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灾害实录唐代
唐代
永徽元年(650)六月山洪暴发,大雨水。
贞元元年(785)大水。
元和三年(808)秋旱,饥。
长庆三年(823)旱。
大和四年(830)夏大水,禾稼遭害。
宋代
雍熙二年(985)江南诸州因灾有饥民。
景德元年(1004)江南东西路灾饥。
祥符七年(1014)灾饥。
庆历四年(1044)灾饥。
皇佑三年(1051)因灾有饥民。
元佑二年(1087)江南灾饥。
绍兴八年(1138)大水。
大德十一年(1145)灾饥。
隆兴元年(1163)飞蝗蔽天,徽、宣、湖3州害稼。
淳熙八年(1181)灾饥,流民甚众。
淳熙十五年(1188)灾饥。
嘉泰元年(1201)江东旱。
嘉定元年(1208)江东灾饥。
嘉定三年(1210)江东饥。
元代
至元十六年(1279)江南大旱,军民饥。
至元二十八年(1291)徽州路饥。
大德十年(1306)岁存饥。
大德十一年(1307)有蝗自西北蔽至,风雨交加,蝗尽灭。群虎入境为患。岁存饥。
至顺元年(1330)七月大水,饥。
元统元年(1333)旱、饥。
元统二年(1334)大旱、饥。
至元(后)元年(1335)徽州路饥。
明代
洪武二年(1369)灾伤。
洪武三年(1370)灾饥。
洪武九年(1376)灾饥。
洪武十一年(1378)灾饥。
洪武十三年(1380)灾饥。
洪武十五年(1382)灾饥。
永乐三年(1405)徽州路饥。
永乐八年(1410)灾饥。
宣德八年(1433)饥。
正统元年(1438)灾饥。
成化元年(1465)灾饥。
成化二年(1466)灾饥。
成化四年(1468)有灾伤。
成化六年(1470旱。
成化八年(1472)旱。
成化十一年(1475)地震有感。
成化十四年(1478)夏秋旱。
成化十六年(1480)旱。
成化二十一年(1485)夏秋大旱。
弘治十四年(1501)水灾。
嘉靖二年(1523)大旱。
嘉靖十年(1531)五月蝗虫至,禾稼遭害。
嘉靖十四年(1535)无麦。
嘉靖十八年(1539)有灾。
嘉靖二十二年(1543)夏大水。
嘉靖二十三年(1544)夏大旱,饥。
嘉靖二十四年(1545)春大饥,夏秋大旱。
嘉靖二十五年(1546)夏旱。
嘉靖二十六年(1547)夏旱。
嘉靖三十一年(1552)无麦。夏秋旱。多虎患。
嘉靖三十二年(1553)春夏旱。
嘉靖三十九年(1560)二月二十八日申时地震隐隐有声。
嘉靖四十年(1561)春大雨雪,二月二十六日夜河东桥水啸。五月大水。
万历三年(1575)夏旱。
万历四年(1576)五月初七日午未时,七八都降雨雪,顷刻山野皆白,复大水。
万历七年(1579)秋,害虫食禾苗。冬,树木冻死。
万历八年(1580)夏,大水。雷震雀死万数。多虎患。
万历十年(1582)水灾。
万历十六年(1588)饥。
万历十七年(1589)大疫。饥,斗米130文。
万历三十年(1602)水灾。
万历三十三年(1605)大水
万历三十五年(1607)水灾。
天启三年(1623)多虎患,伤数百人。
崇祯十四年(1641)春大雷。秋蝗自宁国入境障天,至雄路、临溪止,一路害稼,后因雷雨自灭。
崇祯十五年(1642)七月地震有感。
崇祯十六年(1643)水灾。
清代
顺治二年(1645)有灾。
顺治四年(1647)旱灾。
顺治五年(1648)七月大水,冲坏桥梁数处,田地千余亩。
顺治七年(1650)五月大水,淹没田千余亩
顺治九年(1652)岁饥。二月十四日,霍山地震(6级)从西而来,波及县境,有震感。
顺治十一年(1654)旱。
顺治十八年(1661)秋七月旱。
康熙二年(1663)旱灾。
康熙七年(1668)六月十七日夜,地震有感。
康熙十年(1671)旱。
康熙十一年(1672)大旱,民饥,以蕨根为食,死者无数。
康熙十八年(1679)旱。
康熙二十二年(1683)夏无麦,每亩仅剪收数升作种子。
