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泾县自建置至今,县治治所先后迁址三处。清嘉庆《泾县志》载:“县古有城,赏溪之西,周一千二十八步,即晋桓彝拒韩晃之所。唐初犹存,故号泾城”。清顺治年间《泾县志》“县基”一章中云:“盖赏溪昔日甚狭,实循山趾,而井邑官舍跨溪为之。 故有水西水东之名,而县基实在水西。中间陵谷变迁,自西而东。今旧溪犹存”。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泾溪泛滥,城被水圯。南宋嘉定三年(1210)县令王木永移县治于溪东留村,后圯于水。元至元十三年(1276)县尹施正大于宋城东门敬天坊建治所。明正德六年(1511)知县郑气始于“县基”建造三门,东名“延河”门、西名“通津”门、北名“宾阳”门、成为县城的雏型。嘉靖四十三年(1564)知县陈廷芝始筑城墙,高1丈9尺、厚8尺、周围932丈、1865步、1696垛。再建四门。知府罗汝芳题额,东称“迎晖”门、南称“保泰”门、西称“文明”门、北称“拱辰”门。又筑小东门,南北水关各1,内外俱以方石筑火道各丈余,三面环濠,西临大河(青弋江),石堤护脚。次年春,洪水冲毁城垣,知县刘崇礼重加修治,前后费银4万多两。万历二十四年(1596)知县陈大绶自西门至北水关重筑石堤数十丈,改“文明”门为“水西门”。崇祯七年(1634),知县尹民兴增筑石堤,加固城墙,并改“拱辰”门名“拱极”门,四城谯楼俱树以碑。翌年又建月城于西门外。东、北二门新开河各筑石埠。城头造炮台40座,后为洪水侵噬。清代顺治、康熙、乾隆、光绪年间以至民国初期,县城4门城楼及城墙曾先后修葺。城楼翘脊飞檐、四角悬铃、雕梁画栋、雅致美观。抗日战争期间,县城屡遭日军空袭,为便于疏散人口防空,民国28年夏秋,沿北门口经东门至南门口城墙及东门城楼均予拆除,仅保留西、南、北3座城楼。新中国成立后,分别于1952年和1956年拆除西、南、北3城门,拆除城墙1900米。现环城南路即南门至东门城墙旧址,环城东路为东门城至北门口城墙旧址,由北门至酒厂路是北城墙部分旧址。沿青弋江河岸石砌城墙基脚(即城西沿河城墙)及护堤,仍保留原貌。1954年,从北水关至城北青弋江大桥沿线原城墙旧基建防护墙360米,高80公分左右;南门口至北水关沿河重修护堤1020米,全部砌石加固。1973年又对被洪水冲击最严重的沿河地段床抛石护岸,并增筑护堤石脚206米。经两次维修,1983年大水时县城安全无恙。
旧城的城门均为双扇木制铁皮门。门板厚14.5公分,铁皮厚0.5公分,用大头铁钉铆合,钉帽为半球形体, 直径约0.3公分。铁钉间距约6.6公分,门边镶有0.5公分厚的铁箍2道,门拱高、宽各8米。城门洞拱形纵深10米多,中有长条石板路心,两边孵石嵌镶。拱门外墙上方嵌有镌刻门名的门额。
旧县城东、南、北三面沿城墙外有护城河,亦称城壕。深约3.3米、宽约15米。西面是青弋江天然水道。城壕自南门城左墙梅园里(现泾县中学大门口)起,经东门城至北门城左绕出凤凰桥(今酒厂附近)入青弋江。东、南、北三面城墙拆除后,城河成为县城积水面积1.47平方公里范围的排水渠道。由于年久未疏浚,积水难以排泄,梅雨季节常溢浸路面。1984年自城南至城东环城南路(旧城墙基地)地段建造县城农贸市场。1986年县城建部门将对城河长1290米河床全部清淤,并用钢筋混凝土拱圈铺设河底1.5米、高1.75米,下水道330米。
附:安吴、猷州故城址
三国时期,孙吴析泾县西地置安吴县,晋因之,隋代废。安吴故城在县西南兰山前(今安吴乡焦石村河沿附近)。旧志载:“安吴故城在县西南五十里兰山前,今有安吴市及安吴渡”。又称:“安吴故址,土人云山前沙洲一片即旧城池也。因泾水迁徙,故城已半没于水矣,唯安吴市安吴渡尚存旧名”。(旧志并载:安吴故城一在旌德县北三十五里,俗呼沙城,即古安吴城。谓唐初所改置也。)
唐武德三年(620)于泾县地置猷州,八年(625)废。旧志称:猷州城在泾县西三十里大宁寺。又称:猷州城在县西三十里大宁山前(大宁山位于今章渡乡境内万家园)。猷州为原南徐州(唐武德三年以县置南徐州)所更名。清嘉庆《泾县志》载太学博士孔颖达《新建猷州城碑记》文中称:“……遂改泾为南徐。寻更猷州,而以左难当为刺史。徙城于故县城之西”。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