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基层组织
民国17年(1928)下半年,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党员王文波(又名王良海)与上海复旦大学学生朱学东秘密来到县西厚岸双花园,吸收10余名党员。11月,泾县最早的中共双花园支部成立,隶属上海党组织。翌年初,在查济、水东建立分支部。民国19年下半年,上海党组织来函,被国民党泾县保安队截获,王文波与朱学东被捕,经组织营救获释后被迫转移,双花园支部及分支部活动终止。
民国17年4月,化名郭老十、章老三、章老五3人自舒城来县西查村,以打工为掩护,秘密建立党组织,吸收查石林等5人入党。翌年6月11日在洪家祠堂成立中共查村支部(隶属关系不清),书记由守护祠堂的老许担任。
民国18年汉阳兵工厂工人方铁匠(名不详),受党派遣到水东(今陈村镇),以开铁匠铺为掩护建党,吸收翟树生、翟陶然为党员,并指定翟树生等负责水东片的革命工作。后继续发展党员,成立连虹、竹田、顷田、万村等4个支部。民国19年5月,翟树生派查全泉到苏岭发展党员10余名,继又派人到南乡的石井坑等地开展建党活动。民国20年1月,翟陶然叛变投敌,方铁匠被捕,水东地区党组织遭破坏。
民国18年前后,刘向阳、徐天祥、萧吉风、程稽学、金秉皋等从鄂豫皖边区来到丁溪乡的戴阳村、宋村(今属爱民乡)、漕溪、榆桃岭(今属苏红乡)等地,以教书作掩护,暗地建立“互济会”、“工农革命团”等革命群众组织,并秘密发展中共党员。
民国19年2月,又有王晓南、吴小凤(又名云霞)、朱一龙等秘密来到上述地区开展建党工作。下半年建立中共泾(县)宁(国)旌(德)特区委和中共泾县区委。民国22年特区委消失。
自民国20年起,先后在东乡境内建立戴村、宋村、榆桃岭等党支部。各党支部统归泾县第一区委领导。
同年,北乡柏山村(今属昌桥乡)人卫坤耀在宣城中学读书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因国民党在校搜捕进步人士而被迫回家。期间,卫与本地左大豪联系开展革命活动。其时,家居山(今属琴溪乡)的胡机、胡昭,亦因在安庆就读期间加入中共组织被开除回家,与卫坤耀等取得联系后在地方发展党员,成立左家榨支部,属芜湖中心县委领导。民国24年下半年,卫坤耀叛变,胡机、胡昭、汪狗妹3人被怀疑有间谍行为而遭错杀,左家榨支部解体。
民国21年2月,湖北黄梅县人吴凤山(又名吴空群)来到泾县,隐蔽在漕溪,坝头一带,以教书为掩护与先来的吴小凤合作发展党员,先后建立了古北冲、中郎坑、沈村、坝头和蔡村的西湾5个党支部。
民国22年2月,又有岳子樵、夏泽民(又名王国治)从湖北黄梅县来查村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先后在西乡建立狮子山、观阳、双花园、包村、老潭李家、山里徐家、鲍村、高岭坑、文村、六甲、茶坞里共11个党支部。其中观阳支部下设4个分支部。
民国23年春,贵池师范在校生徐世梁(又名柳荫泉,后叛变),偕同学王效禹(又名王术仁、王树人、汪浩如)、叶彬(又名叶守正、余寿徽)、张行乐到丁溪乡杨村(今属爱民乡),利用在小学任教之便,建立两个跨县区委。其中第一区委设泾县戴杨村,辖戴村、杨例、张北坑、宋村4个支部。4月,中共泾县第二区委在坝头(即古坝)成立。辖原由吴凤山、吴小凤建立的古北、中郎坑、坝头、沈材、西湾5个党支部。民国25年,区委及所属支部悉被国民党破坏。
民国23年4月,中共皖南工作委员会在青阳县陵阳成立,岳子樵任工委宣传部长并单线领导泾县西乡各个党支部。同年7月,工委下设泾县特区委员会(简称特区委),并将西乡原来的11个支部调整为查村、观音岩、双花园、三里保、赵家垅、余家岭、鲍村、父子岭、麻叶岭、曹城畈10个支部。至11月,又调整为查村、观音岩、双花园、包村、普滩、章家渡、枫镇7个支部。
是年5月,中共石(台)太(平)中心县委书记吴介唐(化名老柯)来到泾县麻岭坑,领导当地党组织,派翟其友负责水东翟村党的基层工作,同时,派翟大银到茂林凤村石井坑再次建党,并成立中共石井坑支部,赵允保任书记。继后又建立唐井、东西黄村、平垣3个支部。
是年末,中共皖南特委派洪维恭(又名毕陶万、张侉子)、储希文等4人到戴杨村整顿党组织,建立中共宣宁旌泾中心县委。同时,改建泾县县委和下属区委,又在县城东门外五里岗建立第三区委,戴鹤庭任书记。第一区委增建松树岭支部。第三区委在次年5月因党员陈少凡叛变而遭破坏。
民国23年12月,红军方志敏部抗日先遣队北上,经县境到太平县新丰时,留李步新(又名李荣华)支援地方革命斗争,至麻岭坑接替吴介唐领导地方党组织;另有先遣队的8位红军干部进入苏岭隐蔽,建立苏岭支部,由当地新吸收的党员曹云鹏任支部书记(后叛变)。翌年4月,曹云鹏到郭峰、学屋发展王金生、王吉安等4人入党,建立郭峰支部,王吉安任书记。
民国24年4月,吴凤山参加泾县县委,任宣传部长,由坝头重返盘坑教书,与郎进新接上关系,同年上半年,又建立毛竹园支部(在今太园乡太美村境内),郎松如任书记。9月,党员沈其发叛变,盘坑支部遭破坏,毛竹园支部因失去组织联系而终止活动。
民国24年1月,李步新从西乡转到东乡参加泾旌宁宣中心县委的领导工作,水东一带党的工作交由徐世梁负责。5月,徐世梁、夏泽民、强文涛叛变,9月,曹云鹏、王吉安又叛变,泾县西南乡党组织悉遭破坏。
同年7月,泾县第三区委在上漕溪的金紫庵(今苏红乡境内)重建,汪金洲任书记。辖安屋里、方泥坑、南塘、感坑、羊皮坑、乌盘坑、七里坑、张珍坑、黄坑等13个党支部。同时又在西阳(今阳乡)成立泾县第四区委,书记胡佑龄(又名云卿),辖方施岭、杨家荡、乌溪坑3个党支部。
民国26年1月,王晓南、储希文叛变投敌并带领国民党部队进山清剿,李步新率部分武装人员转移至休宁县鄣公山继续革命斗争。泾县境内党组织全遭严重破坏。2月后,赵允保、凤运琪等继续秘密开展地下工作,通过接收黄定祥、黄华明入党,逐步建立起东黄村、西黄村(今均属黄村乡)两个党支部。下半年又建立平坦支部。
同年4月,有一称“曾同志”的共产党人到云岭、四甲萧、南堡村等地(今属云岭乡)发展党员,后成立中共顾北支部。
民国26年4月,李步新派汪裕源到石井坑重新发展党员,恢复石井坑支部。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下同)军部和中共中央东南分局进驻云岭,泾县地方党组织得到发展。
民国27年5月,以陈时夫为领队的新四军皖南第一支工作队在茂林组成,同时成立中共茂林工作委员会。6月,在茂林村辑园成立茂林区委,吴逊任书记(后由吴振华接任)。辖丰东(今黄村乡)、永定(今南容、铜山乡及茂林镇部分地方)、茂林镇(今茂林镇大部分地方和凤村乡)3个中心支部和唐井、石、溪诏3个直属支部,先后发展33个党支部。
抗日战争初期,芜湖广益中学迁至茂林,该校于民国27年底成立党支部,雷赛玉任书记,属茂林区委领导。同年上半年张文保在章家渡(今章渡乡)、官庄、后山(今均属丁桥乡)吸收党员。下半年,新四军民运工作队丁梦飞、杨明至丁桥一带开展建党工作,党组织发展到上坊村(今属太园乡),同时在章渡成立章渡区委。孙湘(女)为第一任书记。后有张文保、汪永鸿(后叛变)、萧海林等继任。所属有章渡上街、下六保、紫阳、长乐、官庄、许湾6个中心支部,共辖25个基层支部。章渡区委与茂林区委同属泾县县委领导。
同年11月,泾县县委在射里村建立云岭区委。其组织基础系顾北支部和新四军战地服务团驻云岭后发展的新党员,首任区委书记张树仁。民国28年7月,由杨玉书接任,陈亨华任副书记。区委直接领导顾北、云岭、白果树、汀潭、江村、杨村、北贡、陈塘、后村等支部。