康熙二十七年(1688)六月,地震有感。
康熙三十二年(1693)夏大旱。自四月不雨至六月下旬始微雨,栽秧十之一,栽豆菽十之九。
康熙三十四年(1695)十二月大雨,40日不止。
康熙三十五年(1696)夏大水,淹没人口、田庐。
康熙四十六年(1707)大旱。
康熙四十七年(1708)大水。秋冬疫。
康熙四十八年(1709)大旱,饥。大疫,死者无数,且多全家疫死者。
康熙四十九年(1710)二月,地震从西而来,向东延伸,有震感。
康熙五十三年(1714)多虎。
康熙五十五年(1716)六月大水,淹没田地,虫害禾稼。
康熙五十七年(1718)六月大水,山洪暴发。淹没民房、田亩、桥梁无数。
康熙五十八年(1719)七月早。
康熙六十年(1721)大旱。
雍正八年(1730)夏无麦。
雍正十二年(1734)多虎患。
乾隆二年(1737)三月初七大风寒,行人、樵夫冻死多人。
乾隆三年(1738)旱。
乾隆六年(1741)秋旱。
乾隆九年(1744)七月洪水陡发,淹没人口、田园、房舍。
乾隆十二年(1747)五月洪水陡发2次,淹没人口数百,冲破田庐无数,北村仓遭水没,民饥。
乾隆十三年(1448)四月大雨雹,南连歙界一带麦田尽杀。
乾隆十六年(1751)夏、秋、冬大旱,200余日无透雨,民皆凿溪汲水,是岁大饥。
乾隆十八年(1753)夏秋旱。多虎,伤人。
乾隆二十年(1755)三月二十八日夜,大风雷电雨雹。
乾隆二十一年(1756)春多虎,白昼伤人。十月,地震有感。
乾隆二十九年(1764)春,虎夜入城,居民惊恐。夏无麦。
乾隆三十一年(1766)五月大水,登源水灾尤甚。
乾隆三十三年(1768)夏旱。
乾隆三十四年(1769)十二月,地震有感。
乾隆三十八年(1773)大水。
乾隆四十三年(1778)大水。
乾隆四十六年(1781)夏旱。冬雷。
乾隆四十九年(1784)夏大水。
乾隆五十年(1785)麦大熟。夏旱,自五月不雨至七月始微雨,禾无收,斗米360文。秋冬疫。
乾隆五十一年(1786)夏大水,洪灾数处。
乾隆五十四年(1789)夏旱,自五月不雨至七月始雨。冬雷。
乾隆五十五年(1790)冬水冰,花果竹木冻死。
乾隆五十八年(1793)大雨雹,无麦。
乾隆五十九年(1794)夏无麦。
嘉庆五年(1800)正月十五日大雪连绵四五天,平地3尺,山中丈余,麋鹿、野豕毙者无数。
嘉庆七年(1802)夏大旱,自五月不雨至七月始雨,地焦、草枯、井水尽,是岁大歉,斗米400文。五月,二都黄石坑山裂如门。
嘉庆十年(1805)六月十四日大风、雨雹,学宫墙圯。
嘉庆十一年(1806)五月初六日大风雨雹,东岳庙西诸祠座尽坏,大树拔倒无数。
嘉庆十四年(1809)麦无稔,斗米420文。
嘉庆十八年(1813)大水。
道光三年(1823)四月洪水暴发。
道光八年(1828)水灾。
道光十五年(1835)旱。
道光十七年(1837)水灾。上庄灾重。
道光二十四年(1844)旱。
道光二十五年(1845)水灾,毁上庄村前石坝。
道光二十七年(1847)水灾,上庄房屋人口淹殁甚众。
道光二十八年(1848)水灾。
道光二十九年(1849)水灾。
咸丰二年(1852)地震有感。
咸丰六年(1856)大旱。
咸丰十年(1860)春夏霪雨60日。
咸丰十一年(1861)夏秋疫。腊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日连降大雪,积厚五六尺,岩谷中丈余。饥寒交迫,死者甚众。
同治元年(1862)正月大雪,积厚6尺许,大疫,全县人口续减。
同治三年(1864)大疫,死者甚众。
同治四年(1865)下雨豆(冰雹)。
同治五年(1866)大水灾,洪水冲决上庄、仁里等坝,冲毁杨柳村桥,登源庙头村被荡尽,中周村亦毁其半,淹没田数千亩。是年洪水,水村平银田畈淤成沙滩。
同治七年(1868)水灾。
同治九年(1870)大雨雹。
光绪八年(1882)大水。
光绪十一年(1885)大水。
