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历代人口
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境内今华阳镇的方家园和镇头、旺川的芦、昆、常水地带,就有人群聚居,蕃衍生息,是可考的最早绩溪人。周穆王伐越时(公元前625~612年),扬越人徙居境内,始有扬之水(今扬之河)之名。秦时,南方百越中一支东瓯越人,溯今新安江徙至歙地山区,史称“山越”人,为绩溪早期居民的组成部分。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平山越,土人大量被杀或逃亡,中原人始来安居。后因战乱,人口又减。东晋时,北方士民避难来绩,带来中原文化和生活方式。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境地曾置良安县,人口数字虽失考,应具相当规模。自宋起,户口始有简略记载。
宋天禧年间(1017~1021),8325户16004口。绍兴年间(1131~1162),11160户,人丁未详。乾道年间(1165~1173),8391户。宝庆年间(1225~1227),9684户26297口。
元至元十九年(1282),12764户。二十七年,10806户53513口。
明洪武四年(1371),9799户41324口。二十四年,13385户39213丁。永乐十年(1412),8442户24395口。天顺六年(1462),3799户21769口。成化十八年(1482),3775户25649口。弘治五年(1492),3775户27120口。嘉靖四十一年(1562),6026户30731口。
清顺治十二年(1655),11100丁。清初,以“丁”为田赋计征单位,每“丁”为4.99人,推算是年为55389人。百姓为逃避赋税,隐匿不报,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人丁数原额未变。五十一年,定例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元年(1723),摊丁入亩,不征收人头税,人口猛增。乾隆十八年(1753),171146人。嘉庆九年(1804),193161人。道光三十年(1850),全县人口22万。咸丰十年(1860)至同治三年(1864),清军与太平军激战于县境,人口直接死于战争十分之二。咸丰十一年底大雪,饥寒致死甚众,尸横野壑。同治元年和三年暴发瘟疫,人口锐减十分之六。据主要姓氏宗谱记载,同治四年较道光末年人口仅存十分之二。其时,全县人口不足4万。上庄胡氏宗祠道光年间落成时,全族6000多人,同治四年(1865)冬至会祭,查点人口,只有1200人。其它各村,大概相同。光绪二十九年(1903),17160户86865人,其中男46866人、女39999人。宣统二年(1910)户口调查,全县19588户,其中正户15631,附户3907。人口93037人,其中男50203人、女42834人。
民国时期,旅外工商人口增多,血吸虫病肆虐,县境人口减少。民国8年(1919),111033人,37年81087人,30年间,减少3万人。高迁乡花根村,1903年有500多人,到1953年,只有166人,其中110人身患血吸虫病。村民为传宗继后,1932年到郎溪梅渚一带买来孩童48人,其中女孩25人;到1953年,只存9人,其余皆死于血吸虫病。
民国时期绩溪县人口表

建国后,人民生活安定,生产发展,大力防治血吸虫病,人口增长。1956年,金沙、大源划入本县,人口相应增加。1957年出现生育高峰,人口达到10万多。1960年、1961年,自然增长率出现负数,人口数徘徊于10万之间。旋出现生育高峰,1963年达11万多人。70年代,三线企业迁入;80年代,铁路建成通车,机械人口增加,最高年份1986年,总人口达18万多。
1949至1990年绩溪县人口表


