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古遗址
瑶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瑶庄遗址在县城西南20公里处章渡以北,县城至云岭公路左侧。背靠四顾山,前为平地、村庄。距青弋江约2.5公里。遗址为一土岗高台,面积约700平方米,1978年发现。出土一批陶片、石斧、石锛、石铲、玉琮等石器。经鉴定约为5000~10000年前之文化遗址。
世古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世古墩在县城西35公里包含乡高园村。地处合溪河与青弋江汇流的东岸,依鸿峨山西南麓。面积约2000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已暴露,深度近1米,属东南地区原始文化。出土有磨制石器、骨器、陶片等生活、生产工具。按地理分布及遗物特征比较,属浙江“良渚文化”系统。又与江苏青莲岗文化、湖北屈家岭文化有相似之处。1985年5月,泾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琴溪古窑址在琴溪乡陶窑村,距县城14公里。遗址有两处古代青瓷堆积层,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厚度约6米以上。出土陶瓷残片为多。据初步考证,此系五代至北宋时期主要烧制日用品之青瓷窑址。遗址上发现刻有“宣”字窑具。唐及五代时期本县属宣州所辖。“宣州窑”可能即此处。
窑峰古窑址在琴溪乡琴溪河东岸,距县城12公里。总面积约200平方米,瓷片,窑具堆积形成一座高约10米之“窑包”。其主要遗物为碗、盏、壶等器皿碎片,造型小巧精致,胎壁薄,胎质细,胎色有白、灰白、铁灰、砖红等。釉色分青、白、黑三类。大多为素面,少量有花纹。其中“黑盏”在省内各古窑址中尚属少见。据考证系宋代民窑遗址。
摇头岭古窑址在潘村乡琴溪河上游,距县城约9公里。面积约1600平方米,位于河边0.5公里处之山拗中,距窑峰古窑1,5公里。遗址上堆积瓷片以碗为主,有10余个品种。胎色有灰白、铁灰、砖红等,釉色有白、青白、青黄等。遗物中有一件上刻“大中祥口口年十月”等字,据此可知为宋代窑址。
二、古碑刻
清光绪帝表彰潘锡恩御文碑原在茂林镇潘村“河帅第”(潘锡恩府第)内。1980年夏移至茂林镇文化站收藏。碑高2.4米,宽1.05米,厚0.26米。碑文楷书,工整精美,书丹者未署名。文曰:
御制碑文
朕惟平成奏绩,治首重夫河渠,奠定宣猷,功实隆于柱石。念中勤于既往,懋典宜膺;垂勋业于将来,丰碑式勒。尔原任太子少保江南河道总督潘锡恩:学识渊深、才猷练达,早登翰苑,叠掇巍科。荷殊宠而直讲筵,复持载笔;应御试而膺首选,再拔前茅。承明跻侍从之班,学土擅清华之选,迥翔词馆,荣极儒臣。迨擢监司,旋总河务。疏瀹屡蒙嘉奖,宣防动协机宜。受皇祖特达之知,实始论河一疏;考生平得力之处,犹传治水遗篇。再任宣勤,洪河顺轨,卅年利运,转漕垂勋。屡因事而贬官,复加恩而录用。或官尚食,或领宗卿,或某睢鸠,或冠獬豸,莫不实心实政,惟寅性清。至于引疾归田,尚屡被筹防之诏,衰龄就养,犹上输仓庾之供。躬事四朝,年登八秩。鹿鸣再筵,宠晋宫衔,爵秩频加,荣分后裔,可谓盛矣!乃遐龄方享,奄逝忽闻,用踌扬历之劳,爰厚饰终之典,谥之“文慎”,特示崇褒。于戏!久垂浚导之规,河防是赖,永念老成之绩,国计攸关。宠命聿诏,贞珉同寿。
光绪三年七月
“半山居士”草书碑原嵌在茂林镇居民吴鸣树家墙上,碑长205厘米,宽53厘米。碑材青石。“文化大革命”中取下运往茂林公社机关,后又交文化站收藏。1984年退还吴家,现已断成三截,碑文为五言诗一首,文曰:“右军本清真,蒲洒在风尘,山阴遇羽客,邀此好鹅宾。拂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去,何曾别主人”。(按:笼字下漏写一“鹅”字)落款为“半山居土”,下刻一印,文曰“天祥”。款后有四个篆字。传为文天祥书,后经鉴定,非文氏书写。其书法运笔流畅,艺术造诣较深。
施闰章书门额嵌在茂林镇居民吴彬宝家墙上。文为“聚顺堂”三大字。石材为汉白玉石。高70厘米,宽135厘米。楷书,落款为“宛陵施闰章题”。起首印文曰“敬亭主人”,落款印二方,文曰“已丑进土”、“施闰章印”。按:施闰章(1618—1683),号愚山,宣城人,清顺治已丑科(1649)进士,当时著名诗人。
培风阁藏书记碑原在黄田村清代藏书家朱掰之藏书室“培风阁”内,今存黄田中学教师宿舍内。碑高55厘米,宽100厘米,碑材青石,楷书。碑文为清乾嘉间著名学者洪亮吉撰。朱宗熙书丹,文曰:
培风阁者,黄田朱氏藏书之所也。朱氏旧自婺源徙泾,在宋为徽国文公近支。家有赐书,历世以来并善搜藏。至静斋、兰坡两太史昆仲,裒辑益富。因仿秘阁之例,以经、史、子、集列作四厨分贮焉。今培风阁左右庋置者是矣。余尝谓天禄、石渠、宏文、资善,历代禁苑所贮书也。至若千顷堂、传是楼、天一阁、瓶花斋等则又近世士大夫之所贮也。士大夫善贮书者,其广搜博采,亦有几可埒秘阁。今朱氏不特善贮书,自两太史外群从子弟能读书好古者,又不下数十人。夫善读书,久必能各专一阁,他日能用其所长,分经、史、子、集四厨,各校其一。如唐景龙中薛稷、沈诠期、马怀素、武平一诸人。宋端拱初谢泌、杨徽之等分辑四部书例,将见区分当而雠校精,又非江左浙右诸藏书家所可同日语矣。故乐为记之。嘉庆八年岁在昭阳,大渊献夏四月阳湖洪亮吉撰。
道光七年岁在缰围大渊献秋七月,培风阁同人立石晓帮宗熙书丹。
翟氏创建文昌阁记碑在陈村镇,嵌文昌阁底层墙上,碑高90厘米,宽274厘米。碑文为清乾隆丙辰科(1736)进士邑人赵青藜所撰,翟潢生书丹。内容为记述翟氏创建文昌阁之目的与经过,现保存完好。
翟金生义输记碑在陈村镇水东翟氏六孙公祠内。碑高160厘米,宽105厘米,厚6厘米。碑文为翟金生撰,并篆额书丹。清嘉庆九年(1804)立。现翟氏六孙公祠已改作水东小学校址,碑仍在校内。
丹溪大石联句碑原嵌西阳乡溪头村文昌阁墙上,现藏县文化局。碑高31.3厘米,宽60厘米,楷书。碑文记述清嘉庆十一年(1806)七月洪亮吉、施雪帆、胡承珙、胡世琦四人,同游黄山,在山禅院外丹溪饮酒时,用巧字韵联句作五言排律诗一首,并有胡世琦序。8年后(1814)由胡先河书丹立碑,文曰:
大石在余居丹溪口,嘉庆丙寅七月二十有五日,洪稚存太史与施雪帆上舍,约同游黄山,余与家太史墨庄,邀宿峰禅院,院之外溪石在焉。次日阻雨,费果行,爱用“巧”字全韵作丹溪大石联句以佐觞,诗成,琦并序之。
奔流披山胸(胡世琦),突石划地爪。孥云声攘攘(洪亮吉),山水势稍稍。眠真牯芊狞(施晋),伏讶谒兔狡。赴泉赤骤渴(胡承珙),吞犊斑虎饱。阳冰銛如峰(琦),阴讷柔过鞄。排鉴开匣(洪),侧簇杯合筊。坚非芋堪煮(施),皱类栗初焰。纵横竞当叱(洪),倔强谁能拗。胸穿岛夷病(琦),颈缩共子绞。肝同卫演(洪),刖足等齐鲍。裂理惊横庚(施),截方拟刚卯。轻盈天机梭(烘),严整斗车瑵。车西峥岱华(琦),三五法参昂。天造良益奇(洪),地形攒实巧。居然伏倜傥(施),从不势屈挠。峰飞诧天竺(珙),石遁笑蛮潦。梵宇镇不浮(琦),鲛宫静谁扰。砰訇碎珠玉(洪),参差乱芹茆。侧足渡横(施),险步著柔桡。休歌雨无极(珙),会待月出佼(琦),嘉庆甲戍冬十月,星海胡先河书。
施邑汤美堂镌
按:洪亮吉,江苏阳湖人,字稚存,号北江。乾隆进土,授编修,督学贵州。著有《北江全集》。嘉庆《泾县志》总纂。胡承珙,本县溪头都人,字景孟,号墨庄,嘉庆进士,官至台湾兵备道。胡世琦,溪头都人,字玮臣,号玉樵。嘉庆进土,官费县知县。先河,溪头都人,字星海。擅长书法,尤工楷书。施雪帆生平不详。
江恂诗碑在潘村乡台泉山寺遗址上,距县城8.5公里,仍存。碑高90厘米,宽200厘米。碑文五律二首,行书,后有跋。江恂撰并书。文曰:
“翠黛横空起,谈经住昔贤。
岂甘沉赵璧,终得返齐田。
嶂合藏嘉树,堂空纳远天。
更期扶杖上,揽胜到层巅。
俗吏困尘纲,清娱兴信加。
不疑攒米袖,源待泛张搓。
秀挟千峰雨,春留四月花。
坐教银海沏,肯使暮云遮。
台泉山故名石山,泉石擅一邑之胜。旧有云龙书院。为新安许文穆公(许国)暨邑之前哲读书处。近或谋葬,山僧讼焉。余判归公。越日,同人登眺率成二律。
蔗田江恂
旌阳李良玉镌江恂,江苏仪征人。字于九,号蔗畦。乾隆拔贡,曾任凤阳府、徽州府知府等职,擅书法。乾隆三十六年(1771)以通判署泾县事。碑文应是署事期间所书。
汪伦墓碑原在距县城45公里的陈村镇翟村汪伦墓前,1958年建陈村水库工房时,墓被毁。70年代未,碑由水东文化站收存。1985年在桃花潭畔彩虹岗重建汪伦墓,移原碑立墓前。碑高111厘米,宽55厘米,楷书三行,共32字(已有2字剥蚀难辨)。左上角已缺损。文曰:
“光绪十一年秋月重建
唐史官之墓汪伦也谪仙题
十五年十月南阳立
琴高山摩崖刻石琴高山在琴溪乡琴溪河畔,距县城10公里,主峰名“狮峰”。临河石崖千仞,危峻陡峭。历代文人来此游览,留下摩崖刻石甚多。主峰上有宋熙宁间蒋之奇、郭祥正、晃端本,元丰间刘谊,乾道间林淳,宝佑间程炎子等刻石题记。年久风化剥蚀,现难辨认。惟清康熙间陈孝所书之高4米,宽3.3米刻石“仙峰”二字仍可见,为当时著名石工赵宣镌刻。
罗汝芳手书溶洞门额太园乡狮子山距县城约2.5公里。山上多溶洞。其中玉柱、玉华二洞均罗汝芳题写门额名,摩崖刻石。罗汝芳,江西南城人,明嘉靖进土。官至布政使参政,嘉靖四十一年至四十三年(1562~1569)任宁国府知府。刻石落款为:“郡守罗汝芳题”。据此得知应在知府任期内题写。
现存泾县古代碑刻崖刻一览表


