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面积蓄积
境内“崇山箐密,林木古茂”,森林资源丰富。清嘉庆《泾县志·田赋》附录: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复丈有赋额山场,全县官、民山面积共169383亩。清顺治六年(1649)清丈赋额山场面积共169331亩。民国8年(1919)本县公署始有全面调查,《泾县土地面积调查表》载,全县有林地面积870120亩·《安徽通志稿·物产考》载,民国19年泾县林地面积748622亩。民国24年《泾县山地调查报告》称,当时全县森林复盖约65%。抗日战争爆发,本县地处前线,战火侵扰、灾氵存至,至1949年全县森林复盖率下降到45%。
新中国建立后,全县林业生产趋于稳定。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砍伐林竹过多,全县森林资源严重受损。1966年“文革”发生,一度乱砍滥伐,全县森林资源再次受到严重破坏。1976年森林复盖率下降到35.9%。80年代实行林业“三定”政策,全县林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面积和蓄积均有增长。1985年全县森林复盖率达41.1%,1987年森林复盖率达44.7%。1976年绿化程度为66.1%,1985年达75.15%。
1976年全县森林资源普查,全县林业用地2063905亩,占全县土地面积67.5%。1976年后先后划出3万余亩山场给周边邻县。80年代始,部分丘陵地区退垦还林,林业用地面积实际增加4万余亩。1985年清查统计,全县林业用地2063905亩,占全县土地面积67.8%。
林地面积
(1987年)


1985年全县有林地面积比1976年增加17854亩,增长1.78%;宜林荒山灌丛减少69781亩,下降10.5%。林种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用材林面积减少20.8%,经济林增加37%,护防林薪炭林面积分别增加20~30倍。
林种结构
(1987年)

1976年前森林资源由于破坏严重,幼龄林多,成熟林少。1985年清查已有较大改变。1976年幼龄林面积占用材林面积59.8%,1985年幼龄林面积占用材林面积53.3%,近成熟和过熟林面积,由1976年4.7%上升到11.4%。林木蓄积亦有上升。1985年活立木蓄积比1976年上升19.4%,净增加343859立方米;毛竹蓄积量比1976年上升27.45%,净增加5716650根。1985年林分单位蓄积量平均每亩2.71立方米,比1976年增加0.71立方米,毛竹平均每亩立竹162根,比1976年平均每亩净增26根,毛竹积蓄量居全省第三位。
林龄面积、蓄积
(1987年)

1985年全县优势树种面积93.71万亩,比1976年减少17.34万亩;蓄积量1933818立方米,比1976年增加136560立方米。1987年全县林木总蓄积量2140391立方米,森林可伐量319236立方米。毛竹蓄积量2654万根,元竹蓄积量835万根。
二、树种分布
树种:清嘉庆《泾县志》记载,境内树种有:松、柏、槐、柳、桑、檀(青檀、黄檀)、梓、梧、椿楸、榆、桐、桑、株、杨《黄杨、水杨、白杨)、黄蘖、乌梅、苦楝、冬青、橡;竹有:竹、紫竹、水竹、猫竹、(毛竹)淡竹,苦竹,油竹、斑竹、天竹、凤尾竹、茎竹。果木有:枣、栗、梨、柿、梅、杏、桔、橙、银杏、榧子、石榴,樱桃等。民国时期《泾县山地调查报告》载:全县林木植被主要树种是栎、松、榆、柳、桦、棠梨、乌梅、棕榈、油桐、桑、漆、皂等。