光绪二十七年(1901)大水。
中华民国
6年(1917)1月24日8时48分许,霍山地震(6.25级)波及县境,地面有小震动。
11年(1922)秋大水,水位不低于同治五年。
19年(1930)大水灾。麻疹流行,儿童死亡甚众,仅城区有100多人死于麻疹。
23年(1934)大旱。种田后4个多月不雨,大多田亩龟裂、焦白,禾苗尽枯,种子无收。溪河断流,饮水困难。受灾田87800亩,户18050家,人口72000众。损失稻麦5.5万担。
27年(1938)登源水灾。
31年(1942)6月,发生数十年罕见的大水灾。3次洪水冲毁农田、堤坝(包括大仁里桃花坝)、房屋甚多,粮畜损失无可计数。荆州损失折款1000万元(法币)以上。
32年(1943)荆州水灾。8月15日山洪冲毁荆州河堤坝、田禾甚多,损失奇重。
33年(1944)芦水、万箩大獒、登源等乡旱灾。
35年(1946)岭北蝗虫害田禾,秋收仅四五成。
36年(1947)水灾。受灾人口4万,几占全县人口之半。
38年(1949)6、7月大水,淹田2500余亩、旱地1000余亩。登源瀛洲一带受灾尤重。后秋旱,稻歉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4月3日下冰雹半小时,大如鸡蛋,小如蚕豆。受灾68个村,小麦减产59%,油菜籽减产60%,豆类减产57%。7月上旬水稻发生病虫害。7月上旬至8月连续40天未下透雨,全县干旱,华阳、尚田、扬溪旱情尤重。
1951年干旱。受旱农田21995亩。旺川旱情最重,次为尚田。30多个村稻、麦发生病虫害。全县粮食减产160多万斤。
1952年5月、6月和9月,多次特大降水,部分乡发生严重洪灾。洪水冲坏石桥24座,木桥61座,毁道路堤坝52处。后有9个乡32个村14614亩水稻发生虫害。秋收秋种时遇风暴袭击,加重灾情。
1953年1月份降水520.6mm,山洪暴发,沿河田、坝、路受损。6月4日一天降水209mm,洪水泛滥,田禾、房屋、塘坝损失严重。继干旱,有7870亩水稻发生病虫害。
1954年5至7月连续降雨62天,雨量2268mm。山洪暴发10余次。发生百年罕见之大洪灾,冲毁水利工程614处、桥20座、田埂4793处、道路76处、瓦屋33间,受灾农田3.69万余亩。后,57天无雨,旱粮收获甚微。
6月17日10时许合肥、六安间地震(5.25级)波及县境,有震感。
1955年5、6月大水,7、8月连续30多天无雨。全县有7636亩水稻受旱歉收。
1956年7月无透雨,受旱水稻8000亩。8月1日至3日,伏岭一带暴风雨,毁堤坝620处,倒坏瓦房14间、草棚4个,水稻倒伏8079亩,玉米倒伏9970亩,歉收。
1957年5、6月间旱灾,1.1544万亩水稻受旱。6月下旬至7月上旬洪灾,淹没农田1097亩、旱地1866亩,冲毁水利工程316处。有人、畜被淹死。7月中、下旬旱灾,1.3342万亩水稻和2.4638万亩旱地作物受灾。8月上旬复洪灾,2038处水利工程受损。
1958年6至9月无透雨,旱灾遍及全县,6.6695万亩水稻(占水稻总面积的64%)和5420亩旱粮、油料作物受灾(占旱地总面积的31%),粮食减产790多万斤。
1959年春雨过多,午季作物受损。
1960年4、5月间病虫害,10万亩小麦发生锈病,其中13.9%受灾严重,减产40~50%,部分达50%以上。5月3日暴风雨,个别地段夹有冰雹。秧田损失稻种1.39万斤,冲毁水利工程859处、桥路148处,损坏房屋38间,死3人,牛3头。
1961年6月8、9日连续降水317.3mm,发生洪灾。冲毁堤坝56处、沟渠582处、护岸16处、田埂1.38万处、山塘11口,损坏房屋20间,桥梁70座,流失木材1789m3、毛竹4400根。10月4日家朋、尚田、伏岭等公社狂风暴雨,一次降水>200mm,山洪暴发,冲毁水利工程1644处(其中水库1座),桥梁25座。损坏房屋42间,死1人,伤1人。晚稻、晚玉米受灾减产。