此外,嘉庆《泾县志》有“金石”专节记载泾县石刻崖刻,其中著名书法家所书石碑今已废佚,尚有拓本存世者有:
元代赵孟书《苏公政绩记》碑,原在县城文庙内。现有拓本存世。清嘉庆《泾县志金石》著录碑文。
清代邓石如书《泾县学宫礼器碑》(隶书)。原在县城文庙内。现有拓本存世。嘉庆《泾县志。学校》著录碑文。
三、古墓葬
桓彝墓又称桓公墓。在乌溪河畔,距县城17.5公里。墓侧有桓公祠,明正德年间建。50年代初墓、祠尚存。1953年兴修南(陵)雄(路)公路时毁。现仅存遗址。
汪伦墓在陈村镇,距县城45公里。墓地俗称“金盘献果”。1958年兴建陈村水电站时被毁。尚存清代所刻墓碑一块。1985年10月县文化局拨款,在桃花潭西岸彩虹岗新修一墓,墓前安置原碑,并另立一新碑,简述墓址变迁。
赵不吝墓在潘村乡榔树口,距县城5公里。不吝系宋太宗六世孙,南宋绍兴间(1131~1161)来泾为县丞,后升任德化县令,卒于任,追封朝议大夫,谥号“简静”,归葬本县水西,后迁葬于此。墓冢高大,墓前有神道、石人、石兽;墓碑为宋开封王敏所撰。现均毁。
吴公墓在茂林镇,距县城30公里。墓冢高大,形似土堆,占地一亩左右。墓前石碑一块,高62厘米,宽40厘米。碑文剥蚀,尚存“宋故吴公□□□□□之墓”数字可辨。据传系茂林吴氏从外地迁葬之祖墓。
徐榜墓在中村乡青龙山,距县城30公里,墓地俗称“莲花形”,墓前20米即晴溪。砖砌墓室,石砌牌门。1958年毁。1967年拆除牌门。现墓地已垦为耕地。
董杰墓在中村乡汪家冲苦竹崂凤凰山,距县城30公里,墓地俗称“凤形”。墓高4.6米,周长约100米,原有围墙高2.3米。墓碑高2.3米,宽1米,碑座高1米。神道两旁原有石虎,并有石坊等建筑。“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现仅存遗址。
吴芳培墓在茂林镇西山麓,距县城30余公里。墓地俗称“凤冠形”,一名“八角亭”。墓冢高大,砖室,有碑。1966年被盗。现墓、碑均毁,仅有遗址。
潘锡恩墓在茂林镇潘村,距县城35公里。墓地俗称“荷花形”。墓冢高大,砖室,有碑。神道两侧有石人、石马等。1966年被盗。现墓、碑均毁,仅存遗址。
四、古建筑
踏歌岸阁在陈村镇,距城45公里。濒临青弋江,面对桃花潭。其下即东园古渡口,相传为汪伦送别李白处。原建于明代,清乾隆间重建,民国初年重修。其上横匾“踏歌古岸”四字为村人翟容手书。阁二层,底层为通道,入阁门即南阳古镇正街,上层可凭栏眺望桃花潭等景点。1985年,省文物局和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原匾额已毁,新匾由张凯帆题写。同年5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阁在陈村镇西北郊。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翟氏宗族建,嘉庆四年(1799)以后直至民国27年(1938)三次重修。砖木结构,三层,高25米,呈八角形;自下而上,墙面逐渐加陡,八角起翘。原有院墙环绕,院内遍植松竹花卉,有水池。阁内装璜精致,三层分悬匾额各一,文曰:“盛世文明”、“义光射斗”、“共登云梯”。1985年5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阳万年台又称花戏楼,在西阳乡,距县城东40公里。台有二。分别座落于里西阳(西阳村)和外西阳(金溪村),相距2公里。旧时为酬神唱戏场所。二者建筑风格基本相同,底部四周砖石混砌,台面及上盘全为木结构,小瓦盖顶,一为三层,一为两层翘角,脊有吻兽,飞檐斗拱,中饰藻井。木雕精致,造型美观。外西阳台,台上屏风背面尚存部分遗墨及彩色脸谱与戏目图记。里西阳台后台墙壁上尚存当时所书戏目200余出。其中所记最早演出时间为清光绪2年(1876)。1985年5月,县人民政府公布外西阳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月,县文化局拨款维修。
谪仙楼又名太白楼。在桃花潭西岸彩虹岗左侧,清代翟氏建。面积约500平方木,前后两进,后进为二层楼房。一度作为民校校舍,后成民居。
百岁坊在黄村乡九峰(大坑)村口,距城20公里。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为旌表村人徐财桂百岁高寿而建。高约10米,门楼式,三门三层,沿角起翘。坊脚前配石狮4座,前后有石鼓6尊。坊石刻“龙风呈祥”等图额。1985年9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县文化局拨款加固基础及部分构件。