二、人口迁徙
迁入清代始有入籍制度和记载。乾隆年间,外地人口入境定居,称“棚民”。年久,具有生产生活条件者,接受其加入本籍。同治五年(1866)以后,有安庆府庐、凤、颍属县及浙江、江西等地移民入境,散居乡村,垦植荒地或当雇工,亦有居住城镇,从事搬运、理发、轿行、旅馆、浴室等业。民国前期,上述地区流入县境人口增多,分布县城附近及临溪、高迁、扬溪等地。亦有散居山区村落,烧炭、()板或当长工。其时,临溪乡人口中,安庆6县移民占40%。雄路、龙塘、溪西和洪塘村多为安庆人聚居。东村坞、高枧山安庆人聚居成村。水救、朱村培为江山县人聚居村。孔灵村,有9省13县客户迁入,共102个姓氏。镇头乡小岭上20多户,全系外省人。民国29年(1940)统计,安庆6县迁入累计4000多人。庐、凤、颍等地迁入1000多人。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难民入境,县政府收容,给部分难民土地耕种。据难民收容所统计,29年5月有433人。31年60余人,大部分定居境内。民国36年(1947)人口籍别统计,本县籍70353人(男33596人、女36757人);本省他县10166人(男5233人、女4933人);外省1248人(男845人、女403人),外国籍1人。
建国初,由于实行土地改革,外籍农民、雇农和散留在乡村的外籍工匠、僧尼、轿夫分得土地转为县籍。1953年和1954年,淮河、长江水灾,流入绩溪灾民800多人。1954年底,遣送回原籍。1954年至1956年手工业合作化期间,歙南、安庆、浙江永康和江西等地的手工业工人转入绩溪籍的有2000人以上。1956年3月宁国县金沙乡划入人口2500人,歙县大源乡划入人口3000余人。1958年,有涡阳等地砍伐队约1800人迁入绩溪,1961年,大部返回原籍,留居绩溪约400人。1958年,上海市知识青年85人下放绩溪,在县内成家定居。1959年、1960年,有4省41县2770人流入绩溪。1961年,上述流入人口大部分陆续遣送回籍。1963年,淮北一带水灾,灾民流入绩溪4160人,大部分来自五河、涡阳、凤台、灵璧、濉溪等县。至1964年10月,动员回乡3810人。60年代,淳安县新安江水库淹没区的移民陆续从桐庐县、江西转迁绩溪。1972年核实,迁入418户1822人。70年代,上海三线企业内迁,职工及家属迁入绩溪落户万余人。以后逐次迁返,至1987年,尚有1231户4379人,其中有职工子女86人在绩溪招工入厂,有职工家属农业户15户50人在县内定居。皖赣铁路建成,南京铁路分局及铁四局的职工及家属,分批迁入绩溪,截至1987年,共迁入272户2355人。安徽省储备局四七一处在绩溪落户人口,截至1987年,有39户145人。县内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历年均有工作调动、毕业分配的人口迁入;或因婚姻关系迁入;或从歙县、屯溪、宁国招工入厂的人口迁入。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机械增加人口1.4万人,占总人口的8%。
迁出绩溪人口迁出历来主要是旅外工商业者。亦有读书仕进或宦游栖止他乡。唐代汪华后裔散居原徽州各地及旌德、宣城县。南宋绍兴年间,绩溪胡氏有分支迁往湖州、苏州。明、清两代,县人外出经商者增多,一般年老仍回故乡,其中亦有在外地置产,部分子女及后裔继业定居他乡。太平天国战争期间亦有逃亡外地。据谱牒资料,迁往外地定居之姓氏分布:
杭州、嘉兴、湖州一带,主要有胡、汪、周、方、程、舒、吴、王、许、葛、姚、张、陈诸姓的分支。海宁县许村镇许氏,于明初从水村迁出。安吉县绩溪人定居最多,其报福村是县人后裔聚居村。
无锡、苏州、上海、松江一带,主要有胡、汪、周、章、方、吴、唐、邵、程诸姓的分支。
宣城、芜湖、南京一带,主要有胡、汪、周、章、方、程、舒、吴、唐诸姓的分支。
严州、金华、衢州及福建南平一带,主要有胡、汪、周、章、方、程、舒、吴、唐诸姓的分支。
景德镇一带,主要有章、周、胡、程诸姓的分支。
南通、泰州、淮安一带,有程、胡、吴等姓的分支。
北京,有章、胡、方、曹、王等姓的分支。
河南,有汪姓的分支。
汉口、襄阳一带,有胡姓、章姓的分支。
亦有远徙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多为抗日战争时期,少数于清末因供职当地而定居。
民国年间,磡头、和阳、荆州、胡家一带贫户的新增劳力,到宁国县的甲路、龙源坞、蜀洪、大连坞和旌德县的仕川等处,租种山场、田地,初居茅棚,春往秋返,后定居成村。在旌德、宁国、宣城、泾县经商务工而定居的,约有3000人以上。
建国初至1953年,每年仍有数百人迁出外省外县经商务工。此后,每年有工作调动、读书、参军或因婚姻关系的人口迁出。迁出人口分布本省及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浙江、江苏、黑龙江、新疆、云南等27个省、市、自治区。3年自然灾害期间,发生人口自动外流。1960年9月有1100人外流未归,次年陆续返回。
旅居台湾省325人,香港、澳门85人。侨居外国41户259人,分布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阿根廷、巴西、缅甸和巴拿马。
三、人口密度
县境人口,始居盆谷,依山近水,聚族而居。迨蕃衍分支,一般溯河溪徙迁,渐建新村落。入山渐深,密度渐低。清乾、嘉之际,人口猛增,山区人口密度增高。咸丰初年,荆州人口逾万,柴薪奇缺,只烧茅草。岭南海拔900米左右之石岩脚底垦植种黍,垒石造地遗迹犹存。同治初年,人口锐减,密度低至每平方公里不到40人。清末至1960年,每平方公里不到百人。70年代,县内工业振兴,80年代,经济繁荣,华阳镇人口密度最高。镇头、浩寨、北村、伏岭等乡,人口密度亦高。逍遥山区,人口密度最低。
绩溪县部分年代人口密度表

民国36年(1947)绩溪县人口分布表

1987年绩溪县乡镇人口密度表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姓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