同年7月,孙湘到中村发展党员建立水南中心支部,先由民运工作委员会章渡分会代管,11月划归云岭区委,民国29年上半年正式成立中心支部,王炳辉任书记(后为杨玉书),所属有逐步建立的水南、郭峰、中村、茅棚店、阳山、梅村、秋阳、杨树底、下徐村(以上今均属中村乡)、夏浒(今属章渡乡)10个支部。9月,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和民运工作队派李桂英(女)、萧家亚(又名王敬梓)、王梦芝、杨英、吴承(又名李隽)、林琳(女)、李彩芝(女)等分赴水东(今陈村镇)、包合、厚岸等地,动员民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万村成立水东区委,属泾县县委领导,首任区委书记朱毅(又名王定祥),后有查石培、王定康(皖南事变中牺牲)接任。水东区委直接领导水东、顷东保、厚岸等地中心支部。下属水东翟、万村、虹岗、新丰、独山、上村庄、杨山塌、顷田、石壁上(龙潭保)、木形上、东流王、山里徐、土地岗、高村园、清溪、包村、西河庄六甲、查村、许溪(济阳)、菥荻、杨木(厚岸)、钟和(前岸)、宝峰、观阳、南冲、团溪(乌石)等支部和分布在茂泉、华泉、渣溪3地的一、二、三支部。其中少数支 部或分支建立在毗邻太平县境内。
是年3月,查吉甫(又名帧祥)在盘坑表芯纸棚工人中吸收党员,建立支部。7月,新四军民运工作队的杨明、谭玉文、叶明等到田坊、孤峰发展党员,在此基础上成立中共泾县第一区委(亦称田坊区委),郎进新任书记,继为李荣贵(后叛变)。区委共辖盘坑等16个基层支部,2个中心支部,其中田坊、毛竹园、泉北乡(今属昌桥乡)、狮市子湾(今属琴溪乡)、曹材(今蔡村乡境内)6个直属支部,木麻岭、潘冲沟两个中心支部。木麻岭中心支部下辖方家塘、官田冲、西冲、周家冲、孤峰保5个支部。潘冲沟中心支部下辖上潘、潘冲沟、黄栎树、杨村、天然保(童瞳)5个支部。
民国27年7月,丁溪西坑程汉庭(土地革命时期任过支部书记)经赵允保介绍,会见皖南特委李步新,要求重建党组织。经特委同意,先后在棉密小坝、蔡村、炼冲梨坑、冯家榨、樊家店、杨村建立7个党支部,并在湖西坑设立中心支部,书记吴海洲。中心支部在“皖南事变”前受皖南特委直接领导。
民国28年上半年,曹欣然(小岭人,上海正风文学院毕业,解放战争期间遭敌杀害)受泾县县委书记陈光派遣至东乡黄田培风中学任教,发动学生组织抗日宣传队,从中秘密接收10余名学生入党,成立培风中学党支部。朱普梅任书记,周国聪任副书记,属泾县县委直接领导。同年2月,黄田双河芮龙海在涌溪建立支部,书记朱成信(又名品山),受皖南特委李步新直接领导。
民国29年春,新四军军部准备北撤,决定在山区边界建立地方党组织领导机关。李步新派凤石山(化名洪林)至泾(县)旌(德)太(平)三县边界的铜山、樵山一带建党,成立泾旌太区委,直属皖南特委,洪林任区委书记,领导铜山中心支部和小河口一带党基层组织。
铜山中心支部,书记始为徐承先,未久由徐兆棠(解放战争期间牺牲)接任。所属有宋村、高山坪、铜山、樵山、麻东5个支部。
“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实行军事、政治清剿。全县党的基层组织遭严重破坏。至民国31年县内只有隐蔽的铜山支部在洪林领导下坚持抗日和反围剿斗争。
民国32年春,县委遵照新四军七师领导的指示,积极开展“还债运动”,在加强统一战线和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同时,迅速重建了一批党的基层组织,并建成县内东、南、西乡片革命根据地。
泾(县)旌(德)太(平)地区:建立樵山(今属黄山区)、濂坑、龙王山(属太平县)3个区委和厚岸、渣溪、潭溪、顷田等直属支部。
樵山区委书记始为查文和,继为余本菊,领导樵山、铜山、小河口、黄荆坞、三门(属黄山市)5个支部。
濂坑区委书记为章春,领导濂坑、大山、潭仓、水岭4个支部。
民国34年,泾旌太县委重建水东区委,吕伦寿任书记,并先后恢复和重建水东翟、陈村、顷田、水口园、舒村、渣溪、唐里、凤家坑、潘村、湖埂坝、溪口、焦石埠12个支部。
民国36年初,县委恢复铜山中心支部,书记徐兆棠牺牲后徐正满继任,不久又遭国民党杀害,由徐德喜接任,所属有铜山、曹家、高山坪、麻岭等支部。民国38年2月,调整为铜山、麻岭、麻东3个行政村支部,与基层民主政权行政区相适应。
濂坑区委在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建濂坑、潭仓、水岭、南容、高但、荀村、西桥村、未桥、石井(鸣凤)、杨村、湛岭、李村、大康、王府、祚坑、球桂、举山17个支部。
泾(县)青(阳)南(陵)地区,自民国34年(1945)开始,泾县田坊、孤峰、重疃、北贡、中村、云岭及后来延伸的包合、厚岸等地党的基层组织都归铜池南县委(又称铜青南县委)领导。
民国36年7月,铜(陵)青(阳)贵(池)县委在田坊设立泾南工委,书记王克祥,委员吴祥,领导县内原铜池南所属的基层党组织。同年8月,铜青南县委所属的云岭区委在云岭村成立,书记陈有秋。不久,秘书陈信之和陈有秋先后叛变,区委解体。12月建立北贡区委接替云岭区委工作。民国37年10月云岭区委改归沿江工委领导。下属有云岭、中村、梅村、北贡、后村、陈塘吕家村、坝上村、东塘、唐家、松茅店等1l个支部。其中除北贡、后村建于民国菥年,余均于民国36年5月至12月间建立。
民国36年9月,泾青南县委组建厚岸区委。孙太英(女)任区委书记。辖厚岸、包含、查济、薪获、观阳5个党支部。
泾(县)旌(德)宁(国)宣(城)地区,开辟于民国32年7月。中共皖南山地中心县委派吕辉、王成信、汪振发等赴宁国板桥,以此为中心开辟泾旌宁宣边区,在泾县边境发展党员,成立涌溪支部。民国36年3月,经皖南地委同意,王文石从南繁芜地区率部分武装转移至泾县蔡村一带开展工作,同年9月建立太平坑支部,属泾旌宁宣县委领导。
民国37年3月,芜湖工委决定设立宣南、涌溪两个工委。涌溪工委强日增任书记,领导涌溪支部。同年11月,涌溪工委撤销,张克标、梁金华、强良迪3人组成蔡村工委,领导太平坑支部。年底,国民党军进剿,蔡村工委和太平坑支部停止活动。
同年,县内基层党组织有7个区工委,1个中心支部,49个支部,8个独立党小组,共有514名党员,至1949年4月全县解放。
1949年5月泾县县委成立后,党的基层组织基本按基层行政区域或工作单位建立,有时在部门成立党组。并加强党对地方人民武装的领导,成立县大队党委会,县委书记王荫田兼任大队党委书记,丁永端任副书记,辖一、二、三、四连的4个连队党支部和大队部机关党支部(1950年12月大队编为宣城军区独立第四营设党委)。
7月,全县设5个区公所并分别设立区委会,全县22个乡(镇)共建立19个党支部,一区董材乡、四区孤峰乡、五区汀溪乡未建。
1949年底,全县有基层党支部78个,其中农村支部70个,机关支部8个。
1950年2月,根据行政区划变更,仍以区设区委会,以行政村建立党支部。
1952年8月划乡建政,保留区委取消行政材,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其时,赤滩区大康、马鞍两乡及孤峰区龙桥乡未建立支部。是年,全县共有73个党支部。机关支部增加到14个,其中工业部门1个。
1955年3月31日,建立政法党组。副县长刘吉逢兼任党组书记,法院院长龙旭任副书记。
1955年6月28日,县人民政府建立党组,同年12月19日撤销。
1956年1月撤销城厢区委,所辖8个乡镇党组织,4个划为县直属支部,4个划归赤滩区委领导。同时撤销新渡区委,所属党的基层组织划归官庄区委领导。漕溪区委与榔桥区委合并,改称和平区委,区委机关设榔桥。全县105个乡、镇组织,合并成55个党委、总支或支部。3月,茂林区樵山乡划给太平县管辖,其党组织随之归太平县委领导。是年,全县党支部达到176个,比上年增加55个。
1957年3月,撤销孤峰、官庄、赤滩3个区委,保留茂林、包合、章渡、和平4个区委。1958年又撤销章渡区委。被撤销区委的所属乡一级党组织均改由县委直接领导。12月,县直机关党委成立。年末,全县有区委3个,乡、镇党委21个,乡、镇总支14个,基层支部232个,党组1个。
1958年冬,全县实行政社合一管理体制,撤销区委。至年底共组建10个人民公社党委,96个大队党支部。1959年2月增建山口人民公社,9月增建孤峰人民公社,两公社相应成立党委。
1960年1月,山口、城关两公社党委随公社并入太园公社而撤销。原属黄村公社的枫坑、小岭、丁渡3个大队党支部也因区划变更改由太园公社党委领导,6月恢复城厢人民公社党委。
60年代初,设县委组织员办公室,负责全县组织建设工作。
1961年9月全县划为32个公社,分别建立公社党委。同时设立8个区委会,作为县委派出机构,实行分片领导。