大观塔在县城西郊水西宝胜寺前。北宋崇宁间始建,大观二年(1108)建成,一称圣寿“崇宁塔”。属楼阁式砖塔,七层八面,底层直径为11米。每面有砖圈拱门,每层用叠涩法砌出短檐,双檐,檐下有砖砌斗拱,错落有致,图案工整典雅。塔墙外嵌有石碑刻36方。塔内原有楼板及本质楼梯可旋上至顶,已毁,塔顶亦坏圯。其中较有价值的为邑人包整(号南堂居士)政和五年(1115)长篇石刻,1981年9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绍兴塔又称乾应塔,俗称“小方塔”。在宝胜寺右(北),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邑人梅权捐造。七层、方形,楼阁式,砖石结构,小于大观塔,底层直泾为3.5米,塔顶已圯。第五、六两层塔身已有裂缝。1981年9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济二塔在查济乡,距县城60公里,原为三塔,今存其二。一在查济材东之如松山顶,称“如松塔”;一在村西青山顶,名“青山塔”。清嘉庆五年(1800),查氏全族集资建造。二塔造型相同,属密檐式砖塔,五层,高25米,六角,中空。底层有砖卷拱门。现翘角及塔身底层均损裂。1985年5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飞雄塔在茂林镇东溪河畔魁山之顶,距县城30公里。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茂林贡生吴廷选(乳名飞雄)捐建,子绍芳等重修。角楼式,砖砌,三层六角。塔内装本质楼板,飞檐翘角,斗拱规整。民国初维修一次,1980年茂林公社出资重修。
义门在桃花潭西岸万村,距县城45公里。始建于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清乾隆间重建。两层,底层为通道,呈凹字形。大理石门额,上刻“义门”二字。大门边墙下部为石块砌成,上部砖砌,用磨光花砖贴面。造工精细,别具特点。现主体建筑尚存。
萧良干住宅在章渡乡萧村,距县城25公里。为明隆庆间进士萧良干故居。系砖木结构,厅堂五进,“四水到堂”式明代建筑。因家有三代人中进士,门额嵌石匾书曰“世进土第”,匾之背面刻有结构各异的12个篆体“寿”字。各进厅堂正面及两侧墙壁有石砌脚坊,坊上刻有飞禽走兽图案。后三进已毁,前两进厅堂、厢房尚存。宅内悬有明代木匾三块:“三楚福星”、“芸阁清斑”、“华声锁钥”,均保存完好。
笃诚堂在黄田乡黄田村,距县城40公里。为私家住宅,清道光间村人朱一乔、朱宗怀父子建。有正屋、横屋、内屋、前进、后进、中进、正房、厢房、大厅、书房、客厅、厨房、脚屋等20多座建筑组成,占地约4000平方米。外形酷似轮船,沿屋基筑沟,二水分流。俗称“洋船屋”。现部分建筑已倒塌,拆除。西侧隔沟筑屋建石坦,谓之趸船。1985年5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胜寺在县城西郊水西,距城2公里。始建于南北朝时代,系县内尚存最古老寺庙。唐代高僧黄檗禅师住持于此。明代增建“无梁殿”、“藏经阁”。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光绪诸朝多次维修,扩建。全寺由前进山门,大殿,后进厅堂,廊厢,钟鼓楼等建筑群组成;面积约500平方米,现存大殿两侧山墙系唐代建筑外,余均清代修建,后进在50年代初倒塌。寺内泥塑木雕佛像和钟鼓楼所悬明代铸造大钟,均在“文化大革命”中遭毁。1984年,省宗教事务管理局拨款修复部分建筑。同年12月,省人民政府公布列为全省佛、道教重点寺观之一。
蔡伦祠在丁桥乡小岭宣纸厂境内许湾深潭山麓,距县城10公里。砖木结构,占地300平方米。由曹姓宗族建于明代。后多次修葺。“文化大革命”中祠倒,供像亦毁。现仅存民国二十四年(1935)秋维修后所立《重建汉封龙亭候蔡公祠》石碑一块。
五、历史文物
1955年5月,省文化局来县西普查文物,发现章渡乡赤麓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掘并搜集石斧、石、陶纺轮等遗物数百件,归省博物馆收藏。1978年10月至11月,本县首次普查文物,有关单位开始征集各类文物,至1987年,共征得600余件,藏于县文化局。其中较为珍贵的有:
1.新石器
1978年“瑶庄遗址”出土,长20.5厘米,宽上为5.8厘米,下为6.6厘米,厚1.9厘米。下端15厘米处,四面磨制光滑。
石铲1978年瑶庄遗址出土。长16厘米,宽上为9.8厘米,下为6.6厘米,厚1.9厘米。上端中心有一圆孔,孔径2.4厘米。上及左右侧渐薄,下为刃口,较锋利。
2.青铜器:
编钟1978年,南容乡高坦村出土,共5只。省文化局提去4只,余1只存县文化局。钟扁圆形,县藏1只其口缘纵径9.7厘米,横径16.6厘米,厚0.6厘米。钟顶有扁形柄,长10厘米,正、背面各铸有12枚钟乳,横三纵四排列。外表有浮雕。经初步鉴定,属西周中期制品。
壶1981年,黄村乡官庄村出土。通高19厘米,口沿每边长6厘米,底部每边长72厘米,横截面呈正方形。周身云纹底加刻蟠纹和饕餮纹,两侧各有一凸起兽头,兽口衔环一只。颈部四周饰有三角纹。图案工整,造型美观。经鉴定,属战国时期制品。
3.陶瓷器
陶枕1982年安吴乡紫阳村出土,两端高10.5厘米,中间高9.2厘米。枕面呈椭圆形,有残缺,宽9.5厘米,长18.4厘米。中空,厚0.6厘米。陶质红色,上绿釉,腰身花纹处绿色较深。经初步鉴定,属西汉时期制品。
影青瓷枕1980年包合乡合溪村出土。长19厘米,高10厘米,宽13厘米。六面饰金银花纹。一端有两个小孔,一端留有窑具火烧痕。中空,壁厚0.5厘米。中间下凹,釉色均匀,经鉴定,属宋代制品。
4.古书:
套印本《昭明文选》1979年在陈村乡新民村征集。全套20本,60卷。长30.2厘米,宽18,6厘米,线装,宣纸本,断句点及眉批用朱红色套印,乾隆三十七年(1772)刻本。
泥聚珍版水东翟氏宗谱1980年5月在陈村乡翟村征集。全一册,系咸丰七年(1857)翻印明版,有增篇。全书用翟金生自制泥活字印刷,线装,宣纸本,布面(深蓝色)。长34厘米,宽18厘米,厚1.5厘米,全册116页。封面书签除“水东翟氏宗谱”六大字外,并有“泥聚珍版重印”六字。有翟金生跋。版本笔画清晰,字体美观,系印刷珍品。
5.书画:
包世臣草书中堂1979年在包合乡包村(包世臣故乡)征集。纸本,长140厘米,宽75厘米,署款“世臣”二字,钤白、朱印各一方,白文“世臣私印”;朱文“安吴印”。
何绍基行书联1983年在茂林镇征集,纸本。长127厘米,宽28厘米。联文:“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按:何绍基,字子贞,湖南道州人。清代著名书法家,草书为一代之冠。
日本,晃堂条幅画《虎》1979年在黄村乡黄村征集。绢本,长140厘米,宽40厘米,署款“晃堂”。画面“虎”形象逼真。经鉴定,晃堂系日本人,此画约在清末流入本县。
6、钟形端砚1980年在中村乡夏浒村征集。色紫,上有火捺纹,呈钟形。长31厘米,上端宽18.5厘米,腰宽17.5厘米,下宽26.5厘米;墨池深2厘米。背底下方有圆柱脚两只,中刻铭文曰:“其似钟,□□如玉,文房之宝,三□三□。湛若水铭。”按:湛若水,广东增城人,明弘治进士,授编修,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暇与门人讲学,四方贤士多出其门。学者称甘泉先生。
7、三叶虫化石1979年章渡中学教师董祖诠捐献。长4.3厘米,宽2厘米,棕红色。按:三叶虫约生殖于距今4亿年前之“寒武纪”。
8、元代铜权70年代中期在童疃乡花园村马公山出土;泾县中学教师童果夫购得后于1978年捐献。铜权通高9厘米,重450克。为亚腰形圆柱体,方钮,鼓腹,高底座。肩部有弦纹两道,权身一面铸“大德四年”、一面铸“官造”共6字。(大德为元成宗年号,四年即公元1300年)。
9、泥活字1984年在陈材乡翟村征集。大小两种,各250个。大者每字长0.9厘米。宽0.85厘米,高1.2厘米,小者长0.4厘米,宽0.35厘米,高1.2厘米。烧制,灰白色,坚硬如骨,系清代翟金生自制,用于排版印刷。现知翟氏用自制泥活字印成书有黄爵滋《仙屏书屋初集诗录》、翟金生《泥版试印初篇》、《水东翟氏宗谱》等。
10、光绪奉天诰命1983年在查济材征集。绢本,由红、黄、紫三色组接而成。长181厘米,宽32厘米。系清光绪五年(1879)正月皇帝赠封“布政使理问衔加三级甘肃候补布政司照磨”查德郎之祖父为奉政大夫,祖母为宜人之奉天浩命。汉文,楷书,后附满文。
泾县馆藏历史文物一览表


六、革命文物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自筹建始,便着手征集有关史料,至1987年,共征集各类文物史料1542种,计6308件,其中有属国家一二级文物。部分为馆藏珍贵文物。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馆藏文物一览表


上表所列各类文物中,属于国家一一、二级的有:
叶挺办公桌紫擅木制。长138厘米,宽61厘米,高88厘米。双层、五屉,下有雕花木脚踏。原系“种墨园”主人使用。军部进驻云岭后,叶挺往进“种墨园”,借用此桌。1951年土地改革时为宣城专区没收、收藏。1957年送往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1963年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成立,军事博物馆退交纪念馆,
