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私营工业
清代与民国期间,泾县各地手工业生产经营者,除砖石木竹等工匠大多为个体劳动外,其它行业多为私营作坊、店铺(或前店后坊)、工厂(场)、纸槽棚户等,多数为独资经营,业主参加劳动,雇用少数工人,生产规模甚小,少数规模较大如火柴梗片厂、煤矿,大多集股合资经营,佣工人数较多。
清光绪三十年(1904),本县已有私营采矿业。如私商胡德茂创办的万安煤矿公司,矿址在摇头岭;私商李均开办的裕成煤炭公司,矿址在牛形山;继有私商方玉山委托阮百林开办的“泾铜煤炭公司”,矿址在画眉岭。(以上公司创办年份均不详)。
民国初,先后又有私商在境内古楼铺、金家岗、黄道冲、梓湾、董村、章渡、琴溪、水东等地,开办源盛、王丰、昌大、永太、宝华、宝兴荣、裕琴、茨山、瑞昌、泾阳、泾川、泾山等10数家煤炭公司。抗日战争发生后多数倒闭,仅泾铜公司与宝兴荣公司勉强撑持,时开时停,泾县解放前夕停产。
本县造纸业除宣纸外,晚清、民国时,田坊、蔡村、琴溪、太园等毛竹产地私人开办的土纸棚日渐增多。民国23年县政府统计,全县土纸棚户有110户386帘槽,从业人员1933人。仅孤峰、田坊一带就有同源和、全泰茂、李福昌、吴茂记、王兴记、沈恒源、开一春、吴长茂、刘福记、胡恒兴、聚兴隆、益泰茂、正兴隆、马福记等14家,其中以王兴记、沈恒源最为著名。
民国元年(1912)县城开有天生丝行,雇工人20余名,年产白丝近3000市斤。民国6年,县城又有6家私营丝行开业。章渡、黄村、厚岸、榔桥、赤滩等地有丝行12家,其中10家为上海丝绸商在泾县开设,收茧烘茧或缫丝外运。
民国11年,茂林镇吴大诚、章赣夫等集资合股,在茂林镇创设锦华毛巾织社,雇有技师、工人20余名。在县城、赤滩、马头等集镇,有私营泰康、美纶等织袜厂相继开办,用手摇机生产。民国20年前后,县城、蔡村、赤滩、马头、琴溪等地相继办有私营致和织布厂、光华织布厂,大兴织布厂,太美织布厂以及织布机坊10余家,从外地购进棉纱,织造花色棉布。抗日战争期间,泾县地处前线,“洋布”无来源,本县织布业又有迅速发展。民国34年,全县有大、小机坊、厂36家,织袜和棉线店9家。
民国16年,章渡马村马少卿与张光夭清合股在马村开办丛昌火柴梗片厂,雇佣工人150余名,管理人员20名,设备有16匹马力柴油机1台,合片刨机3台,梗子刨机1台,划线机4台,切梗机1台,大切合片机2台,草绳机2台,草包编织机2台。年产“大安、中安、小安”合片7000包(每包2万组),年产梗子3000件(每件50公斤),产品销往上海、苏州、镇江、九江、临淮关、芜湖等地火柴厂家。民国22~24年,县城、茂林、上坊、焦石埠、雷塘等处,先后有张瑞清、张光夭清、吴卧云、朱培之等集股合资分别开设的升生、皖南(茂林设分厂)华安、华生火柴梗片厂。民国24年丛昌火柴梗片厂改名民生火柴梗片厂。民国25年全县5家私营火柴梗片厂年生产火柴合2.6万件(每件2万组),梗子1.3万余件。抗战期间运销受阻,各厂被迫先后停产。民国30年,县城、焦石埠、雷塘各梗片厂相继复业。
民国29年,芜湖私营恒升机器铁工厂厂主萧恒华迁部分设备来泾,在县城南门外开办机器铁工厂,技工20余人(大多聘自上海),进行翻砂、装配木炭引擎,及各种机械修理。抗日胜利后迁返芜湖。
民国31年私营汉鼎卷烟厂在本县榔桥河镇开办,有手摇卷烟机、切丝、涤胶、喂烟丝、盖印、烘烤等设备,生产“汉鼎”牌香烟。民国32年,私营宝兴烟厂在茂林镇开办生产“宝塔”牌和“小黄山”牌两种卷烟。抗战胜利后,两地烟厂相继外迁。
民国34年,全县有采矿、造纸、纺织、缫丝、火柴梗片、卷烟、铸锅、铸铁、铁木家具、粮、油、食品、酿造、印刷、制笔、成衣,制鞋等行业私营作坊、工场、厂940余家,从业人员4~5万人。
抗战胜利后,全县仅有采(煤)矿、火柴梗片厂各3家,手工业大、小作坊、窑、棚、铺店700余家,后因受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影响,或关闭、或收缩。解放前夕,多数濒临困境。
全县私营手工业作坊、工厂统计
