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绩溪是皖南山区县,地处皖赣通衢,介于东经118°20′~118°55′,北纬29°57′~30°20′之间。县境属江南古陆,六干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蕃衍生息。汉代称华阳镇,属歙州。梁大同元年(535)置良安县,唐武德七年废。唐永泰二年(766)复置县,名绩溪。据《元和县志》载,绩溪县“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绩溪县因此而得名。绩溪复县后,县治设于华阳镇。唐至宋属歙州(歙州于宋宣和三年改名徽州),元初属徽州路,元末、明、清属徽州府。民国元年(1912)直属安徽省,三年改属芜湖道,十七年复属安徽省。民国二十一年十月属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二十九年三月属皖南行署,八月改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49年4月30日绩溪县解放,属徽州专区,1956年1月属芜湖地区,1961年4月属复设的徽州地区,1988年1月划入宣城地区。
绩溪县东与浙江省临安县交界,北与宁国县、旌德县毗邻,西与旌德县、太平县、歙县接壤,南与歙县相连,东西长59.5公里,南北宽42公里,总面积1126平方公里。
绩溪县是含中山的低山丘陵山区,西部为黄山支脉,东部为西天目山脉,崇山峻岭,重峦叠嶂,主要山峰皆在千米以上。境内大鄣、大会、大獒三山鼎立,从东北向西南、西北向东南倾斜。东部的清凉峰海拔1787.4米,是绩溪的最高处;南端的江村环海拔125米,是绩溪的低谷。翚岭山脉绵亘中部,分县境为岭南、岭北两部分,形成南北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的不同,语言也有区别。境内河流交错,沟谷纵横,2公里以上的天然河流136条,总长831公里。主河道登源河长55公里,扬之河、大源河各长40余公里,三河流域面积582.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2.6%。此外,戈溪、黄石坑、徽水、大鄣、卓溪等河皆长15公里以上。诸水皆外流,北流之水属长江水系;南流、东流之水属钱塘江水系。年径流量10.3亿立方米。
1987年全县辖21乡、2镇,1个居民委员会,186个村民委员会,1265个村民小组;934个自然村,1个片村,34个农居点。总人口179468人,其中农业人口150831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59人。少数民族15个,129人,余皆汉族。215个姓氏。人口增长率10.2‰。社会总产值22961万元(1987年价),人均1279.4元。
县境山多,可耕地少,人民为谋求生路,最富经商精神。据史料记载,唐代就有县人去长安经营饮食业,宋代绩商已成为徽商中的一支劲旅,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元代绩商曾一度不振,明清时期又复鼎盛。县内“出贾既多,土地不重”,民间形成重商轻农的观念,认为农业只能糊口,不能致富,因而行贾四方,设肆于国内大小城镇,甚至远涉东南亚及欧美。民国时期,未成年的男子就要出门学生意(当学徒)。有民谣称:“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当时全县旅外经商者占总人口25%,最高年份达30%以上,高于徽州其他县约三四倍,江南商埠有“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的说法。各地的徽州同乡会馆和同业商会也多以绩溪人为中坚。
绩商经营的行业广泛,但主要的有金融、百货、国药、木材、茶叶、粮食、电力、食品、徽墨和徽菜等。绩商经营的地区也很广阔,省内以宣城、芜湖、郎溪、宁国、旌德、泾县为主,省外则以上海、武汉、南京、苏州、杭州、泰州、南通、常州等地居多。
绩人历代经商,经久不衰,在长达六七百年的时间里,创下了辉煌的业绩,其中最有影响的:一是徽墨,一是徽菜。
徽墨历史悠久,从唐代李超徙歙算起,已有两千一百多年历史。县人从事墨业,代有其人,最有名是清代“鉴古斋”和“胡开文”两墨庄。鉴古斋墨庄为汪近圣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所创。胡开文墨庄为上庄胡天注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开创,因经营有方,曾设分肆于许多大小城市。屯溪老店迄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是我省著名的双百老店。胡氏精制的地球墨荣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牌奖,使徽墨冲出国境,走向世界,为民族争光。徽州墨模是徽雕中的精品,胡开文的墨模更是其中的瑰宝。胡氏的墨模雕刻能手,人才辈出,清代的胡国宾就是一代墨模雕刻名师。胡开文的徽墨今已独领风骚。
