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购销渠道
解放前泾县土特产品与农副产品,大都由私营商铺、商行于新货登场时收购,由青弋江水路外至芜湖、南京、苏州、上海等地以及沿江各地商埠批售,亦有外地客商来泾县设行设厂收购外销。少量产品由农家和手工业者直接进入市场,或肩运邻近各县城镇销售。学者胡朴安在《泾县乡土记》中记载,清末民(国)初间,本县出口丝、纸、麻农副产品,每年约在2百万银(元)左右。
民国初期,销往外地主要是宣纸、土纸,其次仅有土棉布、土腊烛、白酒、铁木农具、陶器等产品,由私营手工作坊生产。泾县地方手工业产品就地销售。而大宗民用工业品,则由各地私营规模较大商号从宁、沪、芜湖等城市批购,经芜湖内河由青弋江水运来本县至马头、赤滩、城关、章渡、茂林(由溪口装卸)、水东(今陈村)等沿岸商镇,其时以马头、县城进货为多。全县每年入口工业品约3百万银元左右。
抗日战争爆发后,宁、沪等地沦陷,日伪实行封锁,交通隔绝。一时泾县土特产品外销受滞,工业品购进受阻,被迫改从宣城、郎溪、梅渚到江苏溧阳,亦有经南陵、黄墓渡至芜湖等沦陷区运销和采购货物,往返潜越封锁线,当时称“翻公路”。少数商贩经旌德、绩溪、屯溪乃至江西等地采购,全凭人力陆路运输,货物流通不畅。抗战胜利后,商品流通购销渠道恢复。
新中国建立后,国营商业企业和供销合作商业在城乡先后建立批发零售网点,成为全县商品流通购销主体。1950年起,土特产品与农副产品由土产公司经理部和各乡(镇)供销合作社设收购点组织收购,由省、地区国营企业计划调拨外运销售。日用工业品则由国营百货公司及其他专业公司向芜湖二级批发站批进,由9个基层分销处和30个供销合作经销部供应农村市场。随着公路建设发展,商品流转以汽车运输为主,改变了解放前水运为主周期过长状况,加速了城乡物资交流。1958年始,国营、合作企业实行统一,集市贸易关停,商品流通渠道单一,一时出现购销下降。1962年始,国营、合作企业分开,市场开放,个体商贩增加,商品流通渠道增多,购销迅速回升。
“文化大革命”中,原来经营体制被改变,成立百货供应站和土副产品购销管理站,购销渠道单一,导致商品紧缺,部分工业产品生活用品实行票证供应,商业经营呆滞。1978年商业经营体制开始改革,实行国营、供销合作、集体、个体多种经济成份参与流通领域的开放政策,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双轨制。购销实行多渠道、多层次,批发、零售不再独家经营,允许厂商沟通、国营、集体、个体平等竞争,推销、展销商品、组织订货、换购,流通渠道日趋活跃。80年代始,本县工业产品宣纸、电机等逐渐直销国内各省市和国外市场,农副土特产品茶、丝、箬叶等均直销各地。此外,江浙与长江沿岸各省及全国各地,客商纷至沓来,参与本县商品流通,全县城乡市场日益繁荣活跃。
1987年,全县商品流通领域中有国营商业企业150个(不含粮食系统),商业网点853个(包括收购点),个体商户2400户。
二、农副产品购销
建国前,全县农副产品购销。以蚕茧、白丝、宣纸、土纸、茶叶、麻布等为大宗,其次为竹木柴炭。建国后由供销合作社土产经营部门组织收购,品种不断增多。1953年有37个收购网点,1957年为54个。50年代收购竹木柴炭、土纸、麻布、箬叶、香榧、烟叶等20多个品种。60年代增加黄荆条、枸杞、冬笋、山核桃、猪鬃、肠衣等土特产品,品种增加到92种。80年代持续扩大收购品种,至1987年增加到258种。有直接受外地贸易部门委托代购,有本县供销部门自购自销。主要商品按照国家政策统购统销,小宗商品根据国家需要签订合同,计划收购,发放定金、予约收购。供销部门还引进先进技术、优良品种,发放扶助生产资金,返还利润,帮助乡、村和专业户建立生产基地,发展土特产品生产,扩大购销。