1962年底,全具有党委会39个,辖3个总支,439支部。其中农村支部326个,总支1个,工交支部30个,总支1个;财贸支部12个,总支1个;文卫支部7个;机关支部60个;基本建设和其它领域支部4个。
1963年7月,桃渡公社并入水东公社,撤销桃渡公社党委,所属大队党组织改由水东公社党委领导。
1964年12月,撤销赤滩公社党委,所属基层党组织改由琴溪公社党委领导。
1965年1月,中共志凯人民公社委员会改名中共浙溪人民公社委员会。2月,中共城厢人民公社委员会改称中共城关镇委员会。
从1961年8月至1966年5月,党的组织体系按行政区域划分。直属县委有太园、潘村、诚关、百园4个公社党委;
“文化大革命”开始,由于“踢开党委闹革命”,全县各级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甚至发生造反派开除党员党籍的奇怪现象(后纠正)。至1968年,县和县直单位及农村公社先后成立“三结合”的(解放军、干部、群众)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领导,以革委会组织取代党、政机构权力。
1969年3、4两月撤销所有区委会。
1970年5月公社党委恢复后,分片建立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分别由县领导班子中的党员兼任。
1980年2月,从琴溪、孤峰、潘村等公社划出部分大队,成立赤滩、田坊、古坝3个公社,并分别建立党委。1983年3月,全县建立城厢、榔桥、琴溪、昌桥、云岭、黄材、茂林、陈村8个区委,作为县委派出机构加强对公社党委的领导。
1984年4月改公社党委为乡、镇党委,改大队党支部为行政村支部或总支。
1985年2月在农村以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区建立党支部。
1986年8月县城路、街、巷、村全部重新命名.所在党支部名称相应改变。
1987年4月撤销区委建制。同年底,全县有党委49个,其中乡、镇36个,工业部门5个,其它8个。总支17个,其中农村5个,工交部门9个,其它3个。基层支部735个,其中农村301个,工交、财贸233个,文教、卫生75个,基本建设部门6个,机关107个,其它13个。
二、县委
中共泾县委员会(简称县委、下同)民国23年(1934)5月在杨村小学(五显殿,今属爱民乡)成立,驻地戴杨村,书记盛守根,隶属中共石(台)、青(阳)、太(平)中心县委领导,12月改属宣宁旌泾中心县委领导。是月,吴凤山参加泾县县委,任宣传部长。注县县委辖东乡第一、第二、第四3个区委和宣城周王的第三区委。氏国25年2月,县委及下属组织均遭破坏。
中共宣宁旌泾中心县委民国23年12月在戴杨村小学黑心崂山棚建立。
中共泾旌宁宣中心县委民国24年1月,李步新(化名李荣华)由泾县西南乡转到戴杨村参加中心县委工作,洪维恭主持召开中心县委会议,研究决定将中共宣宁泾旌中心县委改建为中共泾旌宁宣中心县委,驻地戴杨村,隶属皖南特委。下辖泾县县委、宁国区委、宣城区委及旌德县党的组织。民国25年1月,国民党军发动“围剿”,红军游击队撤离泾旌宁宣地区,中心县委活动中止。
中共泾县县委民国27年8月,新四军干部陈时夫等在茂林成立中共茂林工作委员会,行使县委职权。同年8月在章渡建立泾县县委,书记林芳,翌年4月陈光接任。驻地章渡镇,隶属皖南特委,辖章渡、茂林区委,后增云岭、水东区委和东乡黄培风中学支部,共4个区委、15个中心支部、350个支部,1353名党员。民国29年(1940)3月,皖南特委决定,在泾县边境内外成立3个县委。泾县县委工作暂告结束。
中共泾太(平)县委民国29年(1940)5月,由皖南特委决定在县西边境成立。领导章渡、云岭、中村(亦称水南)、包合4个区委,驻地中材。年底解体。
中共泾南县委民国29年5月由皖南特委决定成立。辖田坊、丁侨、汀潭3个区委,驻地南陵县土塘。年底解体。
中共泾旌太县委民国29年5月,皖南特委决定以泾旌太中心区委为基础成立。县委辖本县茂林、水东2个区委和铜山中心支部等,即泾县县委所辖的青弋江以东地方党组织,驻地铜山。同年12月,皖南特委决定将泾旌太县委划分为泾县、旌德、太平3个县委。泾县县委由洪林、萧少春、余本菊、章春、余双林5人组成,书记洪林,翌年1月复称注旌太县委,驻地樵山(今属黄山市)。至民国34年上半年,县委已在县内东、南、西境建成一片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内成立樵山、濂坑、龙王3个区委,并且有厚岸、涌溪、渣溪、清潭(桃渡、顷田一带)等直属党支部,领导泾旌太地区游击活动直至解放。
中共铜(县)青(阳)南(陵)县委民国34年10月10日,在铜陵雁门萧家村建立,属沿江中心县委领导,朱农任书记。泾县中村小阴坑、田坊、孤峰、童疃、北贡、云岭、包合、厚岸等地属其工作范围,驻地青阳宾山。民国36年7月皖南地委将铜青南和泾青南两工委合并成立中共铜(陵)青(阳)贵(池)县委。仍由朱农任书记。下辖泾县区域内有泾南工委(驻地田坊)。
中共泾青南县委民国36年9月,皖南地委决定撤销铜青贵县委,在青阳金家冲成立中共泾青南县委,书记朱农。所辖注县区域的有泾南工委(书记王党祥,驻地田坊)和云岭、北贡、中村、包合、厚岸等地区委、支部。1948年9月撤消。
中共泾旌宁宣县委民国36年9月30日,皖南地委在宁国板桥召开扩大干部会议,将蔡村坝与宁国板桥两地党组织合并组建。辖泾县区域的蔡村坝、涌溪、上漕溪等地工委、支部。民国37年3月撤消,10月又恢复,驻地板桥。直至1949年4月解放。
中共泾县委员会解放后,1949年5月2日在县城成立,对外称“泾县政治工作处”,年底取消这一名称。从成立起,全县党的基层组织统一在泾县县委领导下进行工作。1955年4月,县委增设常委会。1959年3月设县委书记处。1963年2月撤销。常委会设书记、副书记。
1967年,泾县“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夺县委权。县委陷于瘫痪,其职权后为具革命委员会取代。
中共泾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1969年5月30日成立。配正副组长各1名,另有委员3名,后增至5名。因无党的专设办事机构,核心组的决议仍需通过县革委会实施。
1971年3月召开中共泾县第4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泾县委员会,设常委会。
工作机构解放前,县委内设职能机构一般只有组织部和宣传部。民国23年,县委仅内设组织、宣传、工会3部,各配部长1人。民国28年4月,县委设组织、宣传、民运、青年、妇女部及青年委员会。这些机构随县与毗邻县委分合撤并而变更。
解放后,1949年5月,设组织、宣传、社会、民运4部和秘书室。同年7月,设中共皖南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泾县委员会(简称县委纪检会)。
同年10月撤销县委民运部。
1950年6月撤销县委社会部。
1952年5月泾县县委统战部成立。
1953年春设立中共党员训练班。
1954年9月成立农村工作部。
1955年3月县委成立审干委员会,同时设立审干办公室,开始审查干部工作。6月,县委成立财贸部。
1956年1月县委纪检会改为中共泾县监察委员会。
同年春,县委成立五人小组领导肃反斗争,下设办公室。
6月,县委成立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下设血防办公室,为常设机构,属县委系列,8月改称泾县县委血防办公室。
7月5日,县委成立文化教育部,1957年4月并入宣传部。8月增设工业交通工作部。年底,县委秘书室改称县委办公室。
1953年1月创办《泾县报》社。
1955年3月31日成立县委政法部,5月建立政策研究室,同年,县监察委员会易名为县委监察委员会。
6月7日撤消工业交通部,分别成立工业工作部和交通工作部。1961年两部合并恢复为县委工业交通工作部。
1960年3月建立人民来信办公室。县委党训班改称党校。同年政策研究室被精简。