由乡土风味饮食发展成的徽菜,遍及全国,形成菜系,实乃徽商的功绩,其中也有绩溪商人的一份功劳。县人自唐代即设酒店于长安,宋代设菜馆于徽州府,明清时期发展到大江南北,民国时期徽菜馆遍及海内。据不完全统计,清末至民国初,县人在各地先后开设的菜馆酒楼:上海有鸿运楼、大中华、大富贵、大中国、大新楼、大嘉福等120余家;武汉60家;南京21家;衡阳、柳州至昆明一线13个市、县有徽菜馆41家。在绩人开设的徽菜馆里,上海的大富贵、大中华,武汉、兰州的大中华,太原的鸿运楼,屯溪的富春园,芜湖的同庆楼,杭、嘉、湖的聚乐园、大中国、益乐园等徽菜馆经营有方,历久不衰,至今仍是当地有名的老店。
绩人既富于经商精神,也善于经营农副业和各种手工业。绩溪历来土特产品十分丰富。唐宋时期造纸、制瓷业发达。澄心堂纸被钦定为朝廷专用。明代缸窑头和清代的石()炉坊的陶器、铁锅名噪皖、浙、赣。“秘色瓷”曾被选为贡品,黑釉瓷远销亚、非诸国。此外,还出产大量的木材、蚕丝和茶叶。清乾隆以前,森林未遭破坏,鄣山、徽山盛产木材,远销苏、浙和本省芜湖、安庆等地。唐宋时期,常溪、昆溪、芦溪和扬之河流域“桑柘成荫、丝织业繁盛”,紬、绢和清水丝成为贡品。明清时期“桑树蔽野,户皆习蚕”,此时的绩溪已成江南丝绸主要产地之一。清道光年间溧阳人沈练任绩溪训导时,曾总结民间植桑、养蚕经验,著成《广蚕桑说》,刊行全国,推广绩溪养蚕经验,影响深远。民国中期县内出现缫丝厂、蚕种厂及茧行,标志着绩溪的蚕丝生产开始走向工业化。
绩溪的茶叶也很有名,主要是绿茶,畅销江南各大小商埠。金山时雨、横岩云雾等名茶早在民国时期就驰名沪、汉,出口南洋。
勤劳智慧的绩溪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硕的文化果实,这首先应该归功于历代绩人对教育的重视和旅外徽商对桑梓的支持。
据史料记载,号称“东南邹鲁”的新安,“邑小士多,绩溪为最”,“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历史对绩溪人如此称誉,是有其事实根据的。宋景德四年(1007),绩人首建书院——桂枝书院,这不仅是绩溪历史上第一个书院,也是安徽省最早的书院。宋元丰年间,史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知绩溪县事,在他的倡导和影响下,绩溪文风蔚起,书院大兴,社学和私塾也纷纷建立。此后邑人对文化的追求经久不衰,明代全县书院57所,居省内前列。清光绪间邑人首建毓才坊女校,开创安徽女子学校的先河。
重视教育的结果必然是人才辈出,文化氛围日深;人文荟萃,名士如林。绩溪的历代名人有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汪华,唐代神策将军汪节,宋代文学大家胡仔、名臣胡舜陟,元代诗人舒頔,明代户部尚书胡富、工部尚书胡松、兵部尚书胡宗宪,清代宦海“三奇士”邵绮园、程秉钊、胡铁花,还有两大墨家、一代巨贾和礼学“三胡”。近代名人首推国学大师、五四运动的先驱胡适,还有图书馆学家洪范五,古典小说标点创始人汪原放,小说家章依萍,建筑学家程士范,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许家朋,诗人汪静之,出版家汪孟邹和王子野等。
文化气氛浓厚的绩溪,胜景遍地,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清凉峰、小九华、大会山风光绮丽;古冯村、棋盘村、江南第一关景色宜人;龙川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太平天国壁画、霞间古窑址等分别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坑口——湖村——磡头、上庄——旺川——冯村等两个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被古建筑专家称为明清建筑博览馆。
绩溪山青水秀,世称“百里花园”,是自然经济的理想境地。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绩溪一直滞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农村市场极不发育,山区农民种山吃山,安于“手捧苞萝馃,脚踏木炭火”的生活。由于民风淳朴,风光秀丽,再加上交通不便,成为历代战乱时期的世外桃园。东汉和东晋“四海南奔”的时候都有“中原人”徙居境内,失势的贵族亦流寓山中,世称“绩乃藏龙卧虎之地”。清代以后,入境的人口更多,主要是本省江北和苏、浙、赣的移民,他们徙居徽山和大鄣山中,以伐木、烧炭、种山为生,世称棚民。由于大量人口入迁和自然繁殖,清乾隆以后境内人口激增,道光年间人口增至22万余人。人口激增,山民大量砍伐山林,烧炭、种粮,当时民谣称“种尽山头地,饿煞世间人”。由于森林植被遭到极大的破坏,接踵而来的便是水旱灾害频发民不聊生。咸丰、同治年间境内发生战祸和冻灾,瘟疫并起人口骤然从22万人减至3万余人。每平方公里不足27人。人口锐减,山林得以复茂,农业也随之复兴,人口又迅速增长。增长的人口又求食于山地,山林又一次遭到破坏。无情的反复使得绩溪每遇洪水,沙石倾泻,田园毁灭,村庄湮没。