棉花建国前,泾县农民零星种植,自产自销。1950年成立泾县棉花收购委员会,扩大收购。1953年收购量占上市量的80%。1955年4月始国家规定棉花统购统销,棉农除按人留自用棉外全部售给国家。1957年,供销社首先完成国家委托收购任务,由国家统一调出。此后供销社自行经营。50年代年平均收购量5.214万公斤,1958年最高,达12.01万公斤。60年代始引进优良品种在全县种植,供销部门在资金、肥料和生产技术上给予扶持,产量大幅度上升,1964年收购量达15.87万公斤。1972~1976年每年收购量在50万公斤以上。以后有增有减,1982年收购69.25万公斤,1987年收购量减少为39.3万公斤。
茶叶本县产茶历史悠久。有雨前、明前、魁尖、贡尖、涌溪名茶、火青、杨尖茶、碧山茶、兰花茶、白云茶、梅花片、炒青等10数种。明、清以来,泾县茶叶畅销大江两岸诸省市,是输出大宗产品之一。建国前,私人在县内设茶行、茶栈,购往外地销售,也有在外地商埠开设茶号茶庄,从本县山区收购外运自行经销。本县铜山乡人徐辉堂清同治三年(1864)在南京中华门开设“徐源记茶栈”,经营92年,1956年停业。民国初,本县百园乡郑姓商人在南京开设“信泰茶行”,1949年停业。芜湖、当涂、上海及江北一带商埠都有泾县商人开设茶庄茶号。此外,也有少数茶农、茶贩自产自运至邻近各县销售。建国后,县供销社建立,茶叶由供销社系统统一经营,统一评茶标准,议订标准价格,基层供销社设收购站、点,县社按计划调拨外地和供应本县城乡市场。1950年全县收购14万公斤。1956年达79万公斤。1965年始,采取赊销粮食、发放预购定金、奖售工业品等办法鼓励发展茶叶生产,保护茶农利益,除茶农自饮茶外,其余全部收购。70年代年收购量稳定在80万公斤左右。1980年始,茶叶购销由泾县茶畜茧公司专营。1984年后,茶叶市场放开,国营企业、集体、个体参与购销,茶农亦可自销。自此,本县茶商茶农又相继于南京、芜湖、当涂、马鞍山、宣城等邻近县市开设茶庄、茶号经营茶叶。同时,部分产茶区与江苏、福建、湖北等外省建立购销业务。茶叶市场开放后,国家收购价格与市场价格有一定差距,收购量逐年下降。1985年收购33.74万公斤,1986年为30万公斤,1987年减少为18.7万公斤,大宗茶叶由其他渠道外销。
蚕茧清末民国初,上海、无锡等地丝厂来县设茧厂、公司10余家,就地收购,加工外运。据载:民国初至民国24年前,蚕茧一项每年输出达百万元。抗战期间销路受阻,蚕茧生产衰微,民国32年输出蚕茧仅战前的二十分之一。1949年产茧仅15吨左右。建国后,县人民政府扶持蚕农发展蚕桑生产,1955年全县收购蚕茧140吨。1958年后,由于“以粮为纲”,产量又急骤下降。60年代至70年代初,全县蚕茧收购徘徊在50~90吨之间。1972年收购量上升108吨。嗣后收购量逐年增长。1980年蚕茧总产大幅度增长,全县收购蚕茧254吨。县在厚岸、包合、北贡、章渡、榔桥等12个重点产地建立蚕茧收购站,边收购、边加工、边调运,提高了蚕茧品质。1986年收购量达57.5万公斤,一跃成为全省第5个万担县,省丝绸公司受予泾县优质蚕茧为“王牌茧”称号。1987年收购蚕茧980吨。
麻类建国前,一般麻农之家有木质纺车、织机,加工麻布出售或自用,大量销往江北各地。抗战期间驻泾新四军于丁桥、黄村各乡帮助麻农建立麻布生产合作社。国民党皖南行署在丁桥建立麻袋工厂,产品主要供应军需。建国后,黄、红麻生产有较大发展。1950年全县收购1.5万公斤,1955年、1956年黄、红麻收购均达19.9万公斤。60年代初,全县不少产麻区改种粮食,黄麻生产大减。1960~1964年年均收购3.3万公斤左右。1965年起,黄麻生产再度兴起,产量逐年增长,1965~1968年年均收购21.5万公斤。嗣后,黄麻收购量又趋下降,1979年停止收购黄麻。苎麻1953~1966年收购量一直徘徊在1.5万公斤以下,1970年超过2.5万公斤,后逐渐上升,1987年收购71万公斤。
土纸泾县孤峰、田坊、蔡村、潘村等地是土纸主要产区,建国前品种有表芯纸(俗称三六表或大表纸)、大板纸、干古纸。部分槽户直接进入市场销售,多数经由赤滩、马头纸行由外地客商收购,运销大江南北。据民国23年统计,全县当年产纸69500担,70%销往县外。抗日战争爆发后,土纸销售大大下降。全县产销不足2万担。抗战胜利后略有回升,民国36年全县售土纸43000余担。建国后土纸由供销社土产部门购销。1957年收购35700余担,其中表芯纸15726担。70年代后期,本县开始发展机制卫生纸及其他用纸,土纸用途愈来愈少,销量大减,表芯纸产量下降,干古纸、大板纸停产。1984年县土产公司仅收购土纸2700余担,1987年购销4178担。