1961年6月裁减《泾县报》社。9月15日县委政法部改称县委政法领导小组。
1963年4月撤销县委工业交通工作部。撤销工交部和财贸部。6月,县委政法领导组因未配专人工作,机构自然消失。1965年10月,分别设立工业交通政治部和财贸政治部。
1966年中央《5·16通知》下达后,县委于6月初成立“文化革命”办公室。不久,全国各地“红卫兵”来泾县串连。县委党校改成串连队伍接待站。1967年泾县造反派组织纷纷夺权。县委机关及各单位党组织瘫痪。1967年3月成立以县人武部驻军、县领导干部参加的“三结合”机构——泾县生产领导小组,旋又改称泾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打乱原来工作机构。1968年8月成立泾县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领导。下设组干组、宣教祖、群工组、人保组等机构。1971年3月恢复县委组织,但县委办公室工作由县革委会办事组代办。4月恢复血吸虫病防治办公室。
1977年6月成立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和县委办公室。12月撤销农业学大寨办公室,设立农林办公室,同时恢复政策研究室,由农林办代管,合署办公。
1978年县委成立复查冤假错案领导组,设立临时办公室,1982年结束。
同年2月“泾县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撤销,恢复县委党校。
1979年10月恢复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1980年7月县委政法小组成立。
1981年10月,以县委办公室信访小组为基础建立县委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当月还成立县委老干部委员会,并设老干局。12月成立县委农工部与政府农办合署办公,撤销政策研究室。
1982年3月成立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办公室。
1983年2月,县委政法小组改为政法委员会,成为县委常设机构。同年6月,县委纪检会从县委机构中划出,升格为县级机构。老干部工作委员会易称老干部局。
1984年1月撤销农工部,恢复县委农村政策研究室。
1986年6月,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办公室改为党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11月8日恢复组织员办公室。
1987年底县委机关共有12个常设机构,即县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政研室、党校、老干局、组织员办公室、党史办公室、信访办公室、血防办公室。
领导人更迭建国前县委领导人由上级党组织委派。1956年始,按中共党章规定的程序召开党代表大会和县委全委会选举产生,报上级党委批准。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1967年元月始,县委领导权力被造反派夺取,期间,县委领导无组织任免手续。1969年5月成立中共泾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县级党组织),成员报经芜湖专区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批准。1971年3月恢复按中共党章规定程序由县党代会和县委全委会选举产生县委领导成员,并报上级党委批准。自l956年5月~1985年先后选举产生6届县委成员。



三、党代会
(一)中国共产党泾县代表大会
第一次1956年5月19日至23日在县城举行,实到代表273人,列席57人。会议听取《关于七年来党的工作和今后工作任务》的报告,并作出相应决议,选举产生中共泾县第一届委员会,委员23人,候补委员2人,并选举产生县委第一届监察委员会,委员11人和出席省党代表会代表。23日下午召开第一届县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及书记、副书记共7人。大会还选举出席安徽省第一次党代会代表7名,其中候补代表2名。
第二次1958年5月26日至29日在县城举行,实到代表276人。会议听取了《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情况和第二个五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并作出相应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中共泾县第二届委员会,委员23人,候补委员2人和第二届监察委员会委员9人。第一次全体委员会选举产生常务委员7人和监察委员会常委5人。
第三次1960年2月4日至7日在县城举行,实到代表332人,列席代表37人。会议总结了上届党代表会以来的工作,确定今后工作任务。大会选举产生中共泾县第三届委员会,委员23人,候补委员3人,并选举产生第三届监察委员会委员9人和出席省党代会代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选举产生常务委员9人,监委常委5人。同时选出出席省第二次党代会代表7名。
第四次1971年年3月8日至12日在县城举行,实到代表564人,列席代表18人。会议听取《高举‘九大’、团结、胜利的旗帜,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前进》的报告,作出《关于加强学习,进行思想政治路线教育的决定》,确定今后工作任务。大会选举产生中共泾县第四届委员会,委员30人,候补委员4人,第一次全体委员会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委员9人。
第五次1982年5月26日至30日在县城举行,实到代表366人,大会听取《关于总结上届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和今后工作任务》的报告及《关于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并作出相应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中共泾县第五届委员会委员31人,候补委员4人,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1人和出席省第四次党代会代表6名。第一次全体委员会选举产生县委常务委员会委员9人。
第六次1985年9月25日至27日在县城举行,实到代表299人。会议听取关于县委和县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通过“七·五”期间经济建设的规划,作出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中共泾县第六届委员会委员28人,候补委员3人,并选举产生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9人。县委委员年龄平均为41.3岁,比上届降低8.21岁;县纪委委员平均年龄为42.7岁,比上届降低6.9岁。
(二)党员代表会议
第一次1959年7月在县城召开,实到代表1300余人,有团员,积极分子230人列席。会议中心议题为解决粮食问题。
第二次1960年5月24日至27日在县城召开,实到代表1545人,积极分子、干部855人列席。会议中心议题解决农村人民公社关于粮食收、管、用及征购问题。