建国后,县林业部门进行了森林资源普查和野生植物调查,查明全县木本植物有70余科,约660余种,其中用材树种近120种。针叶林以马尾松、杉木为优势树种。引进的美洲湿地松、火炬松已有很大发展,成为主要树种之一。常绿阔叶林以壳斗科和樟科为主,有青冈栎、麻栎、苦楝、石楝、甜槠、株、檫、华东楠、豹皮樟、枫杨、檀、槐、冬青等。全县人工造林,用材林以马尾松、杉木、檫树为普通;经济林以栽培青檀、桑树、漆树、杨(意杨)、油桐、毛竹、老竹为普遍。防护林以栽植刺槐、水杉、杨、柳居多。
分布:森林主要分布在汀溪、爱民、黄田、漕溪、西阳、浙溪、榔桥、苏红、乌溪、古坝、潘村、蔡村、茂林、南容、铜山、包合、查济、厚岸、陈村、孤峰、童疃、琴溪等乡山区,其他各乡也有部分山林。由于地形、地质、土壤特点以及林种生长特点,全县森林分布自然生成不同林区。分布基本状况分为三个林业基地。
第一基地是毛竹林、用材林和特种林。主要分布在县东北部地带的童疃、昌桥、赤滩、田坊、孤峰、太园、潘村、古坝、琴溪、蔡村、爱民等12个乡和县苗圃、园艺场、马头林场。总计有林地面积43万余亩,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40%。其中毛竹面积9.7万亩,占全县毛竹总面积的66.9%。经济林面积26762亩,占全县经济林面积31%。还有特种林2514亩,占全县特种林面积的76.3%。童疃、昌桥、赤滩、琴溪等地建有10万亩左右的造纸原料松树基地。
第二基地是经济林和用材林,主要分布在县东南部的厚岸、查济、包合、水东、茂林、南容、铜山、西阳、汀溪、黄田等地及白华林场、小溪实验林场和凤村乡的部分山场、泾县茶场作业区,景星林场东坑一带。有林地总面积近40万亩,是全县杉木生产量最高地区。
第三基地是薪炭林、经济林、用材林,主要分布县在西南部的北贡、云岭、丁桥、章渡、中村、百园、黄村、安吴、凤村部分山场及景星林场的部分山场,是全县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主要基地。
三、名树古树奇树
名树
境内在自生林分布中至今还保存有一批珍稀树种,得到保护,生长繁茂。
属于国家一类保护的:
香果树主要分布在国营小溪实验林场林区。除天然保存20多株外,近年已小面积造林。
属于国家二类保护的:
楠木本县有紫楠、石楠数种。主要分布于苏红、汀溪、南容、铜山等乡深山中。
红椿(红楝子)现存天然林5000多株,主要分布在汀溪乡大坑村和苏红乡桃岭村。70年代始,厚岸乡南冲、观阳、宝峰等村栽培红椿1000余株。
属于国家三类保护的:
红豆树茂林镇娑逻园原有2株,现存1株。系庭园观赏名贵树种。结子红润,色泽光亮如宝石。相传为吴芳培于清乾隆间由外地引植。
银杏(白果树)全县现存10数株、散见于陈村、黄村、南容、铜山、云岭、爱民、蔡村、苏红等乡。
鹅掌楸(马卦木)主要分布于小溪林场和童疃乡,苏红、漕溪等乡也有少数。
三尖杉主要分布于茂林、南容、铜山等乡深山区,混生于针叶树、阔叶林中。
樟树散见于爱民、汀溪、蔡村,黄田等乡深山中、各地有3~5株不等,汀溪较多有10余株。
青钱柳分布在潘村、古坝、榔桥、茂林、北贡、南容、铜山等乡。
粗榧分布于茂林、铜山等乡,以铜山居多。
古树
境内现存古树,不完全统计,百年以上古树存活者约二三百株。漕溪、浙溪有近千年青檀树,茂林、陈村和县城等古镇中有500年以上古柏等树。
银杏安吴乡现存一株,树龄在千年左右,树高20余米,冠幅20×25米。长势旺盛。当地人以白果树为地名。