(民国30~34年)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保护私营工业、手工业合法经营,扶持恢复生产。1950年统计,全县除宣纸外有土煤矿1户,火柴梗片厂3户,手工业作坊548户,从业人员1864人,其中土纸业(表芯纸、干古纸)124户、纺织机坊95户,油坊40户,花炮、豆腐、糕坊、糖坊、粉坊、砻坊、漕坊214户。1951、1952年手工业发展很快,个体手工业户增加1倍多。
1950年4月,焦石埠华星火柴梗片厂与芜湖国营皖南企业公司实行公私合营。1951年10月合营终止,由县接办转为地方国营。
1953年,全县实行粮、油由国家统购统销、私营粮油加工业多数转为代国家粮油部门加工,私营砻坊停业,粉坊比上年减少一半,油坊减 少26%,豆腐坊减少57%。
是年冬,全县贯彻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对私营工业、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55年底,全县大部分手工业者组织起来,成为集体性质的合作社(组),此外,全县尚 有个体手工业1135户,从业人员2192人,其中铁匠、铜匠、白铁匠189 户,木材加工586户竹器487户,土纸生产231户(纸槽120帘),皮革制品2户,油坊3户,陶窑、砖、瓦窑5户。个体手工业户多数为家庭小作坊,一般都是业主直接参加生产,自产、自销、自得。至1958年,全县80%以上个体手工业户,加入了生产合作社(组)。
1956年4月,县城振华联营印刷社(原系王振裕、美华两所私营印刷所联营)、萧元和印刷作坊合并,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60年代转为国营。
1962年,全县个体手工业仅存54户。“文化大革命”开始,个体手工业户少数改从农业。1966年全县个体手工业仅存8户,1979年仅存4户。
1980年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手工业得到恢复发展。是年,全县个体手工业发展至42户,1983年发展到155户,1985年发展到680户,从业人员1440人。1987年,全县个体从事成衣、食品、竹木制品、铁木亻家具、粮、油加工、造纸(表芯纸)、采煤、采石、烧制砖瓦、石灰等生产行业共有2138户,其中城镇个体工业、手工业71户,从业人员102人,工业总产值101.5万元,上交税金1.3万元。农村个体工业、手工业2067户,从业人员4557人,工业总产值1105.5万元,上交税金39.7万元。
二、国营工业
抗日战争期间,为抵制日军封锁,解决军需民用物资供应,民国29年县政府奉令,接办设于境内榔桥河镇的皖南第六区纺纱实验厂。次年改名泾县平民工厂,生产棉布、毛巾。继在丁桥村建立县麻袋 工厂,生产麻布和麻袋。民国32年,在县城建立泾县中心工厂,加工粮食,后改为泾县县营民生工厂,抗战胜利前夕关闭。
建国后,县粮食部门建立泾县粮食加工厂,是全县第一个国营工业企业。1951年、1952年,焦石埠私营皖南火柴梗片厂、县城私营升生火柴梗片厂相继转为地方国营工业。1954年,县财政投资开办地方国营泾县食品厂,次年又建国营泾县酒厂。此后又陆续将私营宣纸、印刷、煤炭工业转为公私合营企业,后又转为国营工业企业。
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下,全县有13个集体生产合作社(组),分别并转为国营企业,同时地方财政投资创建泾县钢铁厂、晏公小火力发电厂、晏公土焦化厂,地方国营工业企业由上年12个增至61个。1960年继续建成国营泾县缫丝厂、国营李子园火电厂。3年中建地方国营工业企业73个。一年后,泾县钢铁厂停炉下马,晏公土焦化厂关停。泾县耐火材料厂从国营企业划出,改为陶瓷厂。1962年,先后将1958年已转为国营的12个企业恢复原来集体性质。同年,泾县缫丝厂停办,李子园火电厂改为泾县火电厂,全县国营工业减少至19个。