生猪禽蛋1950年全县有私营屠宰店84户经营生猪购销,后由基层供销社兼营,收购生猪就地供应为主,部分计划外调。1956年起,根据国家生猪派购政策,县内生猪由国营食品部门统一经营。1956年派购计划13539头,实际购销6409头。1958年“大购大销”,全年收购生猪25140头。1960~1962年饲养和收购量急剧下降,3年累计收购6744头。嗣后,采取奖售(布票、饲料、香烟、食糖)收购政策,发放予购定金,支持农民发展生猪生产。1964年收购21650头,1973年收购41500余头,1974~1978年每年保持在3.7万头以上。1979年经营开放,收购量开始下降,1987年食品公司收购生猪仅10828只。
1984年前,鲜冻猪肉购销由食品公司统一经营,销售采取按人定量,特需照顾,节日增加计划安排等多种供应方法。1979年始取消计划供应。1980年全县人均年消费鲜冻猪肉4.75公斤(不含农民自宰自食鲜猪肉)。1984年鲜冻猪肉市场开放,国营商业销售量锐减,1984~1987年累计销售鲜冻猪肉2847吨。
鲜蛋收购始于1956年,由国营食品部门统一收购,大部分按计划调拨至当涂、上海等地。1963年后,每年收购35~45万公斤左右。1979年增加到65.3万公斤,本县销售9.75万公斤,其余外调。1984年起取消派购,实行市场调节下的自由收购。国营食品部门购销下降,1987年公司收购仅11.6万公斤。鲜蛋销售在统一经营时,对产妇、部队实行特需供应,大部分计划外调,零星销售农贸市场。1971~1980年本县销售76.6万吨,1981~1985年为2.78吨,调出16万吨。
其他农副产品本县山区农民有采集野生植物出售习惯。品种有箬叶、棕片、笋壳、竹丝、香粉籽、木炭等10多种(野生药材由药材部门收购)。其中箬叶、毛竹、笋壳、竹丝(含竹扫帚)、木炭为大宗产品。1980年始,其他农副产品年平均收购总值约500~700万元,1987年收购总额为701.2万元。

三、日用工业品购销
购进建国前,泾县城乡各地普遍开设京货店、广货店(即经营百货)、布店、杂货店。大商号从宁、沪、芜等地购进工业品。日用小百货主要为牙粉、牙膏、牙刷、肥皂之类,小五金为铁钉(时称洋钉)、铝钉、锁钥及时钟之类;针织品为汗衫、帽袜、床单之类。此外有铝制品,搪瓷制品以及球鞋、胶鞋等畅销商品。布匹以平布(时称洋布)、士林布、竹布、府绸、哔叽为大宗,丝绸有丝绨、纺绸之类。杂货有糖、盐、香烟、煤油、矿烛等。民国初期至抗战前,全县每年购进工业品约300~500万元。抗战爆发后,购货渠道受阻,加之人民生活下降,工业品购进数量不及战前半数。抗战胜利后,恢复从芜、宁等地购进工业品,但购销总额已大为减少。
建国后工农业生产发展,人民收入增加,对工业品需求不断增长,农村消费市场日益扩大。工业品实行计划调拨,国营商业企业每年购进工业品总额逐年增长。1951年,百货、烟酒糖业国内纯购进总值为51万元(不含供销商业)。1953年,国内纯购进总额达116.6万元,增长1.02倍。购进工业品有小百货、小五金、布匹、棉织、针织、丝织、搪瓷、铝制品、皮革、橡胶、玻璃器皿、文化体育用品、化工、石油、中西药材及糖、烟、酒等,商品种类达数百种。1957年,泾县国营商业商品购进总额达315万元。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下,国营商业执行“大购大销”政策,盲目购进,其中工业品购进总额达603.2万元。1959年购进总额达789.2万元,而适销日用工业品严重短缺,造成大量商品积压。1961年纠正调整。1963年对三类日用工业品改包销订购为选购办法,购进适销对路商品。“文化大革命”期间物资紧缺,工业用品年平均购进总额在300万元左右,最低1968年购进242万元,最高1975年购进667万元。