同治五年洪灾,肥沃的登源、平银田畈和著名的汪王故城淤成沙滩,永难恢复。自然的法则是严厉的,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清末和民国时期,绩溪曾发生大面积血吸虫病,有的村庄人口死绝,颓壁残垣,惨不忍睹。解放前夕,绩溪广大劳苦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农业生产得以空前发展。土改后全县农民又在党的“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号召下建立了互助组和初级社,粮食产量逐年上升。195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5960万斤,比1949年增长了1.2倍。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又领导全县人民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2年建立血吸虫病防治机构,1975年基本消灭了钉螺,1978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952—1983年共治疗血吸虫病患者26425人,其中不少晚期病人是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的。1952—1987年累计灭钉螺面积1562万平方米,肆虐百年的血吸虫病得到有效的遏制,过去“千村薜荔、万户萧疏”的高迁、临溪、金沙等乡成了县内富裕地区。
农业方面:由于历年坚持不懈地进行以兴修水利改造低产田为主的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至1987年全县多数农田建成了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基本实现了自流灌溉。特别是三中全会后实行土地承包生产责任制,农民自主、科学种田,粮油和经济作物稳步增长,家庭副业发展市场购销两旺,部分农民开始富裕。1987年农副产品采购总值1757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324万元,农业总产值4626万元,比1949年增长了五倍。
工业方面:1949年县内仅有一些糕点坊、酱坊和铜铁、竹木、缝纫、砖瓦等手工作坊,全县工业(实际上是手工业)总产值约126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解放后经过曲折的发展,1970年工业总产值已达到820万元。70年代县办工业有较大的发展,产值逐年增长,结束了过去徘徊不前的局面。70年代的10年中,县属化肥、建材、链条、织绸等一批骨干企业相继建成,农村社队企业也崭露头角。197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2484万元,是1970年820万元的3倍,10年中增长了3倍。80年代初,县内工业由于省的重点扶持,工业企业逐年增加,有工业企业1053个,总产值4830万元,比1979的翻了一番。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9167万元的52.7%,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
绩溪县解放后38年来,除工、农业取得了很大成绩外,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事业以及城乡建设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公路、电力网、医院、卫生院遍及城乡;广播、电视进入千家万户。1985年绩溪成为全省第一个基本扫除文盲县。小学教育已经普及,学龄儿童入学率99.9%,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达标。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
新中国建立以后,绩溪的经济与文化建设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58年的大跃进、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使经济建设遭受严重的挫折,十年“文化大革命”对经济、文化,特别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摧残,更是雪上加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改变了经济建设停滞与徘徊不前的局面,人民生活逐年富裕起来,全县人民正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向“四个现代化”迈开更坚实的步伐。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