1965年冬季,接办原南京军区工程兵某部筹建的香山纸厂,投资扩建改为泾县香山造纸厂。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全县发展以支援农业生产为主的“五小”(小电力、小化肥、小水泥、小钢铁、小机械)地方工业。1970年建成国营泾县水泥厂。1972年重建国营耐火材料厂,国营泾县化肥厂,化肥厂当年投产生产碳氨。同年,陈村水电站并网向本县输电,自此泾县火电厂、晏公电厂停止发电。1973年, 泾县农电机厂划分为泾县农机厂和泾县电机厂(后易名为皖南电机厂)。继后又建地方国营泾县微生物农药厂、泾县磷肥厂。至1976年,全县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发展到27个。
1978年以后,全县国营工业企业调整、发展。国营泾县摇头岭煤矿、泾县焦化厂先后恢复。1979年兴建泾县自来水厂,关闭泾县磷肥厂,焦化厂因脱硫不佳停办,县刀片厂因无定型产品停产。铜山铜矿、泾县瓷厂亦先后停办。与此同时,调整国营工业产业结构,重点进行扩建技术改造。此后又新建泾县宣纸二厂,泾县缫丝厂等县属工业。至1987年底,全县共有全民工业企业28个(其中陈村电站属中央企业,其余皆县属),有职工5778人。以宣纸为龙头的造纸业、以电机为主导的机械工业、以生铁,化肥为主体的冶化工业形成了县里的支柱企业。1987年,全县28个全民企业工业总产值8481万元,占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51.7%。
泾县部分国营工业企业生产对比表

泾县独立核算全民工业企业一览表



三、集体工业
民国28年(1939),驻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为帮助失业宣纸工人谋业,并藉以发展地方工业生产,抵制日军经济封锁,帮助组织建立了双岭坑宣纸原料合作社和梅村宣纸生产合作社,吸收工人入社入股。同时在小河口建立“毛巾生产合作社”。“皖南事变”发生后先后解体。与此同时,县政府按照上级部署,分别在丁桥村后山村建立“麻布生产合作社”和“纺纱生产合作社”;在江家洲村建立“织布生产合作社”,由当地乡、保公所组织农民集股入社,成立理事会和监事会经营管理。抗战胜利前亦先后解体。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县总工会和县供销合作社为解决失业工人生活出路,促进生产,对雨伞业、纺织业、造纸业(包括宣纸、土纸)从资金和原料物资以及销路等方面给予帮助。1951年7月,城关纺织工人率先成立全县第一个手工业集体生产组织“城关棉织生产合作小组”。1952年元月成立“城镇雨伞生产合作小组”。1953年,茂林、章渡、水东(今陈村)、榔桥、马头、赤滩等集镇先后成立土纸、元木、缝纫、木器、宣纸原料等合作生产社(组)29个。1954年,开始对全县私营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合作生产组织和集体工业企业迅速发展。5月,全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发展到17个,有社员340人,股金15154元。区、乡集体合作工业企业发展到23个,其中孤峰区合并周冲、董家油榨等4个土纸生产合作小组,成立“泾县孤峰区建华造纸供销合作社”。
是年9月,县人民政府设立手工业管理科和工业科,同时成立泾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至年底,县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22个,入社社员494人,自有资金4.35万元,股金1.76万元。1955年,县属社发展到33个社(组),入社(组)从业人员673人。