80年代初,国营商业企业体制开始经营流通改革,除部分重要物资继续统购统销外,三类日用工业商品全部由经营单位订购、选购,扩大进货渠道,跨系统、跨地域,直接与生产厂家联系采购,代销、经销。采购人员按市场信息和本地供需情况往返于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武汉等商埠选购适销工业品,有日用百货、男女成衣、毛料呢绒、钟表、自行车、家用电器以及高档烟、酒、饮料等,品种增加为数千个。1981年,县商业局系统和供销社商品国内纯购进总额达3069万元,1985年增加为4556万元,增长48%,1987年6119万元,又增长34%。
此外,县物资系统经营流通机制同时改革,生产资料工业产品由以计划分配调拨和计划供应为主的供需关系,改为部分参与市场流通,计划外物资由经营单位自行采购、换购、订购,多渠道组织货源。购销迅速增长。1981年生产资料购进总额387万元,1987年为1041万元,增长近1.69倍。
销售建国初期,根据“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原则,各类商品实行敞开供应。1953年后,国民经济转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社会需求越来越多,为稳定市场,保障供给,对棉布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按人定量,凭证供应。食糖实行计划控制供应。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52万元,比1953年增加44.4%。1959~1961年后,出现商品供应最困难时期,粮食、副食品供应紧张,日用工业品紧缺,烟、酒、猪肉、食糖、煤油、肥皂等远不能满足需求。1960年11月起,除粮油棉凭证供应外,煤油、香烟、肥皂、食糖等都实行凭票供应。糖果、糕点高价销售。1963年开始缓和,逐步放开票证供应范围。1965年全社会商品零售额比1962年增加28.54%。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商业受严重干扰。1968年县城公司商场、商店关门停业两月余。一些高档食品、工艺美术品、化妆品和所谓有“封、资、修”商标、名称、图案、包装的商品一律停售,经营品种单调,特色消失。1970年后商品供应又趋紧张,再次采取凭票、凭证、特需、奖售等形式,实行计划控制。除棉布、针织品、食糖、鲜肉、豆制品按人按月(年)定量供应外,化肥、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都按货源情况计划安排,临时发票供应。1979年开始,贯彻实行“改革、开放”方针,国营、集体商业企业和个体商户参予市场竞争,经济体制发展为多种形式并存,货源充足,市场繁荣,销售额逐年增长,1981~198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62379万元,为1949~1980年32年总和的86.55%,比1979年增加1.67倍。全民商业零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重1980年为91.3%,1982年为71.2%,1987年为27.5%。集体商业所占比重,1980年为7.3%,1987年为36.3%。个体商业所占比重,1980年为1.4%,1987年上升为36.21%。
百货类
棉布统购统销时期由国营和供销社零售单位统一经营。从1952年到1987年共售棉布6482万米,年平均180万米。其中70年代销售2522万米,占总销售量的38.2%。1981年后棉布供应放开。1981年到1985年共销售904万米,年平均180万米。1987年销售203万米。
缝纫机1953年开始经营,至1987年共销售24748架,1987年销售最多,达2702架。全县平均每户有0.288架。