陈村镇街后一株,植于明初,树龄约600余年,树围近6.5米,树高18米。至今枝叶茂盛。
木樨俗称桂花树。黄村乡平垣村万家1株最古最大,树龄约800多年,树高10米以上,树围6米多,冠幅约25×25米。至今枝叶繁茂,中秋节前花蕊盛开,长势不衰。
琴溪乡陶窑村1株,树高约10米,树围4.8米,树龄约500年,长势旺盛,每年花开满树、香飘全村。
茂林镇吴姓居宅中1株,因四季开花,俗称四季桂,高8米,围2.5米,树龄约200余年,至今枝叶茂盛。
此外,查济、陈村、田坊、黄田、西阳、凤村等乡村,有百年以上桂花树10余株。其中查济村3株,还有百年以下或三五十年树龄左右的桂花树10余株,素有桂花村之誉。
古柏陈村镇幼儿园操场旁存活的1株最古老柏树,习称“文武柏”。因同株长有刺叶和侧叶,而视为奇树。相传植于明初,距今已600年以上,树围2.5米,高达12米。至今枝叶苍翠。另外,陈村翟家宗祠内现存古柏1株,树龄也在300年以上。
城关镇原学宫庭园中(今县政府后院内)一片。清嘉庆《泾县志》记载云:柏树植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计260株,至清乾隆间仅存数株。解放后仍存2株,均400余年,皆高约10米,围约2米。至今仍挺拔葱翠。
县西厚岸乡厚岸小学(原柳溪小学)校园内现存1株,树龄约200余年,至今葱翠。此外,黄田,包合,云岭、赤滩、田坊诸乡有百年以上柏树约5株。
青檀今县东浙溪乡星潭村檀皮庄1株古青檀主干粗大,高约8.5米。围近3米,至今枝繁叶茂。当地传称树龄已近千年,是全县古树之冠。
苏红乡新建村村口1株,树围约3米多,高约10米。相传有600余年树龄。至今枝繁叶茂。
丁桥乡小岭双岭坑口1株,树围2米左右,今仍枝叶茂盛。树龄已过400年。
此外、小岭、汀溪、乌溪,南容等深山中,仍存活百年以上青檀多株。
冬青县城西郊水西山宝胜寺后1株,树围4米多,树高近10米,冠幅复盖面80多平方,相传树龄近700年。至今枝繁叶茂,生机旺盛,人称:“冬青王”。
安吴乡雷塘村有地名冬青树的自然村中存活一株。相传树龄已过300年。树围约3米,至今四季长青。
陈村镇桃花潭东岸3株。其中1株相传植于明代中叶,距今500年以上。树围3.5米,至今枝叶茂密。
此外,蔡村、黄田、浙溪、榔桥,西阳,汀溪、漕溪、苏红、琴溪,孤峰等乡约13个自然村中,均存活有百年以上冬青树,至今都枝叶茂盛。
马尾松蔡村乡芦柴坑路口一株,有称为金钱松。躯干挺拔,树围约3.5米,树龄已过200余年。至今生机旺盛。
此外,南容、铜山、厚岸、古坝、北贡、童疃、爱民、乌溪、黄田等乡有百年以上马尾松10余株,至今长势旺盛。
望春花树浙溪乡浙东村一株最古,树围3米多,树高10米余,相传已有200余年,至今枝繁叶茂,开花旺盛。
山梅花树浙溪乡举山山林中存活甚多,其中百年以上约20余株;蔡村太平坑山中及琴溪山中亦存活百年以上古梅10余株。至今长势都旺。
境内古树除上述外,还有枫杨、青钱柳、枸树、苦槠、榆树、扁柏等百年以上古树,16株分布于童疃、田坊、厚岸、中村、北贡、蔡村、汀溪、安吴等乡,最大者胸径140厘米,树高18米左右。一般胸径都在100厘米以上。
橡树查济乡陈家村有3株,树高均在20米上下,主干树围4米余。树龄200余年。至今枝叶茂繁。
奇树
树包竹查济乡陈家村3株橡树,其中1株在主干5米高处中央部位长出高约10米余毛竹1根。树有4根分叉支干。包竹于其中,树竹密合浑然一体。原系竹鞭发展至根下部,竹笋入树干松髓部穿破树皮上长而成。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