1956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推动下,全县手工业合作化运动进入高潮,提出“社带组,老社带新社,行业带行业,组织带个体”的要求,实行扩社、并社。年底,全县手工业合作社(组)发展到78个,社(组)员1759人,占全县手工业从业人数66.1%,其中生产合作社18个,社员943人;生产供销合作社1个,社员33人;生产合作小组59个,组员783人。社、组经营管理分为3种类型: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共负盈亏的25个;统一管理,分点生产,统一核算,共负盈亏的47个;组织挂钩,个体经营,自负盈亏的有6个。
1955~1956年,县手工业联合社投资先后兴办蔡村、泉丰、晏公、茂林4个造纸厂生产土纸。县商业局投资在潘村开办集体性质的“潘石纸厂”(1964年停产)。同时成立县建筑公司,县砖瓦厂,还合并城关棉纺、麻织2个生产合作小组,建成泾县元钉厂。
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农村实行“四社合一”(农业社、供销社、手工业社(组)信用社)。建华造纸厂、泉丰纸厂、茂林纸厂及其他行业合作社(组)等32个手工业社(组),连同职工753人,全部划归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管理。不久,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统一由公社管理。
与此同时,县城制鞋、缝纫、麻绳等社(组)合并,转为国营泾县被服厂。铁铜修配与白铁合作组织并入国营中心机械厂。6月,兼并城关铁器社、金属社,成立国营泾县农机厂。12月,合并城关雨伞社和竹器社、蔡村福利厂等,成立泾县工艺品厂。县陶器生产合作社,并入国营耐火材料厂。各县属合作社、组大多并转或兼并为国营工业企业,全县共有13个集体工业企业转为全民工业企业。
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县人民委员会制订《关于全县工业企业调整方案》,全县进行普查调整。1962年,先后将农具厂、五金厂,铁木工厂,竹器厂、被服厂、建华纸厂、泉峰、潘石、茂林纸厂、陶器厂,县建筑队11个工业企业由国营转为县属集体企业,收回1958年下放农村的手工业社组34个。至年底,全县共有县属集体工业企业(包括厂、社)47个。1963年,县属集体工业企业43个,公社集体工业企业46个。1965年,全县县属集体工业企业51个,其中有造纸、五金、农机具、纺织、服装、制鞋、日用杂品、食品、陶瓷、工艺美术、竹木器等行业。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集体工业企业受到严重干扰,资金被平调,管理混乱,生产停滞。
1970年,县交通部门创办泾县化工厂,县供销土产部门兴办泾县瓷厂,两厂都属集体企业。是年,全县县属集体工业企业又恢复增加达到48个,公社工业企业有19个。1977年,县属集体工业企业达50个,社办企业只有3个。1978年,调整全县集体工业企业结构,将其中原来29个手工业社、组转为社办工业企业,县属集体工业保留21个。1981年始,实行乡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同时发展方针,集体工业企业得到较快发展。1987年,全县有县属集体工业企业36个,职工4243人,工业总产值2874万元。
泾县县属集体工业企业
(1987年)


四、乡镇(社队)工业
泾县发展乡镇企业始于1958年,当时农村实行“四社合一”(供销社、信贷社、农业社、手工业社组) 管理体制。泾县孤峰区建华造纸生产合作社、蔡村泉丰纸厂、茂林纸厂等31个手工业社组753名职工,分别由当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接收管理,“公社化”后,归当地人民公社管理,全县有社办工业企业5个。1959年,全县社办工业迅猛发展,是年全县社办农具社厂、竹、木器社、煤矿、造纸厂等达69个,职工1666人。由于盲目上马,相当一部分产品质量低劣,企业严重亏损。1960年,全县关并社办(队)工业企业29个,仅剩40个。1961年,贯彻中央“八字”方针,社(队)工业企业有的退归县属集体,有的调整并转,至年底,全县只存6个。
