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面积
泾县农田除旱地种植作物素无灌溉习惯外,其余水田耕作都有赖灌溉。山区水田旁溪近河者,有赖沿河拦坝筑堰引水灌溉;丘陵地带平畈农田区多赖兴修塘陂蓄水灌溉;少数小块零散山旁田、冲田,水源枯绝,只是“靠天收”
清嘉庆、道光间,全县有塘坝堰渠510余处,灌溉农田面积6.3万余亩,占全部农田面积三分之一左右。民国25年前,全县塘坝等小型水利灌溉设施约有800~1000余处(登记入册待修坝为100余处),灌溉面积约7~万亩。1949年县农水部门统计,全县实有塘坝3810处,总蓄水量2000万立米左右,有效灌溉面积11万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2.53万亩。建国后大兴水利工程,修塘坝、建水库、挖水渠,全县农田灌溉条件不断改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
1987年统计:全县渠塘、小型水库等库容2.4亿立方米,其中小型工程拦蓄水8000万立方米。另外,陈村水库蓄水,本县部分农田也可引水灌溉,全县有效灌溉面积20.44万亩,占水田总面积87.3%,比1949年扩大1倍。
泾县部分年份水利灌溉面积
表6—4单位:亩

二、排灌站
1958年安吴渠水电站建成后,架设6公里高压输电线路到章村,建立本县第一座电力灌溉站,装20千瓦电动水泵4台套,挖电灌支渠3条,总长6800余米,提水灌溉农田1.06万余亩。1964年兴建青左支渠,在章渡建电灌站,装机4台共112千瓦,灌溉面积0.2万亩,青左自流引水灌区建成,章渡电灌站于1976年报废。1974年~1976年,水口、新民、龙桃,高园,桃园5个小圩分别建电力排涝站。1978、1979年全县电灌工程发展迅速,两年中兴建固定抽水站38处,装机50台套,总计1006千瓦,主要用来抗旱提水灌溉。1981年1982年又分别建立雷塘,潘村、茂林、云岭4处重点抗旱抽水站。茂林3级抗旱抽水站装电动机6台340千瓦,并有配电、泵管设备配套,各站有真空泵1台附配3.5千瓦电动机,变压器3台520千伏安。云岭5级抗旱抽水站,装电动机14台770千瓦,配电、管泵设备配套,每站有真空泵1台附配3.5千瓦电动机,变压器5台1160千伏安。1983~1985年两次检修设备。
1986年,全县农村排灌用输电、变电线路总长342.7公里,其中35千伏及以上为65.7公里;3~10千伏277公里,变压器147台34805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变电所5处,变压器10台23200千伏安,3~10千伏变压器137台、11605千伏安。电力排灌设备380台、8362千瓦,其中固定电力排灌站176处,水泵229台5214千瓦,柴油机257台,3172马力(不含潘村3级站,雷塘3级站、萧家3级站)。







三、机具
泾县传统的农田灌溉提水工具有水车,汲水筒。汲筒制作简便,将毛竹内节打通插入带塞头的长柄抽竿,置于水宕中便可汲水,汲水量甚小。旧时少数山区农民就地取材自制使用。水车是普遍灌溉工具,以人力水车最多,畜力(用牛牵引)水车很少。人力水车分手摇和脚蹬两种,常称手车脚车。手车本身较短,一般长度为3~4米,1~2人用手操作长柄拉把。脚车长度5~6米,有4人头,6人头,同时踏蹬牵引转动。全车木制,结构有车筒(箱),戽水板、龙骨、车头轮、脚蹬。一般农户备有手车,汲水筒,少数农户才有脚车。50年代实行农业合作化,全县农户私有水车作价归合作社公有,集体使用。1952年开始购进12马力锅驼机水轮泵1台,安装在百园乡岩潭村提水灌溉农田,为本县第1次使用机械水泵灌溉。1953年增购3台36马力锅驼机安装水轮泵。1959年太园、琴溪、丁桥、黄村等地在县水利部门支持下,先后采用机械提水,共有柴油机14台205马力,电动机4台,装置水泵提水抗旱。60年代中期,农田区的公社、大队,生产队,在抗旱中先后购置柴油引擎安装水泵24台套提水灌溉。
70年代末,本县出现喷灌新机具。1979年始县园艺场箬帽山茶叶队,汀溪乡红星茶叶队,爱民乡爱民茶叶队先后购置喷灌机具,喷灌茶园。初为移动小型喷灌机组,后选点建固定喷灌系统。至80年代中期,移动式喷灌面积约在1100亩左右,固定式喷灌面积为1000亩。1982年汀溪红星村茶叶队建电动供水站2处,分别装22千瓦、40千瓦电动机各1台。装置喷头37个。其中PY40型转动喷头7个。园艺场、箬帽山村建喂水站1处,装机17千瓦。建供水站1处,装置喷头14个,喷灌面积154亩。至1986年,全县喷灌机械67台套474马力。其中电动机8台122千瓦,内燃机59台308马力,装置喷头(含移动)共104个。
80年代农业生产实行承包责任制后,有农户私人购置小型电动混流水泵用以抗旱,至1987年农户拥有水泵50余台共700千瓦。至1987年全县共有排灌机械(含排灌站)16491马力,农用水泵2008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