种,矮秆品种面积占90%以上。
杂交水稻种引进于1976年,县种子场引进杂交水稻汕优3号,试种0.8亩,获得高产。1977年多点示范,种植60.5亩,均产975斤,最高单产1400余斤。1978年扩种到4032亩,1982年达4.39万亩。至1985年,全县9年累计种植杂交稻257321亩,同常规稻相比增产稻谷3304万斤。后,相继引入汕优6号、汕优桂33、汕优64、汕优C98、汕优63等杂交组合。至1979年,水稻种植良种达86个。80年代继续引进常规良种。早稻:青马早、军协、竹系26、浙辐802、二九丰、湘矮早九号;中稻:桂朝二号、密阳23、双桂210、BG90—2、BG910、BG929、丛芦51;晚稻:矮粳23、双糯4号、玉米稻等。
【小麦品种】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有光头白皮麦、光头红皮麦、有芒尖头麦和午时麦等农家种。其秆高、耐瘠、抗病、稳产、易倒。单产100至150斤。1955年后,引进推广耐肥、抗倒、高产良种,有南大2419、碧玛一号、矮粒多等,种植面积约占30%。1964年引进推广吉利麦、三○三、望麦15、华东6号、浙农036等。1966年秋,引入矮秆红。1971年后,引进推广中矮秆品种,浙农908、武麦一号、丰产三号、友谊麦、鄂麦六号、新生一号、早丰、扬麦一号、万年二号、马场二号等。种植面积占60%,亩产200斤以上。80年代全县种植的小麦品种达15个。
【油菜品种】清、民国时期全是地方土种:白菜型大花子、小花子、乌子和芥菜型苦油菜。性耐寒耐瘠,省肥早熟,易发病,产量低。1955年,引进推广甘兰型胜利油菜。1966年秋。引种川油2号、云油7号、胜利青梗、胜利52、东胜14等品种。1973年引进049、军农一号。1980年前后引入上海809、71—39、广德761、当油早一号等良种。1982年,甘兰型品种达15902亩,占油菜总面积64%。1986年引进中油821、068试种。1987年小面积试种杂交油菜秦油2号。
【花生品种】土种有大籽花生和小籽花生。50年代末引入山东优花生。1982年引进花一28、白沙1016良种,在金沙、大石门等地试种推广,株型有直立、半蔓生、蔓生3种。
【玉米品种】自清至本世纪60年代中期,多数是农家品种,有黄子、白子之分。生长期有80日、100日、120日、140日。1966年引进火燥子良种1万斤试种。70年代后期引入杂交玉米品种旅曲和丹玉6号。1985年前后,引进推广虎单5号、虎单3号、苏玉1号、丹玉13等杂交品种。1986年丹玉6号种植面积3800多亩,亩产220市斤以上。
【山芋品种】清至建国初,沿用白心、红心农家种。1956年引进推广胜利百号。后又引进湖南种、旌德种、胭脂红等。
【棉花品种】清代至建国后,主种紫花棉土种。1935年曾引入美棉籽试种,未推广。1956年引进岱字棉15号。1965年推广小籽棉,引进棉种4000斤。
【豆类品种】黄豆有六月黄、八月黄、大粒黄、青皮豆、社豆等。80年代中期引进杂交黄豆种。蚕、豌豆有大小种之分。
【芝麻品种】有白籽、黄籽、黑籽3种。
【红花草品种】有大桥、平湖及土种。
种子繁育1950年前,种子都由农户自行选留或串换引种。50年代后,农业社、生产队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辅之以农业部门供种或串换调剂。1971年后,引进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等良种,试种选优,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种子生产队)。1973年,建县种子场和华阳脚山底队、水救队、瀛洲东风队、上庄七队和择里上村队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稻麦良种6万余斤。