叶挺用木转椅高80厘米,长52厘米,宽45厘米。红木制,四叉脚,中轴旋转式,能旋转升降。原系“种墨园”主人使用,军部进驻后借用。1941年1月新四军撤离时归还陈家。解放后将其作为革命文物保存。1963年后由军部旧址纪念馆收藏。
叶挺用望远镜全长13厘米,宽10厘米,相镜为3.7厘米,物镜为4.4厘米,望远放大500倍,完整无损。原藏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1963年转交军部旧址纪念馆收藏。
叶挺用木床长207厘米,宽138厘米,高206厘米,杂木制。左右后三方有栏忏,上顶四方有木条连接。原为“种墨园”主人用,军部进驻后借用。新四军撤离时归还原主。1963年征集至纪念馆保存,并多处修补。
陈毅题写“新四军军部旧址”馆牌原件:长26厘米,宽比5厘米,用宣纸信笺题写。文曰: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一九六三年七月
陈毅敬题
馆藏珍贵照片新四军军部进驻云岭期间所摄各类照片,军部旧址纪念馆征集甚多,部分复制放大陈列展出。其中馆藏珍贵照片有:
周恩来在军部大礼堂作报告
周恩来与军部领导人合影
陈毅与粟裕在云岭
叶挺骑马检阅新四军
叶挺与被俘日军谈话
叶挺与军部领导人在一起
“三.一八”全军建军会议
项英骑马
教导队少年班
抗敌剧社成立大会
战士在军部大礼堂演戏
在汀潭街头演出活报剧
少年演刷队
指战员篮球比赛
欢送周恩来西上
周恩来、叶挺在青弋江上乘竹筏
儿童团查问行人
菲律宾劳工组织向新四军赠送锦旗
加拿大籍护士在军部医院
欧特来与史沫特菜在云岭
战士在俱乐部上课
粟裕题词长68厘米,宽37厘米,纸本,行书。文曰:
“发扬革命传统
争取更大光荣
粟裕
一九八二年
新四军老战士书画作品1983年,中共泾县县委、县人民政府举办“新四军老战士书画展”。各地老战士寄来书画作品共百余件。后经装裱,藏县文化局。
寻淮洲墓碑碑高75厘米,宽60厘米。青石。现由茂林文化站收藏。
寻淮洲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军团长,民国23年(1934)随方志敏先遣队北上抗日,在太平县谭家桥战斗中身负重伤,抬至茂林不幸牺牲。民国27年(1938)5月14日,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率部东进抗日,途经茂林时亲撰碑文,由支队政治部主任刘炎书丹,聘当地石工杨同发镌刻。次日率支队指战员于墓前凭吊,并举行立碑仪式,1952年9月,茂林区人民政府将寻淮洲遗骨迁葬茂林魁山烈士公墓。原碑保存。
碑文如下:寻淮洲同志略历
寻淮洲同志,湖南刘阳人,农家子。参加民十五年至十七年中国大革命,由农民自卫军追随毛泽东同志转入红军第四军任战斗员排连营长之职,屡功晋升至红七军军团长。民二十三年随方志敏同志率抗日先遣队转战皖南,潭家桥之役负伤,至茂林镇伤重不救身死。寻同志为红军青年将校,以游击战斗称著,毕生为革命利益民族利益牺牲到底,在在足为抗日战士之楷模。民二十六年夏,新四军出发东线杀敌,道经茂林,为修治墓道,立碑以示不忘,且为完成其遗志而奋斗。目前抗日斗争已成为全国人民之神圣事业,国共两党由过去之对立,变为亲密合作一致对外,前线战局日益开展,全部胜利可期,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之基础已奠,谨以此告慰寻同志。新四军全体指战员,应更进一步以东线胜利驱逐日寇回答先烈,庶几无愧。
陈毅谨志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五月十五日
新四军第一支队全体指战员敬立
(原碑文无标点,标点为编者所加)
泾县文物保护单位一览羡


六、革命纪念馆、地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筹建于1962年12月,馆址在云岭乡罗里村“种墨园”和“大夫第”两座宅第。宅皆完好如昔,设施悉如原貌。当年军司令部所属参谋处、秘书处、作战科、机要科、速记班等机构均设于这两座第宅中。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秘书长李一氓、参谋长赖传珠等领导人分别有办公室和卧室。民国28年2月,周恩来来云岭视察期间也下榻“种墨园”。1968年7月陈毅为纪念馆题写馆名。1984年8月李先念为馆题词:“云岭烽火,战士丹心。”纪念馆又兼军史陈列馆,1984年6月叶飞题写门楣横匾: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同年9月3日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设于原新四军军部大会堂后进)开馆。原设于军部旧址纪念馆内的“新四军军史陈列展览”移入陈列馆展出。