1962年,全县社队企业一度处于停滞状态,1970年在发展“五小工业”的形势下又开始复苏,多数乡镇以木器生产合作社(含铁器)为基础创办农机厂,有的增加投资,配置车、刨、钻床等机械设备。是年全县社(队)办企业发展到19个,有农机修配、食品、砖瓦窑、粮油加工、小煤炭等工业门类,工人1753人,全年工业总产值258万元。其中少数企业由于管理不善,原材料紧缺,人员过多,亏损严重,先后下马或并转。至全1977年全县社队工业企业仅存4个。1978年,全县工作重点转移到发展经济建设方面来,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至年底,全县社队工业已发展到32个,职工2271人,全年乡镇工业总产值766万元。1980年,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工业发展缓慢,全年工业总产值666万元,比上年略有下降。1984年始,加快乡镇工业发展步伐,发展范围扩大到联营和个体工业企业。1985年,全县乡镇工业企业160个,工业总产值达1674万元,另外,村以及村以下工业也发展到3460个。1986年乡镇工业企业182个,总产值1926万元。1987年,全县乡镇 工业企业176个,总产值2494万元。村及村以下工业(含联户个体)2547个,职工2.9万人,比上年增长8.1%,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26.2%,完成工业原产值2568万元。当年出现城关镇、丁桥乡两个超千万元的乡镇和6个超500万元以上的乡镇,年产值10万元以上乡镇工业企业109个,完成总产值占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41%,其中产值超百万元的企业3个,超20万元的企业31个。
泾县年产值20万元以上的乡镇 工业企业一览表
(1987年)
表7—5

泾县乡镇工业企业发展情况一览表

注:1984年前乡镇工业以乡镇 为一个核算单位;
1985年,按企业统计,含城乡联户办工业产值
不含村以及下工业。
五、部门工业
50年代始,全县先后有12个部门创办工业企业,历经关、并、停、转、几经变更,1987年仍有9个部门、20余个工业企业在继续生产。
商业部门1951年始,相继于县城兴办豆制品厂和酱制品厂,后于潘村乡办潘石造纸厂生产表芯纸。
1958年~1960年,先后又创办硝磺厂、纤维厂、肥料厂,酒精厂,缫丝厂,水泥厂,炼焦厂,江梓山植物油厂,小五金厂,糖果厂。方法是利用各单位上缴商业局利润留存的计划外资金建厂,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技术上实行“以土代洋”、“土洋结合”。因伧促上马,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资金严重不足,造成产品质量低,成本高,无销路,多数厂,亏损严重,不久部分厂先后下马。1962年进行调整,部分停产整顿,硝磺、纤维、肥料、酒精、缫丝、水泥、炼焦、植物油8个厂撤销。整顿后,保留食品厂、酱制厂,小五金厂、豆制品厂。小五金厂后划归工业部门接办。1971年,县百货公司重新兴办商业五金厂。至1987年,商业系统共有豆制品厂、酱制品厂、食品厂、商业五金厂4个集体性质工业企业。1987年工业总产值151.3万元。