1976年,繁育基地增加高村霞间三队、扬溪泉水塘队、石门石京队、旺川十六队和二十四队、浩寨杨滩队、尚田长岭队、伏岭向阳队和临溪茭塘队,共生产良种20余万斤。1977年,县种子场首次繁育先锋一号原种4000余斤。是年,县内首次繁殖杂交母本不育系和三系配套制种,生产不育系种子珍汕97A331斤,制汕优3号种子3227斤。1978年有20个公社杂交稻制种田1164亩,生产种子69019斤。镇头公社22个制种队,制种田122.6亩,有15.85亩受旱无收,实收106.75亩,种子10507斤,均产98.9斤,其中13个队单产超百斤,获徽州地区奖励。至1984年,计培殖不育系441亩,生产珍汕97A种子22111斤。制种5114亩,产汕优3号、汕优6号、威优3号种子344471斤。1977~1978年,县南繁工作队去海南岛繁殖不育系,珍汕97A种子3200斤,1982~1983年在海南岛制种300亩,产种21900斤。1982年,县内建立杂交稻种子繁制基地,瀛洲公社闾坑队联户集中制种420亩,亩产种子98.7斤。1983年,制种基地又增加瀛洲乡辛田、临溪乡上游和浩寨乡梧川,面积272亩,亩产162斤。1984年制种191亩,亩产193斤。至1987年制种基地未变。
1983~1984年,为徽州地区种子公司繁殖不育系稻种田160.7亩,产种子1718市斤。1984年,上游制种基地兼制杂交玉米种16亩,产丹玉6号种子3600多斤。
1972年起,县种子公司经营良种,翌年经销稻、麦、油菜种子6万余斤。至1987年累计经销稻、麦、油菜、玉米和豆类种子202万斤。从1985年后,兼营杂交西瓜和蔬菜种子。调进良种多数适用。1980年,从江苏调进泗优四号、泗优八号杂交稻种1.94万斤,因种劣造成减产。
四、栽培技术
水稻栽培历来沿用旧法。50年代合作化后引进技术,70年代后栽培技术逐步革新。
【选种催芽】清迄建国初,田间选种是取稻桶前沿饱蒲谷子,剔除杂粒、稗子。亦有纳谷尖选种,单独储存。合作化后,生产队选择田块留种。清明节后,晒稻种一二天,经风扇或筛选,在清水中浸二三天,50年代始行泥水或盐水选种,亦有用石灰水浸种消毒灭菌。清至建国初,一般农户早播种子催芽,有的农户不催芽。合作化后,生产队以大谷堆焐芽、地窖或催芽室催芽。联产承包到户后,农家用稻萝或塑料编织袋装种子催芽,短芽播种。
【育秧】清迄建国初沿用旧式育秧,大板秧田,水播水育,谷雨边播浸水谷子,俗称铁子或水子,亩播300斤。60年代推广新式育秧,耕耙后开沟作畦,畦宽4尺,便于排灌、施肥、除草、治虫。亩播量200斤。1964年,临溪、蒲川、灵川、蒲藤坑,首行塑料薄膜复盖育秧,后在双季稻区全面推广。畦整平稍晾干播种,踏谷入泥,盖草皮灰,插上竹弓,再盖薄膜保温。前期保持沟中有水,畦面无水。秧苗2叶后,渐通风炼苗,上水施肥,2.5至3叶期揭膜,亦有至栽秧前4至5天再揭膜。70年代前期曾推行通气秧田,干耕水整,旱播湿润育秧。亩播种800至1000斤,3至4叶期铲秧带泥移栽,称小苗带土。80年代仅部分双季晚稻用旱地育秧。
温室育秧,1976年,临溪茭塘、北村新屋下生产队,首行早稻蒸气温室育秧。1977年,在双季稻区推广,共建温室276间。浩寨公社温室育秧占早稻面积80%。部分地方试行双季晚稻室内无土育秧。
70年代末,注重掌握播期和稀播育壮秧,播种时间依前茬收获期和秧龄而定,一般早稻在春分至清明前后,秧龄25至30天;中稻在谷雨边,秧龄30至35天;双季晚稻在夏至边,秧龄35至40天。每亩秧田播种量,早稻200斤,中稻和双晚100至150斤,杂交中稻30斤,杂交双晚15至20斤。秧田同大田之比例,早、中稻1∶8~10、双晚1∶5~6。
