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绩溪山多耕地少,常年粮食不够自给,需调进补充。种植作物以水稻、小麦、油菜为主,一年两熟居多。农民勤于耕作,受条件所限,民国以前产量较低,建国后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生产力,粮食产量逐步提高。80年代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广农业科技,粮食生产有突破性发展。
自50年代至70年代,强调以粮为纲,忽视经济效益。人均年纯收入不足百元。1979年后,县委和县政府制定以粮为主,发展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方针。1983年,农民人均收入增至198元,1985年338元,1987年410元。全县农业总产值,1987年比1953年增长3.32倍,年增长率4.2%。1983年,种植业产值2072万元,1987年增至2699万元。
建国后,县财政每年投放支农款项少则数十万元,多则百余万元,用于兴修水利,治理沙化和科技兴农事业。1981年至1987年累计达718.28万元,其中1984年134.5万元。县农行每年亦给农贷资金,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仅1982年就贷出363万元。县内商品粮收购量,随着生产发展而增加。1949年收购393.7万斤,1979年增至1046万斤,1984年2021万斤。1985年后改统购为合同定购,定销量减少,曾出现卖粮难。少数农户将部分粮田改种经济作物。农业人口平均粮食占有量1949年339斤,1984年680斤,1987年615斤。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