1962年20个公社(除荆州、逍遥)165个大队水稻三化螟虫害和病害严重,秋收作物8.14万亩、夏收作物3185亩受害。粮食减产736.6万多斤。
1963年5月24日14时许,浩寨、冯村、仙川、新川、杨滩、潭村、大谷等村遭受特大暴风雨及短暂冰雹袭击,刮倒房屋3幢,吹掀屋瓦219幢,损坏房屋18幢,伤2人。1117.8亩小麦遭冰雹击毁。灾情以冯村至仙川一线最严重。
1964年7、8两月基本无雨,受旱农田3.8万余亩,粮食减产651万斤。
1965年8月中、下旬几次降大雨,山洪暴发。13日一次降水254mm,上庄公社择里一带夹有冰雹,洪水毁堤32处,淹死2人,倒屋压死2人、伤4人。水稻倒伏2000亩。
1966年4月29日荆州降冰雹,部分生产队麦毁,产量大减。夏大旱,7月中旬至9月底无透雨,受旱农田4.2万余亩,粮食减产500万斤以上。
1967年4月上、中旬山洪暴发,7月中旬后二个多月无雨,全县大旱。大石门、家朋、大源、胡家、浩寨等公社粮食减产450万斤。
1969年特大洪灾,6月降水270.6mm,7月降水601.6mm,8月降水245.2mm。3个月内降水1100多mm,多次山洪暴发。其中七月五日洪灾(4日晚至5日中午7个小时内降水量259.2mm)最为严重。瀛洲、扬溪、北村、大源、临溪、浩寨、金沙、华阳、伏岭等公社有13所中小学、医院和3个公社机关被淹,倒塌房屋429间,损坏房屋325间,淹死13人、耕牛32头。县缫丝厂水淹厂房,机器损坏,停产15天,损失120万元。城内水圳塝下住房浸水及胸,芜屯、绩旌、镇尚、镇上公路多处地段被洪水冲毁,交通、供电、广播中断多日。道路、桥梁损坏惨重,江南第一关岩口古桥被毁。共冲毁水利工程2790处(伏岭公社五星水库坝垮)、农机设施26处,损坏机耕农具788件。受灾农田3.6万余亩,粮食减收1100万斤。
1973年大洪灾。5、6月间,多次山洪暴发,其中5月6日和6月21日洪灾尤重。6月21日8时至12时一次降水145至170mm,大源、临溪、华阳、伏岭、北村、瀛洲等9个公社52个大队207个自然村受灾。倒塌、损坏房屋142间,死6人、伤4人,牛漂没3头,受灾农田2.12万亩,旱地1600亩。桑园1200亩。淹没双晚稻秧苗1100亩,损失种子1.6万斤。有8300亩水稻无收。冲毁水利工程7500处,损坏水碓、茶厂、公路、桥梁、竹木甚多。全县损失折款560万元。后又8万多亩农田作物发生病虫害。
1974年7月15日至16日,一次降水156.5mm,局部发生洪灾,倒塌、损坏房屋23间,冲毁桥梁44座、水利工程1460处。受灾农田1万余亩,桑园120亩,茶园100余亩。大水后水稻发生病虫害。
1975年5万亩农田发生3种稻病。家朋、胡家、伏岭等公社较重。磡头数十亩中晚稻基本无收。
1976年雪害。冬季严寒,日均温≤0℃日数18天,最低日均温为-6.5℃。12月至次年2月降雪22天,累计积雪厚178.6cm,其中最大两次各积厚20cm,冰雪日久不融,山场松杉竹木雪压倒毁无数。乡村公路二三十日不通汽车。
1977年5月洪灾,上半年降水量1427mm,淹没早中稻1600余亩、秧田30余亩,冲毁堤坝34处、水渠50条、护岸54处、电灌站3处、板车道9条,路边山坡塌方26处,损坏房屋37幢,死8人,重伤4人。油料比上年减产50%,小麦比上年减产37%(亩均减产43斤)。
1978年大旱。6月下旬起70多天无雨,除荆州公社外8.4万亩农田严重干旱。其中4.5万亩水稻枯死,粮食减产1300余万斤。镇头、临溪、和阳、尚田、上庄等14个公社42个大队8500多人饮用水发生严重困难。
1979年风、虫、旱灾害并发。3月30日凌晨3时,突发龙卷风和暴雨(短暂夹有冰雹),临溪乡洪塘、大塘、吴家坑、周坑一带16个村,400余户受灾,据洪塘目击者称,龙卷风袭击沿线之山场,胸径30厘米以下树木拔起和刮断,油菜几乎全毁。洪塘80%以上屋瓦掀毁,倒塌房屋6幢,损坏50多幢。6、7月间受病虫害水稻6万亩。9月中旬起两个多月无透雨(10月滴雨未下),秋季大旱,小麦少种8500亩,油菜共少种6450亩,196个生产队(2451人、牲畜1174头)饮水困难。