第三次1969年5月24日至31日在县城举行。实到代表1157人,原两派革命群众代表、工宣队、贫宣队代表807人列席。会议传达中共党的“九大”精神,学习新党章。
四、党员与教育
发展党员民国17年(1928)四五月间,舒城县人郭老十、章老三、章老五等来到查村活动。下半年,王文波、朱学东在厚岸双花园发展毕石米、王和涛、王良佐、江纯洪、江泽龙、张新发、张益成等10余名全县最早的共产党员。
土地革命阶段泾县党组织逐步壮大,民国24年,全县共产党员已由初期10余人发展到609人。后由于国民党疯狂破坏,各地党组织工作严重受挫。民国25年党员人数锐减至104人,至民国26年才回升到341人。
民国27年7月新四军进驻云岭前,建党工作均秘密进行,主要是在农民、工人中发展。新四军进驻后战地服务团和民运工作队在境内广泛动员民众参加抗日运动,发展骨干分子入党,党建工作逐步公开,全县党员1353人。至民国29年(1940年)元月“皖南事变”发生后,大部分党的基层组织遭破坏,多数党员因身份暴露遭受迫害或失去联系,少数变节自首。事变后仅剩16名党员继续坚持工作。
殷慕春等少数党员在洪林的领导下坚持抗日和进行反围剿斗争,党员发展工作转入地下秘密进行。
民国34年抗战胜利时,全县党员已发展到106人,比“皖南事变”后增加6倍多。
1949年4月24日泾县解放,共产党员纷纷走上工作岗位。一批北方南下和军队中转到地方的党员干部至泾县工作,使党组织得到充实,党的领导得到加强,顺利地完成了接管旧政权,建立和保卫新政权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吸收了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先进分子入党,分配到党和政府部门担任工作。1949年底党员总数达987人,比解放时增加54.46%,在全县307名行政干部中有党员169人,占55.05%。
1950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发展和巩固党的组织的指示》,提出“党的发展工作必须采取严格审查的方针和稳步前进的办法,在新区农村中也暂不发展党的组织”。县委认真执行,只在土地改革和各项斗争中注意发现和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
1952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接收新党员的规定》,县委根据这一决定,部署发展新党员工作。是年党员总数达1361人,其中女党员140人。
1954年11月,中共中央第一次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会议后,县委具体部署农村支部在互助合作运动中发展党员工作,当年发展党员较多,至1955年年末,党员总数达2441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基层组织进一步发展,并注意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党员文化结构有了很大改变。
1987年末全县有共产党员11243人。其中女党员1261人,35岁以下党员占25.22%,大专文化程度党员414名,中专和高中文化党员1648名,全县党员中文盲率仅占9.31%,而1949年是49.14%。国家干部中(包括中、小学教师)共产党员占40.3%,知识分子党员多数分布在文教科技部门,并成为领导骨干。
中共泾县党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党员教育土地革命时期泾县党组织处于秘密状态,党员教育一般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内容主要是中共党章、党纲以及中共“六大”会议精神等。
抗日战争前期,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党组织活动相对稳定。民国28年(1939年)9月,党支部以上的党员骨干曾集中受训,各党支部有时也开展集体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基本知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六届六中全会文件等。
“皖南事变”后至解放战争期间,党组织又被迫处于隐蔽状态,党员教育未能正常进行。
建国后,党支部建立学习制度。党小组基本上是每周集中学习一次,支部每月上一次党课。学习内容多为毛泽东著作以及政治经济学和时事政策等。1950年5月,县委贯彻中央《关于全党全军进行大规模整风运动的指示》,组织全县党员学习“整风文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整顿思做作风。1951年冬,县委根据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的要求组织开展整风学习,结合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开办业余党校初级组。1952年连续举办7期党员训练班,培训学员3759人次。1953年春县委党训班正式成立,每年都有计划地举办数期培训班轮训党员和干部。在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县内增设农业合作化干部训练班,后扩建为干校,培训农村党员骨干,共举办24期,学员2991人。
1957年秋,开始学习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有关整风、反右派斗争文件,开展整风反右斗争。在党内主要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
1958年“大跃进”开始,党员都投入这一运动,常规学习制度打乱,正常教育被大鸣、大放、大辨论、大字报的“四大”形式所代替。教育内容偏重为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人民公社理论等。县委党训班扩建为县委党校,安排党员入校,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的建设、中共党史等课程。同年冬,县委又举办红专学校。接着层层举办,全县共办228所,2456名党员参加过学习。其间还派人去来安县的雷官、施官两公社,学习所谓“全民学哲学、用哲学”经验。
1961年11月,县委贯彻中共中央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报告》,纠正“忙于经济建设,包办代替行政工作,放松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的偏向。
1963年起,泾县农村开展面上社会主义教育。党内更强化阶级和阶级斗争教育。
1966年春开展学习焦裕禄活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多数党员领导干部、老干部被送往“五七”干校参加生产劳动,接受改造世界观的教育。党组织瘫痪,党员和群众一样参加各种形式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背诵“老三篇”、学“语录”、最新最高指示,学习中央文革小组文件和“两报一刊”的“大批判”文章。1973年开展“批林整风”,党的基层组织恢复学习活动。内容多为“继续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等方面的文章。