【移栽】水稻栽插,岭南称种田,岭北谓莳田,历来手工操作。50年代前,校头、板桥、尚田、镇头等地栽插偏稀,一尺挂两头,一人一天约栽2亩,岭南地区行株距8×7寸。60年代后,密度提高,缩小行株距,增加基本苗。早稻和双季稻5×6寸,中稻5×8寸。1978年起,部分地区实行宽株窄行或宽行窄株种植,以利通风透光。栽插时间,中稻始于小满,兴于芒种,结束于夏至前。双季早稻不过立夏,晚稻不过立秋。每棵栽秧本数,早、晚稻8~10根,中稻6~8根,杂交稻1至2根。
大田基肥主施农家肥,猪牛粪或绿肥,每亩约20担。北村、伏岭亩施油饼80至100斤。70年代后,还施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等化肥,合计亩施80至100斤。有机肥于耕前施入土层,化肥用于打耖口。或将粪草铺施于稻行间。亦有带肥栽插或用石膏粉沾秧根。曾有少数生产队将早稻秆切碎还田,作晚稻基肥。
追肥两次,每一次在栽插约1周后,亩施尿素10斤或碳铵30斤,结合耘田。后依稻棵长势酌情追肥。
小麦栽培种子风选或筛选,剔除秕粒。田耕耙整平,开沟作畦,畦沟、围沟、腰沟配套,利排水防渍。多为白子下种,或施猪牛粪作基肥,70年代后亦有施碳铵作底肥。播期常在霜降前后,习惯撒播。亦有用犁沟,1人随后沿犁路下种,少数打()点播。亩用种量,民国时期6升,建国后8至10斤,80年代初增至15斤,迟播早熟品种约20斤。1976年伏岭、北村等地始行免耕直播。稻板田不耕翻,直接撒播麦种,用猪牛粪及开沟起碎土铺盖。
麦田管理重锄草、追肥、清沟沥水,锄草追肥2至3次。冬至前后普施猪牛粪防冻。有些农户还采取镇压措施,在麦苗4叶期,用木板或棍拍打,增加分蘖,减少杂草及防冻。
油菜栽培多数打()直播或踩子,少数撒播或育苗移栽。播期,土种油菜在寒露前后,70年代推广甘兰型油菜,秋分边始播,寒露前结束。1977至1978年,试种春播油菜,选用早熟品种,2月10日前后播种,亩用种0.5至0.8斤。播前耕翻粗耙,晒垡疏松土壤,或起挖稻桩,复耕细耙作畦,畦宽4至5尺,开沟排水防渍。结合耕耙,亩施猪牛粪约30担作基肥。亦有用油饼50至80斤、复合肥或磷肥50斤穴施。播后用草皮灰盖子或复浅土。50至70年代生产队育苗移栽,解决茬口矛盾,促壮苗高产,费工较多。苗地精耕细作,土碎平整,施基肥。9月16至20日撒播,出苗后间苗,培育成6叶壮苗,苗龄约35天,栽单苗,亩约万株,80年代仍有农户育苗移栽。油菜田重清沟沥水和防病虫害。锄草、追肥一般两次,苗期用水粪或碳铵水浇施。直播油菜苗期及时间苗、补缺。冬施猪牛粪防冻,春后施苔肥、花肥。
黄豆栽培用旱地或缺水田种植。早黄豆约在谷雨时播种,多数在立夏后播种。耕耙整地,结合施猪牛粪、土杂肥、草木灰作基肥。打()点播或用犁通沟下种,亦有撒播。亩用种约10斤。齐苗后间苗补缺,锄草二三次。登源中上游土瘠地区须追肥。
玉米栽培种于山地、旱地或旱田。山区自清乾隆后沿习种火子山,70年代后渐少。多为夏播,熟地耕耙或挖锄再打()点播。火子山,砍尽草木火烧之后,打()下种。亩用种约6斤,留苗约3000株。80年代春播杂交玉米,清明时下种,亩用种3斤,秋播玉米在大暑时播种。施猪牛粪或土杂肥、复合肥作基肥,中耕锄草二三次,追肥一二次。火子山只耘草1次,不施肥。
山芋栽培山芋种于旱地或坡地,多夏扦。春暖后下种培苗,苗床用猪牛粪垫底,加肥土,复盖稻草或薄膜保温。苗萌长至10公分左右,移栽至育苗地。施猪牛粪、土杂肥、草木灰、复合肥等作基肥,耕耙作畦,趁阴雨天剪苗扦插,亩扦约3500棵。
绿肥种植县内种植绿肥主要是红花草,少量种植大麦、蚕豆。红花草,约在秋分时播种,套撒在将成熟中稻或晚稻田中,亩用种约5斤。稻割后开沟排水防渍。严寒前撒盖草粪或稻草防冻。施过磷酸钙亩约30斤。
五、作物保护
农作物病虫草兽害水田旱地农作物,所受的病、虫、草、兽害不同。危害最大的是虫害。