7月9日19时江苏溧阳地震(6级)波及县境。县城、和阳、逍遥、伏岭等地,旧房有震裂。响声,悬线电灯泡摇摆3至4厘米,碗瓶碰撞、玻璃窗震动响声持续50秒。龙丛源峡谷中,从海拔860米山顶塌落一块体积12立方米的岩石。
1980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天气阴霾多雨,沿河发生洪涝灾害,早稻收割、中稻成熟及晚稻栽种均受严重影响。粮食减产2361万斤,为建国后减产最多年份,洪水损坏民房250余间,死1人,损失牛猪32头。
1982年6月20日,降水243.3mm,大源、临溪、扬溪、华阳、高迁、瀛洲等公社发生洪灾。淹没农田1.2万亩,冲毁389亩,其中1900亩无收。损坏房屋28间,死1人。损毁水利工程926处,其中小型水库3处,蓄水量万立方米以上山塘27口,灌田百亩以上堨、渠54条,电灌站5处,小水电站13座。洪灾后,1.46万亩水稻发生病虫害。
1983年大洪灾。春、夏雨水特别多,山洪暴发10多次,造成“四·一三”、“五·四”、“五·十二”、“五·二九”、“六·一九”、“六·二九”、“七·四”、“七·八”8次大洪灾,倒塌房屋1187间,损坏房屋1.935万间,死8人,伤21人,大牲畜死142头。冲毁水利工程3782处(其中电灌站8处,小水电站23处)、桥梁155座、公路100余公里,毁田(含沙淤)2629亩,毁坏旱地1347亩、茶园780亩、桑园333亩。6月间病虫害,上庄、旺川、北村、瀛洲、临溪、金沙等公社近2万亩水稻发生稻瘟病。全县早稻损失800万余斤。全年粮食减产1803万斤。经济损失约900万元,为建国后最多年份。
1984年1月18日至25日连续8天降雪,山场竹木压断无数。6、7月间,1.5万亩水稻发生稻瘟病。9月2日降水125mm,局部地带达180mm,山洪暴发,沿河地带受灾,死3人。
1985年洪水淹田900余亩,伏天1.2万亩农田受旱,粮食歉收。
1986年5月上旬某日8时许,华阳、高迁、临溪一带突然狂风暴雨,继降冰雹十几分钟,午季作物受害歉收。
1987年7月4日暴雨,荆州公路山云岭施工段发生泥石流,砸毁工棚,死民工35人,伤1人。
二、水、旱灾害频率
境内自然灾害以水、旱灾害发生率最高,危害最大。自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至1987年的1338年中,发生水灾102年次,旱灾60年次(注:未查明水、旱者未作计算,下同)。其中,唐代256年,水灾3年次、旱灾2年次。宋代318年,水灾12年次、旱灾1年次。元代88年,水灾4年次、旱灾3年次。明代275年,水灾28年次、旱灾16年次。清代267年,水灾29年次、旱灾23年次。民国38年,水灾7年次、旱灾2年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8年,水灾19年次、旱灾13年次,水灾出现机率50%,旱灾出现机率34.2%。
因灾害史料不全,历代抗灾能力不同、统计标准不一,记载有详有略。据现有资料分析研究,水、旱灾初步探得三条规律。
1、水灾多发生在6、7月间,建国后特大水灾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具有暴发性,历时短,危害沿河一带。旱灾多发生在夏秋之交,具有连续性,往往伏旱连秋旱,历时长,危害地域广。
2、自唐迄今,灾害越来越频繁,受灾地域越来越广,灾情越来越重,均具上升趋势。
3、自明代以来,大灾20年必有1次,隔10年5年亦常见。小灾隔三五年必有1次。又每隔10至15年,水旱灾往往交叉连年发生。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