军部旧址附近还有当年的新四军军直单位政治部、军部修械所、教导总队、战地服务团军部大会堂等旧址。
纪念馆成立后,征收、保护、修缮革命旧址7处。接待国内外参观人员近70万人次。
中共中央东南局旧址旧址在距罗里村4公里的丁家山村口,为三间两厢居宅。组织部长曾山、秘书长温仰春等住此办公。旧址保存完好。
中共中央东南局干校训练班旧址在云岭乡白果村,周恩来于民国28年曾前往视察,同年7月16日新四军第一次党代会在此召开,现仅存遗址。
泾县革命烈士资料陈列室位于城西桃花台“泾县革命烈士塔”下右侧山坡上,1986年陈列展出新四军驻泾县时部分革命史料。
抗日殉国烈士纪念碑云岭乡罗里村东3公里处黄龙岗。墓前立碑,上刻“新四军抗日殉国烈士墓”十字。
叶挺桥在云岭乡罗里村叶子河上。原是村民用几根小树临时搭架的小木桥。狭窄高低不平,叶挺军长见其很不安全,亲自倡议设计建造平板桥,军民联合建成。桥长6米,宽2米,两旁装有栏杆。村民们为感谢叶挺而将此桥命名为“叶挺桥”。年久腐朽。1987年初,政府拨款按原貌改建水泥石块结构平桥。
东流山、丕岭东流山坐落在南容乡高但村与凤村乡石井村交界处。丕岭坐落在南容乡濂长村境内。两处均为民国30年“皖南事变”中新四军与国民党军激战地。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于东流山下石井坑。
蜜蜂洞坐落在南容乡濂长村境内。“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隐蔽于该洞待机突围转移,不幸于此遭叛徒刘厚总杀害。
魁山烈士陵墓在茂林魁山之巅,1952年建成,安葬有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以及“皖南事变”中和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遗骨。195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泾县革命烈士塔位于县城西1公里处之太园乡桃园村桃花台上。1976年始建,1983年竣工。塔身高12米,宽3.6米,厚2.2米,四面嵌汉白玉大理石板。正面刻毛泽东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背面刻周恩来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塔座前后均刻周恩来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燥戈,相煎何急!”左右浮雕为持枪前进的新四军战士形象和“抗敌”二字。
王稼祥故居在县城西南37公里厚岸乡厚岸村(原名柳溪村)。砖木结构,坐东朝西,濒临柳溪,具皖南民居建筑特色。为王稼祥诞生和少年时期生活之处。1986年由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门楣上镶嵌王震题写大理石刻“王稼祥故居”5字。
八、风景名胜
泾县山水之胜甲于江南。唐李白浩荡泾川游,曾写下“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且从康乐寻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等诗句,并有“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的美好愿望。其后,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慕名前来饱览泾县山水风光的有杜牧、欧阳修、梅尧臣、许国、袁枚等。1985年泾县列为开放县后,国内外参观旅游者更是纷至沓来。
泾县古有“水西春色”、“秋霜暑雨”、“赏溪烟树”、“承流积翠”、“湖山雪霁”、“岩潭秋水”、“山夕照”、“幕溪晓月”,称泾川八景。水西、桃花潭、大兰山、狮山溶洞、琴溪、岩潭等,都是古往今来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此外,古民居保存较完好且兼山水之胜的茂林、查济、黄田、章渡等地,不仅是国内外建筑专家考察之地,亦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当年新四军军部驻地云岭及王稼祥故居更为世人向往,参观瞻仰者络绎不绝。