1977年3月,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以及邓小平的《“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等论述,对党员进行拨乱反正教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员教育得到加强。支部建立党员活动室,开始运用电视、录像等教学工具。全县所有党支部都健全“三会一课”制度,以《关于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规范党员教育,将文化、科技、专业知识列入教育内容。县委恢复党校轮训党员干部制度。乡镇和企业亦开始建立业余党校。从1978年12月至1979年,县党校举办5期党员干部轮训班,1980年举办8期,学员2227名,先后学习《党章修改草案》、《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十二大文件和新党章以及《邓小平文选》和有关整党文件等。
1983年后,县委党校由短期轮训为主转向培训干部为主,采取组织推荐和统一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接收学员,培训县管干部,建立考试制度,考试成绩作为考察干部和分配工作的重要依据。
1984年12月,成立县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全县分四批整党,先后派出整党联络员623人。整党分4个阶段。第1阶段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整党工作的决定》和《党员必读》、邓小平、陈云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简编》、《毛泽东同志论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两书中的重要文章,边学边议,统一认识;第2阶段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分清是非,纠正错误,进行整改;第3阶段进行组织处理,办理党员登记;第4阶段检查、总结、巩固发展成果。至1987年2月结束,历时两年两个月。全县参加整党的有50个党委,21个党组,15个总支,686个支部,10380名党员(其中预备党员474名)。通过整党,准予登记的党员9806名,缓登的72名,不予登记的25名,暂未登记的3名,并有138人受到组织处理。其中被开除党籍的11人,劝退除名14人。
到1987年,全县97.4%的支部建成活动室,评出先进党委10个,先进支部93个,优秀党员1184名。
五、宣传
自本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先后有沪、鄂、赣、皖等地共产党人来到泾县农村秘密传播马克思主义,宣扬革命理论,使很多受压迫剥削的劳动人民和进步知识分子积极参加革命,在境内多处建立基层党组织,开展革命斗争活动。民国19年(1930)下半年,中共泾旌宁特区党委成立,设宣传委员专管宣传工作。民国21年3月中共榆桃岭支部成立,也设宣传委员一职,此为泾县境内党委机关和基层支部配备宣传干部之始。民国27年8月中共泾县县委设立宣传部专管宣传工作。
解放战争期间,革命根据地党组织特别注重对国民党统治区群众的宣传工作,教育人民,分化瓦解敌人。党领导的游击队、武工队既是战斗队,又是宣传队;工、农、青、妇等群众组织人人是宣传员,经常秘密地把革命歌曲传人白区,标语传单贴入白区,把《黄山报》送到白区,粉碎国民党当局舆论欺骗。并利用机会开群众大会,报告演讲。民国36年(1947)茂林小解放,召开万人庆祝集会,皖南地委和泾县县委负责同志都在会上发表演说。
解放后建立县委宣传部,担负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任务。
建国初期,县委宣传部着重宣传《共同纲领》和当时形势、任务、方针政策等。
1950年开始宣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反细菌战以及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光荣事迹。同时开展和《土地改革法》及有关土改政策的宣传,继又宣传农村互助合作运动。
1951年春,全县设宣传网。县委、区委设报告员,支部设宣传员,分别规定报告宣传制度,利用墙报、黑板报、广播会等形式,并以民校、文化馆站为阵地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
在文化、教育单位还开展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同年开展推广、执行爱国公约以及《婚姻法》的宣传。
1952年春开始大张旗鼓宣传“三反”、“五反”斗争,推动运动开展。
1953年着重宣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4年冬在全县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传。
1955年春在全县开展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的宣传,展开签名运动。同时还开展《兵役法》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宣传。
1956年春开始宣传《全国发展农业纲要》(草案)及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1957年春,传达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和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
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宣传“除四害”、讲卫生,随之浮夸风宣传出现,严重脱离实际,如“放卫星”,超英(国)赶美(国)等口号,舆论导向助长了浮夸风。
中共八大第二次会议召开以后,全县大张旗鼓宣传“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把“大跃进”推向高潮。全县实现了公社化。
1961年至1962年,宣传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和“人民公社六十条”、“工业七十条”。
1964年始,宣传农业学大寨经验,直至“文革”期间组织多批干部赴大寨及其它学大寨典型县、社参观学习。
1966年2月开始宣传“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委宣传部门首当其冲被夺权。党的宣传受极左路线干扰,两派造反组织各自开展宣传,大造舆论。内容主要是“顶峰论”、“天才观”、“三忠于、四无限”、“无产阶级继续革命”等谬论;大搞形式主义,有“红海洋”、大字报、“忠字化”、“忠”字舞、革命文艺演出、批判栏、批斗会,以及宣传毛主席最新指示“不过夜”的集会游行等形式。
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政工组内设宣传小组,取代原县委宣传部。并“以阶级斗争为纲”,反复开展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批“智育第一”、“师道尊严”,宣传“白卷英雄”反潮流英雄”张铁生、黄帅等。
1975年始,深入宣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继后宣传邓小平提出的各方面工作都要进行整顿的方针,使动乱局面开始好转。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县委大张旗鼓宣传和声讨“四人帮”罪行。1977年6月县委宣传部重新建立,着重肃清“四人帮”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流毒和影响为主要宣委传工作任务。8月,开展中共十一大会议精神的宣传。