教育部门1958年,全县各类学校在“大跃进”运动中按照“大办工厂、农场”的要求,兴起校办工业。当年10月统计,全县155所中、小学,创办大小工厂(场)400余个。随后纠正,多数停 办。1970年,泾县中学用土法生产“920”农药、“5406“菌种成功,创办微生物厂,1972年8月转归县工业部门接办。1977年,全县小学办小型工厂28个,中学办工厂5个,总产值5.8万元,利润2.1万元。嗣后,多数校办工厂因严重亏损而停办。1980年,全县有中学校办工厂1个,小学校办工厂3个,工业产值3.1万余元,利润1.16万余元。1985年,北贡初级中学创办酒厂,县教育局创办丁渡教具厂、玩具厂、文化用品工厂3所,全县 教育系统工业总产值10万余元。
交通部门1964年4月,县交通局建立公路建筑工程队,承建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1973年12月,县交通局投资在太园乡狮子山兴办化工厂,生产84号炸药,专供开山筑路使用。1977年增加生产一号电石,当年生产电石931吨。1978年扩建生产硫化碱,因亏损严重于1980年停产。
1979年6月又创办泾县汽车大修厂,1986年有职工81人,厂房35间(含宿舍10间),固定资产净值28.5万元。
民政部门1956年至1959年,相继创办社会救济福利性工业企业“三六表”纸厂、“八一”铁工厂,安排优抚对象、残疾人员及无固定职业的城镇居民就业。1960年下半年移交工业主管部门接办。1983年民政部门恢复创办福利企业,在太园乡桃园村创办泾县光荣建筑材料预制厂,生产彩色花砖、公路标牌、预应力多孔板。1985年在城关镇新办泾县福利五金配件厂。
城建部门1974年县城建局接办原县委招待所附属自来水厂。1979年开始筹建新厂,设计规模月供水量6000吨。1978年接办“泾县建筑安装公司”。同年县水泥厂划属城建局。1983年城建部门所属房产公司创办“青年水泥予制品厂”。1985年又以原泾县制瓦厂为基础,改为泾县塑料粉末厂。1987年城建部门所属各厂工业总产值为552.4万元,产品有砖、碟瓦、平瓦、325号、425号矿硅盐酸水泥,予应力多孔板、涵管、悬臂梯、梁板、花格窗、门窗框、装饰性粉末涂料。
林业部门1969年,林业局所属小溪林场利用等外非规格木材为原料,创办木材加工厂,生产农具及办公、家用木器、军工用品。1981年,县林业局兴办木材公司综合加工厂。1987年系统工业总产值达407.2 万元。
广播部门1973年创办泾县广播器材水泥制品厂,生产线路水泥杆等予制件。1982年转让县劳动局,更名泾县水泥制品厂,生产予应力多孔板、小型砌块、 电线杆等。
供销部门1973年10月建立泾县磷肥厂,1979年关闭。1975年4月建泾县瓷厂,1979年9月移交县工业局管理,1982年3月又归县供销社,主要生产餐具用品。最高年产93万件,固定资产净值56万元。由于产品不合质量标准,1983年6月停办。1982年11月,泾县供销社建立轧花厂,1984年3月改属泾县棉麻公司。
1985年3月,县供销社接办章渡供销社酱制品厂,扩建改为泾县章渡酱菜公司,下设酱制品、豆制品、糕点3个加工厂,1987年固定资产38万元,自有资金5万元。同年供销系统工业总产值619.5万元。
水利部门1976年前在安吴乡创办泾县水利机械厂,后改属县机械局。1976年,县水利局将安吴渠予制管涵管车间改建为泾县水泥予制厂,厂址在县城弋江大桥北。1987年工业总产值22.3万元。
供电部门1970年初,泾县火电厂兴办“五七”电机厂之后,县供电所又创办铁附件加工合作社,1973年合并为泾县电业管理所“五七”电机厂,统一核算。1975年与电业管理所电器修配厂合并,成立泾县电器厂,为地方国营预算外企业。主要产品有电动鼓风机、电机、修理、检验电器仪表、变压器等。1976年列入县财政预算。1977年10月移交机械局。1979年重新划归泾县供电局,恢复泾县电器厂,主要产品有电机、砂轮、简易台扇。1983年改建为电动鼓风机车间与电镀组,后更名泾县电器安装公司,1985年总产值为48.38万元。
六、合资工业
1987年美籍华人李光正与蔡村乡经委合资创办安徽省大众竹业有限公司,生产竹筷。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