手表1953年百货公司开始经营,当年销售7只。国产手表投放市场后,长期供不应求。一度按货源计划临时发票供应。80年代敞开供应,销量上升,1985年销售16095只,为销售量最高年份。1981~1987年共销售70607只,是1970年以前销售总量的4.76倍。到1987年止累计销售85462只,平均每户有手表1只。
化纤混纺布1964年后,销售量逐渐增大。1966年销售4.1万米,1971~1980年总销售241万米,1981~1985年销售407万米,年平均81.4万米。1987年销售103万米。
毛线1950~1987年共销售2868百公斤。1970年前累计销售190百公斤。1979年始,年销售量达100百公斤以上。1987年销售353百公斤,与1970年前20年总和比较增加85.78%。
肥皂、洗衣粉50年代销售肥皂413箱,60年代肥皂销售增加66.58%。1963年试销洗衣粉,70年代开始畅销。肥皂销量亦平稳上升。1951~1987年共销售肥皂37.78万箱,年平均10221箱。1981~1987年平均销售19914箱。1963年~1987年销售洗衣粉8506百公斤,其中1987年销售920百公斤,比1980年增加1.8倍。
五金交电类
收音机1955~1987年累计销售46178架,年平均1399架。1981~1987年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27.22%。1981年销售量最高,达6529架。
录音机1984年开始经营,当年销售245架,次年超过千架。到1987年止共销售4849架,年平均1212架。
自行车1953年开始经营,长期供不应求,沪产名牌货尤为紧俏。1970年地方产品增
多,销售量逐年上升,1976年达1296辆,1985年上升为10822辆,1986年达11457辆,为历史最高水平。1953~1987年累计销售62616辆。
电视机1977年经营黑白电视机,1985年经营彩色电视机,销量直线猛升。递增速度:1980年比前三年增加48.2%,1984年比1980年增加3.03倍,1986年比1984年增加1.77倍。1987年销售4001台,比1986年增加74.03%。1977~1987年共销售11091台。其中彩色电视机(1985~1987年)680台。
电扇1984~1987年全县国营集体商业共销售14811台,年平均销售3700台。1987年销售6505台,比1984年增加6.41倍。
冰箱、洗衣机1984年销售冰箱9台,至1987年共售265台,年平均88台。1984~1987年共销售洗衣机508台,年平均127台。1987年销售189台,比1984年增加10倍。
烟酒类
酒除县酒厂对外销售部分产品外,大部分由糖烟酒专卖部门经营,专卖部门并从外地购进销售。70年代前年平均销量190吨左右。80年代销量增加,1981年为992吨,1987年达1305吨,增加31.55%,人均消费3.73公斤。与1980年比较,销量增加39.28%,人均消费增加31.3%。
卷烟1950~1981年前由糖业烟酒专卖部门专营,后由烟草公司专营。1952~1987年共销售186880箱。50年代销售29437箱,占15.75%。60年代销售26498箱,占14.18%,70年代销售63842箱,占34.16%。1981~1987年销售67103箱,占35.91%。1982年销售12961箱,为销量最多年份。





四、物资供应
建国后,随着工农业生产及商业与运输等业的发展,全县城乡房屋、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同时兴起,对各类生产资料与建设材料的需求量日益增长,逐渐形成生产资料市场。
1、农业生产资料销售
1952~1987年销售总额15310万元,占同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41%。1981~1987年销售额直线上升,累计销售金额6696万元,等于前30年销售总额的43.73%。