【水稻病虫害】主要虫害有螟虫、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次之有稻蝗、稻蝽象、铁甲虫、浮尘子、负泥虫、稻杆潜蝇、稻蓟马等。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次之有胡麻叶斑病、矮缩病、稻粒黑粉病、赤枯病、稻曲病等。宋隆兴元年(1163)七月飞蝗蔽日,庄稼尽受其害。民国33年(1944),全县普发钻心虫、卷叶虫,平均每亩损失稻谷70斤。1957年,全县水稻病虫害面积达13382亩,其中二化螟、稻苞虫2609亩,稻飞虱、浮尘子6765亩,稻蝗300亩,稻病1508亩。60年代,栽培制度改变,三化螟、浮尘子上升。1962年,暴发三化螟面积达62350亩,损失稻谷586万余斤。北村乡水村上部分田亩收谷不上百斤。还有稻苞虫1907亩,稻飞虱11915亩、土蝗2346亩、稻瘟病2848亩。70年代,栽培制度进一步改变,施肥、密植提高和推广矮秆宽叶品种,病虫害重点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随着种子调供、串换,白叶枯病传入。1972年,上庄公社七队种子田首次发现白叶枯病,后几年波及北村、瀛洲、旺川、金沙、华阳等11乡镇。80年代初,稻瘟病上升为主要病害。1983年,早稻发生严重穗颈瘟,面积达2万余亩,重病田片几乎无收,损失稻谷约800万斤。1984年,续发1.5万亩,损失约400万斤。1985年首次发现黄斑弄蝶虫害。
【小麦病虫害】主要有麦蚜、麦叶蜂、麦蜘蛛和锈病、赤霉病、黑穗病、白粉病。1958年,全县发生麦蚜3804亩,杆锈病12480亩,赤霉病5146亩,黑穗病736亩。1976年普查,发现有毒麦、腥黑穗病2567亩,线虫病576亩。
【玉米病虫害】主要是玉米螟,历年都有发生。还有黑粉病、花叶病。
【油菜病虫害】有蚜虫、菜粉蝶、猿叶虫、黄曲条跳(
)、潜叶蝇、菌核病、霜霉病、白锈病、病毒病等。
【地下害虫】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
【草害】水田常见杂草有牛毛毡、节节菜、水三棱、稗草、鸭舌草、四叶萍、丁香蓼、矮慈姑、野慈姑、看麦娘、马唐、猪殃殃等。1986年普查,牛毛毡杂草出现频率最高。
【鼠害】普遍发生,以中华田鼠最多。河边、山地较重。噬食种子和果实,断伤作物茎秆。
【兽害】有野猪、豪猪、野兔等,常咬食玉米、山芋、花生等作物。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清至建国初,以土法防治。秋收后挖毁稻桩,铲除杂草,冬耕灌水消灭虫蛹。大田作物用桐油、茶子饼、烟茎、石灰等灭虫。亦用人工梳捕、拍打及点灯诱虫。50年代用六六六粉、滴滴涕等农药治虫。水稻赤枯病,撒施石膏防治。60年代末,有的社队采用微生物和土农药。70年代后,普遍采用药物防治病虫。1976年,县内产粗制九二○植物生长调节剂、5406菌肥和土农药近10万斤。1974年起,重点社队配备农民植保员,1976年有1363人。1962年在华阳灵川村建立县病虫测报点,指导防治。1973年由螟虫测报扩大到多种病虫综合测报,增设上庄、板桥、临溪、磡头、伏岭、扬溪辅助测报点。1978年,设县植保植检站,担负全县病虫害测报、指导防治和新农药试验、示范,推广植物检疫。1982年县病虫测报站,由灵川村迁至孔灵村。病虫害防治,除用农药外,1973至1976年,用黑光灯灭虫。1978至1979年试行养鸭治虫。1983年后,重视引用抗病虫良种,如BG910,BG929,浙辐802、湘矮早九号、桂朝二号、密阳23等。
化学药物灭草。1962年起,逐步试用推广敌稗、2.4—滴丁脂、除草醚、二甲四氯、杀草丹、丁草胺等化学除草剂。用于水田、旱地。80年代亦有用于蔬菜田灭草。
农田药物灭鼠。公社化时期生产队有零星使用。1984年投放杀鼠灵、敌鼠钠盐毒饵灭鼠,面积1.5万亩。
兽害防治。历来都是人工狩猎,用土枪、炸药、毒药捕杀,或弓、吊捕捉。亦以草人和利用风、水作动力的铁、竹响器驱赶。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