1978年5月上旬,全县开展新时期总任务的宣传学习活动。随后又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结合宣传肃清“两个凡是”的影响,提高广大干群对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认识。
1978年底始,深入开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活动。1979年2月,县委召开宣传工作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召开的省、市、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长会议和中央宣传部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精神,研究部署全县党的宣传工作。
自1980年起,着重宣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倡“五讲四美;”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并在南容公社试点。同年底,全县推行《乡规民约》。1981年3月,县委传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并向广大群众宣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所制定的方针、政策。
8月,按中宣部规定,认真清理公共场所、礼堂、会议室等场所的挂像,使之符合规范。
年末,县委宣传部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国农村宣传工作座谈会精神,针对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形势,确定农村宣传围绕“两个高度文明”开展工作,加强党的教育,改变党的作风,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中心任务。
1982年2月,组织文化、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查禁进口、复制、销售和放映黄色录音录像制品,开展“扫黄”工作,9月,宣传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
1983年下半年,全面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传达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查禁反动黄色文化制品,开展清除精神污染活动。仅1987年10月1次就查获、收缴和公开销毁非法出版图书142册,其中淫秽图书6册、黄色录音带104盒、录像带24盒、画片320张。
1985年,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精神,并制定全县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县城以治脏为突破口,开展综合治理;农村开展“双文明户”、“专业”户、“五好”家庭活动,有的乡(村)成立了“红白喜事协调委员会”。1985年县首次对文明单位和家庭进行命名、表彰。到1987年底,全县评出文明单位43个,文明村12个,“双文明户”85户。其中有11个单位、17户于是年底被地委、行署和有关部门命名为文明单位、双文明户。1986年,城关镇在全地区11个县辖镇文明建设竞赛活动中荣获第1名。翌年,被地委、行署列为全区创建文明城市试点县。1987年7月,成立泾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委员会开展经常性工作,广泛宣传1986年10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后《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针的决议》,以及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宣传。1987年2月,继续深入进行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政策宣传。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是年冬在全县开展关于党的十三大精神的宣传。
六、统一战线
土地革命时期,泾县共产党组织在开展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中,注意团结各阶层人士结成统一战线,双花园支部为支援王金林在广德领导武装斗争,曾得到当地各阶层人士输捐。“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民族矛盾开始突出,水东地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各阶层群众成立各种抗敌协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当地工商界人士和爱国知识分子也投入这一运动。
抗日战争爆发,新四军进驻云岭,泾县县委和驻泾皖南特委、中共中央东南局各级负责干部都与全县各地绅、商、学界人士结交朋友,扩大民族统一战线,争取爱国民主人士、进步知识分子拥护共产党抗日主张,与工农群众一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新四军还开展文艺体育活动,以联欢形式主动与国民党地方政教公务人员及军队官兵建立联谊合作关系。新四军所到之处,地方党组织积极配合做好统战工作,赢得各界人士支持与拥护。由于党在泾县的统一战线基础较广泛,在国民党发动的“皖南事变”中,突围将士多数得到群众掩护和帮助,先后安全转移。其中新四军干部夏征农、余立金、谢忠良、周临冰等及机要人员均得到农民群众、爱国宗教人士、工商界人士冒险俺护从而得以,安全转移归队。新四军指战员和革命烈士留下的婴幼子女都得到当地群众保护并抚育成长。此外,遭受国民党迫害的革命者不少人及时得到营救。
民国32年春,泾旌太县委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还债运动”,使绅商界人士深受感动。包村士绅包式轩多次写信给中共泾县县委书记洪林,表示同情革命斗争,保证包村地方不建反共武装,并在县参议会上建议国民党停止剿共,让山区百姓生命财产得到保全。泾县县委在建立人民武装开展革命斗争中,得到民主人士包括少数国民党员的秘密支持。在茂林小解放战斗中,当地宗教界爱国民主人士、茂林圣公会长陆绍泉为配合皖南游击队解放茂林,向据守碉堡的国民党军喊话,遭顽兵枪击,献出了生命。
建国初期,统战工作由县委宣传部负责,后建统战部,专门对统战对象进行团结教育。区、乡党组织主要负责干部也广泛联系各阶层人士,经常听取意见。对革命有过贡献的民主人士,县委根据本人自愿和所长,分别安置在政府机关、群众团体、经济部门和文化、教育、卫生单位工作,有的还予任职。1957年“整风反右”斗争中,有相当一部分统战对象在帮助党整风时出于热诚,言论过激而被打成“右派分子”。“文化大革命”期间,统战工作受到严重破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战部恢复,扩大统战范围,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及时改正统战对象中的冤假错案并予平反。县委专门成立“右派分子”摘帽子领导小组,逐一进行复查改正。至1985年,全县改正错划右派289人并落实政策,恢复其工作或办理退休安置,并拨发错划右派人员生活困难和死亡抚恤费8.4万元。与此同时,统战部门配合有关单位,加强与县内台属、侨属、工商界、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主爱国人士的联络,开展谈心活动,广泛听取意见。全县各乡镇党组织都确定有负责统战工作的干部,与统战对象建立联系制度。