肥料建国初期供应饼肥为主。1952年销售饼肥489.5吨。当年开始购进硫酸铵、碳铵、尿素、复合肥等,供应量持续上升。60年代年平均供应1.713吨。1969年供应3.786吨,为60年代最高水平。1973年县化肥厂投产后,农资公司包销,计划调拨,组织供应,结束了从外地调进碳铵的历史。1973年供应量超万吨。1976年起,年销售量都在万吨以上。1953~1987年累计销售化肥249857吨,年平均7139吨。1987年为历史最高水平,销售19319吨。
农药和药械1956年开始供应“六六六”杀虫粉、“西力生”、“赛力散”等品种,当年供应32吨。60年代先后增加“敌百虫”、“敌敌畏”、“乐果”、“氨硫磷”、“杀螟松”、“1605”等品种。70年代又以“稻瘟净”代替剧毒性“西力生”和“赛力散”。80年代后期,供应各种高效低毒混合性粉剂,有甲基1605混合粉、乙基1605混合粉和乳剂铵磷、苏化203、889等25个品种。1956~1987年共销售农药5090吨,年平均159吨。其中1981年销售384吨,为供应最高水平。农药器械从1953年开始供应,品种由单管式喷雾器、手摇式喷粉器发展到常备552丙型压缩喷雾器、工农18型、16型背式压缩喷雾器。1953~1987年供应各种农药机械49208架,年平均1406架。1987年供应量最大,达4051架。
中小型农具建国初,中小农具“就地组织、就地加工、就地收购、就地供应”。品种有犁头、犁耳、锄头、镰刀、耖齿、水车、囫桶、粪桶、粪瓢、稻萝、摊垫、囤条等20多种。70年代始,供应农村脚踩737型打稻机、各种类型水泵、电动脱粒机、手扶拖拉机和各种农机具零部件,品种达30多种,各类零配件100余种。1953~1987年销售中小农具10039万件,年平均286.8万件。1965~1967年销售量最高,计378.7万件,年平均126.2万件。1987年供应农用动力车40台,221马力;手扶拖拉机129台,931马力;小四轮拖拉机10台,88马力。
农用塑料薄膜1967年开始,销售0.1吨。随着农业新技术推广,早稻育秧、蔬菜栽培需求量不断增加,70年代销售量迅速上升,年平均供应38.1吨。1967~1987年销售623.5吨,年平均29.7吨。
2、石油类
建国初期,城乡照明以煤油为主,实行计划供应。1958年后,安吴渠电站建成,解决县城部份照明用电,大部仍赖煤油。70年代全县城乡渐次通电,煤油销量大减。但仍采取凭票或计划供应。1958~1970年汽油、柴油销量甚少,年均供应汽油62吨,柴油96吨。汽油定量按车辆吨位分配,柴油按工用、农用比例分配。供应数量按货源计划核定。1970年后全县销售量增加。1972~1980年汽油年均销量1919吨,柴油1150吨。80年代全县车辆不断增加,汽、柴油供求差距加大,开始实行平价、议价两种价格控制销售。1987年销售汽油3265吨,柴油1871吨。
3、基建用材
1955年始,县商业、供销部门开始按计划购进钢材、水泥、油毡、玻璃等物资,由县计划委员会统一编报计划,由商业、供销部门向专区物资部门购进供应。1963年县物资局建立后,专门经营建材物资,由县计划委员会计划供应,以面向工矿企业和农村生产基本建设为主,兼顾其他。部分物资由省、地计划部门列为计划调拨、供应,亦有部分通过其他渠道调剂调入,主要用于本县全民厂矿基建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轻工市场所需。1980年后调整计划供应,“宏观控制,微观搞活”,部分物资议价入市,扩大供应。1980年全县物资消费总值147.3万元,年末库存总值586万元,1987年物资消费9725万元,年末库存1550万元。
泾县物资局部分年份主要物资供应情况

泾县主要物资部分年份消费情况

泾县部分年份主要物资库存可供周转天数
表11—11单位:天

上一篇:第一节 体制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