桃花潭距县城40公里,青弋江上游,介于翟、万二村之间。其名由来说法不一。有云:古人见于澄泓苍霭,如入《桃花源记》所述之武陵源,故名之。又云:兹潭十数里而近桃林缤纷,夹岸无杂树,值芳飞红雨之际,适谪仙李白应其地豪士汪伦之邀来游,睹此情景遂得此名。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千古绝唱,使桃花潭更显名于世。潭水深碧,清澈晶莹,翠峦倒映,令人怡然。潭东岸有东园古渡,为汪伦踏歌送别李白处。建有“踏歌岸阁”。登阁眺望,桃潭胜景尽收眼底。西岸有“垒玉墩”、书板石、彩虹岗、谪仙楼、钓隐台、怀仙阁、汪伦墓等胜迹。东岸文昌阁亦为游客登阁极目之处。沿潭上行(有公路通车)3公里,便至陈村电站大坝,坝后为“高峡平湖”,原名陈村水库,现称“太平湖(大部分水域属黄山区)。碧波万顷,翠峦千重,别是一番景色。乘游艇可达黄山脚下。电站所在地建有宾馆、餐厅、商品部、游泳池及游艇和旅游车辆等设施。
水西在县城西郊对岸,距县城约5华里,昔为“泾川八景”之首。唐宋以来闻名遐迩。
水西山雄峰耸兀,毓秀万观,介湖山与白云山之间。湖山拔地突起,巍峨险峻。白云山峦岫重叠,青峰如黛。三山逶迤瑰丽,若断若连。登临绝顶,上接云天。李白登临其山,诗称:“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首万岭低”。群山下临青弋江,与县城隔江相望。“城外清溪溪外山,山前古寺万松间”,便是水西风光的写照。水西山腰昔有宝胜、崇庆、白云三寺院,崇庆寺唐上元中改名天宫水西寺。天宝年间李白泛游泾溪,曾作《游水西简郑明府》诗,赞颂水西风光。相传,小字风光的唐宣宗李忱,微时曾潜居水西寺中,与住持高僧黄蘖禅师有唱和交游。有诗云:“大殿连云接赏溪,钟声还与鼓声齐。长安若问江南事,报道风光在水西。”
唐宋以后、崇庆、白云二寺毁于兵火,唯宝胜寺幸存。历经修葺,古貌依然,1984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佛道寺观。
宝胜寺西有“大观塔”,东有“乾应塔”巍峨屹立,傲然对峙。两塔一圆一方,各具特色。
水西山与白云山之间,有山涧沿谷而下,汇成一泓池水,清沏照人,冬夏不绝。池中螺壳平无尖底,与一般不同。相传为唐太子李忱隐居水西寺时沐浴处,螺自灭去尖壳。故名“太子泉”。后人凿壁刻“太子泉”三字。
狮山溶洞距县城北郊5华里,狮子山(又名响山、白额山)兀立平畴,濒临青弋江畔。山石嵯峨,溶洞幽胜。其中以“玉柱洞”、“玉华洞”/神狮洞”为最。1984年在地质部门协作下勘查清理,后经两年开发建设,狮子山溶洞游览区已初具规模,接待游客。
兰山亦称大兰山。在县城西南25公里中村乡境内,泾(县)包(包合)公路通其间,交通称便。兰山巍峰突兀,若接云霄,五脉如指,亦名五指山。滨临落星潭,山松苍郁,满目葱笼,四时山花,簇拥如锦。唐李白游兰山作诗云:“蓝岑耸天壁,突兀如鲸额。奔蹙横澄潭,势若落星石。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佳境且缓掉,清辉能留客。怅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
兰山半山间唐代建“永安寺”,后以李白诗句“兰岑耸天壁”改名“耸壁寺”。明万历年间曾建兰山书院于此。已毁圯。今存西寺20余间,近年已加修葺。沿寺右约行半里,有岩石突兀,高数丈、方竦坦平,巨若高台。相传此为李白偕汪伦饮咏放歌之处,名其石为“放歌台”。放歌台另一侧下临绝涧,涓涓山泉,流数里入青弋江。入汇处石滩横阻,漕漕有声,如吼如号。此滩原名“活泼滩”。李白曾游此作诗。为怀念李白,后名“太白滩”。
兰山脚下有深潭。古志载:晋时陈霸兄弟二人于此捕鱼,夜见巨星落入潭中,故名“落星潭”。落星潭水深数十仞,盛产“雪花金鲐”鱼。严冬雪霁,渔人于石罅中得之。烹食味同鲥鱼。李白对落星潭美景倍加赞誉。
琴溪距城约8公里,琴溪以水得名,自古即为风景名胜。有悬崖峭壁、摩崖石刻众多的琴高山;有清流涓涓,盛产琴鱼的琴溪河;有建筑精美,贯若长虹的琴溪桥等。并有“琴高炼丹”,“控鲤升天”的遗址与美妙传说。唐宋以来名流学者游踪不绝。诸如武平一、邢巨、欧阳修、梅尧臣、许国、施润章等都曾来此游览,并留下众多诗篇。历史陈迹至今仍可寻觅。琴高山自唐宋以来有数十处石刻,经千百年风摧雨蚀,至今仍有部分未被磨灭。清康熙年间陈孝所书“仙峰”二字,字大盈丈,清晰如初,神韵不减。
琴溪盛产的琴鱼,“龙鳍果腹,长不盈寸”别具鲜味,古为“贡品”。至今本地人于盛产季节仍按传统技法精制上市。
琴溪昔有琴高庙、森翠楼、翠海山庄、接官亭等古建筑,历经兵灾仅存遗址。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