泾县统战对象中,有无党派民主人士,有党外知识分子,还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2名,中国民主同盟盟员2名,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1名(成员组织关系均分别属外地支部)。
1981年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泾县委员会建立后,统战部门通过广泛联系,推荐各阶层民主人士和非共产党员干部为县政协委员,参与全县政治协商。至1987年,县委多次发出文件,部署全县各部门和基层党组织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加强与政协委员的联系。统战部还先后与有关部门协同对20位政协委员在“文革”中被查抄房产、财产、扣发工资、取消干部身份等问题分别予以复查纠正。并通过各种渠道使96户台属取得通信通汇联系,还落实台属中有关房产、安置等问题11件,对26户台属给予生活困难补助。
在土地改革中,按照政策对寺庙教堂房产划定保留范围,帮助僧道、传教人员实行“自养、自治、自传”宗教活动,保护信仰自由。“文化大革命”开始,宗教政策受批判,宗教活动场所遭到不同程度破坏。1980年,统战部门重新落实宗教政策,并对8名职业僧人予以生活费定补。此后,又分别对宗教团体房产按照政策予以落实,推荐3名宗教界人士担任县政协委员、2人先后当选县人大代表。
此外,还加强少数民族统战工作,对困难户给予生活救济和补助,发展6人入党,有3名少数民族人员担任县政协委员,4人先后当选历届县人民代表。
七、纪律检查
1950年9月,成立中共泾县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56年改为县委监察委员会。“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瘫痪。1979年10月恢复中共泾县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83年6月升格更名为中共泾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全县各乡镇都设有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50年代,纪律检查工作主要是结合各项中心工作和政治运动,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的纪律教育和监督检查。对犯有党纪国法、蜕化变质的党员,依照党章党纪规定予以查处。“文革”中纪检会瘫痪,工作被迫中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纪检工作得到加强,注重党纪教育,提高党员遵守党纪的自觉性。
1981年1月,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会同公安、民政、粮食等部门负责人组成户口复查领导组,全县清退1979年违反户籍政策“农转非”的85人,1982年注销不符合条件227户、404人的户口和粮油关系。
1983年,贯彻中纪委《公开信》,9~10月份,全面检查经理以上干部356人的住房情况,其中超标准的180人受到处理,22人退回超面积部分住房,84人加收房租。同年,查处陈村、中村、章渡、黄田、榔桥等地严重毁林事件中的党员、干部33人。
1984年开展整党,对党员进行鉴定。
1978~1985年,复查处理“文革”、“反右派”、“反右倾”、“四清”四个时期及建国以来历史老案2516件,复查结案2489件,其中受错误处理的人员分别予以妥善安排。
1982~1985年,配合有关部门揭露经济案件119件,查处113件。其中受到党纪、政纪、刑事处分的81人;追回赃款11.6万元,有力地打击了经济犯罪活动。
1986年抽调9名纪检干部进驻各区委会,指导查处村级整党中揭露出来的违纪案件。
1980~1981年县纪检会处分党员33人,其中开除党籍19人,留党察看5人,撤销党内职务2人,党内严重警告5人。
1982~1987年全县处理党员365人,其中开除党籍69人,留党察看99人,撤销党内职务18人,党内严重警告77人,党内警告102人。
八、信访
1951年10月,县人民政府秘书室问事处派专人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950年县委秘书室有1名秘书负责接待处理信访工作,县政府同时配两名干部办理,并设意见箱一只。1953年3月县监察委员会下设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1957年并入县政府传达室,在城关镇街道设置意见箱4只,每周开箱取信。1960年3月始成立专门机构,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随县委机构瘫痪消失。1977年恢复县委办公室后又建信访小组。1981年恢复为县委信访办公室。
50年代信访工作,实行“登记、催办、复信、归卷、汇报”5项制度。根据“分工负责、归口办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待,来信有登记,来访有记录,调查有处理决定,了结有回信,办结有档案”的要求,急件一般在领导指示后3天内办交办完手续,答复信访者。1959年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分管信访工作。1984年3月成立县信访工作领导小组,12月建立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信仿接待日制度,每月15和30(31)日(如遇星期日,下延一天)有关领导干值班室接待群众来访。
50年代和60年代初,信访中反映干部作风问题较突出。1977年始,复查“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冤假错案共受理申诉6000余件(次),并件件作了认真复查,协助有关部门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80年代始,受理并查处工农业生产、文卫、科学、计划生育方面的来信(访)537件(次),协助处理有关干部离退休、职工精减工资待遇和粮油户口等方面的申诉,及检举揭发有关人员违纪问题计7788件(次)。如城关镇蔬菜大队车站生产队,1968年始多次被征用土地计55.2亩(含水田,其中旱田35.9亩),社员生活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征用土地的手续不完备。1980年有关部门协助查处,按土地管理规定办理征用手续,又根据车站队土地较少,人口逐渐增加,集体收入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意见。经上级批准,得到妥善处理,正确处理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1970年至1987年,县信访办公室受理人民来信25742件,群众来访5525人次,其中答复来信5471件,直接处理8209件。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